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笔记与游记名篇讲解
5763700000019

第19章 宋代游记(2)

游褒禅山记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省)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曾两度为相,实行变法。晚年退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工诗、词、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文注重反映社会矛盾,文峭拔奇崛,诗遒劲清新,词则风格高峻。旅游作品写于罢相、隐居后,以短小的律诗和绝句为多,刻画有力,意境清新,风格俊逸平畅。有《王临川集》等。

【原文】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河百余步,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④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⑤而欲出者,日:“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子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⑥。既其出,则或咎⑦其欲出者,而子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⑧,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⑨,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⑩!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肖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甲子,临川王某记。

【注释】

①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

②仆道:倒在路上。仆,倒伏。

③漫灭模糊不清。

④记游:在游览处题字留念。

⑤怠:懒惰;此指懒得再前进。

⑥明:照明。

⑦咎:归罪,责怪。

⑧夷以近:平坦而且近。

⑨随以止:盲从他人而停止前进。

⑩何可胜道也哉:哪里说得尽呢?

【赏析】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很强的记游文章。作者的立意在于借记游来阐发做学问、成事业的道理,所以于游所写较为简略平淡,而于游所思所悟却写得极为精细深沉。由游洞所见“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悟出人欲要有所得,必须有志、尽力,并借助外物而决不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由所见路边仆碑因“其文漫灭”,加之古书多散失,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甚多,悟出研究学问者应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决不可轻信盲从,以讹传讹。

本文前半部分记游处处为后面说理设伏张本,后半部分说理则句句联系前面的记游,前后呼应语言简练精确;记事简洁明快,说理准确生动;句式多变,虚字运用自如,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魄力。文章既代表了王安石散文的风格,又可见宋文长于议论的特点,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

雁荡山记

【作者简介】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宋代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仁宗嘉祜间进士。神宗时提举司天监,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因积极支持王安石变法而遭受排挤和打击。后来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过着隐居著述生活。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科学家,博学能文,精通天文、历算、方志、典志、地理、音乐、医药,首创浑仪、景表、浮漏等天文仪器,创造新历,为后世所采用。有《梦溪笔谈》、《长兴集》等。

【原文】

温州雁荡山①,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②诺矩罗居震旦③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濛濛”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余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岩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④、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注释】

①雁荡山:在今浙江省东南部,是著名的游览区。

②阿罗汉:古印度语中“圣人”的音译。

③震旦:东方日出之间。

④成皋:古地名,在今河南省荥阳县境内。

【赏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有关地理知识的文章,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从广义的角度看,它又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文章的前半部着笔于说明雁荡山得名的由来,并以“天下奇秀”总括该山的风景特色,巧妙地点出其主要景点,介绍同它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和自然景观特点。后半部分则着笔于对雁荡山实地考察所见的自然景观和经过研究得出其生成原因的结论。而作者的考察和研究所得,又都是通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信服而又不觉枯燥。然后,作者又以黄土高原常见的地貌特征来推论自己的结论,表现出他较强的理性思考特点。文末说明雁荡山自古以来长期不曾被人发现的原因,正在于它那特殊的地形地貌,既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又印证了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全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描述生动准确,语言简明流畅,读后不仅能增长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能获得自然美的享受。

登莲花峰记

【作者简介】

王得臣(1036~1115?),字彦辅,自号凤亭子,宋代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人。嘉祜四年(1059)进士,曾任岳州巴陵令、秘书丞,后任唐州、邠州知州等,官至司农少卿。所著《麈史》,对当时的制度和一些古迹的考究,较为精到。

【原文】

嘉祐癸巳之岁,吕巧臣兄自江入秦。冬十二月,宿于北华之野狐泉店。到时日晚,势尚早,逆旅喧哄。吕巧臣乃与予同登南坡兰若,访僧日义海,气貌甚清,谈吐亦雅,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因话三峰①事。海曰:

去年初秋一日,日迨暮,有士人风格峻整,麻衣芒履,荷笠而来投宿者。问其所至?姓氏谁何?答曰:“元冲,姓王。来自天雄,性甘隐遯,好奇为心,所游陟诸山名迹,尽东南之美矣。惟有华山莲花峰②之秀异未觌,今则力役一登尔。”

