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关注气候
5609600000027

第27章 中国气候区划(4)

三、南床北炕、南敞北闭、“春捂”和“阴暑”(居住文化)在古代,老百姓最企盼的一件事,就是“安居乐业”。有了安居,才能乐业;有了乐业,生活才能稳定有靠。民谚“成家立业”也是“成家”在“立业”之先。所以民谚又说,“民以食为天,人以居为地”。总之,“居”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所。

其实,安居并不简单,并非有居都能安。因为我们国家气候多种多样,不适应当地气候的“居”,便“安不好”,甚至“安不了”。到了现代,虽然已经能够人工控制室内温湿度,但气候对建筑设计和室内小气候的影响,仍是十分重要。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诞生一方居住文化。中国建筑、西方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称为世界上三大建筑体系。

从口袋房到竹楼——南暖北寒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多样的气候条件,多样的建筑材料,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决定了我国丰富多样的民居建筑形式。

东北口袋房这是我国东北满族最常见的传统民居,适应我国最严寒的气候。一般并列三间,但只有中间(堂屋)向外开门,与室外相通。两侧为卧室。为了提高取暖效果,房屋一般比较矮小密闭,过去甚至还有室内地面低于室外,以利用地温保暖。

1995年11月,我作为科学顾问随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到号称“北极村”的黑龙江漠河拍摄气象专集。冯村长家就是比较高级的典型口袋式民居,几乎全木结构(因此又称木格楞房),号称百年不坏。居家主要用堂屋中两侧的火灶取暖,火灶的灶膛与堂屋两侧的火墙及两侧卧室中的火炕相连。平时做饭、烧水、熬猪食,同时也就是在烧火墙和烧炕取暖。火墙和炕道都是用砖砌成的空心体。为减少门窗的热量损失,门窗都做成双层的(外窗上还要蒙上透明塑料膜保暖)。双层门窗间相隔约1米之多,所以两层窗户间的窗台上放了多盆绢花。进门后要先关外门,再开内门。一旦让冷空气直入,室内立刻会生起半屋子云雾来。房子的外墙用横排粗方木,外糊泥土,隔热性能良好。屋顶则主要靠约40公分厚(压实后)的木屑保暖。

至于为什么叫口袋房,我没有查到出处。但我想,可能一无非是形容其小,小如口袋;二是像衣服一样,左一个口袋,右一个口袋。不过,1964年~1965年“四清”运动中,我在辽宁省农村看到的,那里比较贫困的农户,“两个口袋”都简化成了“一个口袋”。为了提高取暖效果,房屋也更加矮小紧凑。

但到了南方,冬季比较温暖,气候又多雨潮湿,不能也无需像北方用炕睡觉兼取暖,而是以床代炕。这就是俗语“南床北炕”的产生原因。

能移动的房屋——蒙古包和牦牛帐篷我国东北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新疆、青海等西北干旱地区,地面上只能生长草类,当地人多以游牧为生。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发展起了易于拆装和搬运的帐篷式民居。其中以蒙古包为最典型。

蒙古包是一个锥圆形的毡房,比较高大,上部呈圆锥形,下部呈圆柱形。这种形状可以大大减小冬春季大风的压力,使蒙古包较为稳定。圆锥形顶冬季可以减少顶上的积雪,夏季可加速雨水下流的速度。在夏季中尚有较大降水的地区,蒙古包周围还要挖一道小沟,以避外水进入。包顶有可开合的圆孔,以排包内取暖和做饭的烟气。

到了冬冷夏凉的青藏高原上,藏族牧民居住的幕帐叫“牦牛帐篷”。帐篷用黑色牦牛毛毡缝成。牦牛帐篷装拆更加简单,内部只用一根横梁,由两根立柱支撑。只要把帐篷布铺开,四角的牦牛绳系上地面木桩,穿入横梁,支起立柱,一个高可及颈的牦牛帐篷就建成了。冬季中帐篷周围常用草皮或冻牛粪垒成矮垣,以避寒风。

我国另一类可移动房屋是水上船居。沿海和内陆湖泊中都有。例如山东微山湖上的“坐家船”。白天湖中打鱼,晚上停靠一起组成水上村落。甚至还有“校船”(水上学校)、百货船、医疗船为他们服务。

建在地下的房屋——窑洞在我国北方大约三四十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上,有着我国最有特色的一种民居——窑洞。由于黄土高原不仅面积广大,而且黄土十分深厚,因此我国目前居住在窑洞中的人数多达4000万人以上,是世界上最多的。

