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丝路要道:玉门关(文化之美)
5763600000005

第5章 节日文化

节日文化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全国的其它地方一样,千百年来生活在玉门关一带的人们也非常重视各种节日,并把节日演绎成为了当地的一种节日文化。

玉门关一带的节日很多,除了和全国共有的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之外,还有农历六月六晒腰腿、四月初八日浴佛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节日。这内如丰富、特点鲜明的节日文化,赋予了古老的玉门关无穷的魅力。

(一)春节

春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千百年来在玉门关一带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每逢过年,玉门关一带的人们都在长辈的引领下,按照固定的风俗规矩有序地进行庆祝活动。

1.扫尘 在玉门关一带,祭灶后,便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农历腊月二十三起至大年三十,民间在这段时间有一个重要的乡俗和讲究是扫房。

扫房就是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从里到外打扫卫生,拆洗被褥,把自家室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

大年三十以前,男必理发,女必挽面。除夕前家家户户都要制作能吃至正月十五以后的糖酥饼、馒头、花卷,油饼等,以备过年食用。

2.请神 大年三十儿是整个过年的开始,出门在外的家人都尽可能赶回家团聚。

下午孩子们在玩耍嬉戏的时候,正是大人们忙碌的时候。男人们在家里的每扇门上贴春联、门神,牛圈里贴上“槽头兴旺”,大门前的树木、柴垛上要张贴“出门见喜”“生财有望”的大红条幅。

主妇们则忙着准备一年之中最丰盛、最富意义的团年饭。在玉门关一带,团年饭一般要求在太阳落山时准备好,在天色刚刚放暗时,首先要请神、全家人带上纸钱、烟酒、茶、各种菜肴和吃食等到家门外干净的空地上烧纸叩头,恭请祖宗回家过年。

烧完绕回家以后,在祖宗的牌位前放上供品,然后焚香跪拜,请祖宗用餐,尔后,全家人才正式用餐。

3.年夜饭 这顿饭可以说是一个家庭一年间最丰盛的一桌饭,除了备有各种肉、菜、酒类之外,在玉门关一带的人们还需要碱面,也就是臊子面。

当晚,农家厨柜都要置放一点年馒头,灯火不能熄灭,以图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当午夜交子时,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刻,大人和孩子们纷纷走出家门燃放鞭炮,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高潮。

鞭炮燃放之后,全家人还要准备一些丰盛的晚餐,所有人都要吃饱喝足,这叫装仓,寓意来年有个好收成,人人不饿肚子。

装仓和守岁同步进行。人们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全家人团聚在一起,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在火炉旁话家常。

4.拜年 春节里还有一项重要活动就是拜年。届时,人们走村串户,到长辈、亲戚、朋友家里祝贺新春,统称拜年。

在玉门关一带,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给长辈拜年;长辈受拜以后,要给晚辈压岁钱。

初二,出嫁的姑娘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初三到舅舅家拜年。从初四至正月十五,是到亲朋好友家贺年的时间。

5.社火 在玉门关一带,每年春节,乡村群众都会自发组织各种社火表演活动。社火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是指在祭祀或节日里迎神赛会上的各种杂戏、杂耍的表演。

社火的规模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玉门关一带的社火种类多,花样新,既有本地土色土香的传统社火,也有外地的精品社火。本地的传统社火有地蹦子、打狗熊、太平鼓、太平车、龙灯、高跷、舞狮、旱船、跑驴、竹马、铁芯子、大头和尚戏柳翠等。引进外地的社火精品有陕北秧歌、安塞腰鼓、威风锣鼓、花伞舞等。

玉门关一带还按照敦煌壁画中的鼓和舞,编排了具有敦煌艺术风格的大型社火敦煌乐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玉门关一带的社火表演活动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正月十五达到高潮。

在玉门关一带,民间有“小年大十五”之说。到了正月十五的白天、晚上,人们成群结队走出家门,看社火、猜灯谜、逛庙会、游公园、看烟火,这里还有正月十五走百病的习俗,又称散百病。

正月十五晚上,全家人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或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这既是春节的高潮,也是春节的结束。

(二)元宵节

人们都知道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并以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但在玉门关一带,有条件的人家正月十五吃元宵,而更多的人家都在蒸“面老鼠”。

