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上元之期:元宵节(文化之美)
5763300000008

第8章 红红火火闹元宵

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最为热闹的我国传统节日,充满了喜庆与热烈的气氛。

(一)北京人赏灯一应俱全

元宵节是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之一。从农历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七,北京的老百姓要整整娱乐五昼夜。老北京的元宵节,最重要的活动是赏灯。

元宵节夜,街道两旁列市,上至珠宝玉器,下至日用百货,一应俱全。各铺户都张挂绢纱、麦秸、通草等制成的各式花灯,供人观赏。到了清代,灯市遍布整个北京城,充满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二)福建元宵节习俗多样

元宵节是福建民间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更是一年中各种民间文艺活动最集中、最丰富多彩的一个节日。在元宵节前后的几天,整个福建各地几乎成为一片狂欢的海洋。

1.闹花灯,这是汉民族最传统的元宵民俗活动,但闽西除了常见的在街头房舍悬挂,或者在固定场所展示的花灯外,还有自己独特的闹花灯方式。

连城芷溪的“出案花灯”,一个大花灯由近百个各式小花灯组成,造型十分复杂精致。一人擎着,农历正月初一便由数户人组合出游,到正月十一日“正日”全部花灯汇合出游,争奇斗艳,锣鼓声、鞭炮声不绝于耳。庞大队伍从村头到村尾,长达数里,气势恢弘。

永定抚市正月十三至十七日的“故事花灯”,也是热闹非凡。“故事”由青少年男女扮演,以轿子抬着,随队而行的是花篮灯、采茶灯、鲤鱼灯、狮象灯、蝙蝠灯、龙灯等,也是一路锣鼓、十番、响铳、鞭炮,直到深夜放焰火、烧架花后结束。

永定下洋的闹花灯结束后,还各自将灯迎放到祖宗坟墓前,尽现客家崇宗敬祖尽孝的精神。

连城坪上的水上花灯,则是把各式花灯抬到祖祠前池塘里的木排上,四周坐着十番乐队演奏,两个小伙撑着游池塘,灯光水影、乐声悠悠,引来岸上观者阵阵掌声,又具另一番风味。新罗区各地则有上百支各式采茶灯队伍的轻歌曼舞,引人注目。

2.迎古事,这是闽西民间闹元宵的重要项目。“古事”是以孩童化装成各种古代人物,固定在铁架上抬着巡游。

最著名的是连城罗坊“走古事”。它的特点是规模大,具有浓厚的竞技性,一棚古事需壮年男子多人轮流扛抬奔跑。正月十五上午,在陆上抬着竞跑后,下午又到河水中逆水抬着竞跑。两岸人山人海,在锣鼓、鞭炮、响铳和呐喊声中,你追我赶,紧张热烈、撼人心魄,被喻为“客家山村狂欢节”。

在长汀、永定等县的一些乡镇,也多有这种“迎古事”活动,但只是抬着巡游,没有赛跑竞技。还有一种是“龙载古事”,即头尾是龙头、龙尾,中间节节龙身上坐着扮成各种古装人物的孩童,由数十人抬着巡游。连城城溪村还有骑在马上的“马上古事”。

近年,在永定坎市、大溪、抚市、陈东等地,又出现了将古事铁架安在板车或汽车上的“车载古事”。

3.舞龙灯,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历史悠久。元宵节舞龙灯,给节日里的人们带来了无限的欢愉。

舞龙灯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叫《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神威,而我国自古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望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在祭祀时舞龙和在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

宋代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元宵节之夜,“以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飞走之状”。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

这种龙由篾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燃蜡烛,有的地方不点蜡烛,而是用桐油、棉纱或灯草做成的油捻。这种油捻燃烧力持久,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始终不会熄灭。下面装有供舞者手持的木柄,龙前还有一人手举红色绸珠指挥龙舞。

如广东阳江的鲤鱼化龙,灵活奇巧,善于变幻,舞龙手身着可开可合的鲤鱼皮。观众起先看到的是一条条戏水之鱼,可随着明快的乐曲突然一变,鱼儿成龙,然后一条口中喷火的鲤鱼跃过龙身,象征“鲤鱼跳龙门”。

