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点是策略,当今世界国际关系复杂,大国关系复杂,中国又处在崛起的关键时刻,想看中国笑话的不在少数;想围堵中国的也不是一两个;想挑起中国与周边众多国家不和,利用中国长期以来和这些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挑起这些国家对中国的不满,构建隐形的围堵圈,围堵中国、遏制中国崛起的大国,也不是一两个。所以今天我们要有这样的海洋意识,要建立相应的力量,我们必须思考我们的策略,怎么在损伤最小的情况下,完成对我们利益的有效维护。
这个问题是世界性的难题,它不是今天决定,明天实施,后天见结果的问题,需要我们周密的思考和长期的准备、判断、协调、运作。当然适当时候展示力量也是需要的。
海上通道:经济发展的命脉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越南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宣称:美国在南海有“国家利益”,暗示中国在“胁迫”南海周边国家。她特别主张形成一个解决南海问题的“国际机制”,这跟中国反对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多边化,而主张当事国一对一双边谈判的立场明显相悖。
美国利用在越南召开的东盟会议,做了这么一番讲话。我们当然不能说这是精心策划的行动,但它也是有意要显示美国存在感的一种表示。
当然美国利用的场合非常巧,它并不是美国国务院单独发表一个声明,或者它的某一位将军单独讲的话,它利用了东盟会议这个场合,因为东盟的几个国家,包括越南、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在南海问题上都和中国存在争端,它就利用了这一点,利用了这个矛盾宣示美国的利益。
这是一个美式的典型做法,美国要宣称它在南海的利益,绝不是单独地宣称它在南海如何如何,看见南海存在这样的缝隙,它就利用这样的缝隙。它最终要达成什么呢?
越南方面有些人很高兴,“哎呀,美国站出来了,好像是维护我们的利益”。菲律宾有些人很高兴,说美国是不是在帮我们说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有些媒体也挺高兴,说美国是不是在为我们说话。
实际上美国最终是在为美国的利益说话,它是在利用地区的分歧达成自己的利益,这是美国维护它的国家利益一个非常巧妙的手法。
当然,你从国际地缘政治来看,距离美国如此遥远的一个地方,南中国海,美国居然宣称与它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这是非常荒谬的。
中国稍微表示了一下,比如说南海跟中国的重大利益相关,很多美国人觉得非常受不了。仅仅从地缘上来看,南海离中国如此之近,而从美国本土要跨过整个太平洋,还要绕过巴士海峡,还要经过菲律宾,经过中国的南沙群岛,才能进入南海。这个区域距离美国本土如此遥远,它居然宣称在这个区域的国家利益。
当然它宣称的利益是什么呢?说是美国的航行利益,美国的和平通过权。仅仅通过权就是你的利益吗?南海区域那么广大,什么时候美国的船只在通过南海时受到阻碍了?任何情况都没有。
美国在新加坡的樟宜有庞大的海空基地,非常大的军事基地,具备航母停泊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之下,美国的所有船只通过这个区域,从来没有受到任何的威胁或者说是哪方阻止。如果非要说有威胁,可能只是来自少部分海盗,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对美国在南海的通过权发出任何的威胁。
美国宣称在南海所谓的国家利益,实际上是在发出威胁,就是这个地区必须按照美国所认定的规则行事,其他任何国家在这个地区的主权诉求都必须符合美国的规则,这是赤裸裸的霸权逻辑。
我们不能把这个事情看得太重,不要以为美国这个话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话,美国在南海宣称它的这样一个利益了,南海形势要发生什么巨大的演变了,整个地区要出现对中国非常不利的态势了,其实没那么严重。
我们还要坚信一点,就是东盟各国,包括与中国存在争端的这些国家,它们和平发展的愿望和与中国搞好关系的愿望,这点是不可改变的。如果因为希拉里的这句话,美国宣称在南中国海有重大的利益,南海方向就出现一个集体抗衡中国的同盟,我觉得没有这种可能性。
这种尝试希拉里不是第一个,2005年的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讲得比希拉里透彻得多。当时在新加坡召开亚洲安全会议,也是利用这么一个场合,拉姆斯菲尔德就讲过,他说东盟各国你们无法单独对付一个强大的中国,你们必须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组织才能对付它。
