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帝国史话:罗马帝国
5611600000028

第28章 扩张(13)

一些历史学家把三头结盟看成是罗马共和国的终结,或者说,是终结的开始。也有人不同意这种观点。三头控制不是绝对的,三人结盟时,三人中没有一个是罗马的最高行政长官,他们既没有控制罗马的力量,也没有要把整个罗马事务都置于三人控制之下的目的。庞培放弃兵权就说明他并不想步苏拉后尘当独裁者。恺撒还只是罗马舞台上刚刚升起的一颗新星,更没有控制罗马的影响力。同时,三人结盟后传统的政治活动仍在继续。三人结盟做的第一件事是保证恺撒当选执政官,这也是传统的政治活动。不过,三人结盟表明元老院已失去了其原有的居于权力中心的位置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力逐渐集中到庞培、克拉苏和恺撒之手,重大事务不是由元老院讨论决定,而是由三人协商决定了。可以说,三人结盟是共和制向帝制过渡的中间环节,元老院等共和制机构在三人结盟中逐渐失去作用,帝制在这种结盟中逐渐形成。

三人结盟第一个成果就是恺撒成功地当选为公元前59年的执政官。不过,元老院虽没阻挡住恺撒当选,却成功地把一个非常保守的人物比布鲁斯也选为执政官,以便牵制恺撒的行动。

但是,比布鲁斯在才能和威望上都无法与恺撒相比,他没能限制恺撒的行动。表面上,恺撒表示要和比布鲁斯同舟共济,共同行使执政官权力,实际上,他并没把比布鲁斯放在眼里。他决定撇开比布鲁斯实施三人结盟的原定计划。他一就任立即提出了一项满足庞培老兵要求的土地法案。法案规定,给2万名公民分配土地,这2万公民中大多数是庞培的老兵,其中还包括有3个以上子女的贫穷公民。这项法案遭到许多元老的激烈反对,比布鲁斯借口有不吉利的征兆,不让召开公民大会来讨论和表决恺撒的提案。恺撒置之不理,强行召开公民大会,大批庞培的老兵和有3个以上子女的贫民身怀短剑来参加并控制了大会。元老们的反对在这些身怀武器的公民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毫无作用。执政官比布鲁斯的束棒权标和职位标志被毁坏,站在他周围的一些保民官被殴打,一个叫加图的元老想在会上发表反对提案的演讲,被撵出了会场。恺撒的土地法案就这样通过了。平民宣誓永远遵守这些法律,恺撒要求元老也宣誓遵守。许多元老拒绝宣誓,这时,恺撒显示了他政治家的强硬作风,他提议,公民大会通过的法案,拒绝服从者,处以死刑。元老们害怕了,不得不宣誓服从。有个叫维提阿斯的人拿着短剑跑进广场大声呐喊,说比布鲁斯、西塞罗和加图派他来刺杀恺撒和庞培。恺撒利用这一事件,煽起群众的反比布鲁斯情绪,比布鲁斯吓破了胆,不敢离开自己的屋子一步,从而完全停止了一切公务活动。这样,名义上有两个执政官,实际上是恺撒一人总揽一切事务。

恺撒随后又提出一些新的法案,一是批准了庞培在东方的所有决定,二是免除了包税人的1/3欠款。这两项提案不仅使庞培和克拉苏高兴,实现了对庞培和克拉苏的承诺,也使骑士阶层对恺撒感恩戴德。

恺撒还作了个决定: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决定必须公之于众。这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官方报纸。恺撒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影响社会舆论和限制反对他们的种种阴谋。

恺撒的一年执政官任期很快就要结束了,他达到了目的,极大地提高了自己在平民和骑士中的威信,也实现了对庞培和克拉苏的承诺,现在该由他的两个同伙帮助他安排好卸任后的工作了。

恺撒对他卸任后的工作安排是深思熟虑的,他清楚地知道,罗马已是军事统帅的天下,只有得到重要的军职,才能呼风唤雨,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执政官卸任后,必须选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可以统率一支大军的行省当总督,而不能按照元老院给他的安排去管理什么“意大利的森林和牧地”。

恺撒看中了高卢,这里虽然没有东方那样多的财富,却提供了远比东方行省更多更大的发展机会。恺撒借助他的拥护者保民官提尼多斯,通过公民大会作出了他卸任后出任高卢总督、任期5年的决定。同时,为了强化和庞培的关系,以免他不在罗马时,免遭他人的陷害,恺撒不惜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比自己还大五六岁的庞培。他还帮助他的两个朋友当选下一年度的执政官,并娶了其中一个执政官的女儿为妻。恺撒的反对者加图对恺撒的这些举措攻击说:“帝国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婚姻介绍所了。”

