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面对这种大局势,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强化孩子的归属感,从而让孩子快乐幸福呢?
首先,多让孩子感受温暖,让孩子明白温暖的价值。
个体对他人的心理依赖是归属感的首要来源。强化孩子的归属感首先就要让孩子在家庭里获得安全感,让孩子觉得家人是可以依靠、依赖的。当孩子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父母的爱以后,他(她)自然就会对家有了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正是建立在家庭温暖的基础之上的。
其次,父母还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家族的故事,如父母的恋爱故事、祖父的奋斗史等。还可以让孩子了解在他(她)小的时候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
这样一来,孩子与家中的关系自然得到了强化,而对家的归属感自然也就强了。
此外,培养孩子对集体的情感,支持孩子健康向上的行动。父母应该明白,孩子不可能只在家庭中生活,他(她)还会走上社会。
因此,只有父母围绕在孩子的身边,他(她)的关系网是不够的,而归属感也会相对显得单薄,因此要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走到集体中去,建立属于自己的广泛的关系网。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更强的归属感。
总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归属感是每个人都有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对那些心理敏感、用关系来看社会的孩子来说,归属感尤为重要。作为父母,一定要给予孩子温暖的关怀,帮助孩子强化归属感,摆脱当前孩子归属感弱的现状。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为人父母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打骂孩子会导致孩子归属感的丧失或转移。成年人的心理核心是安全感,而孩子的心理核心是归属感,因为孩子生存所必需的穿衣吃饭问题是无法自己解决的,他必须有所归属。归属感在谁那里,孩子就愿意听谁的话。打孩子的结果是让孩子的归属感丧失或转移。父母打孩子,孩子就认为归属感不在父母这里。一旦归属感不在父母这里,就可能转移到电视、电脑甚至同学、朋友身上,他不会去管这些对他是利是害,而只要心理上获得满足就好,这对孩子的成长显然是不利的。
强健孩子的内心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不得不面对一些言语攻击、失望或失败等,这时候就需要让孩子凭借强大的内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有一些父母天真地以为,只要让孩子提前经受一些打击,产生对痛苦的免疫能力,那么,当他再遇见他人的冷嘲热讽时,孩子就能够从容应对了,于是这些父母不时地和孩子说一些比较刻薄的话。但是这些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做法并不能解决问题,相反甚至会让孩子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这样做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大的伤害,不利于孩子健全性格的形成。
在这个压力越来越大、安全感越来越少的世界里,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心灵将成为父母疼爱与关怀孩子的重要方式。同样的环境下,内心强大的孩子在遇到问题时,能以更加乐观向上、勇敢面对的心态扫除道路上的障碍;内心脆弱的孩子,只能灰心丧气、畏惧退缩,逃避遇到的困难。
一位父亲一直为他的儿子苦恼。儿子都已经12岁了,却依然没有一点儿男子汉的气概。对此,他实在没有什么办法了,于是去拜访一位拳师,请求这位拳师来帮助他训练自己的儿子,希望把儿子塑造成男子汉。
拳师说:“那好吧,请把你的儿子留在我这里半年,这半年期间你不要见他,半年后,我一定会把你的儿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转眼间,半年过去了,这位父亲迫不及待地来接儿子,拳师还特意安排了一场拳击比赛来向这位父亲展示他半年来的训练成果。与男孩对打的是一名拳击教练。比赛开始了,教练一出手,男孩便应声倒地。但是,男孩一倒地就立即站起来迎接下一次挑战,倒下去又站了起来……如此来来回回大概二三十次。
最后,拳师问这位父亲:“你认为你的儿子是否已经具备了男子汉气概?”
“我简直无地自容了,没想到我送他来这里训练了半年,他却依然这么不经打,这么轻易就被人打倒了,何谈男子汉的气概?”那位父亲失望地说道。
拳师意味深长地说:“我很遗憾,因为你只是看到了比赛表面的胜负,却没有看到你儿子在一次次倒下后又立刻站起来的勇气和毅力。而敢于面对挑战、永不放弃的勇气和强大的内心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气概啊!”
故事中的孩子,虽然屡屡被打倒,但是他拥有敢于挑战、永不放弃的强大的内心,也正是这种强大的内心,才是孩子真正的“男子汉气概”。要知道,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总有人因为某种原因而倒下,然而倒下却并不是最终的结局,只有倒下去又站起来,才会成为最终的强者。所以说,只有这样的孩子才真正具有强大的内心,从而能够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逆境。
让孩子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离不开父母的关怀和努力。那么,具体来说,强健孩子的内心有哪些好方法呢?
1.告诉他,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遇到问题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学会坚强地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父母要从日常生活中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逐渐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意识到“我能行”。
父母要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就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孩子的“我能行”的感觉不断加强。比如,当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因为积木总是倒下而沮丧时,不要替他搭一个完美的城堡哄他开心,而是鼓励他再试试。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有信心,再遇到问题时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2.让孩子学会和自己的不良情绪相处
在生活中孩子可能会有沮丧、生气、失望、害怕等种种不良情绪,这时候很多父母就会选择逗孩子开心或是找其他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但是,父母要想让孩子一直保持开心是不可能的事情,孩子总要独自面对一切。因此,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感知自己的情绪,要让孩子学会和这些消极情绪相处,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规律的生活会让孩子更安心
很多人会认为只有给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玩具、陪孩子一起去旅行、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才是让孩子生活得更加快乐的一个重要标准。可是,由于很多原因父母并不能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于是父母就开始感到内疚。
其实,父母大可不必这样。让孩子拥有规律的家庭生活,要比那些东西重要得多。因为规律的生活可以让孩子预知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安定,他(她)会感觉到自己是生活的主人。比如,晚上大家一起吃完晚饭之后可以做些有意思的事情,并将此行为坚持下来,会给孩子一种可以掌控的感觉,孩子消极和焦虑的情绪也会逐渐减少。
4.让孩子感觉到家里很安全,也很快乐
父母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定祥和的家庭环境。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是暴力、压抑和沮丧,那么就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很大的伤害。孩子就会觉得连这个家都是不安全的,那么这个世界上还能有什么地方可以让自己安心地待下去呢?相反,如果孩子在家里感受到的一直是欢乐、舒适、温馨、温暖的话,孩子也会更有勇气面对自己所遭遇到的困难,因为家庭是他(她)最强大的后盾。
总之,父母们,给予孩子深挚的爱和温暖的关怀吧,让孩子的内心强大起来!只有这样,才会让孩子从容地面对外界的打击,并从外界的困难中挣脱出来,从而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疼爱与管教的小课堂】
父母应该明白,孩子强大的内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困难中一点一点地磨炼出来的。所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人为地设置一些小障碍,这也是强健孩子内心的一个不错的办法。
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选择做一些事情的权利。作为父母,不要仗着自己是成年人就对孩子进行专断的管制,这样除了会引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外,没有任何好处。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尊重,尤其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下面故事中的巴甫洛夫的父亲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
巴甫洛夫的父亲非常开明,他总是能够尊重孩子的意愿。巴甫洛夫在教会学习的5年期间,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爸爸非常希望巴甫洛夫能够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传教士。但是,此时的巴甫洛夫已经学到了很多科学知识,他不想走父亲已经走过的路。于是巴甫洛夫悄悄地报考了彼得堡大学的生物学院,并且以优异成绩顺利地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当巴甫洛夫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对孩子的选择表现出了极大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