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燃蜡烛,所以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有的地方闹元宵,各路龙灯汇集竟达百余条,队伍长达一两公里。每条龙灯还伴有十番锣鼓,声闻数公里,甚为壮观。

福建闽西民间元宵期间,到处都有舞龙灯的庆祝活动。但闽西除平时所见的一般龙灯之外,还有自己浓郁的地方特色。

如著名的连城姑田游大龙,每节龙高达两米、长达四米多。正月十五16时,鸣铳三响,各户抬出“驳桥”,把节节龙身连接成一条长龙。有的达170节,总长竟达700米,故有“天下第一龙”之称。它游走于田野和村落间,家家以香案、火堆、鞭炮迎接,一路锣鼓喧天、铳声撼地,十分奇雄壮观。直至正月十六日9时,才在一庵庙前以固有的风俗仪式“烧龙”。

类似的元宵节游大龙,连城的林坊,永定的抚市、坎市、陈东等一些乡镇也有,但规模不如姑田。

另一种是上杭南阳、新罗苏邦、漳平双洋等地的“花灯龙”。即前后是龙头和龙尾,龙身却是由一块块长条木板上固定五至八盏各式花灯或插上花束构成。然后将木板首尾相连,扛着游行,在观赏龙灯气势的同时,还可观赏五花八门的各色精致彩灯。

连城北团、四堡的“拔龙”和漳平双洋的“火龙”更具特色。当龙灯游至人家门前时,户主燃放鞭炮并往龙身上丢去,迫使舞龙者闪躲,致使龙腰互相推挤拉扯,整个龙身便扭成弯弯曲曲的,恍如真龙,十分有趣。

再一种是上杭庐丰、中都的秆龙,又称香灯。即以稻草扎制龙头、龙尾和节节龙身,上面插满香火,夜晚随着锣鼓点舞动时,如同点点流星汇成的银河,煞是好看。

在海外,至今仍有许多华人社团保留着耍龙灯的古老传统,常为当地节日赛会演出,成为连接和沟通华人情感的纽带。

4.打船灯,这是福建闽西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上杭、武平、永定多为双人船灯,长汀、连城及新罗区多为单人船灯。

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桨边划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装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看起来很有趣味。

5.其它习俗,在福建个别地方,还有不少独有的元宵节民俗活动。如连城新泉和长汀涂坊等地,以数万响长鞭炮盘圈在地板上,组成各种图案燃放的“烧炮”;连城隔田以舞青狮黄狮开始,然后表演各式拳术和刀枪棍戟术的天川胜会。

此外,还有龙岩苏邦的法师在数十米高的刀梯上,表演各类高难动作后,往下撒谷子、筷子和硬币的元宵灯会。连城新泉每年立春日举行的“犁春牛”。

永定坎市正月十五由长辈手执红布包裹,上书“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的圆木棒,对着当年新婚后生的肩背辗打,这叫“打新婚”。

长汀童坊在正月十四,十余名青年抬着关公塑像,在烂泥田里旋转冲撞卷起泥浆,并互丢烂泥,称为甩泥巴。长汀四都鱼溪村以红绸扎紧的长竹,打压石头,称为打菩萨,还有走马灯、踩高跷、打狮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元宵节庆民俗活动,是福建数百年来的一种文化积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建人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常德赛灯送年

在常德民间,皆在正月十五张灯。入夜,不论贫富,家家张灯,街道、乡村、水边一片光明。

灯的制作工艺极为精巧,争奇斗艳,有走马灯、八宝灯、莲花灯、虾灯、鱼灯。灯上绘有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有的设置灯谜,猜中有奖。

石门县农村兴放路灯,每户备明烛数十,每十步或五步燃烛一支。居于溪边者兴放河灯,备小板数十个,钻孔,燃烛插其中,放入水中,顺流而下。又有放天灯的活动,就是用大幅薄纸糊成袋,袋口朝下并附上烛盏,燃烛充气上升。

