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金一南讲:世界大格局,中国有态度
5771900000004

第4章 国际政治跷跷板,中国有态度(中国篇)(3)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到今天发展壮大,基本是与我们的军事走的同一条路子,就是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然后从装备非常简陋走向尖端。海军从成立开始,用简陋的装备打了很多仗,基本上海军在维护国家权益的战斗中没有停止过。

像解放初期的万山海战,到1955年解放一江山岛,海陆空联合作战,海军发挥了非常好的作用。到八六海战、崇武海战、西沙海战、南沙的3·14海战等,全是海军维护祖国权益的一系列行动,而这些作战行动中绝大部分战斗我们都是以弱小的力量,抗击强大的力量。

我们海军处于相对弱小的环境,因为海军这个军种与陆军、空军都不太一样。比如陆军,你给一个战士一杆枪,他就是一个战斗力;空军一个飞行员有一架飞机,这飞机载弹,不管是空投或者空射,一个飞行员驾驶一架飞机,也能形成一个战斗力,当然它的战斗力比陆军就昂贵多了。

但最贵的是海军,海军需要一条舰船,这一条舰船的钢铁含量、上面有多少人员的组建,才能拧成一股绳,才能形成完整的战斗力。

所以当我们讲联合作战的时候,很大程度上是针对陆军讲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针对空军讲的。而海军,早就是一支联合力量了。

海军出航,本舰包括轮机、枪炮、航海,包括各种各样的指挥、各种各样的武器,各个甲板上边的、甲板下边的,如果海军没有这样的总体配合,就形不成一个完整的战斗力。就是说海军军舰往往要数百人动作整齐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斗力。潜艇要有数十人动作整齐一致,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战斗力。

海军的这种要求,它的技术含量、多人和大的代价形成的战斗力,是与陆军、空军都不一样的特点。

当然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就是海军建设需要的投入比较大,所以比较小的国家,或者经济力量比较弱的国家,搞海军往往捉襟见肘。

比如新中国成立很长时间,我们其实并不太富裕,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当时的主要任务是国土防御,防备美国从东部对我们入侵,反登陆;防备苏联从西北、华北、东北三个方向对我们入侵,主要考虑陆上作战。所以说新中国成立相当长的一个阶段内,对海军的投入实际上并不是很多。

1974年西沙之战,我们对阵南越——我们称之为南越伪军,南越派来海军强占我们的西沙群岛,它的军舰排水量1500吨,比我们大得多,我们出动了猎潜艇和几艘扫雷舰,都在1000吨以内,五六百吨,吨位比它小得多。

中国虽然很大,南越很小,但当时它的军舰很大,我们比它小得多。但是我觉得在这次的战争中,我们能看得出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面貌,一扫过去北洋水师那种不敢战、不会战、不能战、战之不胜的状态。

西沙之战,我们的军队靠着简陋的装备,用机关炮扫射,投手榴弹。手榴弹是陆上的武器,西沙之战都扔上手榴弹了。两个舰离得非常近,完全是海上刺刀见红。当时给南越海军造成重创,击沉了它的军舰,完成西沙之战的胜利,保卫了领海。

这是我们海军保卫国家利益非常著名的一战,当时的装备多么简陋,海军长期建设投入不足,而且又经过“文化大革命”,但是中国海军官兵有这种战斗精神,实际上在西沙之战中,完全是用精神把对方压垮了。

西沙之战后,国际媒体对此战报道了很多。南越的军舰被击沉了,觉得很丢脸,它们说我们使用了冥河式的导弹,是冥河式的反舰导弹把它打沉了,实际上我们当时用的是机关炮、手榴弹。

当然,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说体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战斗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今后也绝不会让这种局面再出现。

我们一定要加强海军装备建设,现在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发展。

通过这次海军建军60周年海上阅兵,能看到60年来我们海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10年来,发展速度最快。而近七八年、八九年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50多年的发展速度。而最核心的一条原因是,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了。我们的经济产出、财政收入、国民总收入,发展非常快,上升很多。有钱了,就有了建设强大海军比较好的物质基础,没有这样的物质基础是不行的。

