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唐宋八大家(第3册)
5768500000024

第24章 苏轼卷(6)

(17)磨厉以须:做好准备等待。磨厉,同“磨砺”,将……磨快。这里当准备好讲。

(18)早除一郡:早日下令到一个郡州去任职。

乞校正陆贽议上进札子

元祐八年五月七日,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左朝奉郎守礼部尚书苏轼,同吕希哲、吴安诗、丰稷、赵彦若、范祖禹、顾临札子奏。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1),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如所为。窃谓人臣之献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2)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三代已还,一人而已。但其不幸,仁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变,远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药石,针害身之膏肓。使(3)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4)可得而复。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5),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晁、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6),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7)。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注释】

(1)备员讲读:备员,谦词。充数。讲读,为皇上讲书教授的人。

(2)格:纠正。

(3)使:假使,假如。

(4)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史有“贞观之治”的说法。

(5)相契:相合。

(6)末学支离:肤浅无根的学术不成体系。

(7)龟鉴:犹“龟镜”,借鉴的意思。龟可以卜吉凶,镜能区别美恶。

赴英州乞舟行状

臣轼言。近准诰命,落两职,追一官,谪守岭南小郡。臣寻火急治装,星夜上道,今已行次滑州。而自闻命已来,忧悸成疾,两目昏障,仅分道路。左手不仁(1),右臂缓弱,六十之年,头童齿豁(2),疾病如此,理不久长。而所负罪名至重,上孤恩义,下愧平生,悸伤血气,忧隔饮食,所以疾病有加无瘳(3)。加以素来不善治生,禄赐所得,随手耗尽,道路之费,囊橐已空。臣本作陆行,日夜奔驰,速于赴任,而疾病若此,资用不继,英州接人,卒未能至,定州送人,不肯前去,雇人买马之资,无所从出。道尽涂穷,譬如中流失舟,抱一浮木,恃此为命,而木将沉,臣之衰危亦云极矣。窃伏思念得罪以来,三改谪命,圣恩保全,终付一郡。岂期圣主至仁至明,尚念八年经筵之旧臣(4),意欲全其性命乎?臣若强衰病之余生,犯三伏之毒暑,陆走炎荒四千余里,则僵仆中途,死于逆旅之下,理在不疑。虽罪累之重,不足多惜,而死非其道,则非仁圣不杀全育之意也。辄已分散骨肉,令长子带往近地,躬耕就食,臣只带家属数人,前去汴泗之间,乘舟泛江,倍道而行,至南康军出陆赴任。所贵医药粥食,不至大段失所。臣切揣自身,多病早衰,气息仅属,必无生还之道。然尚延晷刻(5)于舟中,毕余生于治所,虽以瘴疠死于岭表,亦所甘心,比之陆行毙于中道,稿葬路隅,常为羁鬼,则犹有间(6)矣。恭惟圣主之德,下及昆虫,以臣曾经亲近任使,必不欲置之死地,所以辄为舟行之计。敢望天慈,少加悯恻。臣无任。

【注释】

(1)不仁:没有知觉,有疾病。

(2)头童齿豁:头发稀少牙齿脱落。

(3)无瘳:不能痊愈。

(4)经筵之旧臣:为皇上讲学的老臣。经筵,为皇上讲学的地方。

(5)晷刻:很短的时间。

(6)有间:有一定的间隔。

王安石赠太傅

敕。朕式观古初,灼见天命。将有非常之大事,必生希世之异人。使其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以行其言。瑰玮(1)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2)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具官王安石,少学孔、孟,晚师瞿、聃(3)。罔罗六艺(4)之遗文,断以己意;糠秕百家之陈迹,作新斯人。属熙宁之有为,冠群贤而首用。信任之笃,古今所无。方需功业之成,遽起山林之兴(5)。浮云何有,脱屣如遗。屡争席于渔樵,不乱群于麋鹿。进退之美,雍容可观。朕方临御之初,哀疚罔极。乃眷三朝之老,邈在大江之南。究观规模,想见风采。岂谓告终之问,在予谅陞之中。胡不百年,为之一涕。於戏(6)。死生用舍之际,孰能违天;赠赙哀荣之文,岂不在我。宠以师臣之位,蔚为儒者之光。庶几有知,服我休命(7)。可。

