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一路顺风”、“一帆风顺”纯粹是祝福语,因为顺风顺水总是有利于早日到达目的地罢了。时至今日,人类已经飞上了高空,飞机在高空“风驰电掣”。顺不顺风,对航速影响更大。我曾多次来回于乌鲁木齐和北京之间,航程平均3.5个小时。中纬度地区高空盛行强西风,顺风飞行比逆风要节省半小时航程之多。可是由于飞机起降时需要逆风增加升力。所以特强顺风时甚至起不了飞,也落不了地,“一路顺风”就不是祝福语了。
实际上,古代“一路顺风”也包括祝福整个行旅中的气象条件。因为一路上难免会碰上“风雨交加”、“风吹雨打”、“风刀霜剑”天气。因此,祝你“一路顺风”,还包括祝你有“风和日丽”、“风平浪静”、“风轻云淡”、“风光旖旎”的好天气、好心情。
古代旅行者到达目的地后,当地亲友一般都要为他设宴欢迎,叫做“接风洗尘”。
“接风”容易理解。因为旅行者一路“风尘仆仆”,经过“风餐露宿”,最后“风雨无阻”地到达目的地。旅行者一路始终与“风”同行。因此接到“风”也就是接到旅行者。
“洗尘”有些费解。难道真要为旅行者洗去身上的灰尘?
实际上,“洗尘”和“接风”一样,都是设宴欢迎的意思,并非真要去冼。但是,“尘”可真是有的。
因为,在我国北方,由于气候干旱,地面常有尘土。皇城中甚至到清末,大部分也是土路。号称“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因此一旦有风(特别是北风)常起尘沙。
南宋陈与义,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夏末秋初,服母丧三年期满,返京任职。途经河南中牟县城时,曾有“如何得与凉风约,不共尘沙一并来”(《中牟道中·二首》之二)之句。南宋陆放翁也有“衣上征尘杂酒痕”之句。可见,古代旅行者衣上、身上有些尘沙,这是正常的事。从这里也可知道“接风洗尘”成语是在北方形成的,然后传到南方。因为南方气候湿润,极少尘土。
所以,衣上既然有尘,除尘便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至于除尘的方法,“洗尘”和“接风”一样,都是十分礼貌的说法,并非真的要为客人去洗。
五、“南龙舟、北赛马”,“水嬉与冰嬉”,“南拳与北腿”(民间体育竞技文化)游戏和竞技活动是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生产活动和生活,可以锻炼体魄,调剂生活节奏,增强生产技能,培养坚强意志和勇武精神,以及群体互助合作意识。这是别的民俗文化活动难以替代的。所以,许多少数民族,例如举行那达慕等体育竞技比赛时,常常人山人海,气氛热烈。
“南龙舟、北赛马”
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游戏和竞技活动也受到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们知道,我国南方雨季长,雨量多,河湖港汊多,因而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而北方一马平川,主要交通工具是马,即“南船北马”。因此气候对游戏、竞技活动的最典型影响,也可以说是“南赛龙舟,北赛马”了。
我国从东北大兴安岭—阴山—祁连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西地区,或因年雨量少,雨季短,或因地高天寒,树木、庄稼不能生长,成为主要牧区,主要牧畜是马、牛、羊、骆驼等。因此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民俗便大都与马有关。最典型的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主要就以赛马、骑射和摔跤为主要内容。另外,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民族还有叼羊和姑娘追等,实际主要也是赛马技。叼羊是以夺得羊并先到终点为胜的多人竞技;姑娘追则是两个年轻人之间的赛马,女追上男为胜,这实际常是男女青年之间选择意中人的一种形式和机会。还有柯尔克孜族的“马上拉力”和哈萨克族的“马上摔跤”,都是双方马上徒手相搏,把对方拉下马为胜,等等。有趣的是西宁附近的土族人赛马,不仅比速度,还要比走姿美,要求只能碎步小跑,有点像奥运会马术赛中的“盛装舞步”一般。
与赛马相类似的还有蒙古族的赛骆驼,和藏族的赛牦牛,都是以先到为胜。总之,在牧业生产地区,民间传统体育竞技大都与当地主要牧畜品种有关。
