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讫:公元前1861前1843年。
生卒年:前1907前1843年。
出生地: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立都: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年号:帝芒元年(辛酉,前1860)。
夏王姒芒,姓姒,名芒,又作荒,亦称荒如。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一任王。
姒芒的祖父是夏王朝九任王姒杼,父亲是十任王姒槐。姒芒于帝杼九年(前1907)出生在夏王朝旧都原邑(今河南济源市西北)。他是夏王姒槐最小的儿子,从小娇惯任性,养成了一身的坏脾气。加上宫廷的忧越生活环境,使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只追求个人享乐,不学无术,愚蠢而又无知的人。夏王姒槐最初原本想立长子为王位继承人,但是长子短命先死了,其余的几个儿子都没什么长进,难以继承千秋大业,唯有小儿子还算是不错的,于是他便选定了自己的小儿子姒芒为接班人。
公元前1861年,夏王朝第十任王姒槐去世,他的小儿子姒芒以王储的身份继承了帝位,是为帝芒。
姒芒即位后,仍立都于老邱,以辛酉年(前1860)为姒芒元年。
姒芒执政时期,夏王朝已经进入了太平盛世。
在国际上,夏王朝经过八、九、十前后三代帝王的东征西讨,天下基本平定,四海臣服,边疆无战事,国际形势大好。国内的环境也基本稳定,百姓和庶民畏惧严酷的刑罚,都老老实实地接受着贵族的统治。而那些失去人权的奴隶,都在严格的监管下从事着繁重的体力劳动,根本没有反抗的机会。虽然没有了战争,但人民的生活依然很苦,奴隶主贵族对那些奴隶和平民以及被征服的部落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们不管年成如何,每年都照样征收贡赋,致使许多自食其力的平民破产,沦落为贵族的仆人或家奴。
夏王朝自太康失国后,战争一直持续不断,水利设施损毁,堤坝年久失修。在寒浞统治时期,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了许多民居和良田,淹死了无数的居民和牲畜。少康复国后,重新开始治理黄河,历经姒少康、姒杼、姒槐三代数十年的治理,终于再次治服了黄河。这本是劳动人民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成果,而愚蠢的姒芒却把这一功劳归之于“河神”。《古本竹书纪年》载:“后荒即位元年,以玄圭宾于河。”后荒就是姒芒。帝芒元年(前1860),为了庆祝治理黄河的胜利,夏王姒芒亲自主持举办了一次规模盛大的祭河大典。为了感谢河神的恩赐,姒芒命令将一块十分贵重的上尖下方的黑色玉器投入水中。这是中国历史上由帝王主持的第一次祭河。从此,祭典河神的闹剧便在中国流传下来,各奴隶主贵族纷纷效仿。凡有河处皆有河神,遇有河水泛滥就要祭拜河神。奴隶主贵族以此来愚弄百姓,并以祭河神为名勒索财物,以满足他们穷奢极欲的挥霍。
姒芒统治时期虽然天下太平,但百姓的日子并不好过。当时的国民经济是以农业为主,由于生产力低下,农民每年种地的收入很低,他们打下的粮食除了交纳赋税外,已经所剩无几,他们经常要忍饥挨饿,靠采摘野菜和其它代食品为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饿死人的现象。而夏王朝的贵族们却把搜刮上来的大量粮食用来酿造美酒,无休止的宴乐和挥霍。在这些贵族们的眼里,这些酒象水一样不值钱,那些种田的奴隶也同样是廉价商品,饿死奴隶和泼掉美酒是同等价值,有时美酒甚至比奴隶还要值钱。旧时代的史学家们总是称赞那些太平盛世的贤君明主,其实在那美好面纱的后面,也同样隐藏着许多丑陋和罪恶。
史书上还记载说:“(帝芒)十三年,东狩于海,获大鱼。”(《今本竹书纪年》)大概是这位喜欢游乐的天子在内地玩腻了,想到海外去开开眼界,于是便和大臣们率领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开到东海岸边,并且乘船下海捕鱼,获得了一条特别大的鱼。这条鱼究竟有多大,史书上没有说,肯定是相当巨大,否则不会记在史书上。猜想很可能是鲸类,因为古人把鲸也称作鱼。这条鱼是他们自己捕获的还是东夷人捕获送给他们的,史书上也没有说。可能这件事是姒芒执政以来最大的一件事,所以史官们便把它记了下来。
姒芒四十七岁即王位,在位执政虚记十九年,(《通鉴外纪》),卒于帝芒十八年(戊寅,前1843),终年六十五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芒、后芒,谥号帝芒。
姒芒在位年表
前1860(辛酉)元年
前1859(壬戌)二年
前1858(癸亥)三年
前1857(甲子)四年
前1856(乙丑)五年
前1855(丙寅)六年
前1854(丁卯)七年
前1853(戊辰)八年
前1852(己巳)九年
前1851(庚午)十年
前1850(辛未)十一年
前1849(壬申)十二年
前1848(癸酉)十三年
前1847(甲戌)十四年
前1846(乙亥)十五年
前1845(丙子)十六年
前1844(丁丑)十七年
前1843(戊寅)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