书城自然关注气候
5609600000025

第25章 中国气候区划(2)

毛泽东主席在这首词中选用“寒热”而不用通常使用的“春秋”来表示年,这固然是由于“贺新郎”词牌通常都须押韵,但同时确实也精辟地表达了我国冬冷夏热这一最主要的气候特点,令研究了五十多年中国气候的我读来也十分佩服。

毛泽东主席如此用词,显然主要是基于他长期的生活实践。下面以他的家乡湖南省会长沙为例,来看看这样用词的实际依据。

我国习惯以5天平均气温稳定低于10℃为冬季,22℃以上为夏季,10℃~22℃之间为春秋季。如果按照这个划分标准,那么长沙春季(3月14日至5月19日)和秋季(9月28日至11月24日)加起来也只有123天,而冬季(110天)和夏季(132天)总和则长达242天。即春秋季加起来也只有4个月,一年中有8个月是在过冬、夏季节。另一方面,长沙最冷1月平均气温4.7℃(比同纬度世界平均16.1℃低了11.4℃),每年平均有霜22.0天,降雪8.8天;清晨最低气温低于0℃的冷日全年平均达19.9天,极端最低气温—11.3℃。可见当地冬季之寒冷。而长沙最热7月平均气温又高达29.3℃(比同纬度世界平均偏高1.8℃),午后最高气温高于35℃汗流浃背的炎热日子每年平均有29.9天之多,盛夏季节夜间常汗湿枕席难以入眠。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43.0℃。这又可见长沙夏季天气炎热之一斑。冬季常需棉衣御寒,过个夏天要瘦掉好几斤肉。这种气候于人们印象之中焉能不深刻?

同样,毛泽东主席晚年居住的北京(此词写作时间为1964年春),也有着世界同纬度上最鲜明的冬冷夏热气候。北京隆冬1月平均气温—4.6℃(比同纬度世界平均偏低10.1℃),大地冻得硬邦邦的,河湖上冰厚得可以安全滑冰;夏季7月(平均气温25.8℃,比同纬度世界平均偏高1.8℃)也常热得流汗,城市居民的空调冷气也已经普及。长沙、北京尚且如此,我国春秋最短、夏季最热的新疆吐鲁番盆地更有“吐鲁番盆地一年只有两季,西伯利亚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之说。我国这样的冬冷夏热气候,用一个“寒热”来代表一年,真是再恰当不过、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当然,用“寒热”来表示年,毛泽东主席也非第一个。例如金代元好问的一首《迈陂塘·雁丘词》中就曾用过。这是一首知名度极高的词。描写的是一对大雁。当其中一只被捕捉宰杀后,另一只逃脱的大雁悲鸣复返,最终投地自杀“殉情”之事。它的前几句最为著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词中“双飞客”指的就是这对大雁。老翅表示成年雁。“几回寒暑”就是它们双宿双飞已经几个寒暑,即几年了。因为雁的自然寿命短,“几年”对它们就是很长一段时间了。相信此词毛泽东主席一定读过,因此系化用而来。改“寒暑”为“寒热”不仅合韵,而且作为表达冬冷夏热对比,“寒热”比“寒暑”也更加强烈。

当然,在世界上能达到用“一寒一热表示一年”程度的区域的面积是很小的。因为极地和高纬地区几乎全年皆冬,赤道和低纬地区全年皆夏。只有中纬度大陆上才可能出现四季变化(中纬海洋上多四季如春)。而有四季变化的中纬大陆地区中,又只有冬有西伯利亚强冷空气频频南下,夏有大陆性气候高温(特别是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高温)的我国,才是世界上“一寒一热即一年”唯一最典型、最鲜明的地区。

所以,外国人读《贺新郎·读史》,很可能对“寒热”两字莫明其“妙”,甚至“莫名其妙”。但占世界人口1/5的我们中国人读来却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感到十分亲切。毛泽东主席这种来自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发挥,以及把科学和文学高度和谐地结合起来的艺术,已经达到了令人叫绝、令人倾倒的地步。

可见,相对全世界而言,我们中国世世代代一直都在“寒寒热热度春秋”。我们中华传统文化也正是这寒寒热热的特殊气候之中诞生、发展。

第十三章中国气候对我国衣、食、住、行、民间体育竞技等文化的影响——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二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要具体介绍中国气候对中国传统文化各方面的主要影响。这是对我14年来研究的初步总结。先从衣、食、住、行等民俗文化开始。