海师谓之曰:“兹山峭拔若削,自非驭风凭云,亦无有去理。”

元冲曰:“贤人勿谓天不可升,但虑无其志耳。仆亦之华阳川,中有路,志其幽寻焉。”

海观其辞气壮厉,亦然之。元冲曰:“某明日且去。其日当留山址。计其五千仞为一句之程,亦足矣。既上,当煠火为信。至时,可乘桃林南野望。”

翌日,元冲发笈取一药缶,并火金怀之而去,义海书于屋壁。

期一日,至桃林宿。明日平晓,岳色晴明,无纤翳。伫立数息间,有白烟一道,歘起莲花峰顶。海秘之不言,复归。

二旬而元冲至,歇定乃言曰:“前者既入华阳川中,寻微迳,萦纡至莲花峰下,憩止一宿,方登。初登也,虽险峻,犹可垂足以迹,困则伏于石庵中,暮亦如之。既及华三分之一,则壁立群嶂,莓苔冷滑,石罅纵横,仅容半足。乃以死誓志,作气而登,时遇石发垂下,接之以升。再一旬而及峰顶,广约百亩。中有池,亦数亩,菡萏方盛,浓碧鲜红。四旁则巨桧乔松,竦擢于霄汉,馀奇花芳草不可识。池侧有破铁舟,触之则碎。周览已,乃取火金敲之,揉枯荄以承之,大木亦有朽仆于地者,拉其枝干煠火焉。既而循池玩花,将取数叶,又思灵境不可渎,只采取落叶数片,及铁舟寸许怀之。一宿乃下,下之危峻复倍于登陟时。”

海不觉前席,执元冲手曰:“君固三清③之奇士也!不然,何以臻兹。”于是,元冲以莲叶、铁赠义海。

明日,复负笈而去,莫知所终。则尚子寻五岳,亦斯人之徒欤。

【注释】

①三峰:指华山的三座主峰,即南面的落雁峰、东面的朝阳峰和西面的莲花峰。

②莲花峰:华山主峰之一。

③三清:道家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指人天两界之外的仙境。

【赏析】

这是一篇颇具特色的游记散文。文中所记述的并不是作者自己登上莲花峰的经过,而是出自他人之口,一个动人的真实故事,把主人公的气质风度、言谈举止,尤其是他坚定的信念、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行动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读来令人感到真实可信。在表现手法上,本文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来叙事写景,抒情言志。人物语言简洁而生动,不仅把主人公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而且生动地再现了莲花峰的险峻和峰顶的奇观,读来娓娓动听,令人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综览全文,作者似是在客观地复述一个故事,但字里行间所流露出自己对主人公的凌云壮志由衷的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前赤壁赋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人。仁宗嘉祐年间进士,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既反对王安石变法,又不满旧派作法,故多次被贬,其间还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入狱,直至徽宗即位才被从琼州(今海南岛)召还,次年死在常州,追谥文忠。苏轼学识渊博,是北宋中期以后的文坛领袖,诗、词、文均属大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负有盛名,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雄放,独具风格;其词开豪放一派;其书法长于行、楷;绘画善画石、竹、枯木等。苏轼作品题材广泛,手法多样,笔力纵横,挥洒自如,语言清新俊美。有《东坡全集》等。

【原文】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②,凌③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④。渺渺兮予怀⑤,望美人⑥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⑦,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⑧,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⑨,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鱼段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⑩。”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注释】

①既望:过了望日,即农历每月十六日。

②一苇:比喻小船。苇,苇叶。如:往。

③凌:越过。

④流光:水波上流动的月光。

⑤渺渺兮予怀:即“予怀兮渺渺”。渺渺:无穷深远的样子。

⑥美人:指所倾慕向往的人。

⑦愀然:忧悉凄怆的样子。

⑧缪:通“缭”,盘绕。

⑨酾酒:滤酒。这里是“洒”的意思。在江面上洒酒,表示对古代英雄豪杰的凭吊。

⑩遗响:箫的余音。悲风:秋天凄厉的风。

【赏析】

这是一篇别开生面的散文体赋。文中叙事井然,状景如画,抒情豪兴酣畅,议论理趣兼备。行文清新流畅,舒卷自如,纵横恣肆,体现出苏文横溢的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