相反,在以船为主要运输工具的南方,许多地区中的民间竞技活动最主要的便是赛龙舟。因为龙舟要求在水流平稳、水面较为开阔,水量较为丰富,且有一定水深的河流中进行。因此缺少水面或水体不够要求的西北内陆,以及端午节前后仍为枯水期的北方地区,民间就少有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出现。
不过,即使南北方都有的游戏、竞技活动,也因气候不同而会有重大差异。以舞狮为例。北方人由于体格高大,孔武有力,所以舞技主要表现狮子的威猛迅捷,狮子头重达数十斤,表演时讲究跳跃、翻滚等有难度动作,因而被称为“武狮”。南方狮头通常用竹篾制成,加上饰物,较为华丽。主要动作有“抖毛”、“洗耳”、“滚球”等。动作柔和细腻,主要表现狮子的活泼可爱和风趣诙谐,因而也被称为“文狮”。当然,由于南北方千百年以来的长期交流,这些界限已非绝对。
“冰嬉与水嬉”
气候对中国南北方游戏和竞技造成的差异,除了降水量以外,其实温度也能造成重大的影响,这主要就是冰嬉和水嬉。因为北方冬季很长,即使是平均气温在零下的严冬时间也长达3个月~6个月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大自然中的水都呈结冰状态,而且一般结的还挺厚。因此古代冬季的冰上活动,即“冰嬉”十分盛行。
据记载,冰嬉早在宋代就有。《宋史》就曾记载皇帝“观冰嬉”的情况。满族的发祥地在东北,更是喜欢冰上活动。清代建立以后,提倡成为“国俗”。乾隆在位时每年冬季都要以冰嬉为形式阅兵,当然主要是为皇室观赏。慈禧每年冬天最爱观赏的是把中国武术和滑冰技术相结合的高难度滑冰特技表演,既惊险万分而又干脆利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清代金昆,与张为邦、姚文翰两幅冰嬉图,展现了当时众多的冰上活动项目。
“滑擦”,即滑冰。清代《帝京岁时纪胜》载:“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星驰电掣。”乾隆曾赋诗形容曰“迅似严飞电”,“拟议弦催箭”。清代《冰嬉》一诗,更是生动地描绘了当时滑冰的景象:“朔风卷地河水冻,新冰一片如砥平。何人冒寒作冰嬉,练铁贯韦当行滕。铁若剑脊冰若镜,以履踏铁摩镜行。其直如矢矢逊疾,剑脊镜面刮有声。左足未住右足进,指前踵后相送迎。有时故意作攲侧,凌虚取势叙燕轻;飘然而行陡然止,操纵自我随纵横……”2011年春节初一至初七北京圆明园公园首次推出了清代皇家的冰嬉表演。
《冰嬉图》上还绘出了“冰上蹴鞠”(即冰上踢球),“花样滑冰”和“冰上杂技”。单人花样滑冰有“大蝎子”、“金鸡独立”、“哪吒探海”、“鹞子翻身”、“仙猴献桃”、“童子拜观音”等姿势,另有“双飞燕”等双人滑冰姿势。冰上杂技有飞叉、耍刀、弄幡,缘竿,使棒,倒立,叠罗汉等。《冰嬉》中最多见的是“拉冰床”。《帝景岁时纪胜》中说,“寒冬冰冻,以木作床,下镶钢条,一人在前引绳,可坐4人,行冰如飞,名曰拖床”。这种床也可用作运输。例如《红楼梦》第56回中的“冰床”就是用作运输的。
“水嬉”,顾名思义就是玩水了,前述赛龙舟当然也是一种“玩水”。水嬉自然以水多的南方最为盛行。但北方夏季也可戏水,例如哈尔滨过去也曾组织过群众性的横渡松花江活动。
在游泳戏水活动中最惊险的当数钱塘江“弄潮”了。潘阆《酒泉子》词中说,“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周密《武林旧事·观潮》更是生动地描写了钱塘江巨潮来临之时吴、越游泳健儿的英姿:“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顷之中,浮潮戏弄,上下翻滚,腾身百变,而旗尾仍不沾湿,方为高手。而豪民贵宦,争赏银彩。”但也有踩一叶扁舟,随江水波浪激流而自由穿行而显其技。当然,钱塘江弄潮是会有生命危险的,弄潮者多为贫苦渔民或船工,为生计所迫。因此弄潮民俗到民国初期已经停止,只有观潮依然热烈。
最后应当提到西双版纳的泼水节,这也是南方最著名的“水嬉”。因为傣族人认为水是神圣的,向谁泼水就是向谁祝福,而且,“湿透全身,幸福终身”。因此泼的人和被泼的人都很高兴。泼水节在阳历4月中旬,常常可以泼好几天。由于当地4月正是一年三季中的热季,午后最高气温平均在33℃~34℃左右,正是全年最高。因此即使被泼成“落汤鸡”,也不会受凉致病。
南拳与北腿
在中国民间竞技体育活动项目中,武术无疑是其中最重要者之一。中国武术的拳脚功夫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闻名世界。但细分中国武术,仍有南北两大派系。南方武术一般以拳法和手法为主,腿法为辅;北方拳脚更注重腿法,故有“南拳北腿”之说。
