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远古帝王谱
577000000227

第227章 夏王姒不降

在位起讫:公元前1818前1749年。

生卒年:公元前1840前1749年。

出生地: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立都:老邱(今河南开封市陈留县北)。

年号:不降元年(甲辰,前1817)。

夏王姒不降,姓姒,名不降,又称后降、江威、江武。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夏王朝第十三任王。姒不降的祖父是夏王朝十一任王姒芒,父亲是十二任王姒泄。

夏王姒泄早年无子,直到四十二时,他的一位爱妃才为他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姒不降。姒不降生于帝泄三年(辛巳,前1840),出生在老邱的王宫。夏王姒泄喜得王子,欣喜若狂,下令大赦天下,举国同庆。此后,姒泄对儿子十分疼爱,稍大后,便在朝中选最好的老师教他学文习武。姒不降天资聪颖,许多知识一学就会,各种武功一点就通,进步很快,十几岁时就成了文武全才。

公元前1818年,夏王朝第十二任王姒泄在宫中去世,姒不降以长子身份即帝位,号帝不降,以甲辰年(前1817)为帝不降元年。

姒不降即位之初,仍施行父王姒泄制定的基本国策,对内加强经济管理,努力发展生产,逐步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对外对周边的夷族方国保持友好往来,使国家在总体上保持稳定。但这种和平安稳的局面并没有维持多久。

帝不降六年(己酉,前1812),九苑叛乱,一群奴隶和自由民联合起来造反,杀死贵族头领,组成浩浩荡荡的起义大军,公开反对夏王朝的统治,并向夏王朝的统治区域发动进攻。姒不降调动夏王朝的精兵和各诸侯国的队伍进行围剿,很快平定了九苑的叛乱。《古本竹书纪年》载:“不降即位,六年。伐九苑”,指的就是这场战争。

九苑之地在于何处,现在已经很难考证,可能是一个夷族方国,也可能是一个诸侯国,因为没有标明方位,很难知道它在今天的哪里。有人认为九苑很可能就是战国时赵国的九原,但九原的地望在今天的内蒙包头市西,夏王朝的势力范围似乎还没有达到那里,因此这种说法很难成立。其实九苑在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这一记载了解到,在姒不降执政时期,夏王朝又开始了血腥的战争。夏王朝对平民和奴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点燃了民众反抗的烈火,起义的民众虽然被镇压下去,但夏王朝的统治却从此不得安宁了。各地不断传来民众暴乱的消息,弄得姒不降十分恐慌。

而这时各诸侯国之间也不断发生争端,他们为各自的利益互相攻伐,争夺土地和人民,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其中最有影响的就是商侯上甲微(即子报甲)。

上甲微是先商的第十任国君(诸侯),他的父亲是先商八任君子王亥。子王亥于公元前1831年在有易国强奸少女,被有易国的国君绵臣处死后,他的弟弟子王恒接替他为商侯,为先商第九任君。二年后子王恒去世,传位于子王亥的儿子上甲微。上甲微于公元前1827年联合河国灭掉了有易部族,将国都迁到有易(今河北保定市易县),此后便不断对外扩张,侵吞边境的小国,发展自己的势力。

帝不降三十五年(戊寅,前1783),商侯上甲微以皮氏乱政为借口,大举进攻皮氏(诸侯国,居今河南安阳市),将其国灭亡,占居了皮氏全部领土。接着,上甲微下令在皮氏修建都城,新都建成后,取名为殷,所辖之地称为殷邑。商族迁都于殷后,始称殷,又称殷商。至此,殷商一族几乎控制了整个北方。诸侯国之间的攻伐和扩张,对夏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虽然这些壮大起来的诸侯并没有不臣之举,但却给夏王朝的后世子孙留下了重大隐患。

姒不降先后生了十几个儿子,但这些儿子全都是庸碌无能之辈,难以继承帝业。姒不降的小弟弟姒扃聪明好学,很有治国才能,多年来一直在朝中辅佐他治理国政,深得他的器重。他有意把帝位传给弟弟,又恐怕自己死后他的儿子们不服,发生争权夺政的暴乱。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在自己生前就把帝位传给弟弟,自己退居二线从旁监国。

帝不降五十九年(壬寅,前1759),八十岁高龄的姒不降果断地做出决定,把王位禅让给弟弟姒扃。《今本竹书纪年》记载:“(不降)五十九年,逊位于帝扃。”又说:“三代之世内禅,惟不降实有圣德。”夏、商、周三代帝王,只有姒不降是位有圣德的明君,他没有把帝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有才德有威望的弟弟。

姒扃即位后,仍以姒不降的年号纪年。

姒不降二十三岁即帝位,在位执政五十九年时逊位给弟弟姒扃,逊位后又活了十年,于不降六十九年(壬子,前1749)去世,享年九十岁。死后葬地不详,尊号夏王不降、后不降,谥号帝不降。

姒不降在位年表

前1817(甲辰)元年

前1816(乙巳)二年

前1815(丙午)三年

前1814(丁未)四年

前1813(戊申)五年

前1812(己酉)六年

前1811(庚戌)七年

前1810(辛亥)八年

前1809(壬子)九年

前1808(癸丑)十年

前1807(甲寅)十一年

前1806(乙卯)十二年

前1805(丙辰)十三年

前1804(丁巳)十四年

前1803(戊午)十五年

前1802(己未)十六年

前1801(庚申)十七年

前1800(辛酉)十八年

前1799(壬戌)十九年

前1798(癸亥)二十年

前1797(甲子)二十一年

前1796(乙丑)二十二年

前1795(丙寅)二十三年

前1794(丁卯)二十四年

前1793(戊辰)二十五年

前1792(己巳)二十六年

前1791(庚午)二十七年

前1790(辛未)二十八年

前1789(壬申)二十九年

前1788(癸酉)三十年

前1787(甲戌)三十一年

前1786(乙亥)三十二年

前1785(丙子)三十三年

前1784(丁丑)三十四年

前1783(戊寅)三十五年

前1782(己卯)三十六年

前1781(庚辰)三十七年

前1780(辛巳)三十八年

前1779(壬午)三十九年

前1778(癸未)四十年

前1777(甲申)四十一年

前1776(乙酉)四十二年

前1775(丙戌)四十三年

前1774(丁亥)四十四年

前1773(戊子)四十五年

前1772(己丑)四十六年

前1771(庚寅)四十七年

前1770(辛卯)四十八年

前1769(壬辰)四十九年

前1768(癸巳)五十年

前1767(甲午)五十一年

前1766(乙未)五十二年

前1765(丙申)五十三年

前1764(丁酉)五十四年

前1763(戊戌)五十五年

前1762(己亥)五十六年

前1761(庚子)五十七年

前1760(辛丑)五十八年

前1759(壬寅)五十九年

前1758(癸卯)六十年

前1757(甲辰)六十一年

前1756(乙巳)六十二年

前1755(丙午)六十三年

前1754(丁未)六十四年

前1753(戊申)六十五年

前1752(己酉)六十六年

前1751(庚戌)六十七年

前1750(辛亥)六十八年

前1749(壬子)六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