“面老鼠”是用发面做皮,将上好的炒面或春节期间吃剩下的馍馍渣用清油、糖等佐料搅拌在一起做馅,捏成老鼠形状上笼蒸制,因馅是用清油搅拌的,也叫“油老鼠”。

其实,玉门关一带的人家一般在正月十四就忙活起来,和面蒸制“老鼠”了。在蒸“面老鼠”时一定要注意不能给老鼠做眼睛。称“瞎老鼠”,意为诅咒老鼠个个瞎眼,不再糟蹋粮食。

老鼠的脊背上和木铣头上堆着面做的元宝,两种为一对,分别摆放窗台角、门墩、厨房的灶台角处,头朝外。

转天下午,把各处摆放的刺猬、老鼠头由向外转向屋内,以示把财宝驮回家中。至于神像前、祖先牌位前和灶王神像前所供的刺猬、老鼠则不转动。

正月十五晚间天黑后,撤下供品及各种摆放的老鼠,由家中男性家长主持上香,供煮熟的元宵,全家男女老小叩拜尽礼,燃烛焚香焚黄钱、放鞭炮。

香尽撤下元宵回锅煮热由全家分吃,谓“吃供尖”。吃供尖后正式吃晚饭,平时分家单过或者外出工作的,都要凑齐集中在家长的住处吃。

因为正月十五是第一个月圆的日子,月圆家圆,象征着家庭和睦、美满幸福。

(三)正月二十

在玉门关一带,正月二十摊煎饼摊的习惯。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摊煎饼献供敬神,以示补天补地。

煎饼是采用精白面粉调成糊状,将适量面糊舀入平底锅摊匀,烙成一张张形似圆月、薄如绢帛的半透明薄饼,然后将炒好的豆芽、韭菜、肉丝、蛋丝放在煎饼上面,卷成筒状,一口咬下去,鲜嫩可口、味美无比。

(四)二月初二

二月初二,民间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这一天,玉门关一带的人都要吃猪头肉。

宋代苏轼所著《仇池笔记》中曾记录了一个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后,甚感饥饿,于是闯入一乡村小庙,却遇上了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斩之,哪知和尚全无惧色,王中令很奇怪,转而向他讨食。

不多时,和尚献上了一盘“蒸猪头”,并为此赋诗:

嘴长毛短浅含膘,久向山中食药苗。

蒸时已将蕉叶裹,熟时兼用杏浆浇。

红鲜雅称金盘汀,熟软真堪玉箸挑。

若无毛根来比并,毡根自合吃藤条。

王中令吃着蒸猪头,听着风趣别致的“猪头诗”,甚是高兴,于是封那和尚为“紫衣法师”。

看来,猪头不仅是一道佳肴,而且也是转危为安、平步青云的吉祥标志。后来,西部的一些地方就有了二月二吃猪头的习惯。

(五)浴佛节

玉门关一带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名城,这里是各种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也是一个佛教圣地。自古以来,玉门关一带的民间就有众多的传统节日,据记载,玉门关一带一年到头月月有节日,天天有庙会。

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农历四月初八莫高窟的浴佛节,一直成为玉门关一带人烧香拜佛的传统节日。此风俗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当时统治阶级大力提倡佛教,民间佛教信仰遂至高潮。伴随着佛教的盛行,浴佛节自然成了佛教信徒们的重要节日。

玉门关一带的敦煌是一个佛教圣地,又有莫高窟这座艺术宝库,生息在这里的人们,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都到莫高窟进香拜佛,乞求神灵保佑平安,久而久之,四月初八浴佛便形成节日,相因成俗,历代相传。

据考证,古代玉门关一带的农历四月初八不仅只是浴佛,还是一个大吉大利的日子。浴佛节的参与者常常上自帝王,下至平民百姓,佛诞会上除了浴佛、行像、散花等宗教仪式外,还常伴有马戏、杂耍、绳技等演出活动,这使浴佛节已经不是单纯的一种宗教信仰,而逐渐演化成佛教信徒、帝王与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共同参与的民间节日之一。

唐代以后,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在玉门关一带的民间盛行不衰,各个朝代演变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唐代玉门关一带人在农历四月初八为亡者,为众生成佛,敬写佛经及造观音像。

