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左手疼爱右手管教:好父母要懂得在爱中管教
5683200000015

第15章 帮孩子得到快乐(1)

快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孩子也是如此。然而,如今的孩子却很难快乐起来:沉重的学习和升学压力、父母的负面情绪和错误的教育方式、妒忌的心理……这些原因不仅会使孩子不快乐,还容易使孩子们产生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又容易使孩子患上抑郁症,甚至使孩子产生轻生的念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因此,父母们,爱自己的孩子吧,把快乐的天空归还给他们,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让你的孩子快乐起来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快乐,孩子也是一样。没有快乐的孩子,心态会逐渐变得消极、抑郁,难有所成。所以,父母们请给予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让其无怨无悔地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相信这一定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良好的影响。

一位富商病危了,看到窗外的市民广场上有一群孩子正在捉蜻蜓,他就对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说,你们也去那里给我捉几只蜻蜓来吧,我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蜻蜓了。

不一会儿,大儿子就带了一只蜻蜓回来。富商问儿子:“你怎么这么快就捉了一只呢?”大儿子说:“不是捉的,我是用您送给我的遥控赛车换来的。”富商听后点点头。

然后就看到二儿子也回来了,他带回来两只蜻蜓。富商问:“你这么快就捉了两只蜻蜓啊?”二儿子说:“不是我自己捉的,我把您送给我的遥控赛车租给了一个小朋友,他给了我两元钱,这两只蜻蜓是我用一元钱向一个有蜻蜓的小朋友买来的。爸爸您看,我这里还多出来了一元钱呢!”富商听后微笑着点点头。

紧接着,老三也跑回来了,这次,他带回来10只蜻蜓。富商问:“你怎么捉了这么多的蜻蜓呢?”三儿子答道:“这不是我自己捉的。爸爸,我把您送给我的遥控赛车放在广场上,谁想玩赛车只要交一只蜻蜓就可以了。我怕您着急,就赶忙回来了,不然我至少可以收18只蜻蜓呢!”富商微笑着拍了拍三儿子的头。

最后到来的是那个最小的孩子。只见他满头大汗,却两手空空,而且他的衣服上还沾满了尘土。富商问:“我的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小儿子遗憾地说:“对不起,爸爸。我捉了半天蜻蜓,却没有捉到一只,那些蜻蜓好可爱啊,它们飞得那么高,我蹦起来都捉不到它们。不过,有好几次我都差点捉住了!”小儿子讲得眉飞色舞,似乎还沉浸在捉蜻蜓的快乐中。富商看着小儿子的样子笑了,笑得满眼是泪,他和蔼地抚摸着小儿子挂满汗珠的脸蛋,然后把他搂在怀里。

几天后,富商死了。而他的孩子们在他的床头发现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的孩子们,其实爸爸并不需要蜻蜓,爸爸需要的只是你们捉蜻蜓时的快乐。

故事中的富商之所以让自己的四个孩子去捉蜻蜓,并不是希望他们能够得到多少金钱,而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得到捉蜻蜓的快乐。然而,只有最小的那个孩子做到了。可见,对于孩子来说,更为宝贵的是让孩子获得生活的乐趣,能够快乐起来。

父母疼爱孩子,无非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而快乐成长的孩子往往能够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所以,父母们应该想方设法地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那么,具体来说,父母怎样才能让孩子快乐起来呢?

1.不要让孩子成为实现父母意愿的工具

有的父母非常专制,给孩子列出了很多的条条框框,限制了孩子的行动自由。很多孩子就是因为父母限制的东西太多,所以他们才变得闷闷不乐,因为他们没有最基本的自由,他们的想法得不到尊重和理解,无法从主动的选择中获得应有的快乐。所以,父母应该下放一些权力,让孩子有选择的机会。比如可以让孩子选择午饭吃什么,穿什么样的衣服,或者出行的地点等。这样,孩子就会知道自己是被尊重的,他们会因此感到很自信。

2.让孩子多交几个知心朋友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需要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假如一个人没有朋友,那么他必将忍受孤独的煎熬。假如孩子没有朋友,那么其性格就会扭曲,当然也就体会不到更多的快乐。因此,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快乐起来,就要鼓励他(她)多交几个知心朋友。周末的时候,可以建议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来玩,这个过程无疑会增强孩子的幸福感。

同时,父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真诚热情、礼貌待人、不趋炎附势,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3.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一个人总能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得到快乐,所以不能让孩子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父母应该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有的孩子对声音很敏感,那就让他学习小提琴或者钢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这些事情功利化,不要抱着升学的目的让他们学习音乐,否则孩子不仅得不到快乐,反而觉得学习音乐是一种负担。

4.自信和快乐是一对孪生兄弟

拥有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加快乐。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及时地进行肯定,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对于那些比较自卑的孩子,父母可以带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挑战中树立自信心。

5.营造快乐温馨的家庭氛围

人们常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这句话就说明了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孩子在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中成长,那么,这个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开朗活泼的。如果家庭氛围过于沉闷,那么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心理比较阴暗。因此,父母要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氛围,协调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总之,为人父母者要想展示对孩子的爱,很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孩子快乐起来,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生活的乐趣,才能让孩子快乐成长,并对父母心存感恩之心。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让孩子快乐起来本身是很好的事情,但不能因之过于溺爱孩子。为父母者不要完全顺着孩子的意愿做,要有一定的理性,孩子做错了的或不合理的,父母要及时教导孩子。如孩子沉溺于网络游戏以至于影响学习,这时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戒掉网瘾,让其回到正常的学习生活中,千万不能为了满足孩子这“眼前的快乐”,而忽视了孩子“长远的快乐”。