恺撒还扶持普布利乌斯·克劳狄乌斯当选公元前58年的保民官。克劳狄乌斯是罗马有名的浪荡公子,寻花问柳,经常制造一些情场丑闻。他曾勾引恺撒的第二个妻子和他私通,被当众揭露,恺撒佯装不知,只和妻子离婚了事。只有恺撒这样的政治家和野心家,才有这样的气度对待一个和自己妻子通奸的人,才能和这样的人结盟,并让他在罗马作为自己的利益代表者。在作了这样精心的安排后,公元前58年,恺撒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就任高卢总督新职了。

4.高卢战记:恺撒的小王国

高卢人也就是凯尔特人,原来住在欧洲中部,后来沿莱茵河向西迁移,定居今天的法国、比利时、部分荷兰和大部分瑞士等地,以后又有一支渡海到不列颠,一支越过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一支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波河流域。罗马人只占有波河流域和今天法国南部沿海的一个狭长地带。波河流域为罗马的山南高卢行省。法国南部,罗马称其为那尔旁高卢。恺撒看上了高卢总督这一职位,当然不只是看上了罗马已占领的高卢地区,而是看上了罗马人尚未占领的山南高卢行省以北的广袤地区。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牧业发达,盛产铁、铜、金等。这广大的地区被罗马人称为“蓬发高卢”。恺撒把征服这些地区看作他施展军事才华、建功立业的天赐之地,这显示了恺撒杰出的战略眼光,罗马在征服地中海后,扩张和发展的重点就应转向北方,转向蓬发高卢。

恺撒就任高卢总督时,蓬发高卢地区正处于大动乱之中,居住在这里的凯尔特人,还处于社会发展的初期——氏族部落阶段。各部落之间,矛盾重重,互相争雄,冲突、战争不断。这里既没有像亚洲本都那样的国家,部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为恺撒插手他们的内部纷争进而进兵征服这些地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借口。恺撒上任高卢总督带有三个军团,又在那尔旁高卢招募了一个军团。这四个军团就是他开始征服高卢的基本部队。在征服高卢的过程中,恺撒显示出,他不仅是个杰出的天才统帅,也是个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会的杰出政治家,他征服高卢不是采取单纯的军事手段,而是采取分化瓦解和武力征服相结合的办法。

公元前58年,居住在今瑞士境内的凯尔特人的一支赫尔维提亚人向西迁徙,企图穿越整个高卢地区到大西洋沿岸。高卢中部的爱杜伊人面对蜂拥而来的赫尔维提亚人,不知所措,便向罗马求援。恺撒乘机率军急速开赴山北高卢地区,在毕布拉克德附近击败了赫尔维提亚人,迫使他们放下武器,返回原住地。接着恺撒又以高卢人“同盟和友邦”的名义击败了侵入高卢地区的一支由奥维斯都斯率领的日耳曼人队伍。日耳曼人全军溃逃,奥维斯都斯仅以身免,他的妻子和儿女不是被杀就是被俘。这次胜利,打开了征服莱茵河西岸乃至全部高卢地区的通道,阻止了日耳曼人对高卢的入侵。

公元前57年冬,恺撒的军队驻扎在高卢的冬令营过冬。原是和凯尔特人通婚的日耳曼人,居住在塞纳河北边人数众多又好战的比尔及人,开始时,对赫尔维提亚人和奥维斯都斯被恺撒击溃还抱幸灾乐祸的态度,但随后又害怕起来,害怕恺撒征服高卢后会去征服他们,因此,转而反对恺撒的军队在高卢驻扎和过冬。他们聚集军队,准备把恺撒的军队赶到阿尔卑斯山南边去。这时,恺撒在山南高卢又组织了两个新的军团,他的军团总数增加到八个。他没有被动地在原地等待比尔及人来攻击,而是先发制人,率军主动向比尔及军队进攻。比尔及联军人数虽多,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没有储运给养的能力,大军后备供应严重不足,只得分成小股部队,寻找粮食。这给恺撒提供了各个击破的机会。比尔及人的联合军队就这样被恺撒瓦解了,只有其中最强悍的纳尔维人部落,仍维持一支作战军队。公元前57年,在桑布尔河附近,恺撒经过一场激烈的冒险战斗,歼灭了他们。比尔及部落最后几乎被消灭殆尽,600个长老只剩下3个,能持武器的6万名男子幸存者只有500人。