虽然,浴佛节在民间不同时代演变出多种多样的风俗习惯,但敦煌一带最盛行和流传下来的农历四月初八的风俗主要还是行像和浴佛活动。

9世纪至11世纪,玉门关一带当地人们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行像和浴佛活动非常盛行。行像就是用装饰华丽的宝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在敦煌街头巡行的一种礼佛仪式。

玉门关附近敦煌的行像礼佛仪式,是由行像司和行像社专门组织主持,农历四月初七晚击钟召集僧俗众人,准备行像之事。

次日天明,环城竖幡,行像僧俗队伍在乐队的伴奏下浩浩荡荡出游四门,全城人众,倾城出迎。

行像活动后,在选定好的地点结集,举行祈愿活动,参会僧俗向佛奉献鲜花,供给物品。僧尼在音乐伴奏下,念诵佛经,转读愿文。愿文内容,从信仰佛教出发,缅怀和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祈求多子多福、福禄高照、消灾避难等,整个行像仪式声势浩大、场面壮观。

除了行像和浴佛活动,玉门关一带还流传农历四月初八求子的习俗,在早生贵子早得福传统思想的支配下,玉门关一带的一些缺儿少女或久婚不育的年轻妇女,在这一天要到莫高窟的娘娘殿拜佛求子。

玉门关一带不仅有玉门关,有阳关、敦煌,这些地方或因战争戍边或因宗教,使这一地区成为是古代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交汇区。

随着一批又一批移民到玉门关一带的定居,他们将各自家乡的风俗习惯,各行各业的生产技术也带到了这一带。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他们带着各自的乐器,在这众人聚集,百花盛开、流水潺潺的莫高窟前的树阴下或寺院门前的广场上,席地而坐,演唱各地民间优美动听的曲调,互相交流学习生产技术。

农历四月初八的莫高窟又成为了群众自娱自乐,交流学习的文化场所。在封建社会男女青年平时很少见面的情况下,农历四月初八也是青年男女择偶的好机会。

节日来临之时,玉门关不远的莫高窟举行盛大的浴佛节庙会。从农历四月初一开始,玉门关一带的男男女女陆陆续续上山,来到莫高窟,到农历初八人最多达到高潮。

香客游人熙熙攘攘,来到大佛前敬香献供,叩头还愿,默念心中的祈求,求佛保佑平安吉祥。

商贩在树林中搭起席棚,高声叫卖各种风味小吃,民间艺人聚在林荫下、小溪旁,弹奏着三弦,拉着二胡,演唱敦煌小曲,热闹非凡。

近年来,玉门关一带的百姓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到莫高窟烧香拜佛的风俗习惯依旧保留,且其规模日渐壮大,内容形式也日趋丰富。

农历四月初八在春暖花开季节,是城乡广大劳动人民走出家门踏青旅游,休闲娱乐的好时节。农历四月初八不仅是敦煌当地的人到莫高窟烧香拜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日本、韩国、台湾及内地的一些佛教团体,也选在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在莫高窟开展佛事活动。

为了更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使流传千年,长盛不衰的民间节日农历四月初八继续发扬传承下去,敦煌研究院在这一天对敦煌人实行免费参观,并且精心组织安排游客井然有序的烧香拜佛。

这样,既保证了文物的安全,加强了游人们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又宣传了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增强了敦煌人民的自豪感。

(六)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而在玉门关一带,人们过端午节又有一些独有的特征。端午节这天,玉门关一带的人们大都去赶月牙泉庙会。

这一天清早,家家户户打扫庭院,在院门上插上柳枝、香艾,然后全家老小穿上新衣,提上粽子、油饼、雄黄酒来到玉门关月牙泉边。

青年女子身带亲手刺绣的香荷包,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系着用红、黄、绿、蓝、紫五色线合成的彩绳。大家围泉而坐,在枣花飘香的沙枣树下,撩起清澈晶莹的泉水,一边吃着甜香爽口的粽子、油饼,一边讲述着《七星草》《铁背鱼》《五色沙》等关于月牙泉和鸣沙山的美丽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常常使人进入一种纷繁迷离、美好而又神奇的境界。

(七)六月初六

“六月六、晒腰腿。”这是一句流传在玉门关一带由来已久的民谚,这里的人们认为,农历六月是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而农历六月初六则是全年最热的一天。