我国黄土高原窑洞多数是临山、依沟、沿河而挖的崖窑。但在缺少这类地形的黄土塬地区,多挖下沉式窑洞。即先从地面向下挖,挖成方形地坑(天井),然后再向四壁开挖的窑洞院落。所以这类窑洞远处是看不见的。乍到这样的村落,你一定会感到惊讶。正是:“进村不见村,树冠露三分”,“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院落地下藏,窑洞土中生”。

参观这种窑洞的人常常担心雨季中它会不会成为“水坑”,其实不会。因为黄土高原雨量本不太多,土壤又比较干燥。下沉式窑洞的顶部和入口处一般都造得稍高些,以避外水。院内还有砖砌的渗井,一般十几米深,水一进去,很快就被吸干了。

窑洞之所以冬暖夏凉,是因为土壤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随着入地深度的增加,土壤温度的昼夜和季节变化幅度便剧减。以北京为例:北京1月和7月平均气温温差约30℃,但到了地下3米~4米深以下,便是四季如春了(约13℃~14℃)。例如山西省平陆县侯王村一位下沉式窑洞(地面以下10米~11米深)主人介绍,室内一年四季气温始终在10℃~22℃之间。盛夏三伏在洞内睡觉要盖棉被,数九隆冬仍然暖意融融。因此久居窑洞的老人常常不愿意离开,说特别是夏天地面上热得睡不着觉。

热带民居——傣族竹楼如果说,北方和青藏高原民居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冬季防寒保暖的话,那么到了我国南方,特别是华南和西南热带地区,民居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就是长夏中的通风散热了。傣族竹楼就是一个典型。

《云南志略》中说,傣族地区“风土下湿上热,因起竹楼”。意思是这里地面十分潮湿,地面上热气蒸腾,为了避免湿热,所以才建竹楼。因为竹楼一般有两层,上层住人,下层敞空(或拴家畜,放杂物),因而“云南18怪”中才有“房屋空中盖”之说。

竹楼除了房顶用草之外,主要都是用竹木建造的(最近有全木和砖结构),20世纪80年代中我曾去过西双版纳首府景洪市郊的傣族竹楼。那里的墙壁和地板都用长竹劈成的竹条编成,白天,点点线线阳光入室,夜间通过缝隙可见星星,人走在地板上弹性很强。更重要的是,空气通过缝隙流动,这就解决了热带房屋的主要问题,即通风散热和干爽问题。

实际上,我国西南高温多雨地区许多其他民族的民居,例如壮族、布朗族、苗族、侗族和湘西土家族的吊脚楼等大体也类似傣族的竹楼,大同小异而已。这种“楼”,通常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世界上许多热带地区,如南太平洋岛屿上都有。

南通风、北密闭——冬冷夏热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我国冬冷而夏热,例如北方地区全年最热七月和最冷一月,平均气温都可相差30℃以上,漠河甚至近50℃。房屋又不像衣服可加可减,那么当地民居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使居住得以舒适的呢?

在古代民居中,解决得最好的是黄土窑洞。因为厚厚的黄土层是热的不良导体,它本身能把窑洞中的气温“调节”得冬暖夏凉,甚至四季如春。

矛盾解决得次好的是帐篷类房屋,例如蒙古包。它像人穿衣服可以加减一样,冬季中可以多围盖两层毛毡,而夏季中只围盖一层,甚至用帆布。天气特别炎热时,还可掀起围盖物的底部,这样可以使八面凉风入包。藏族的牦牛帐篷,东北鄂伦春、鄂温克族过去的“仙人柱”大体也可类似处理。“仙人柱”是用约20根的长木柱搭成的约呈60度角的圆锥形房屋,夏天用桦树皮覆盖,冬天用狍子皮覆盖。

但是,东部地区的固定房屋,就不能用这个办法。其中矛盾最尖锐的,要算长江中下游地区。因为这里是我国人体感觉上最为冬冷夏热的地方。为解决炎热长夏这个主要矛盾,房屋必须造得高大通风。但是冬季中这里也常常有零下低温、霜雪严寒,而且加上空气潮湿,使人骨子里都感到阴冷。这个矛盾过去便只有依靠增加衣服和局部取暖解决。

我是江南苏州太仓市人,记得小时候,无论居家还是外出,都要“全副武装”,厚厚棉衣十分臃肿不便。脚冷了,烤脚炉取暖;手冷了,烤手炉取暖。因为如果整体取暖会因房屋高大通风而效果极差。

不过,在江南地区,即使房屋高大宽敞,在特热的季节,夜间室内仍常常热得无法入睡。尤其是大城市,还有“热岛效应”为虎作伥。例如,江南“三大火炉”之一的武汉,历史上便有这样一幕:夜幕刚刚拉开,便有人从家里把轻便竹床搬到马路边的行人道上占位,汉口市老街甚至形成绵延几公里的“竹床阵”,十分壮观。