湖乡有赛灯的习惯,沟港两岸居民认为胜者可五谷丰登。因此,必胜之心极强,如若赛灯将败,便烧茅屋一栋或几栋,以图取胜。

在常德,青年妇女平时不能随便抛头露面,若是晚观灯,则名正言顺出游,创造了男女谈情说爱的机会。

这时,花鼓戏、龙灯、狮舞、采莲船纷纷出动,穿街入巷,锣鼓沉沉,欢声一片,喜气洋洋。

(四)无锡耍花灯名目多

夏历正月十五是灯节。这天晚上,江苏无锡民间所挂花灯名目很多,有龙灯、凤灯、鱼灯、兔子灯、走马灯以及各种神话灯、历代人物灯等。有的用灯扎成灯树、灯楼、鳌山、牌坊等,还有的进行踩高跷、扭秧歌、打太平鼓、玩花船、耍龙舞、耍狮子舞等活动。

点兔子灯是在宋明以后。古有嫦娥奔月、月兔为伴的传说,兔子暗合了月圆,代表吉祥如意。所以元宵节点兔子灯,就寄寓了人们祈求神灵保佑,阖家幸福的美好祝愿。

花灯上还写有灯谜,吸引人们观灯、猜谜。在城里,最热闹的是祟安寺,明清时期,这里的灯市极盛,整条街上悬灯结彩。

晚饭后,人们纷纷点起各种彩灯,敲着锣鼓,聚集崇安寺闹元宵。有的跳大头娃娃舞,有的赛花灯、放爆仗。花灯比精巧和数量,爆仗比放得高与响。有的翻筋斗、豁虎跳、三角倒立、跳百索等。有的设步障、扎高台,选俊男美女,身着缕罗衣衫,扮演新戏。每年从正月十五一直闹至正月二十才结束。

在农村,人们晚饭后,点着各种彩灯,青壮年组成龙灯队,敲着锣鼓,到各村去耍龙灯。龙灯内点燃许多蜡烛,在夜空中翻滚,宛如火龙飞舞。观者如云,故无锡有民谣:正月半,龙灯看。

元宵节前后的几天晚上,锡山的龙光塔的每只角和每一窗口都挂彩灯,犹如火树。元宵节晚上,还有人携带酒、菜登锡山、惠山,一面观赏市内夜景,一面饮酒赏月。

建国后,元宵节仍有早晨吃元宵,晚上吃团圆饭的习俗。

(五)南昌人闹元宵

南昌人将过元宵节叫闹元宵,闹了十五还要闹十六。闹元宵这天,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住户,都必须吃元宵,象征全家团圆、幸福。吃了元宵之后,便开始闹灯了。

南昌邻县农村元宵节的龙灯,各式各样,有龙灯、板凳灯、关公灯、采莲灯等。板凳灯最长由一千多条板凳组成,用一千多人连接起来。起舞时整齐统一,十分壮观。湾里区太平乡的关公灯,十分好看。如今,民间的闹元宵,又加入了各种民间歌舞。

元宵节的夜晚,家家挂灯,彩灯彻夜通明,鞭炮声、嬉戏声不断,一直闹到正月十六。

在欢乐的气氛中,大家开始将腊月二十四设的供桌拆去,并将灯收起来,举行送神活动。送神完毕,新春活动也就告一段落了。随后,人们信心百倍地开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和生活。

(六)象山石浦吃糊粒、舞鱼灯

象山石浦元宵节的两个民间风俗,一是吃“糊粒”,二是舞鱼灯。

1.元宵节吃糊粒,象山石浦人元宵节晚餐,家家必吃的不是元宵而是“糊粒”。与其它地方不同的是,石浦人把农历正月十四定为元宵节,而非正月十五。这一天,人们要把家里每间房屋点上灯,做到“十四夜间间亮”。

所谓糊粒,也叫糊粒姜,是以海鲜牡蛎、虾仁、鱼肉等为主料,加以猪耳朵、芋艿、萝卜、鸡蛋、香肠、年糕等,彼此混合在一起的一种杂烩羹。

这些食物,有的预先要煮熟,而且都要切成一粒一粒的小块,加上水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把番薯粉放入锅内调和成糊粒,吃起来十分鲜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2.吃糊粒的起源,象山石浦人元宵节吃糊粒的习俗还有一段历史典故。