每年的这一天,凡是有腰腿病的人都要携水带伞,结伴来到玉门关附近的鸣沙山沙丘上埋沙晒腰腿,据说效果极佳。也有在附近有沙子的河边、沙滩上晒的,但效果总不及沙丘上来的好。

玉门关一带人民在鸣沙山沙丘上晒腰腿也是有原因的。这一带位于我国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交汇处。西接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靠嶙峋蛇曲的北塞山,东临危岩突兀的三危山,而南面却是一片东西绵延四十多公里,南北宽二十多公里的大沙岭,她蜿蜒起伏象一条巨龙横卧在祁连山的西端。

而鸣沙山就座落在这条大沙岭的中部,它东起世界闻名的莫高窟,西止卧佛山下的党河水库。山体由红黄黑绿白五种颜色的沙子组成,被称之为“五色沙”。

鸣沙山最高处为海拔1715米,山峦相连,高低起伏,如刀削斧劈,景色奇丽,蔚为壮观,古称沙角山、神沙山。而由鸣沙山延续而来的沙丘遍布山下,如沙海泛涛。这自然为晒腰腿提供了天然的场所。

每年农历六月初,玉门关一带的人们就开始陆续在沙丘上埋沙晒腰腿,当地人叫作“埋沙子”。

埋沙子又被称作“沙疗”,这在玉门关一带历史上由来已久。据说在古时这里人就有“六月六晒腰腿”的习俗,相传大约有千年之久。

鸣沙山的沙子纯净无土,沙呈五色。由于敦煌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原因,才形成这种独特的治病方法,而且一直流传至今。得天独厚的玉门关一带人,不怕炎热,把埋沙子晒腰腿看作治病健身的有效方法,这已成为一种沿袭已久的地方风俗。

到了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沙滩上更是伞盖如云,欢声笑语。有的结伴而来,有的全家出动。或在树荫下铺一布毯,将携带来的瓜果茶水摆出来,供热时解渴饮用。或在沙丘上搭一布棚,在热风中逍遥观景。而患腰腿病的人则在沙丘上挖一道槽,将身体或腿部埋在沙中,头顶打一把伞。

俗话说“七月流火”其实指的就是农历六月。这个季节气温是相当高的,而沙丘上的气温则更高,真可说滴水成烟。据说可达六七十度,赤脚走上沙丘,只烫的叫人蹦蹦跳,所以埋沙子晒腰腿的人也需要极好的毅力才行。

过一会儿刨开沙面,离腿一二寸的沙子均被汗液渗湿,这样反复多次的做,往往症状较轻的患者当日就可见效,病情重的人需多晒一段时间也见效果。

在“埋沙子”时,有的人喜欢独来独往,而有的人则需要有人在旁陪侍,以防意外。虽然是在治病,一会递口茶水,一会掰块西瓜,边聊边晒可谓其乐融融。沙丘上到处笑声隐隐或窃窃私语声,犹如过节一般。

(八)中秋节

在整个中华大地,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这多取团圆之意。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拜月亮、吃月饼这是我国传统的风俗习惯。但玉门关一带的民间又有用锅盔献月亮、馈赠亲友的习俗。

中秋将临,玉门关一带的妇女们便忙了起来。她们成天地忙着烧锅盔。标准的锅盔一般直径都在三厘米左右,厚度在一厘米以上,上面还画上月亮、松树、孙猴子等图形。

据说,吃锅盔是元朝末年由汉人反对元朝统治者兴出来的,那时候,汉族人把元朝统治者蒙古人叫“鞑子”。相传,元朝统治者为了防止汉人造反,管得特别严格,十户人家派一个蒙古人头目来监督,不准汉人私藏刀刃,十家合用一把菜刀。

汉族人要想联合起来反抗就得互相串通,但由于蒙古人头目监视得紧,无法通风报信,有个聪明人,民间传说是刘伯温想出一个办法,他放风说今年秋后有瘟疫,除非家家烧锅盔吃才能免除灾难。

于是,人们就在锅盔上写上字,约定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以放火为号,一齐动手杀“鞑子”,从此就有了中秋节做锅盔的风俗。