别让你的负面情绪影响孩子

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养家糊口,许多人每天都奔波于生活和工作之中。在人与人的接触中,难免会有不顺心的时候,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于是,很多为人父母者也同样出现了大量的负面情绪。这时候,有些父母就会拿自己的孩子当出气筒,将自己的情绪和不满发泄到孩子身上。

可是,等情绪平静下来后,这些父母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迭,后悔自己不该对孩子发脾气。因为他们意识到,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在无辜的孩子身上不仅会影响亲子关系,而且还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让孩子快乐起来,就需要父母们掌握一些技巧,控制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有不满、抱怨不要向孩子发泄

从孩子成长角度来看,父母的负面情绪与心理健康的损害有直接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最大靠山,父母对生活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的生活安全感和成长信心。受工作和家庭压力影响,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或者经常表露负面的情绪,会使孩子过早接触到社会或生活方面的压力,会让孩子过早产生不安、紧张的心理。因此,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压力,都不要将之带入家庭,要把一切负面情绪丢在门外。

2.别让过激的言论和情绪影响孩子的认知

心理专家认为,父母过激的言语和情绪会让孩子的心理也向偏激的方向转化,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发育产生不良影响。所以,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不要在孩子面前用过激的语气和情绪来表达对事物的看法,要和缓自己的语气,理智地告诉孩子自己的想法。

3.不要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

有些父母经常毫不避讳地在孩子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这些父母以为,孩子年幼不懂事,在他们面前责骂或批评他人对孩子没有什么影响。事实上,这不仅是一种非常不好的处事方式,更是一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不良教育方式。这样的行为会让孩子对于父母日常的正规教育产生怀疑,也会让孩子因此也学会这种不良的处事方式,会扭曲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损害。

4.不要随意对孩子发火,要客观面对具体矛盾

很多时候,为人父母者之所以对孩子发火,是缘于他们的主观想法。而这些想法又欠缺理性和客观判断,这往往会冤枉孩子。要想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在面对具体矛盾时,就要客观,不能主观臆断。

早上出门的时候,邹女士碰到了小区的黎姐。她一副气呼呼的样子,好像谁惹她生气了。邹女士走近她,黎姐还是一副骂骂咧咧的样子。

原来,黎姐的儿子今年11岁,已经上小学五年级了。虽然学校距离家只有400米左右,但黎姐为了儿子的安全,每天上下学,都会像其他父母一样,来回接送孩子。

这天,黎姐又去了学校。可是,放学后,儿子看见了黎姐,便有些不高兴:“妈,以后我想一个人回家……”黎姐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气不打一处来,忍不住骂了孩子:“你翅膀硬了?”于是,母子便吵了起来。

为了保护儿子,黎姐几年如一日地接送儿子上下学,当儿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她却开口大骂。黎姐的这种行为不是在保护孩子,更称不上是“爱”孩子。

可见,父母的负面情绪背后常常隐藏的是负面认识、狭隘的见识。面对孩子的问题,要给予客观的评判,如果觉得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就要接受。比如:孩子想一个人单独上下学,父母可能觉得这些都是个“事儿”。其实,它未必是个“事儿”,或者不是一个多大的“事儿”。这只能说明,孩子长大了。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为人父母者还有什么脾气可发呢?

总之,无论为人父母者的情绪、心情多么糟糕,都不要让其影响到自己的孩子。要知道,这会严重伤害到孩子的心灵,甚至影响孩子一生。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能够处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那么就能够很好地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具有良好的心态。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父母在孩子面前不做任何避让的吵架动粗,或者父母与他人的大吵大闹,都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和恐惧感。父母这样的负面情绪不仅会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发育十分不利。因此,父母要规避在孩子面前吵架的行为,这样才能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响。

让孩子学会宣泄不良情绪

即使是成年人也会有情绪的波动而不能自已的时候,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与自己的想象不相符的事情,或是遇到某种突发事件。这时往往会产生伤心、焦虑、厌恶、恐惧等情绪。可是,由于孩子的生活经验太少,他们不知道该如何调节这类情绪,于是往往表现得非常极端。这时,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训斥、责备孩子,并以成年人的要求来对待孩子,这显然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如果孩子的情绪在父母的控制下长期找不到宣泄出口,就会导致孩子心理失常。

13岁的小成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他过早地品尝到了生活的艰辛,因此他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当其他的孩子学习的时候,他在埋头苦读;当其他的孩子为了放松一下做游戏的时候,他还是舍不得离开自己的书桌。小成的努力有目共睹,每次测验他都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这让他感到很高兴。他喜欢看爸爸妈妈拿着自己的成绩单开怀大笑的样子。

不过,毕竟是青春期的孩子,小成的身体和心理都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他开始喜欢注视班里的一个女生,总是装作不经意地看这个女孩一眼。他在日记里面这样写道:“我恨自己,我知道应该把所有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可是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的眼睛。我对不起爸爸妈妈,他们那么辛苦地供我读书,我却一直在胡思乱想。我不配做他们的儿子,我也对不起对我关爱有加的老师。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的时候,我却一直在走神……”

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成的负罪感越来越强烈。他总是感到特别内疚,但是却找不到一个出口宣泄自己的情绪。由此,他变得越来越孤僻。

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小成开始自虐。每当他“胡思乱想”的时候,他就会用指甲狠狠地掐自己的胳膊,结果没几天,他的胳膊就变成青一块、紫一块的了。后来为了不让他人发现这个秘密,他又想出了一个办法,开始掐自己的大腿内侧,可是这种方法也没有起到理想中的效果。

毫无疑问,小成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样做不仅伤害了自己的身体,还给自己的心理形成了很大的阴影。如果小成的父母知道如何教育青春期的孩子,并教给孩子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那么,小成的内疚和负罪感就会得到及时有效的疏导,他的生活也会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