一、鲜明多样的气候,丰富特殊的衣饰(衣饰文化)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这并非偶然。因为人穿衣不仅仅是为了“蔽寒暑”、防虫防风雨、遮体避羞等,还具有装饰身体、美化生活,显示人的身份地位、民族信仰、礼仪场合,等等作用。因此我国古代服饰成为了民族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生活条件很一般,但其民族服饰之精美,令人惊叹。例如杜甫就有“五溪(苗族)衣裳共云天”之句,盛赞苗族衣饰可与天上彩云相媲美。

衣能排在“衣食住行”之首,我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冬季十分严寒,许多贫困古人多为缺衣御寒所苦:“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寒”之影响深入到了中国文化和古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例如,称“十年寒窗”的读书人为“寒士”;称自己出身低微为出身“寒门”;谦称自己的家为“寒舍”;甚至见面打招呼叫“寒暄”(暄是温暖)。“寒暄”一词,到现在都还有人在用。而且,古人不仅活着怕寒,连死后也“怕寒”,一些地区过去还有十月初一在坟头送棉衣(烧纸)的习俗,而且要求完全烧尽。

北着皮棉南穿单特殊气候特殊衣

我国之所以冬寒,是由于受北方西伯利亚(北半球寒极)频频南下冷空气影响,所以特别是北方地区,冬季特别寒冷,需要特别保暖的衣着。

例如,生活在大兴安岭及其附近地区的鄂伦春等民族过去主要以游猎为生。那里是我国冬季中最冷的地方,极端最低气温最低可以降到—50℃左右。他们的皮衣主要用又暖又轻的狍子皮做成。他们戴用完整的狍子头皮制的皮帽,因为形象逼真,在打猎中还有迷惑猎物的作用。狍子皮靴子的鞋底用狍子的脖子皮缝制,暖和轻便、且走路没有声音,可以接近野兽而不易被发觉。

生活在东北三江平原的赫哲族人过去以渔猎为生,因此他们生活中也多穿他们独有的鱼皮衣。因为黑龙江地区江水冬寒夏凉,多产大鱼(如怀头、哲罗鱼等),这些鱼皮厚皮质好。晒干后经捶打变软,便成了轻便、保暖、耐磨而又不透水的鱼革。鱼皮套裤还是他们捕鱼的劳动服。

蒙古族所居地区盛行蒙古袍。蒙古袍宽大的下摆既便于骑乘,又能在骑马放牧时起到防寒护膝护脚的作用。最保暖的蒙古袍常用双层皮缝制而成,一层毛皮朝里,一层毛皮朝外。腰带可御冷风进入,再配上适应骑马需要的长筒皮靴,皮靴里套上毡袜,足可耐零下四五十度严寒。

但是,到了海拔四五千米的青藏高原上,由于低纬高原的气候特点,冬季御寒的袍子是藏袍。

冬季藏袍用皮制,长袖、宽腰、肥大、超长。穿着束腰带时,得先将袍向上拉起,直到下摆略低于膝盖,束带后放下袍子,于是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大囊袋,可装随身物品,妇女甚至可装(背)进孩子。夜间将腰带解开,藏袍便成了睡袋。

藏袍十分适合低纬高原上阳光下热流满身,而雨雪冰雹一上来又气温迅降,身体感觉温度变化极大等天气特点。所以天暖热时,常只穿左袖。再热时把右袖也脱下束在腰间,灵活方便。

但是,在我国华南及云南南部等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因此衣着终年轻而薄。典型例子是云南西双版纳的妇女筒裙。一块薄薄花布,首尾相连,三折两裹,最后在腰间别紧,连裤带都不用。所以“云南十八怪”中说,“大姑娘不用裤腰带”。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蓑衣。这是过去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雨具。那里四季都有农活,但几乎四季都多雨。穿蓑衣,即稻草编的“雨衣”,就能在雨中腾出双手干农活。稻草虽也易雨湿,但因草秆向下,能引导雨水向下,因而一般小雨中仍能照样劳动。

据记载,我国台湾省澎湖列岛妇女“头饰”很奇特。她们用两条毛巾蒙面,上一条下一条,只在眼部留一条缝,看上去有些恐怖。原来,主要是因为台湾海峡这里大风多,脸部暴露会受到大风刮起的海水侵害。这和丹麦法诺岛北港妇女戴古怪面具的作用是一样的。

冬着皮棉夏“赤膊”“早穿皮袄午穿纱”