中秋节晚上献月亮,玉门关一带人还有较为特别的做法。中秋节这天晚上等月亮升起以后。要在庭院正中摆好桌凳,也有的摆在房上。

要把西瓜杀成两半呈锯齿形,与锅盔、月饼一起有序地献在供桌上,然后燃香三柱,向月亮叩个头,便开始了赏月活动。

此时,全家围坐一起,长者讲述有关月亮的故事,香燃完以后分食供品。后来,虽然不兴上香叩头,但敬献锅盔、月饼、西瓜、水果仍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活动。

凉爽的中秋之夜,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时,家家院内摆上香案,端上月饼和切成锯齿形的大西瓜以及桃、梨、果等共庆团圆。

(九)十月初一

在玉门关一带,农历十月一这一天当地各家再忙都要抽时间点麻腐。麻腐的制做方法是将麻籽碾细,用水搅拌成糊状,以箩过滤去皮,掺上黄米煎熬成稠糊状即成麻腐。以麻腐拌萝卜或洋芋、葫芦为馅,蒸成麻腐包子或饺子,这种素食包子具有油香细软的自然口味。

(十)冬至

冬至也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玉门关一带也不例外。在这一天,当地人们要吃“杏壳篓”,就是通常说的“杏皮面”。

原来,很早以来,这里便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冬至节这天必须食荤,无论大家小户都要割点肉做成以杏皮子为主,配以洋芋片、萝卜丁、干菜等混合而成的汤面,这就是冬至饭。

冬至饭必须在早上吃,意思是过了冬至节,白天就一天天地长了起来。因为玉门关一带民间有“过一冬至,长一中指”的顺口溜,也就是说人们睡觉的时间短了,白天劳做的时间多了。

此外,冬至饭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把冬至饭做得美味丰盛些,让家里人吃了多干些农活,争取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因此,就有“吃了冬至饭,干活多流汗”的谚语。

民间还有“数九”的习俗,把冬至称交九,意为寒冷冬天到来,数完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要过去,春天来临。民间有“头九二九,关门备守;三九四九,冻破茬口;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鸭子八九雁,九九黄牛满地转”的民谚,这都表示天气的变化和人们对春天的渴望。

因此,吃了冬至饭,就开始进入九了,这一带的人也开始数着指头,期盼寒冷的冬天尽快过去。

(十一)腊八

在玉门关一带,每年的腊月初八,家家都要煮腊八粥。腊八粥原料是大米、小米、红豆、核桃仁、红枣、红糖、花生仁、桂花等,相当于现在的八宝粥。

关于腊八粥的由来还有一段传说。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小的时候家境很穷,给地主放牛,吃不饱肚子,饥肠辘辘。一次,他在屋内发现了一个老鼠洞,眼睛一亮,心想:抓个老鼠充饥吧!

于是,伸手向洞里摸去,却是个老鼠的粮仓,掏出来的有大米、豆子、红枣、粟米等,五谷杂粮样样都有:他把这些粮食洗净,煮了一锅粥,喝起来香甜可口,成为一顿美餐。

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当了皇帝,整天山珍海味,觉得平淡乏味想换换口味。一天,他忽然想起从老鼠洞掏粮煮粥的事来,就传令御厨以各色五谷杂粮煮粥进膳,这一天正是农历腊月初八,朱元璋吃后大悦,即为此粥赐名“腊八粥”。

和其它地方一样,玉门关一带也有吃腊八粥的习惯,只是在粥的原料上和其它地方稍有不同,他们常常会加入红枣、桂花等物。

(十二)祭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神”的日子。到了这天,玉门关一带的人们家家户户都要向“灶王爷”敬献供品,虔诚祷告,祈求来年家事吉利、人丁康泰。

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稽查善恶的神仙。腊月二十三这天,他要上到天宫向玉帝汇报人们善恶,腊月三十回到人间。

为了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些自己家里的好话,消灾免难,因此,这一天,玉门关一带的妇女们便忙着给灶王爷准备上路的食品,烙“灶干粮”。

灶干粮是在兑好的发面里卷上清油、香豆子或其它佐料,烙成像小点心块那样的圆饼。

到了晚上,家庭主妇洗手、净口后献供品于灶君神像前,口中不住地念叨:“灶君爷,吃干粮,吃饱喝足上天堂;灶君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祭祀完毕将灶干粮分给众人食用。

“祭灶”是过年的前奏,农村有一句俗语叫“一到腊月二十三,过年还有整七天。”因此,民间又把腊月二十三叫“小年”。也相当于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过了这个节日春节就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