拉姆斯菲尔德刚刚讲完话,新加坡的副总理李显龙上去发言,李显龙讲得很清楚,他讲今天的东盟各国视中国的发展为机遇,而不视中国的发展为威胁。李显龙还讲,今天要让东盟各国组织一个冷战时期的东南亚条约组织,重新围堵中国,没有这个可能。东盟和中国每年的贸易,2005年还不算,到了2007年、2008年,贸易量超过了2000亿美元,东盟10+1也好,东盟10+3也好,这种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希拉里的一句话,就毁掉整个的南中国海形势或者中国与东盟的关系,美国人可能有这样的愿望,但它根本就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首先不要把这个看得非常严重,以为他们的话有多么了不起,美国要如何如何,地区的形势就得唯它马首是瞻,马上做出相应的调整。美国如果以为各地区都会按照它的风向标来转的话,那它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影响力和自己的实力。不要忘了它在阿富汗战场和伊拉克战场的处境。在这种情况之下,重新拿出冷战时期的那种大棒来行事,是行不通的。这点美国人自己本身也很清楚。
当然,我们也不要看得太轻,不要以为美国人这是随便说说而已。这是美国的所谓国家战略安排的一部分,就是如何有效地围堵中国。我们不要以为冷战已经完全过去,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中国力量的逐步增强,美国对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在逐步增强。
2008年,当时美国的外交学会的学长理查德·哈斯发表了全面评估中国崛起报告。他在那个报告里讲,别人都在讲中国崛起如何不得了,我认为中国崛起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不得了。
他列举了六条理由。前五条理由都是有关军事的,驻扎在关岛的美军如何如何,驻扎在日本的美军如何如何,美军的国防投入、美军的训练、美军的实战经验,等等,列了一大堆美军的优势。
第六条我认为非常关键,第六条他写的什么呢?说美国牢牢控制着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海上通道。
所以我觉得,希拉里的话不要看得太重,但是也不要看得太轻,核心就在这儿。美国不是担心它的通道将被别人控制,而是像理查德·哈斯讲的,美国牢牢控制着中国经济赖以发展的海上通道,这是美国的用心。
美国所宣称的南中国海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相关,实际上是想控制这片海域,然后把中国、日本、韩国,包括东盟各国的海上运输通道掌握在手里,这些国家的命运也就掌握在它的手里了。
所以,不是别人要控制这个海域,而是美国想掌控这个海域。
当然,美国知道它在这个区域想独立地扮演这个角色非常困难,所以它利用这个区域的矛盾,充分利用这个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不和,达成它的目的。
有一位同志讲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没有阴谋,所有东西放在桌面上,经得住历史的检验,我们不对他人有任何的企图。这话讲得很对,这就是中国人坦荡的君子之风。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你没有阴谋,不意味着别人没有阴谋。
一方面我们在加速发展,我们和各国要达成共赢的关系,这是我们的愿望。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人家在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扼制你。
国际金融危机中,我们起了多大的作用,包括对美国经济的帮助。这是我们做得非常君子的事情。
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了,美国对台售武,美国总统对达赖的会见,美国总统迫使人民币升值,然后美韩企图在黄海军演,然后美国国务卿宣称在南海的巨大利益。
把这一系列问题联系起来看,你就能看见,中国人仅仅凭我们的善心,仅仅凭我们的友谊,仅仅凭我们的一片赤诚,在国际上行事的时候,要注意国际上有一些这样的力量,有一些人出于这样阴暗的心理,他们是希望中国出现混乱,出现动荡的。你没有出现混乱,没有出现动荡,那么他们要扼制、限制你的发展。
所以,我们对希拉里的话既没有必要看得很重,以为整个地区要掀起多大的波澜,以为整个地区要按照美国的意志重新组合,也不要看得很轻,人家对我们的围堵和限制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这点是需要我们加以牢记的。
中国虽然在崛起,但是有很多的先天不足,包括与邻国有很多历史纠纷和领土纠纷。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就写道“地缘即宿命”。
因为我们居于一个并不是非常好的历史条件,当新中国成立的时候,首先台湾就处于一个分裂的状态,这对我们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长期影响。
其次,随着新中国建设的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出现了南海权益的流失。本来南海什么问题都没有,你可以看看20世纪40年代、50年代以至60年代中期以前的世界地图,不管是伦敦的泰晤士地图,还是美国出版的地图,或者世界各国出版的地图,甚至包括越南、菲律宾出版的地图,南海的权益都是属于中国的。这是国际公认的。