热带恒热,寒带恒寒,四季衣着变化都不大。只有温带及其附近,特别是我国,冬季中由于西伯利亚冷空气频频南下,世界同纬最冷;夏季因陆地干燥易热,南方还有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又是世界同纬度上比较热的地方(高原除外)。所以,我国成为在世界同纬度上冬夏温差最大,而且也是人体感觉世界上最冬冷夏热的地方。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常有冰雪严寒,夏季又常热得汗流浃背,过个夏天要瘦好几斤肉。

可是人不能像动物那样冬眠,也不能像候鸟那样迁徙,主要只能靠增减衣服来适应。所以,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同纬度上四季着装相差最大的地方。其中,东北是我国冬夏温差最大,因而也可以说是世界上冬夏衣着差别最大的地方(西伯利亚虽冬夏温差比东北还大,也是世界上冬夏温差最大的地方,但那里冬极寒而无夏热,着装变化反而小)。

冬冷夏热的结果,春秋季中的气温变化就十分急剧,使我国成为世界同纬度上春秋季最短,和春秋季中增减衣服速度最快的国家。尤以北方最为显著。例如江南几乎可穿一春的毛衣或毛背心,到了北京,有的年份甚至穿不了多少天就可以穿衬衣了。

除了冬冷夏热的气温年变化外,夜冷昼热的气温日变化也会对着装有重要影响。

在气象学里,称午后最高气温和清晨最低气温之差为气温日较差。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南方一般在6℃~8℃左右,北方气候干燥,10℃~14℃左右。西北沙漠、高原盆地甚至超过16℃~17℃。新疆吐鲁番盆地春秋季中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不过,我研究了吐鲁番市区(气象站所在地,海拔35米)气温日较差资料,认为还达不到真正“早穿皮袄午穿纱”的程度。

不过,我确信,我国真正可能“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地方应该还是在吐鲁番盆地之中(深陷河谷盆地地形是所有地形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方)。吐鲁番盆底即艾丁湖底海拔负154米,那里盆地地形增大气温日较差的作用能够达到最大。

2008年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织“极限探索”科学考察,我作为专家组成员建议到艾丁湖底(近些年来夏季湖底基本干涸)进行“热极探索”,还真找到了我国能“早穿皮袄午穿纱”的地方。我们在盆底海拔负150米的观测点上,8月2日和3日观测到这2天的昼夜温差分别为24.6℃和23.3℃,平均约24.0℃。而根据气候规律,吐鲁番秋季昼夜温差平均比夏季还可高1.5℃~2℃,因此艾丁湖底秋季昼夜温差平均可高达接近26℃左右(个别日子还会大得多),在全国遥遥领先。

它意味着艾丁湖底春秋季有相当多的日子里,午后最高气温可以高达30℃左右以上,而清晨最低气温又可以低达4℃左右以下。这样的日子岂不可“早穿皮袄午穿纱”?那里日出后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据我推算,气温将会上升16℃~18℃之巨。所以如果那里将来有居民的话,真不知道他们那时该如何频繁地更换衣服哩。

二、“南稻北麦”、“南甜北咸”、川湘爱辣(饮食文化)《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这是说饮食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礼记》中又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则是说,人的食欲和性欲一样都是人生大欲。既是大欲,我认为不是填饱肚子就算,而是“美食”才能满足大欲。所以,以前有学者(戏)说,西方文化(指当时西方“性解放”时代)是男女文化,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

实际上我国至少从周代就开始讲究美食了。例如《周礼》中把主管饮食的官员列为诸官之首,地位最高;《尚书·洪范》讲周代“八政”(八件国家大事)中第一件就是“食”。因为“食者,,人事之本也”(《尚书大传》)。

中国人过去见面打招呼时常问“吃饭了吗?”,可见民间对饮食之重视。实际上,“吃”的用词已经广泛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受了惊吓叫“吃惊”,费力气叫“吃力”,受了损失叫“吃亏”,拜访别人被拒叫“吃闭门羹”,被人诉讼到法院叫“吃官司”,干什么工作叫“吃什么饭”,等等,真堪称中国特有的“吃”文化了。

再如,古代以“社稷”代称国家。“社”是土神;“稷”就是小米。因为在很早的古代,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都在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农作物就是适应当地干旱、寒冷气候的小米。小米歉收,农民吃不饱社会就会不安定。可见国家也是以“食”为“天”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自然可以理解为“饮食营养”。因为,“一方水土”,特别是气候条件,既严格限制了动植物等食物的种类,又影响了人们的食欲、口味和爱好。而且,通过药食同源还诞生了我国特有的食疗和饮食养生。所以,中国的这方“水土”,自然会诞生特殊的中国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