“春捂”和“阴暑”——房屋热惰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既然民居常常不能完全解决居住的舒适要求,自然多多少少就会影响人体健康。最明显直接的,例如冬季的寒病(手脚冻疮、受寒感冒、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痛)和夏季的热病(疰夏、中暑)。因此想必我国也是世界上人体因气象条件致病、季节变化最鲜明的国家。

令人想象不到的是,冬冷夏热不仅在本季节致病,而且通过房屋的热惰性还能使疾病后延至下一个季节发病。

即春季中,由于大自然迅速升温而室内仍凉,室内外温差经常可达5℃~10℃之多。尤其是从室外热流满身的阳光下,走进阴冷的室内,老弱病人很易受凉得病。所以入室时最好马上添件衣服。同样,久居室内的老人也不宜因室外升温迅速而大量减衣。这两种情况都可以看成是“春捂”。

夏季也有此问题。古代深宅大院中由于房屋热惰性加上地面这个强力“冷气片”,使室内十分阴凉,可是室外正热得流汗。因此如果从室外进入室内,同样也易受凉致病。这种病古代称为“阴暑”,症状是“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体疼痛而烦心”。

到了秋冬,情况正好反过来,室内暖而室外寒。特别是北方冬季,室内都生火取暖,因此入室首先就要脱掉大衣。否则,多汗就会伤津、伤阳,影响身体健康。因为冬季是身体“闭藏的季节”,不宜多汗外泄。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富裕起来,城市中“冬暖气、夏空调”几乎已经普及,但其实客观上这是在加剧居室热惰性的致病强度。而且因为从室外到室内,甚至几乎“一步之遥”,老弱病人实难承受如此剧烈温差。因此如果室内温度调得过高(冬季)或过低(夏季),便是与中医“顺四时而适寒暑”的养生原则背道而驰,因而“如是则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灾害不生”(《黄帝内经》),便是不可能的事了。

北泥草、南砖瓦——降雨对我国古代民居的影响

以上都是气温对古代民居的影响,其实降水对民居影响也不小,但影响主要表现在房屋的建筑材料上。

我曾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次从陕西关中地区向南经秦岭进入陕南地区,发现秦岭两侧的农村房屋,差异是很明显的。关中地区以土墙草顶房屋居多,陕南则以砖墙瓦顶房屋占大多数,即使许多房屋还是土墙,但墙的下部仍是用砖或石块砌的。少数北方民居即使也有瓦顶,但多只有仰瓦而无复瓦。其实,这种情况在东部地区也有,其分界线大体在淮河,只不过没有秦岭两侧变化那么迅速、鲜明罢了。秦岭—淮河一线,就是我国习惯上的南北方分界线。线南雨季长、雨量多,砖瓦房较适应这种多雨潮湿气候,线北雨季短、雨量少,草顶土墙足以适应这种气候,造价也便宜。

江南地区的房顶,不仅用双层瓦(仰瓦加复瓦),而且屋顶呈人字形两面坡,以利雨水下流。其中特别多雨地区,还常常把屋檐伸出较长,并把屋顶横截面从直线变为曲线,即从顶到沿,先陡后缓,最后略略翘起,可使屋面雨水射出更远,即所谓“吐水疾而溜远”。或者在屋檐下装雨槽集中导水,或者加高房基,以防屋檐水对墙基的侵蚀。

而且,由于江南民居密集且多楼房,所以多有天井。天井因三面或四面都有楼房,阳光入射较少,夏季比较阴凉,且有利于居室通风散热。各屋顶齐向天井排雨水,称之为“四水归堂”,取“财不外流”之意。民居外墙上耸起的马头山墙,高出屋顶,有防止大火时火势蔓延的作用。

人虽居室,心向自然

在遥远的古代,人们穴居而野处,并无居室。但当人类社会发展到聚居城市以后,便逐渐离开了大自然。因此,在城市中或城市边缘营造园林,即所谓“居城市而有山林之趣”,在古代很早就开始了。

但是,营造园林非一般人经济所能及,而且人虽入园,但身仍居室。因此大致从唐代开始出现室内盆景,把自然山水和树木花草“浓缩”进了室内,甚至可以不受自然气候局限(例如冬季北方室内仍可有春景)。此外,许多诗人还注意“借景”欣赏。他们通过窗户也能把自然美景搬进室内,“平面取景”同样很富诗意。例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山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等等。我们这里只说明一下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窗含”句。

原来,从杜甫草堂的西窗中,可以看到成都以西95公里,翠绿的西岭(山顶海拔5364米)顶部终年积着皑皑白雪。在蓝色天空衬托下那是一幅多么诗意的图画,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