但是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所发生的对南海岛屿的争夺和抢占,恰恰利用了中国的一个空隙,因为当时正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给我们今天解决问题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扰,就是其他的力量事先占领,造成既成事实,然后我们处于一个非常不爽的状态。
中国并没有像美国那样前进的任务,从来没有设想控制中东、控制中亚、控制南美、控制非洲。我们只在追求一个主权国家必须完成的状态,保卫自己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这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任务,这个任务我们还没有完成。
美国意图构建亚洲形态的北约
2011年10月,日本和印度举行战略对话,传出了大量“针对中国”的信息。日本与印度战略合作升温毫无疑问是针对中国而来的。
日本与印度的这种战略合作,对美国来说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情。美国以前早就想组建一个所谓亚洲形态的北约,欧洲的北约整垮了苏联,毫无疑问,亚洲形态的北约是针对中国而来的。
亚洲形态的北约,主要就是联合南面的印度、北面的日本,但是这个设想提出了很长时间,以前日本很热心,主要是印度不热心,一直回复迟缓。印度有印度的考虑,很大的考虑就是印度不愿意绑在美国的战车上。
日本表现出了非常高的积极性,在遏制中国方面,日本的态度跟美国是完全契合的,但是跟印度是不是完全契合呢?还不一定。
它们能往前走多远,这是很难说的。印度能不能完全按照日本的想法,或者按照美国的想法,组成一个亚洲的北约来包围、遏制中国,印度并没有做好这种准备。而且从中长期来看,印度也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扮演一个别人给它指派的角色。
不仅印度和日本,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国似乎出现了一种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趋向。面对这种趋向,我认为应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别人动作频繁,这是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和注意的。虽然我们讲和平崛起,但我们看到,很多人不愿意看到中国崛起,不管你是和平崛起或者什么崛起,这个行动当然有它一定的必然性。就像英国人讲过的,所谓大国崛起,必然是孤立一直伴随,这是个普遍的现象。从客观来看是这样。
从主观来看,我们其实有很大的调整空间。我们长期以来以大国关系为首要,非常注重大国关系,注重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中日关系、中俄关系。当然从今天来看,大国关系依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们必须对周边投入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注意力。
我们长期以来过多地关注与大国的关系,对周边的环境重视不够,任何关系都是要经营、要安排、要部署的,我们在这方面重视不够,因此形成我们周边的缝隙甚多,极易被他人所乘。
包括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湄公河惨案”也好,缅甸的密松水坝项目被取消也好,包括南海出现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对中国的一种警示。
当然,我们可以说这是别人的挑唆、别人的挑拨,或者对我们的恶意围堵,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长期经营也不够。也确实出现了一个调整的空间,在今后我们要重视和加强与周边的关系。
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
近年来,湄公河水域走私毒品、武器弹药等犯罪活动比较突出,船舶遇袭事件时有发生。2011年10月5日,中国两艘货船在湄公河水域遭到武装人员的袭击,13名中国船员遇害。
一个地区性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由某个对各方利益都造成很大损害的突发事件推动的,促使各方开展合作共同应对此问题,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机制。
中国、泰国、缅甸、老挝合作成立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机制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从眼前来看,它解决的是湄公河的航运安全问题;从中长期来看,实际上包括更大的地区安全内容,比如说禁毒、反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