【注释】

(1)瑰玮:辞彩燦烂的样子。

(2)期岁:一周年。

(3)瞿、聃:指商瞿和老聃。商瞿,春秋时鲁国人,学《易》于孔子。传《易》。老聃,春秋时楚国人李耳。著有《道德经》。

(4)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汉以后,指儒家的六经。

(5)山林之兴:隐遁山林之意。

(6)於戏:同“呜呼”。

(7)服我休命:接受我美善的诏命。

策别厚货财一

夫天下未尝无财也(1)。昔周之兴,文王武王之国不过百里(2)。当其受命,四方之君长交至于其廷(3),军旅四出,以征伐不义之诸侯(4),而未尝患无财(5)。方此之时,关市无征(6),山泽不禁,取于民者不过什一,而财有余。及其衰也,内食千里之租,外取千八百国之贡,而不足于用。由此观之,夫财岂有多少哉!人君之于天下,俯己以就人,则易为功;仰人以援己(7),则难为力。是故广取以给用,不如节用以廉取之为易也。

臣请得以小民之家而推之(8)。夫民方其穷困时,所望不过十金之资;计其衣食之费,妻子之奉,出入于十金之中,宽然而有余(9)。及其一旦稍稍蓄聚,衣食既足,则心意之欲,日以渐广;所入益众,而所欲益以不给。不知罪其用之不节,而以为求之未至也。是以富而愈贪,求愈多而财愈不供,此其为惑,未可以知其所终也。盍亦反其始而思之:夫向者岂能寒而不衣(10)、饥而不食乎?

今天下汲汲乎以财之不足为病(11),何以异此。国家创业之初,四方割据,中国之地至狭也(12)。然岁岁出师以诛讨僭乱之国(13),南取荆楚,西平巴蜀(14),而东下并潞,其费用之多,又百倍于今可知也。然天下之士未尝思其始,而惴惴焉患今世之不足(15),则亦甚惑矣(16)。

夫为国有三计: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古者三年耕必有一年之蓄,以三十年之通计,则可以九年不饥也。岁之所入,足用而有余,是以九年之蓄,常闲而无用。卒有水旱之变(17)、盗贼之忧,则官可以自办而民不知。如此者,天不能使之灾,地不能使之贫,四夷盗贼不能使之困,此万世之计也。而其不能者(18),一岁之入,才足以为一岁之出;天下之产,仅足以供天下之用。其平居虽不至于虐取其民(19),而有急则不免于厚赋(20)。故其国可静而不可动(21),可逸而不可劳(22),此亦一时之计也。至于最下而无谋者,量出以为入,用之不给,则取之益多(23)。天下晏然无大患难(24),而尽用衰世苛且之法(25),不知有急则将何以加之(26),此所谓不终月之计也。

今天下之利莫不尽取,山陵林麓莫不有禁,关有征(27),市有租,盐铁有榷(28),酒有课(29),茶有算(30),则凡衰世苛且之法,莫不尽用矣。譬之于人,少壮之时,丰健勇武,然后可以望其无疾,以至于寿考(31)。今未五六十,而衰老之候具见而无遗,若八九十者,将何以待其后耶?然天下之人,方且穷思竭虑(32),以广求利之门,且人而不思,则以为费用不可复省。使天下无盐铁酒茗之税,将不为国乎?臣有以知其不然也。

