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趣味经济学:把握经济脉动的绝佳教材
5680200000028

第28章 平民生活与经济学:生活是检验经济的尺子(1)

经济学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懂得经济学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生活,而检验经济最好的尺子也正是生活实践。了解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个人收入、生活成本指数、房价收入比、CPI以及幸福指数等经济学概念,可以让我们更加客观理性地理解我们的经济生活现状,让我们更加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幸福快乐一生。

基尼系数:贫富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居民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社会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种现象对于社会的整体和谐以及经济的协调发展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谈到贫富差距,就不得不提一个用来衡量贫富差异程度的经济学概念——基尼系数。

基尼系数最早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12年提出的,该系数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评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的重要分析指标。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基尼系数就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警戒线,一旦基尼系数大于警戒线的数值,就很容易出现社会的动荡。

基尼系数的经济意义是:在居民全部收入中,进行不平均分配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基尼系数最大值为“1”,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基尼系数最小值为“0”,表示居民之间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毫无差异。但这两种情况只是理论上的情况,在实际中通常不会出现。因此,基尼系数的实际数值是介于0和1之间。

绝对平均的社会是不正常的,因为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竞争普遍存在,“优胜劣汰,物竞天择”这个经济规律是不可抗拒的,竞争势必造成贫富差距。比如马克·扎克伯格24岁就拥有了15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全世界最年轻的自主创业亿万富翁,而很多与他同龄的美国人可能才刚刚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一无所有,这就是巨大的贫富差距。市场是现实而残酷的,同时也是自由竞争的。那些一无所有的美国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很可能将来某一天也会成为富豪,甚至超过扎克伯格。这种贫穷和富有的差距致使市场形成了一种无穷的动力,不断促使贫穷者向富裕的方向靠拢,小富者向着大富者拼搏,大富者向着巨富者奋斗,生生不息,永无止境。

但是对于一个社会而言,贫富差距也不宜过大,过大就失去了安全保证。巨大的贫富差距很容易让人们产生不满情绪,引起社会的动荡。

按照联合国有关组织规定:基尼系数若低于0.2,则收入绝对平均;若介于0.2和0.3之间,则收入比较平均;若介于0.3和0.4之间,则收入相对合理;若介于0.4和0.5之间,则收入差距较大;若高于0.6,则收入差距悬殊。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也逐渐拉大,而基尼系数也因此成为大众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些人认为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了0.4的警戒线,但也有些人认为我国情况特殊,基尼系数的作用被夸大,贫富差距并不像一些人说的那么严重。

事实上,我国当前的基尼系数一直在上升,贫富差距的确在拉大,但是我国的情况并不适用基尼系数的理论,发达社会的经验数据不加分析地运用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只会成为谬论。

基尼系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公正性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基尼系数的提出基于市场经济发育比较充分、地区差异比较小、人口比较少、基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西方社会。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经济呈现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的特点,各地区的生活费用指数和基本物价水准也呈现出较大差异,因此,盲目“炒作”基尼系数而不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只会造成错误的认识。

此外,国际上有些国家,虽然基尼系数超过了0.4的警戒线,却没有发生动乱。但是发生动乱的国家,其原因却各种各样,有宗教的、有民族的、有政治的、有国际的,当然也有经济的,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并非由于收入差距扩大而直接引起。

简言之,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指标,反映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要科学认识、科学运用。

经济启示录

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认为,中国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基于大多数民众的收入都有了大幅提高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中国的情况并不能用基尼系数的理论武断论断。由此可见,基尼系数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但是并不完全适用于发展中国家。这一点提示我们,基尼系数的运用应注意社会条件、发展水平差异等因素,而不能生搬硬套。

不过,总的来说,基尼系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居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

恩格尔系数:问候语为什么会发生变迁

“你吃了吗”这是以前人们见面时最常用的问候语,就和现在“你好”差不多的意思。然而这句话在外国人看来非常特别。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某国企聘请了两个美国工程师,有一天这两位工程师刚从卫生间出来,正好碰上企业老总也上卫生间,老总非常自然地问候了一句:“你吃了吗?”结果这两位工程师非常尴尬,他们心想刚从卫生间出来就问这种话也太没礼貌了!然而老总也感觉非常委屈,自己明明是礼貌地打招呼,结果对方却不回答自己。

“你吃了吗?”这句问候语曾经在中国人的历史上存在了几百年,由此可见“吃”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所占的地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过去的口头问候语已离我们远去,这也说明“吃”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因为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更多的钱被人们用在教育、旅游、娱乐、健身等事情上。那么,为什么问候语会发生变迁呢?

这主要是因为食物开支在人们的总开支中所占的比例越来小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了。那么,怎样衡量人们的生活水平呢?这就涉及经济学上的又一概念——恩格尔系数。

保罗·萨缪尔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1947年成为约翰·贝茨·克拉克奖的第一位得奖者,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

萨缪尔森在描述家庭预算开支这个问题的时候,提到了恩格尔系数的概念。他说:“随着家庭总收入的增加,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在总开支中的比重会下降。”此外,萨缪尔森对于恩格尔系数也有另一种见解,他指出:“食物支出在收入中占据的比重会随着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换言之,萨缪尔森认为恩格尔系数有以下两种表示方法,即消费“总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开支”以及“食物支出在收入中占据的比重”。因此,按照萨缪尔森对于恩格尔系数的看法,恩格尔系数可以表示为食物开支在家庭消费总开支中所占据的比重,也可以表示为食物开支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据的比重。这就是萨氏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最早是由德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恩格尔提出的,主要用来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这个计算方法表明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耗费在食品上的支出会减少,二者成一个反比例关系,系数数值越小,食品上的支出越少,生活水平则越高。而萨缪尔森提出的萨氏恩格尔系数正是对恩格尔系数的完善和发展。基于恩格尔系数的特点,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这样的标准:恩格尔系数超过59%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所谓“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但是当这一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后,消费方向就会转向。因此食品支出所占的消费比例从某一个方面反映了生活水平的高低。

