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西域要冲:阳关(文化之美)
5767000000009

第9章 保护开发

自古以来,使阳关扬名的有三大因素,即军事要塞、丝绸之路关口和文学抒写。随着时光的流逝,阳关这三大因素都已经成为历史的美好记忆。

新的时期,在重点挖掘旅游价值的背景下,阳关的保护开发工作也随之展开。围绕这项工作,有关部门在建立博物馆,启动阳关基建工程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这些工作,使古老的阳关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一)建立阳关博物馆

作为我国最早的“海关”、丝绸之路的咽喉、中西文化交流的通道,阳关被历代诗人反复吟诵,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故乡。然而,时光的流逝使这个赫赫有名的阳关不复存在。

那些吟诵着王维诗篇千里迢迢而来的游人,听不到悠悠羌笛,看不到巍巍古关,更别提王维送别友人的意境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游人,在离开阳关时,心理充满的是遗憾之情。

阳关昔日的辉煌与后来的萧条,反差如此之大,让一个生于此长于此的敦煌人深感不安。1992年,敦煌书画院院长纪永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重建阳关古城,再现千年名关。他要让记忆中的阳关复活。

对于纪永元来说,这个梦他做得太久了。这位1983年就辞职办书画社的敦煌画家,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在心中描摹过阳关的原貌,也记不清多少回奔走在这空旷寂寥的阳关大道上。但是,在文物遗址上创办民营博物馆,在当时的敦煌还不大容易被人们接受,再加上自己的财力物力还不足以支撑这项浩大工程。因而,他的设想迟迟不能付诸实施。

1999年12月,经过七年的历练和沉淀后,纪永元的阳关博物馆工程终于启动了。怀着近乎宗教式的热忱,纪永元将自己创办书画院的全部积蓄都投了进去,又四处举债筹资,开始在这荒凉的戈壁大漠中筑造他魂牵梦绕的阳关。

纪永元建在阳关博物馆的过程中,遭到了很多质疑,一些人为他担忧:“投资这么大,能收回吗?”也有人说:“投资什么不好?文化产业做不好就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成败得失,纪永元不是没有考虑过;四处求援的窘迫,纪永元不是没有经历过。但他难以割舍的是十几年来越来越浓的阳关情结,是面对失落的文明与日俱增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在一些知心人的支持和协助下,纪永元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拯救阳关记忆的文化苦旅。

纪永元是一个画家,更喜欢油彩和泼墨的世界。可自打做起“阳关梦”,他的生活就完全改变了。有时候他是一个学生,苦读相关史料,拜访专家学者;有时候是建筑师,实地考察著名博物馆的设计,亲自画设计草图;更多的时候,他是一个商人,四处举债,苦心经营。

阳关博物馆的兴建是敦煌市文化旅游界的一件大事,也是建国以来敦煌旅游景点建设中最有文化品位的一个项目。在各界人士的努力下,2003年8月28日,经过近四年的建设,阳关博物馆终于落成开馆。古阳关下锣鼓喧天,嘉宾云集,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一时间游人如织,好评如潮。

阳关博物馆的建成引来了四方的好评,时任中国博物馆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认为,无论从西部还是全国来说,阳关博物馆都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纪永元本人对阳关博物馆的建成深感自豪。一次,北京的美术界同行曾问纪永元:“这么多年,怎么没见你作画?”

纪永元骄傲地说:“我画了。我用十年时间在大漠上画了一幅大画。它就是阳关博物馆。”

为了充实阳关博物馆,纪永元花费巨资从民间征集到两千八百余件珍贵文物,其中的古代兵器尤为珍贵,年代上至春秋战国,下至明清时期,内容涵盖中原、吴越、巴蜀、草原、长城和丝绸之路文化,足以构成一部我国古代兵器发展史,填补了相关考古领域的空白。这些兵器一展出,就在国内文博界引起了轰动。

阳关博物馆建馆给阳关带来了巨大的效益,2006年9月,阳关文物旅游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

阳关博物馆建的建成,结束了阳关无关的尴尬历史,满足了游人参观阳关的心愿。因此,阳关博物馆将和古阳关一起,被书写在阳关的辉煌历史上。

(二)阳关基建工程启动

2009年秋天,敦煌阳关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概念规划方案汇报会,隆重召开。

敦煌阳关文化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是由甘肃省发改委批复建设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工程项目主要以已建成的阳关博物馆为中心,通过新建改建旅游道路,连接周边的龙勒村葡萄沟、野麻湾和寿昌城遗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阳关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景区。

截止2009年10月份,阳关基建工程,已经上报国家发改委,并争取列入国家投资计划实施建设。同时,敦煌市发改委委托西北市政设计院,开展了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施工图设计工作。

相信这些工程完工后,阳关景区的基础设施、接待能力等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阳关综合工程开工

2009年,阳关所在的阳关镇,紧紧围绕敦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建设“三城一基地”的战略思路,以整合“大阳关”旅游资源为切入口,全力打造一个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葡萄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观光区。

2009年以来,完善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截止10月,全镇已投资新建阳关景区标志性大门一座,新建道路文化牌十个及“中国敦煌阳关葡萄沟”景观标志牌一个;完成了园区道路硬化及高标准路缘石安装工程;完成了五个农家园的星级卫生间的建设及园内人行道硬化、小桥流水、小木屋等园林小品的建设工程。

各项工程的完成,进一步完善了阳关文化旅游观光园区的基础设施及“农家乐”的提质扩容,使园区景点档次和旅游接待服务水平有了大的提高。

接下来,阳关镇在已有基础上,加快了葡萄长廊的建设进度,加大阳关葡萄酒庄、葡萄博物馆、葡萄研发中心等项目的招商力度,充分利用当地葡萄产业及沙漠绿洲多样性环境景观资源,深入挖掘阳关文化,打造一个以葡萄嘉年华为主题、葡萄酒庄为重点、汉唐西域边城仿古为风格的餐饮娱乐、商务会议、旅游休闲度假中心。

度假中心的建成,将大大扩充阳关旅游区的规模,对阳关旅游资源的开发意义十分重大。

(四)阳关自然保护区升级

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新建的16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单,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榜上有名,至此,阳关自然保护区成为了国家级的保护区。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92年,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祁连山的褶皱带,位于瓜州—敦煌盆地西南边缘的阳关小盆地。

1994年,经甘肃省政府批准,阳关自然保护区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敦煌市正式启动了阳关自然保护区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工作。

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8.8万公顷,是我国西部干旱荒漠地区中,较为罕见的特殊成为内陆河流的生态系统,保护区的湿地是我国西部荒漠地区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和迁徙驿站,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四种。

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后,阳关保护区管理局已对保护区牧群进行了彻底清理,在保护区核心区新建了管护站。另外,权威专家还对保护区的基础设施、保护管理、科研工程、生态旅游等方面进行了总体规划。

阳关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升级,为阳关周围的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条件。有了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后的阳关将会更加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