据说,明代嘉靖年间,倭寇屡犯我国海疆,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出身于将门世家并身为登州军队指挥的戚继光奉命调为参将。戚继光发动人民构筑城墙,训练部队,抵抗倭寇的侵犯。

有一年的正月上旬,倭寇乘着人民群众忙于过节,大举入侵昌国、石浦和南田一带。戚继光的军队和老百姓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奋起英勇抗击。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海面、沙滩顿时布满了烟火。经过几小时的激烈厮杀,倭寇死伤无数,最后自相践踏,各逃性命。我军民于是杀鱼宰猪,欢庆抗倭大捷。

不料,当各种菜肴已切好,准备下锅烧煮时,探子来报,说是另一支倭寇为了报复,前来进犯。眼看军情危急,已没有时间一盘盘烧煮,伙夫就匆忙把切好的各种小菜,一下子全倒入锅内,煮烧一阵后,就加上米粥、薯粉,做成糊粒。

即刻,你一碗我一碗地迅速地吃起来,既当饭又当菜,将士们好像吃着珍馐美味,个个兴奋不已,土气大振,经过一阵拼杀,大获全胜。

从此以后,每逢正月十四,则家家户户吃糊粒以示纪念,随后便流传成为一种民间节俗,象征团结,胜利、欢庆和美满。

吃完糊粒后,石浦人便提着彩灯,扶老携幼出门游走,观灯、上庙、聚会、赶热闹。因此有俗话说:要睡冬至夜,要吃除夕夜,要走十四夜。

3.舞鱼灯,石浦地处东海之滨,是我国著名的渔港,东门岛、延昌、番头一带的渔民世代耕海牧鱼,故舞鱼灯的民间舞蹈是石浦最具地方特色的习俗,也是传统性的、有益的大众娱乐活动。

对当地来说,风调雨顺,鱼蟹满舱,即是好年景,即是喜庆年岁。再说,“鱼”与“年年有余”“富足有余”的“余”字谐音,故鱼便在人民心目中成了吉祥、幸满、美满的象征。

石浦是具有浓郁海洋文化的乡镇,自然就少不了与渔家有关的元宵节庆典活动。而“舞鱼灯”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民间表演艺术,是一项迷人的、让人拍手叫好的闹元宵的节目。

每逢正月十四晚上,12名手举“欢乐闹元宵,喜庆唱和谐”字牌的大头娃娃,带领着上百名舞龙队、腰鼓队、船鼓队、渔灯队、马灯队人员,在散发着古老气息的石浦老街中,再现先民们闹元宵的盛大场面。同时,千余盏海洋生物造型的彩灯一并点亮,衬托出古镇火树银花不夜天的绚烂美景。

鱼灯呈鲤鱼状,用竹篾绑扎,糊裱白纸绘制而成。全长1.2米,直径为0.4米至0.5米,分鱼头、鱼身、鱼尾,三节可灵活转动。舞鱼灯以村组队,人数少则十几人,多者上百人,每人一鱼,内燃蜡烛。舞鱼灯套路有鲤鱼摆尾、双鱼争食、鲤鱼戏水、鱼跃龙门等,表演队变化有方阵、一字长蛇阵、八卦迷魂阵等。

舞鱼灯托物寓意,也寄托着广大渔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愿望。

(七)山西闹社火点灯

在山西一些地区的元宵节也有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习俗,如闹社火、放烟火、点灯等,很是热闹。

1.闹社火与传说,元宵节这一天,山西有闹社火的习俗。

一年四季的节日这么多,为什么只有在正月十五才热热闹闹地耍社火呢?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早年的时候,我们的祖先没有房子住,不是住在树林里,就是挤在山洞里。那时候,在大山里、平川上,每天都有凶恶的野兽猛禽出来吃人。人们躲又没处躲,打又打不过,天天都有很多人被野兽吃了。特别是进入冬季逢年过节的时候,由于天气寒冷,山上没了小动物,地里没了庄稼,那些野兽就更凶了,见着人就吃。

为了过上太平日子,人们就凑在一块儿出主意想办法。他们慢慢地发现,那些凶猛的野兽也有强弱之分,也有内部争斗。为了争夺地盘,抢夺食物,经常互相残杀。只要狮子、老虎,豹子一吼,别的野兽就吓得四处乱跑;凤凰一叫,所有的鸟就像吓破胆似的,连翅膀也张不开了。

