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国学经典导读(中册)(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
5733200000007

第7章 中庸(3)

【译文】

孔子说:“舜确实是个大孝之人啊!在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天子,财富上拥有四海,宗庙里祭礼他,子子孙孙保佑他的功业。所以,有大德的人必定得到他应得的尊贵地位、财富、美名和长寿。所以,天地生养万物,必定根据他们的材质来决定是否厚施。对可栽培者加以培育,对不能成材者让其倒下覆没。《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善待百姓,享受上天的赐予。上天保佑他,给他以重大使命。’所以,有大德的人必然像舜一样承受天命作天子。”

【师说】

本章主要讨论了“孝”这一德行。儒家认为,孝是最基本的德行,把孝推行于天下就是为政。

在开篇,孔子就直接对舜进行了称赞,称舜是最讲孝道的人。舜虽贵为天子,却非常讲道德。舜的家庭环境相当糟糕,父亲不喜欢他,弟弟总是欺负、陷害他,但舜没有放弃孝和友爱。正因为他能拥有如此高尚的道德才被看成圣人,并拥有了四海,延长了寿命。一个人,即使是一个普通人,只要具备了包括“孝”在内的道德观念,再认真、刻苦、持久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就会得到上天的福佑,就会像舜那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在本章中,作者虽然把道德列在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依旧没有排除权利、名誉、财富等许多世俗之人所倾慕的这些东西,而是把它们与德行排在了一起。

【知识卡片】

百里负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故事链接】

孔子谈舜帝之德

鲁哀公为了治理国家,时常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希望成为舜帝那样的明君。

一天,孔子和鲁哀公论政。鲁哀公问孔子:“以前的舜帝戴什么样的帽子?”没想到孔子并不理会他的问话。哀公说:“先生,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啊?”孔子这才慢慢地说:“因为您不先问舜帝重要的方面。”哀公眼睛一亮,说:“舜帝最重要的方面是什么呢?”孔子说:“舜能当国君,是因为他有好生之德而厌恶杀戮。喜欢、信任并任用贤能的人,对不肖的人,用大德教化,让他们改过自新。舜的道德就好像天地那样广,看不见摸不着,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变化。他像无处不在的大风,能使万事万物都得到自己的感召,世上无论是常见的鸟还是稀有的凤凰麒麟,都会归附于他。他之所以能让这么多生灵驯服,没有别的原因,就因为他好生。所以即使他不求名,名自会追着他;不求信,人们自然会相信他。他的德行如此浩大,可您问的却是他身上最微不足道的方面,我一时答不上来。”

哀公听孔子说完,如醍醐灌顶,明白了舜帝大获人心的原因。

哀公问政

【原文】

哀公【哀公:春秋时鲁国君,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布:记载。方策:代指书籍。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息:灭、消失。】。人道敏【敏:立即,迅速。】政,地道敏树【树:植树,栽培树木。】。夫政也者,蒲卢【蒲卢:蒲草和芦苇。此处比喻仁政就像沃土里的蒲草和芦苇一样,只要有圣君贤臣推行,很快就会见成效。】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杀(shā):等级。】,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译文】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施政的道理。孔子说:“周文王、周武王的政事都记载在典籍上。贤人在位,这些政事就实施;贤人不在位,这些政事也就废弛了。为君之道在于勉力推行贤明政治,为地之道在于繁育草木。善于为政的人,能化养他民成为己民。政事就像蒲草和芦苇生长一样快速容易。能否处理好政事完全取决于任用什么样的人。施政要靠贤臣,君王得贤臣先要修正己身,修正己身在于遵循道德,遵循道德要从仁义做起。仁就是爱人,爱双亲是最大的仁;义就是事事做得适宜,尊重贤人是最大的义。对亲属的亲疏,因远近不同而有差别;对贤人的尊敬,因尊卑不同而有等级。这是礼产生的依据。所以,君子不能不修养自己,要修养自己,不能不敬侍双亲;要敬侍双亲,不能不了解人道;要了解人道,不能不知道天理。”

【师说】

政事能否顺利施行,取决于是否有明君贤臣。要想有贤臣,首先要有明君,所以归根到底,明君是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成为明君要遵循大道、推行仁义,任用贤臣、疏远小人,国家才能日益兴盛。这就是为政在人的道理。

【知识卡片】

上无疑令,则众无贰听;动无疑事,则众无二志。

——《尉缭子·战威》

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

——陈寿

【故事链接】

择善而交

有一次,孔子和他的弟子曾子谈论众弟子品行。

说到子夏和子贡,孔子说:“你看着吧,我死之后,子夏会越来越进步,而子贡会一天不如一天。”

曾子疑惑地问:“先生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我看他们没有什么不同啊!”

孔子摇摇头,说:“只要看看他们所交的朋友就知道他们日后的区别了。子夏喜欢同比自己贤明的人相处,所以他的道德修养会日益提高;子贡喜欢同才质不如自己的人相处,因此他的道德修养将日益丧失,将来会不如现在。不了解孩子,看看孩子的父亲就能知道孩子将来的情况;不了解本人,看看他周围的朋友就可以了;不了解主人,看看他派来的使者就可以了;不了解本地的情况,看看本地的草木就可以了。”

孔子又说:“这就如同你走进一间香气弥漫的屋子,待久了就闻不出香味来。如果跟比自己好的人相处久了,慢慢就会变得和他一样,觉不出和他们有什么区别。反之,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久了就会被同化。这就如同你去卖鲍鱼的市场,时间久了就闻不见腥味儿一样。人看不到自己和他人的差距,自然就不会要求进步了。”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原文】

天下之达道【达道:最符合自然本性的通行的道理。达:通行、通达。】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一:指诚。】也。