按行家说法,“南拳”一般特点是,“拳式刚烈,步法稳固,动作紧凑,腿法较少,身居中央,八面进退……”。“北腿”特点是,“在套路、技击上常常是一步一腿,手领脚发,上下配套,一条腿左钩右挂,前踢后打,明圈暗点,与手紧密配合。”北腿主要有“戳脚”、“少林拳”等。拳经上就说过“少林武功全靠腿,弹踢蹬打摆合威”,“手是两扇门,全靠腿打人”。《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用的就是“玉环步,鸳鸯腿”。只见“武松两个拳头在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转身)一飞(左)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踢中了再转过身,那只右脚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
“南拳北腿”的形成原因,有关专家一般都认为与南北方人的体格有关。
南方地区由于纬度低,气候热,人的生长发育期相对较短,因而个子一般比较矮小,下肢较短对用腿踢人非其所长,因而重拳击,靠近身优势取胜。而北方人由于气候较冷,生长发育期较长,加上杂粮肉食,因而长得人高马大,腿长是其优势。由于腿的转动半径大,力量足,速度快,威力大,所以逐渐形成“北腿”的武打特色,有“拳打三腿打七”之说。
甚至,据记载,有学者认为,气功的产生也和气候影响有关。
南方炎热,运动易汗、烦躁和疲劳。因此多学龟养生,产生了静功,提倡“生命在于静养”。而北方寒冷,人常剧烈运动驱寒,学习熊虎动作,诞生了动功,提倡“生命在于运动”。中原四季分明,寒暖交替,中原古人发明了动静结合的练功方法,明清以来在民间流行的太极拳就是一种动静结合的气功。
第十四章中国气候与二十四节气文化——中国气候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之三一、汉语“气候”源自二十四节气如果研究中西方“气候”一词的含义和来源,就会发现两者大不相同。古希腊语中“气候”乃是阳光倾斜程度的意思。低纬度阳光倾斜度小,太阳在天顶,热量丰富,气候就热;高纬度阳光倾斜度大,太阳在地平线上不高的地方,阳光热力弱,气候就冷。后人进一步据此把世界分为热带(太阳倾斜度最小)、两个温带(倾斜度居中)和两个寒带(倾斜度最大),即5个气候带(温带和寒带均南北半球各一)。天文学家托勒枚〔C.Ptolemy(85~165)〕更是根据最长日照时数每半小时为间隔,把赤道到北纬62°之间区域划分为24个天文气候带。第一带在赤道附近,宽8.5个纬度,第24个带在62°N附近,宽度只有1/3个纬度。当然,由于这种气候带是根据天文学划分的,因此各带宽度虽有不同,但却都是平行于纬圈的。而实际上,西欧等温线分布虽较平直,但也不可能完全平行纬圈,因此天文气候带也只是大体符合当地气候实际。
但在我国,历史上却从没有人这样来划分气候带。这绝不是偶然。因为我国的等温线更加不平行于纬圈。其中有地形高度和大气环流两方面原因。例如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特别是夏季西寒而东热,东西之间的温差比南北方向还大;冬季中,由于亚洲高纬度地区西暖而东冷,南下的冷空气也使我国气温分布东冷而西暖。这种规律只不过因为海拔高度的影响才不易被发现罢了。我们只消举个同海拔高度对比例子便可明白。例如,在北纬49°附近,大兴安岭西坡的海拉尔(海拔613米),1月平均气温—26.8℃,而同纬新疆阿勒泰(海拔736米),虽海拔高度比海拉尔还高123米,可1月平均气温却为—17.0℃,即反比海拉尔高9.8℃之多。
我国“气候”一词主要是从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而来。例如,《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即15天为一个节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礼记·月令》的一个注中就已经把气候两字连了起来:“昔周公作时制,定二十四节气,分七十二候,则气候之起。”我国《辞海》和《汉语大辞典》中的“气候”条目,第一条解释都是“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和气候”。中国“气候”的起源并不像欧洲源自气候带的空间分布,而是起源于中华文明发祥地黄河流域的时间变化。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迫切需要。为什么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