于是,人们就模仿狮子的吼声制作了一个锣,模仿老虎的啸声制作了一个镲,模仿豹子的制作声造了一个鼓,模仿凤凰的鸣声制作了一个笛子。

每当逢年过节飞禽走兽蜂拥而来的时候,大家就拿出锣、镲、鼓、笛子来,吹吹打打,又蹦又跳,一直闹到天亮。飞禽走兽远远一听,以为自己又闯入了狮子、老虎、豹子和凤凰的地盘,无不吓得狼狈逃窜。

后来,一代代传下来就成了一种习俗,这就是正月十五闹社火。

山西乡村的秧歌、社火队伍,要集中在县城或重要集镇进行汇演。白天多在广场进行,各队轮流上场,带有竞赛性质。形式多为舞龙灯、耍狮子、踩高跷、抬阁、跑旱船、跑驴等。晚上则要沿街进行表演,讲究见旺火就舞。

各家一见秧歌队前来,就要大放鞭炮迎接。有时候,两支队伍在一座旺火前碰面,俗称冤家路窄,要展开激烈的对手赛。各使绝技、鼓乐喧天。围观者喝彩不断。

2.点烟火,元宵节时,剧团要在县城唱戏,散戏后还要点烟火。

烟火分礼花与土烟火两种,土烟火形形色色。晋中地区的“架火”,很有代表性。用30张大方桌,一张接一张,叠垒起来,高约16米,用8条大绳斜刺牵拴,层层方桌装饰成亭台楼阁。内布各种景观,多为戏文片断,大都采用泥塑和剪纸等形式,造形逼真,颜色鲜艳。每层外有36颗特制的大爆竹,共计400余颗。8条大绳,全部用花炮装饰。

整个造型,犹如一座五彩缤纷的13级宝塔,称为主火。主火周围,另设许许多多配火,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与主火用火药捻连通。整个架火点燃后,主火辉煌灿烂,情趣无限。四周配火飞炮轰鸣,流星划空。

3.元宵节张灯,在晋中地区的太谷县,元宵节张灯尤具特色。历史上,太谷县的大贾巨商特别多,商业活动遍及全国各地。

太谷县城内东南西三条大街,家家挂灯,成双成对。十米左右,搭建一座彩楼。街心设特大神棚,五彩缤纷。制作彩灯用料有玻璃、纱、绸缎等,灯架皆为紫檀等硬木做成。因而有俗语说:太谷灯,爱煞人!

与太谷等地布灯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晋城市的灯棚。建灯棚要选择空阔场地,用高杆彩布搭成大棚,长者可达2.5公里。入口处是一座七彩牌楼,上面布置宫灯,气派大方。各机关、单位、团体、学校制作的彩灯,均在大棚内悬挂。老百姓个人制作的精品,也可以到棚内展示,一决雌雄。群众观灯,皆来彩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山西人过灯节,喜欢转九曲黄河阵,亦称九曲黄河灯。阵内埋有365根杆子,布成9个弯曲的小阵。杆与杆之间用绳子串起,每根杆顶张灯一盏。游阵者必须不走重路,一根杆子也不剩,转完全阵,方为本事。如果误入迷途陷入阵中,则为失败,必须从头再游。

九曲黄河阵,首数雁北地区的平鲁一带最为宏伟。361根灯杆,整整齐齐地竖立成19行,每行19根,间隔距离相等,约为两米。灯杆露出地面1.5米,布成一个大方阵,中央竖立一根老杆,高约数丈。出入口处,另栽3根杆子,各挂一灯,称为门灯。总数合成365根,象征一年。如果遇到闰年,另加30根,竖立于阵外。按九曲十八弯行进路线以绳相连。每根灯杆顶端放置荷花灯一盏,中央老杆上布置焰火。吉时一到,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秧歌、社火队伍依序进阵,载歌载舞。

从外面观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领风骚,浑然一体。龙灯进阵,排在最后,转至老杆,焰火点燃。上下鞭炮齐鸣,银蛇狂舞,全场灯光闪烁,神龙翻滚,群情激昂,欢声雷动,活动达到高峰。