【译文】

天下人共有的伦常关系有五项,用来处理这五项伦常关系的德行有三种。这五项是: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兄弟之道、朋友交往之道,这五个方面是通行天下的大道理。三种天下共通的品德是智、仁、勇,是用来处理这五种伦常关系的德行。至于这三种德行的实施,道理是一样的。

【师说】

实施仁政必须具备五种基本伦理准则和三种基本品德,处理好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这五种关系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进步的地方在今天依然有指导意义,至于其中落后、腐朽、封建的方面,我们应大力摒弃。

【知识卡片】

一个人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常常反映出他的真实道德面貌。

——苏霍姆林斯基

人们都把有一个良好家庭的人视作幸福者。

——武者小路实笃

【故事链接】

荀巨伯探友

东汉人荀巨伯为人忠厚,对朋友讲究义气,他曾经因自己的高尚品德挽救了一城百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来,荀巨伯的一个远方朋友生病了,他赶过去探望。没想到正好遇上胡人前来攻城。危急时刻,友人对荀巨伯说:“我已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逃走吧!不要停留!”荀巨伯说:“我特意远道来探望你,危急时刻你却要我离开,败坏道义求生,难道是我荀巨伯能做得出来的吗?”贼兵闯进城中,见到荀巨伯就说:“大军一到,全城能逃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然敢留下来?”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我不忍心丢下他,我宁愿用我的性命来交换朋友的性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敌军都撤走了,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及其成功,一也

【原文】

或【或:有的人。】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一:一样。】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译文】

对于知识或道理,有的人生来就知晓,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晓,有的人要遇到困难后才知晓,但只要他们最终都知道了,结果也就一样了。又比如,有的人自觉地去做事,有的人为了某种好处去做,有的人被迫勉强去做,但只要他们最终都做到了,也就是一样的了。

【师说】

人们对纲常道德的认识方式不同,实践态度也各异,但只要最终理解它的要求并亲身做到,就算达到了要求。情况虽然各不相同,但最终能够理解和实践中庸之道,因此认识先后和实行动机并不重要。

【知识卡片】

人类越进步,看待世界的角度越多样化。

——李河《文化是一个故事》

不同人不同的眼睛,即便对同一件事,所看到的东西截然不同。

——张抗抗《遗失的日记》

【故事链接】

孔子拜师

孔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教育家,他一生弟子三千,可谓桃李满天下,杰出的弟子就有七十二位。虽然学识渊博,但他还经常虚心向人求救。孔子到了古稀之年,还曾拜一个少年为师。

一天,燕国一位聪明少年英橐(tuó)见到孔子后,笑嘻嘻地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晚辈特来求教。”孔子慈爱地说:“请讲吧。”少年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皱着眉头说:“你问得真怪啊!江河湖海,什么水能没有鱼呢?无论柴草灯烛,什么火能没有烟呢?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开花。”少年一听拍手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愣住了:对啊,可自己从来没有仔细想过!于是,孔子感叹地说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意拜你为师。”

好学近乎知

【原文】

子曰:“好学近乎知【近:接近。知:通“智”,明智。】,力行【力行:努力践行中庸之道。】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勇:刚勇,此处指勇于自新。】。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治:治理,管理。】;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译文】

孔子说:“喜爱学习的人就接近智慧了,尽力行善的人就接近仁爱了,知道羞耻的人就接近勇敢了。知道智、仁、勇的道理,就知道怎样去修养自身了。知道了怎样去修养自身,才能知道怎样去管理别人。知道了怎样去管理别人,也就知道怎样去治理天下和国家了。”

【师说】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人之初,就如一块朴实无华的璞玉,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变得晶莹剔透,光华璀璨,成为有用的名贵器物。修身就犹如匠师对玉的雕琢,需要日积月累,不断精进,最终发出耀眼的华彩。

智慧、仁爱、勇气是人们追求的三种至高品德。获得这三种品德应该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学上进;应该亲自实践,身体力行;还应该有荣辱心和自尊的意识。这样,从修身做起,才能知道治人和治理天下的道理。

【知识卡片】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也。盖自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朱熹

【故事链接】

周公辅政

周武王灭掉商朝以后,采取了一些政治措施,保持了初期的稳定局面。他临终时,继承王位的儿子姬诵才十三岁,就是周成王。武王托付弟弟周公旦辅助他管理国家。

周公为了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呕心沥血,兢兢业业。传说,有一次他洗头发的时候,有贤人前来求见,他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见他们,唯恐怠慢了对方。又有一次,他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赶紧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这就是后来“周公吐哺”成语的来历。周公对工作十分认真,对年幼的姬诵一片忠心,勤勤恳恳地辅佐姬诵。可是,武王另外的两个弟弟——远在朝歌的管叔、蔡叔却造谣说周公想夺权篡位。他们制造的谣言在镐京内传得沸沸扬扬。周成王年少不懂事,更分不清是非曲直,对这位叔父也开始有点信不过了。这时,纣王的儿子武庚想趁周朝发生内乱,重新恢复殷商的统治。于是,武庚乘乱联络了一批殷商旧贵族,煽动东夷等族明目张胆地造起反来。

危乱之际,周公和成王真诚地谈了一次心。周公告诉侄子,自己决无篡位的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小人的谣言。成王对叔父消除了误会,并派他带兵平定暴乱。周公东征三次攻下殷都,杀死了武庚,又将制造谣言的管叔斩首,将蔡叔流放,周朝内政终于得到稳定。

周公尽心尽意辅政成王七年,终于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繁荣的国家。在周成王二十三岁时,周公将权力全部移交给他,自己告老还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