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听心理学家讲故事:为心灵打开尘封的锁
5674500000038

第38章 放飞新生(9)

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太多了,也因此被我们所忽略。因为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心灵也变得麻木了,没有了享受生活的热情,我们的生存质量也大大打了折扣。生命在涌动,地球在旋转,江河在奔流——这就是生命,这就是最美好的时刻。生活的美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感悟、去领略,每个人都有享受这种美的权利,为什么要放弃呢?

生命是一条美丽而曲折的幽径,路旁有妍花的丽蝶,累累的美果,但我们很少去停留观赏,或咀嚼它,只一心一意地渴望赶到我们幻想中更加美丽的豁然开朗的大道。然而在前进的程途中,却逐渐树影凄凉,花蝶匿迹,果实无存,最后终于发觉到达一个荒漠。

——萨拉

谁都需要帮助

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应付生活中无边的苦难的。所以,自己需要别人帮助,自己也要帮助别人。

一个人独自修理家里的院落,需要用许多大的石块砌起一堵墙。

一开始工作进展得很顺利,石头一块块堆砌好了,最后只要将一块大石头垒上墙头就算大功告成了。然而,这块石头显然是太大了,搬起来十分费力。但他还是下定决心,想将它搬上去。他用手推、肩扛、膝盖顶,想尽了千方百计,但还是一次次失败了。

他依然不服输,依然使出全身的力气去搬石块,糟糕的事情发生了,石头滚落下来,重重地砸在脚上,血流满地。

看到这个情景,一位邻居走过来,笑着说:“你还没有用尽自己所能!”

“我没有用尽全力?”他疑惑不解,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怎么能说没有竭尽全力呢?

邻居说:“是的,你没有用尽你所有的力量,你只是一味地考虑自己个人的力量。其实你只要积极地去思考,就会发现还有许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寻求别人的帮助,同样是你能够做得到的……”

在邻居的招呼下,另外几位邻居走过来,他们一起抬起那个石块,轻轻松松地将它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我们也许不必去探寻故事的真实性。但在我们的生活中,类似的事情不是每天都在发生着吗?甚至包括你自己!

每个人的思维中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和盲点,这些误区和盲点往往是你成功发展的最大障碍。我们常常以为凭借自己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但是最后却发现自己错了。我们其实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尤其是在无助的心理状态下。

医药学院神经病学系的茨沃斯坦博士,邀请一群互不相识的女中学生进入他的实验室。

实验室里有很多令学生们感到不安的电子仪器设备。茨沃斯坦博士戴着眼镜,表情很严肃。他的口袋里装有一只听诊器。他对学生们说:“今天请你们到这里来,是想让你们亲自体验一个关于电击的实验。”

接着,茨沃斯坦博士介绍了要作的实验:“很简单,就是你们每一位轮流被电击一次。这个实验会让你们感到痛苦,相当的痛苦,但你们应该明白,为了人类的利益,进行这样的电流冲击实验是很有必要的。现在,我就告诉你们怎样做:把电极固定在你们的手上,你们再与这样一台设备连接起来(茨沃斯坦博士指着一台电子设备),接着就给你们每一个人接通电流,并测出脉搏、血压等的不同数据。我想再次提醒你们,电击是相当痛苦的,但不会给你们留下任何后遗症。”

“现在,”茨沃斯坦博士说,“因为电器设备还没有完全装备好,要再等10分钟,你们可以独自等候,也可以和别人在一起。”

一想到自己马上就要遭受电击的痛苦,这些女学生们紧张得无所适从。这时茨沃斯坦博士拿出一张调查表,向学生说明可以在上面打叉,表示选择自己是喜欢单独等待还是和别人一起等待。

调查的结果是,在紧张状态下,大多数人喜欢和别人在一起,也就是说,渴望握着别人的手,从中获得力量。需要补充的是,在茨沃斯坦博士没有进行电击恐吓时,有66%的学生愿意独自等候。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不要怕麻烦别人,请别人帮你一个忙。你可能会以为越重大的事情,越需要找亲近的人帮忙。其实不然,有时候你不熟的人反而可以帮你很大的忙,像是帮你搬家。

请求他人的帮忙,是每一个快乐的人都知道该怎么做的事。它是一种艺术,也就是说,你可以越做越好,像你做其他事一样——只要不断的练习。别担心要如何回报对方,生命本身就提供了很多互惠的机会,只要你记得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应该尽量帮助别人。

即使不是很熟的朋友也没关系,因为替一个你并不熟,但是很想更进一步相知的朋友服务,是增进友谊的最好方法。

要求别人的帮助并不会证明你就是一个弱者,相反它可以帮你更加顺利地完成你的目标。每个人都需要帮助。所以,不要害怕去请求别人的帮助,更不要吝啬自己对他人的帮助。人类正是在这种互帮互助中才有了今天的发展和辉煌,不是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没有两个人一样的;真是人跟人各异,石头跟石头不同。然而大家合在一起,就成了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群英谱。