各种文艺队伍退阵后,广大群众扶老携幼,鱼贯而入,在阵内穿梭绕行。老年人要虔诚地绕老杆一周,再伸手摸一摸老杆,讲究摸摸老杆,祛病延年。

农村中财力有限,九曲黄河阵,减少为九九八十一根杆子,转阵者手提自制小灯笼。

农村过灯节,家家门口悬挂灯笼。晋南地区气候较暖,河流已开冻,习惯放河灯。将各色彩灯置放河中,顺水漂流,很是壮观。

人们手提灯笼走路,碰到行人,讲究抬起灯笼互相照一照,取意吉星高照。正月十五,妇女们习惯用面类制成灯盏,蒸熟后置放土地神、门神等处加油点燃。

盼望得子的新媳妇,讲究正月十五偷灯。传说偷回燃着的灯,必定会生孩子。偷灯时,主人明知而不拦,待到偷灯到手起步返程时,主人却要喊几声:“谁偷灯了?”偷灯者则要跑几步。跑动而面灯不灭,方为成功。也有的地方讲究小孩偷吃面灯,一年不得病。所以各家置灯也要供小孩来偷取。

山西人元宵节张灯,富有很强的文化内涵。

(八)济南放河灯

而山东济南的正月十五放河灯习俗,也颇有趣味。?明清两代的济南,灯节期间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要张挂花灯。因为济南泉众水多,同时放河灯的习俗也蔚然成风。

王象春在《齐音》中曾写了一首题为《元宵》的七言诗:

喜看稚子放河灯,狮石围栏士女凭。

阔髻高裙京样尽,此宵又着白松绫。

诗的开头第一句便是“喜看稚子放河灯”,可见,“正月十五放河灯”早在1616年,王象春到济南定居之前就已约定俗成了。“正月十五放河灯”之俗,直到到清代还持续不衰。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封建迷信的破除,“放河灯”的习俗渐趋衰弱。近年,大明湖公园在每年荷花节期间,又开展放河灯活动,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观看。现在,放河灯已经成了一项老百姓的娱乐活动,为人们增加了欢乐的节日气氛。

(九)河北元宵节社火

元宵灯节盛况不仅在“灯”,还在于民间艺术的表演,即社火。

在河北石家庄地区,“社火”的形式不胜枚举,井陉的拉花、抬皇杠;获鹿的抬花轿、牛斗虎、十八背;栾城的抬花杠、拉耩子;赵县的背灯挎鼓、拉碌碡;藁城、正定的“常山战鼓”都是远近有名,甚至驰名中外,有的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或省级文化遗产名录。

社火的名称之一叫“抬杠”。社火队由杠和马组成,一杠一马间隔排列。“杠”就是一个小轿子,内部装的是“金银财宝”。这是一种独杆轿,由两人抬着。

在抬杠的过程中,两人要进行精彩而熟练的表演。轿夫不准用手,轿杆在轿夫的脖子、两个肩膀、脊背、胸前各处灵活的移动。当两人都用前胸顶着轿杆时,就发生顶牛现象。

南和县民间花会中表演的大型民间舞蹈“抬黄杠”,表现的是农民为黄巾军送粮草的场景,原参加有36杠36马,代表天下36方的百姓。

根据杠谱记载,原为河郭乡八大牌加上岗头村,每村四杠。解放后,岗头村退出表演,至今为32杠、32匹马,各村在河郭镇聚杠,连抬3天,然后一路抬往贾宋镇,贾宋镇要出同样的人数来接杠,接杠后继续表演,根据当年乡亲支持黄巾军传下的规矩,黄杠抬到哪里,那里就要管饭。

该舞蹈参加者要数百上千人,涉及十几个村镇,表演范围达几十平方公里自从汉朝以来,基本每十年举行一次,延续千年至今。

杠花、舞步遵从老规程,寓意深刻,记载了当年黄巾军和官兵交战时的种种情况,骑马者代表黄巾军,抬杠者是老百姓,有时候马掩护杠,表示黄巾军掩护老百姓;有时候杠围住马,代表老百姓掩护黄巾军;有时候马突然从杠中跑出来,代表黄巾军出奇兵袭击官军。每一种杠花都是一种纪念,而这些杠舞,唯有在邢台才能见到。因为,当年黄巾军大本营就是在邢台地区。