天下之费,固有去之甚易而无损,存之甚难而无益者矣。臣不能尽知,请举其所闻,而其余可以类求焉。夫无益之费,名重而实轻(33)。以不急之实,而被之以莫大之名(34),是以疑而不敢去。三岁而郊(35),郊而赦,赦而赏,此县官有不得已者(36)。天下吏士,数日而待赐(37),此诚不可以卒去。至于大吏,所谓股肱耳目(38),与县官同其忧乐者,此岂亦不得已而有所畏耶?天子有七庙,今有饰老佛之宫而为之祠(39),固已过矣。又使大臣以使领之,岁给以巨万计,此何为者也?天下之吏,为不少矣,将患未得其人(40)。苟得其人,则凡民之利,莫不备举(41),而其患莫不尽去。今河水为患,不使滨河州郡之吏亲视其灾,而责之以救灾之术,徒为都水监(42)。夫四方之水患,岂其一人坐筹于京师而尽其利害?天下有转运使足矣,今江淮之间,又有发运(43),禄赐之厚,徒兵之众,其为费岂胜计哉!盖尝闻之,里有蓄马者,患牧人欺之而盗其刍菽也(44),又使一人焉为之厩长,厩长立而马益癯(45)。今为政不求其本,而治其末,自是而推之,天下无益之费,不为不多矣。臣以为凡若此者,日求而去之,自毫厘以往(46),莫不有益。惟不轻其毫厘而积之,则天下庶乎少息也(47)。

【注释】

(1)未尝:不曾。

(2)文王:周文王姬昌。武王:周武王姬发。

(3)受命:指皇帝受了上天之命,来统治天下。交至:交错着来到。

(4)征伐:讨伐。上伐下,“有道”伐“无道”,叫征。《史记·周本纪》载,姬昌曾伐犬戎,伐密须等。

(5)患:担忧。

(6)关市无征:关口、市场不征收税。

(7)仰人以援己:让下面的人仰着身子来支援上面的人。意指加重人民的负担来满足朝廷的用度。

(8)得:能。

(9)宽然而有余:非常宽裕,还能有剩余。

(10)向者:从前,指只有“十金之资”的时候。

(11)汲汲乎:形容心情急切,努力追求。

(12)中国之地:指宋朝当时所统治的中原之地。至:最。狭:小。

(13)僭乱之国:指当时与宋王朝并立的、称王称帝的割据诸侯。僭:地位在下的冒用地位在上的名义或礼仪。

(14)西平巴蜀:乾德三年(962),王全斌等攻占川中,孟昶投降,平西蜀。

(15)惴惴焉:非常着急的样子。

(16)惑:荒谬。

(17)卒:同“猝”,非常突然。

(18)不能者:无才能的人。

(19)虐取:残暴狠毒地榨取。

(20)厚赋:重重地收税。

(21)静:安定,没有变故和动乱。动:发生动乱。

(22)逸:闲适安乐。

(23)量出以为入:根据支出来定赋税的限度。用之不给:支出不够。则取之益多:就索取的更多。

(24)晏然:安定的样子。

(25)衰世苟且之法:衰落之世所用的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办法。

(26)急:紧急严重的事情。

(27)征:收关卡税。

(28)榷:专卖。

(29)课:按一定的数额和时间收税。

(30)算:按产量收税。

(31)寿考:活得岁数大。

(32)穷思竭虑:用尽思虑。

(33)名重而实轻:名义上重视而实际上很轻视。

(34)被之:给它加上。

(35)郊:指皇帝祭天的盛典,即郊祀。

(36)县官:这里指天子。

(37)数日:数着日子。

(38)股肱耳目:语出《书·益稷》,指高官大臣。

(39)老佛:指道教和释教。

(40)将患未得其人:只担心没得到适宜的人。

(41)备举:全部兴建起来。

(42)都水监: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在京城设立都水监,掌管全国河渠水利。

(43)发运:指当时的淮南、两浙、荆湖路发运使。

(44)牧人:这里指牧马人。刍:喂牲口用的草。菽:豆类的总称。

(45)癯:瘦。

(46)自毫厘以往:从一毫一厘起到更多。

(47)庶几少息:大概可以稍稍得到休息。

吕惠卿不得签书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