但是,恩格尔系数这个衡量指标并非万能的,它也有失灵的时候。例如在贫穷地区,“勒紧腰带过日子”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这种习惯也会降低恩格尔系数,但此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未提高。大家都知道,家庭总支出规模基本不变的大前提下,由于学费、医药费、水电费、燃气费等刚性费用的急剧增加,对于一个收入恒定的家庭来说,一个现实的选择就出现了——那就是压缩食品支出。这种情况在西部落后地区尤其普遍,“省吃俭用”成为老百姓的通常选择,而这种选择完全是为了应付急速增长的学费、医药费和房费等刚性开支。

另外,恩格尔系数也受到不同地区消费习惯的影响,“吃在广东,穿在上海”便是对这两地消费习惯的高度概括。恩格尔系数在广东较高,但是这与当地的消费习惯有关系,而恩格尔系数恰恰忽略了这样的差异。

因此,在我国应用恩格尔系数时就要考虑到这样的不可比因素,如居民生活习惯的差异,消费品价格比价不同以及社会经济制度所产生的特殊因素。对于这些应考虑的不可比因素,恩格尔系数在分析和比较时应作相应的剔除。

经济启示录

萨缪尔森教授提出的萨氏恩格尔系数是对恩格尔系数的补充和延伸,它们都强调了“食物的支出所占的百分比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这一点。

在现实生活中,恩格尔系数是世界各国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恩格尔系数越低,居民生活水平越高,反之亦然。不过因为某些不可抗拒因素,诸如消费习惯等,恩格尔系数也有失灵的时候。

个人收入:比尔·盖茨为什么收入这么高

提起比尔·盖茨,我们立刻会想到“世界首富”“微软”“有钱”等关键词。在美国有这样一则笑话流传很广:有一天盖茨去天堂旅行,在天堂的穹顶中央发现了一张特别大幅的照片,而且照片上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盖茨问天使:“谁把我的照片挂在这里了?”天使看了一下,笑着说:“喔,那是上帝给自己画的自画像,他喜欢把自己画成比尔·盖茨。”言外之意,就连上帝都羡慕比尔·盖茨的财富!

然而你是否想过为什么比尔·盖茨会成为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富豪?为什么他的收入会那么高?要想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需要了解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个人收入。

比尔·盖茨,1975年与好友艾伦·保罗共同创建了微软,曾任微软CEO,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自1995年至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榜首,以至于人们提起比尔·盖茨就会立刻想到“世界首富”这个词语。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0日,《福布斯》杂志公布了2011年的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比尔·盖茨以560亿美元的个人财富排名第二名,他的财富相比去年增长了30亿美元。在比尔·盖茨的个人财富中,只有30%的财富来自微软,其余70%来自微软之外的投资。

近些年来,个人收入的多少已经被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于是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富豪排行榜、收入排行榜等,世界知名的《福布斯》杂志因在编制排行榜方面历史悠久、规模浩大而被世界所关注。不过无论是什么排行榜,无论是排行榜的榜首还是榜末,能进入排行榜的人们,每个人的个人收入都相当可观。比如,在2011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中,位居第二的比尔·盖茨个人收入高达560亿美元,即使是位居榜单最后一名的中国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总裁俞敏洪,他的个人收入也已超过了10亿美元。盖茨等人之所以获得巨额的个人收入,跟他们个人先天的聪慧天赋、后天的努力、认真勤奋的工作、得到好的机遇或贵人相助等都是分不开的。

那么,什么是个人收入呢?个人收入是经济学上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方法或途径所取得的收入的总和。个人收入一方面可以反映个人的实际购买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预示消费者将来对于商品或服务等需求的变化。个人收入指标能够预测个人的实际消费能力,是对将来消费者的消费变化以及评估社会经济状况好坏程度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个人收入提高是一件好事,这意味着社会经济景气;而个人收入下降则代表社会经济发展趋缓,甚至衰退,使货币汇率走低。不过如果个人收入增长过快,央行就会担心发生通胀,进而选择加息的货币政策,因为加息能够使货币汇率走高。不过对于像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种世界富豪个例来说,他们个人收入的高低并不能反映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真正反映社会民生的还是普通民众的个人收入。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每个人的个人收入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工资收入,二是工资外收入。所谓的工资收入就是指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所有员工的报酬总额,包括奖金、津贴、加班费、计时工资、计件工资等。而工资外收入就是员工在工资总额之外获得的现金或是实物,可以是在企业内也可以是在企业外,包括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以及保险性福利费用等。

个人收入指标反映了居民实际收入的具体情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个人收入中,“个人可支配收入”要比实际全部个人收入更有意义和价值,因为“个人可支配收入”是指个人能够用于消费支出或是储蓄的货币总额。那么,什么是个人可支配收入呢?个人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人头税等税费以及其他需要向政府缴纳的非商业性费用之后,剩下的余额即“个人可支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