——富尔曼诺夫

自我安慰是一种能力

自我安慰不是简单的精神胜利法,它更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

和所有忠实的回教徒一样,阿拉伯人相信穆罕默德在《古兰经》上所写的每一句话,认为都是上帝阿拉的圣言。当《古兰经》上说“上帝创造你,以及所有的行为”时,他们实实在在地接受下来。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安详地生活着,当事情出了差错时,也不发那些不必要的脾气的原因。他们知道,早已注定好的事是早就注定好的;除了上帝,没有人能够改变任何事。不过,这并不表示,他们在面对灾难时只是坐着发呆。

撒哈拉是世界上最干旱的沙漠,住在撒哈拉的阿拉伯人经常经受炙热暴风的考验。

一次,暴风一连吹了三天三夜,风势很强劲,很猛烈,甚至把撒哈拉的沙子吹到了法国的隆河河谷。暴风十分热,吹得人头发似乎全被烧焦了,喉咙又干又焦,眼睛热得发疼,嘴里都是沙砾。人似乎站在玻璃厂的熔炉之前,被折腾得接近于疯狂的边缘。但阿拉伯人并不抱怨。

暴风过后,他们立刻展开行动:把所有的小羔羊杀死,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小羔羊反正是活不成了;而把小羊杀死,可以挽救母羊。在屠杀了小羊之后,他们就把羊群赶到南方去喝水。

所有这些行动都是在冷静中完成的,对于损失,他们没有任何忧虑、抱怨。部落酋长甚至说:“这还算不错。我们本以为也许会损失所有的一切,但是感谢上帝,我们还有百分之四十的羊群留了下来,可以从头再来。”

曾经有一个记者叙述了自己这样一段经历:记者乘车子横越大沙漠时,一只轮胎爆了,司机又忘了带备用胎,所以他们只剩下三只轮胎。又急又怒又烦的记者问那些阿拉伯人该怎么办。他们说,着急于事无补,只会使人觉得更热。车胎爆掉是上帝的意思,没有办法可想。

于是,他们又开始往前走,就靠三只轮胎前进。没过多久,车子又停了,汽油用光了。但阿拉伯人并不因司机所带的汽油不足而向他大声咆哮,大家反而保持冷静。后来,他们徒步到达目的地,一路上还不停地唱歌。

住在撒哈拉的阿拉伯人是没有烦恼的,无论在多恶劣的条件下,他们都保持着快乐平安的心境——因为他们学会了自我安慰。在事情已成定局难以挽回的时候,可以使用精神胜利法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图再度振作。这时候,我们不妨做一只豁达的狐狸。

几只狐狸同时走到葡萄架下,却无法吃到葡萄。

第一只自我安慰说葡萄是酸的,自己不想吃,走了。

第二只不断地使劲往上蹦,不抓到葡萄誓不罢休,最终耗尽体力累死在葡萄架下。

第三只狐狸吃不到葡萄便破口大骂,抱怨人们为什么把葡萄架得这么高,不料被农夫听到,一锄头把它打死在地。

第四只因生气抑郁而死。

第五只犯了疯病,整天口中念念有词:“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想想,哪只狐狸的情商更高?

心理学认为,人的好恶和自我评价来自于价值选择,当消极的情绪困扰你的时候,改变你原来的价值观,学会从相反的方向思考问题,就会使你的心理和情绪发生良性变化,从而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

这种运用心理调节的过程,称之为反向心理调节法,它常常能使人战胜沮丧,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

两个工匠去卖花盆,途中翻了车,花盆大半打碎。

悲观的花匠说:“完了,坏了这么多花盆,真倒霉!”

而另一个花匠却说:“真幸运,还有这么多花盆没有打碎。”

后一个花匠运用反向心理调节法,从不幸中挖掘出了幸运。

很多情况下,人们的痛苦与快乐,并不是由客观环境的优劣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心态、情绪决定的。遇到同一件事,有人感到痛苦,有人却感受到快乐,情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在烦恼的时候,与其在那里唉声叹气,惶惶不安,不如拿起心理调节的武器,从相反方向思考问题,使情绪由阴转晴,摆脱烦恼。

俄国作家契诃夫曾写道:“要是火柴在你口袋里燃烧起来了,那你应该高兴,而且感谢上苍,多亏你的口袋不是火药库。要是你的手指扎了一根刺,那你应该高兴,挺好,多亏这根刺不是扎在眼睛里。依次类推……照我的劝告去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

自我安慰是一种能力,懂得自我安慰的人在失败和困境中会降低自己的挫折感。世界上那么多人,每个人在自己的世界当中都是巨大的,可是在别人眼里通常又是微不足道的。我们不能期许命运之神的特别眷顾,如果我们不能从外界得到救赎,起码我们还可以自我安慰!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