仅仅经过两个季度的军事行动,恺撒就几乎征服了整个高卢,使高卢人失去了继续抵抗的能力。

恺撒征服高卢对于恺撒本人和罗马国家都是极其重要的。高卢对罗马的意义在后来甚至超过了小亚,成为罗马最重要的几个行省。可以说,没有高卢就没有后来的罗马帝国。高卢对于恺撒来说,更为重要,有了高卢的胜利,他才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忠于他个人的庞大军队,他才有了取之不尽的钱财,他才有力量与庞培相抗衡,他才可能登上独裁者的权力巅峰。

恺撒在高卢的胜利,引起了罗马的巨大反响。他的三人联盟同伙庞培提议为恺撒的胜利举行空前持久的感谢活动。西塞罗也赞同庞培的建议。西塞罗曾遭到恺撒派的沉重打击,对三人同盟也非常不满,他之所以违心地赞同庞培的提议,是出于对庞培的感激之情。在恺撒离开罗马去高卢之后,西塞罗因在任执政官期间处死了参与卡提林纳阴谋的5个知名人物,而被恺撒的代理人、保民官克劳狄乌斯于公元前58年放逐出罗马,财产被充公。靠着庞培的帮助,西塞罗才在公元前57年得以返回罗马,财产也得以归还。而庞培之所以要把西塞罗召回,是因为他和克劳狄乌斯以及克拉苏之间出现了矛盾和疑忌。庞培反对克劳狄乌斯在罗马城对罗马公民实行完全免费的无限制的粮食配给制,庞培还怀疑克劳狄乌斯得到克拉苏的暗中支持。因此,庞培急切地想寻找帮手,而西塞罗由于其威望正是一个很好的结交对象。西塞罗被召回说明庞培正在向贵族元老派靠拢,三人联盟有破裂的危险,而作为一个坚定的共和制维护者的西塞罗更希望三人联盟瓦解。

然而,三人虽面和心不和,互相之间多有勾心斗角之举,却谁都不愿三人同盟破裂。三人谁都没有压倒对方的力量。恺撒、庞培和克拉苏出于维护自己利益的需要,都还要继续把联盟维持下去。公元前56年春,三人在意大利北部的路卡城进行了会谈,参加会谈的还有两百多位元老贵族。会谈最后达成了一项协议:庞培与克拉苏任公元前55年的执政官,卸任后,庞培出任西班牙行省总督,克拉苏出任叙利亚行省总督,任期5年,恺撒的高卢总督任期延长5年。庞培还被允许在任西班牙总督期间留在罗马而由他的下属处理行省事务。路卡会议好像是个分赃会议,三人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矛盾暂时缓和了。路卡会议也说明,罗马实际上已控制在联盟的三人手中。罗马的政治事务不是在罗马由元老院或公民大会决定,而是由三人在一个远离罗马城市的会谈决定,这在罗马历史上也是第一次出现。路卡会议还显示了军队在罗马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三人都力图在不当执政官时,手中有一支军队。

路卡会谈给了恺撒经营高卢的充裕时间,使他可以进一步扩大在山外高卢的侵略活动。公元前56年冬,恺撒和越过莱茵河的日耳曼人诸部落大战。在日耳曼人因和他谈判而放松戒备之时,恺撒突然发动进攻,打了日耳曼人个措手不及,取得了重大胜利。为了更顺利地越过莱茵河入侵日耳曼地区,他让部下10天内在莱茵河上架起一座桥面宽约10米的可通过千军万马的大桥,然后率军通过这座桥进入日耳曼人居住区。这一行动显示,在恺撒的心里,罗马的边境是无界限的,只要力量达得到,可以任意把边界向外延伸。

除侵入日耳曼人的地区外,恺撒还在公元前55年和前54年两次侵入不列颠。两次入侵都因风暴和不列颠人的反抗而没取得多少实质性的成功。只在不列颠停留了很短时间,恺撒就率军渡海返回高卢了。但恺撒却利用他对不列颠的入侵,以及不列颠的卡西维隆弩斯国王的投降和送交人质,大肆宣扬他如何使不列颠这样一些遥远的外国民族臣服罗马。实际上,他企图把不列颠变成罗马保护国或半保护国的目的并没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