天长日久,这种活动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社火。表演时,表演者要化妆,麻药挂彩,杠上披红挂绿装饰的五彩斑斓。加上锣鼓响器,吹吹打打,十分热闹。所有人员按照杠谱要求,踩着鼓点,载歌载舞,变化万千,热闹非常。

“打树花”是河北蔚县暖泉镇表演的春节民俗社火传统节目之一,因泼打在堡墙上的铁水迸溅开来,状如火树银花而得名。

相传,早在五六百年前,北关堡村就开始“打树花”,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也有吉祥和喜庆之意。一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晚上表演,一直延续至今。

在“打树花”前,将所用的柳木勺在冷水中充分浸泡。傍晚,架起炼铁炉开始冶炼生铁,待生铁完全溶化后,由五六个技艺娴熟的艺人头戴浸湿的草帽,反穿羊皮袄,手持用水浸透的柳木勺,盛起溶化的铁水,轮番扬起泼溅在堡墙上,迸溅开来的铁水如颗颗璀璨的珍珠串成的帘子,犹如枝繁叶茂的树冠,又如火一样的瀑布,千姿百态、万花奔放,火树金花不夜天。表演艺人的精湛技艺和勇敢精神,使观众群情激昂,掌声雷动,欢声震天。

在河北省的其它市区,都有着自己特色独具的民间社火和民间文艺形式,如保定的龙灯、狮子舞、承德的“二贵摔跤”、邯郸的“捉黄鬼”“炮火城”、衡水的“散灯盏”等,真是数不胜数。

(十)威海捏面灯及发展

山东威海人十分重视元宵节,因为这一天是春节后恢复生产的前一天,当地渔民要去庙会祭祀神灵祈求庇护,同时采购生产资料,做好新一年生产的准备。

元宵节这一天,渔村家家户户红灯高挂,鞭炮齐鸣,男女老少走出家门,演活报剧,唱大戏,其隆重程度一点也不亚于春节。

与南方的灯会不同,威海不举行灯会,但在这一天要捏面灯,据说这是胶东最有特色的地方民俗之一。过去的灯均用豆面捏成,又称为豆面灯。豆面灯有月灯、散灯和生肖灯三种。

月灯是祭品灯,当地人称为恭儿,每月一个,共12个,闰年加一个。月灯制作十分简单,圆柱体,顶部捏成灯碗,灯碗的边缘按月份捏上相应的绉。

月灯在两更时分点着,要求按月份散开,如农历六月收麦,把六月灯放进麦囤;农历七月收玉米,七月灯放进玉米囤;鱼灯放在水缸中的水瓢中;马灯放到牲口棚中等。这个过程称为散灯。当地人称散灯为吉祥灯,主要由鱼灯、花灯、蛤蟆灯等组成。

生肖灯即按十二生肖属相捏成的面灯,当地人俗称属相灯。生肖灯的制作较复杂,它是一种面塑。在节前,按家中所有人的属相做面灯,每个生肖灯的背上要放一个面捏的灯碗,同时还要捏鱼灯、马灯、鸡灯、猪灯等。将灯全部点燃后,一家人围在一起观看,谁的面属相灯旺,油尽残灰多,意味着谁在新的一年有好运,无灾无病。

随着威海地区农村黄豆种植产量的减少,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不再用豆面捏灯,而改为麦面捏灯。

面灯多流行于我国北方地区。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做灯盏12只,闰年做十三只,盏内放食油点燃,或将面灯放锅中蒸,视灯盏灭后,盏内余油的多寡或蒸熟后盏中留水的多少,以卜来年12个月份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年代,其做法是可以理解的。

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载:“正月十五,以荞麦面蒸盏燃灯,按十二月,以卜雨降。”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灯在正月十六落灯之日煮或蒸而食之。清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载:“正月十五日蒸荞麦面为灯盏,注油燃灯,次早食之。”

元宵节捏面灯,仍然是我国北方经久不衰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