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表示,人民海军建设的当务之急是大力推进整体转型、提升海上核心军事能力。这种转型主要是根据国家利益、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需求。

我们的海军长期是一支近岸作战力量,防备敌人的登陆,防备美蒋窜犯大陆,防备敌人从渤海湾、胶东半岛、辽东半岛、江苏这一带登陆,这是我们长期防御的重点。长期以来,海军处于近岸防御的态势,防止敌人打进来。

但是从今天看,中国的安全环境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今天敢于入侵我们的力量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今天的问题是,维护祖国统一的任务,维护海洋权益的任务,维护我们海上航道安全的任务,一系列全新的安全诉求提出来了。

如果海军还按照过去近岸防御建设思路,等待别人打进来,防止别人登陆,防止别人从海上接近我们,已经无法完成我们今天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今天的任务要求我们海军具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更大的监控范围、更大的火力控制范围。

之前我们内部也发生过争论,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要不要去亚丁湾护航的问题,要不要去,有没有必要去。很多人说我们连家门口的事还没有完全管好,我们还有一些海洋权益存在争端,东海、南海都有这个问题。

还有同志讲,我们国家还没有完成统一,跑到亚丁湾干什么。实际上我们今天感到,当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编队在亚丁湾成功完成护航任务返回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海军担负的角色,它是中国在新的环境中、新世纪条件下履行大国责任,同时也是对我们国家利益的有效维护。

这种决策和责任,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思想准备,另一方面要做好能力的准备。

思想准备要齐头并进,实际上完成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型,从过去单一近岸防御的思想转化成在一个更大的范围维护中国海洋权益、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我们讲海军转型,当然有很多很专业的话,如果不是搞海军的话,可能不一定听得懂,但是我们从这个角度一讲,就能明白,就是如何维护我们变化发展的国家利益。我们的军事力量,尤其海上力量,如何在维护国家利益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新世纪中国海军既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参加中国海军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的,有美国海军拉夫黑德上将。拉夫黑德是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实际上是美国海军一号人物,这是美国海军方面所做的一个非常友好的表示。

还有俄罗斯等十几个国家海军各个层面的领导,都到中国来访问,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

当然这种友好的表示,也隐含着对我们力量的注重。如果单单是友好的话,美国没有必要派海军的第一号人物来。从美国海军来说,这是对于发展迅速的中国海军和海上力量,表示出一种中国海军应当得到的尊重。

像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2007年4月访美的时候,他就得到过这种尊重。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在五角大楼外欢迎他,美国国防部长、美军参联会主席、海军作战部长都在五角大楼里边等他。

这绝不是五角大楼或者美国三军系统对吴胜利司令个人的尊重,这是美国最高军事当局,对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力量的尊重。这种军人之间的尊重,绝不单单是一个礼节的问题,它第一是对你力量的认识,第二是对你力量的承认,这点认识和承认都是很重要的。有这种充分认识和承认才真正能让一个国家维护自己的安全。

中国作为内陆国家,有2万公里的陆疆,但是我们还有1.8万公里的海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对陆疆的宣传是足够的,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领土,这指的是我们的陆疆。但是从小学到大学,相当多的人不知道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权益,这是我们的海疆。

12海里领海,然后毗连经济区,然后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个范围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认定的,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

这是我们教育中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对于一个民族事业是有影响的。我们的一寸土观念,好像守住每一寸土地就可以了,实际上联合国也划归了我们管辖的海洋权益范围。这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权益,包括海底的油气构造、海底锰结核矿、海水潮汐的利用等,至于渔业资源就不用说了。

实际上,海洋是人类发展的大自然宝库,对这一部分我们的认识是不够的。根据中华民族长期以来的历史经验,我们的主要危险来自海上。1840年,帝国主义国家从海上过来入侵,八国联军、英法力量迫使我们签订屈辱条约,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北京条约》等。所以我们习惯把海上看成威胁的方向。

我们在今天看,海洋不是威胁的方向,海洋是发展的方向。这是一个民族思维做出的很大的转变。当然也有安全的威胁,但是总体来看,有没有克服威胁的能力?我们海军建设就是本着这一点的。中国人民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能把海洋真正作为一个发展的方向。

这种观念的变化,当然不仅仅是军队,还包括地方。

海军节就是非常好的契机,通过海军节,从小范围来说,让国民、让世界认识新中国海军建设;从大范围来说,实际上让我们国民从一个更大的范围认识中国的海洋权益,也是从一个更大的范围让世界看到,中国人对自己海洋权益的认识和对自己海洋权益捍卫的决心。

5.大军区设置,已不能满足我们的安全需求

“跨越-2009”跨区实兵检验性演习于2009年8月11日开始。按照预案,分别隶属于沈阳、兰州、济南和广州4个军区的4个陆军师,在总参谋部的统一部署下,拉到本战区以外的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在陌生地区展开演练。

参加演习的4个军区,出动兵力达到5万人,各种车辆和大型武器装备6万多台,机动的总里程达到了5万多公里。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进行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演习,活动区域、范围最大,涉及多个军区。它的核心就是演练远程机动。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国家面临严重的安全态势。毛泽东同志讲,我们要准备苏联从北面打进来,美国从东面打进来,老蒋从东南窜犯大陆,印度从南面打进来。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各大军区,每一个大军区就是一个独立的战区,在自己战区之内,遂行作战指挥行动。

现在我们的安全态势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入侵中国、肢解中国的力量基本上不存在了。过去这种大军区设置,守土戍边的任务,已经不能满足我们今天的安全需求了。就应对非传统安全和传统安全这两个领域来看,原有的大军区设置和原有的赋予大军区的使命,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要求了。

按照分布来看,北京军区和沈阳军区重兵云集,主要是为了防备苏联可能对我们的入侵,和美国从东部对我们的威胁。在今天看,这个兵力的分配是不太平衡的,因为相对来说,西部、西南部和南部兵力就单薄了一些。

但实现了跨越式调动,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当一个战区有了问题,其他战区的力量能迅速增援。

跨区调动、跨区兵力运用,是我们应对未来安全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重要方式。

当然,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比如各个战区主要根据自身战区作战地域和作战对象,进行具有本战区特点的适应性训练。西南地区主要是山岳丛林地区作战;在西北、华北、东北主要是平原作战、高原作战。

平原作战、高原作战、山地作战、丛林作战、水网作战,对部队的训练要求、装备要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今天实际上提出一个要求,军队必须既能在平原作战,也能在高原作战,要具有适应性和多样性。

适应多地区作战,要有一个过程,沈阳军区和兰州军区具有共同的特点,是广袤平原作战和高原作战,平原和高原地形都相对比较平坦,在这种情况之下的跨越差异不是很大。而从北部到南部,从平原到山地跨越差异要大一些,对部队适应性提出的要求更高。比如北部军区的重型装甲机械化部队,拉到南部战区水网地带确实有问题,道路、交通都成了问题。但是并不能因为装备的限制,部队就不能远距离行动。

当然,我们第一步从具有相同特质的地形、作战任务和作战区域开始,完成这种跨越。今后还要完成其他跨越,即使完全不同特质的地形也要完成跨越,比如平原作战部队,进入丛林地区遂行军事行动。

这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对军队提出的要求,以便在未来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跨越-2009”是一个开端,之后要继续加强。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作“兵贵神速”,美军也有一句名言“在24小时之内运来一个营,比10天之后运来十个师更重要”。

今天世界各国的军队都面临这样一个问题,作战能力作为核心军事能力,有一个非常大的依托,就是投送能力。如果你在一个固定区域拥兵200万,在远离这个区域的地方发生了冲突,在2个月之内只机动了20万兵力到这个区域,那么实际有效兵力只是20万,不能机动到这个区域的部队,就不能发挥作用。

随着信息化的进程,军队装备日益更新,各种现代化的装备进入军队,军队提高机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