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手册
5782300000002

第2章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党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组织的职责任务写进《党章》,十七大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农村、企业、城市社区和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而十八大再次重申了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领域党建的重要性。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指各种社会经济成分中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组织。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包括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国有成分和非集体成分的经济组织。这类经济组织是指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归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占主导或相对主导地位的企业组织。所谓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占相对主导地位是指外商、港澳台所占股份虽不足百分之五十,但其股份所占比例最大,相对于其他股东对企业起到控股作用。

社会组织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的规范并围绕一定的目标聚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新社会组织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新涌现出来的相对于政党、政府等传统组织形态之外的各类民间性的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部分中介组织以及各类社区活动团队。新社会组织种类繁多,有工商经济类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会福利类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等等。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称“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一般简称“两新”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所面临的新课题。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党务工作,不仅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作覆盖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而且也是加强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同时对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党的十八大后的新形势对“两新”组织的党建党务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不断推进这项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一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这两类组织的日益增多,迫切需要从实际出发,在这些组织和群体中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将党的影响和作用渗透到新的经济社会空间,把新的社会力量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有效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一)“两新”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已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力量。据国家工商部门统计,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已达900多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0%,成为我国最大的企业群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个体工商户超过36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0%,上缴国家的税收比重不断增加。2011年,全国500强企业中,有非公有制企业184家。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还提供了我国约65%的发明专利、80%的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以及85%以上的出口贸易,成为我国自主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生力军。近几年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同党和政府风雨同舟、共克时艰,积极转变发展方式,踊跃投身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产业、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了经济实力的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都对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国新社会组织年均增长10%以上,我国的新社会组织得到了蓬勃发展。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3.9万多个,同时,在各级民政部门备案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4万多个、城市社区社会组织20万多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健全和规范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机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已成为今天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两新”组织已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日益凸显。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作为新领域党建,工作基础薄弱,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很多。如何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领域。“两新”组织的存在和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加强“两新”领域党建工作本质上是为了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

“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总体上仍较落后,发展不平衡。这一问题如不抓紧解决,就难以实现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政治领导,难以保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难以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作用。所以更需要从战略的、全局的高度提高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我国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分子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由于其自身体制机制的显著特征,成为现阶段国民经济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引人瞩目的亮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市场建设,加速了产权、土地、劳务、资本、信息和技术等多种要素市场的形成,推动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促进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踊跃参与国家一系列大型建设项目,它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在加快市场机制的形成和完善等方面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具活力的部分之一,它不仅对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多样化需要,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吸纳了大量社会闲散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非公有制经济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还是建立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就业体系,保持社会稳定,都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从发展前景看,由于中央政策明确,地方政府支持,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人们思想观念更新,非公有制经济在一段时期内仍将快速增长,在我国社会发展中也将发挥出更大作用。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增强国民经济实力起着巨大作用

非公有制经济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条件和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要求,它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财政收入的增加、社会事业的发展、社会稳定的增强等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强劲增长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30多年的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迅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平均增长率远远超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增长率,对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全国工商联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非公企业利润总额达到1.82万亿元,从过去5年的平均数计算,平均增速达21.6%,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占比超60%,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全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由改革开放初期不到1%增加到现在的60%以上。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目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企业的税收在国家总税收中已占到了58%以上。相对于一些国有企业长期亏损为国家造成巨大财政赤字的压力来说,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更显示出其对国家经济的巨大贡献。

(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作贡献的最突出表现,是为广大城乡劳动者提供了就业机会。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解决城乡劳动者就业发挥着特殊的作用。长期以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积极安排就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成为安排社会就业的主渠道。来自全国工商联的统计显示,目前,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就业的人数已经达到约1.5亿人,而且每年还继续吸纳着80%以上的新增就业人员。新增就业岗位9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的。2011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人,其中80%以上的城镇就业、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提供的。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所作的重要贡献,还主要表现在它们积极参与国家扶贫开发,特别是“光彩事业”“温暖工程”和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发展的同时,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不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都积极投身慈善事业,已成为全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参与者,为建设幸福和谐社会,捐款捐物,倾情奉献,令人称赞。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广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捐款支持社会公益事业的款项达数百亿元。

(五)新社会组织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

新社会组织不同于企业,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而设立的,具有非营利性和公益性,又不同于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体系和运作机制,具有自愿参与、中立自主和多样灵活等特点。因此它一方面能够弥补或纠正“市场失灵”,包括可以参与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另一方面,可以弥补“政府失灵”,可以为需求较高的人群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也可以为有特殊需求的人群提供特殊的公共物品,还有利于解决只由政府提供时的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在不少领域弥补了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新社会组织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直接服务于民生的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是构建和谐社会有效的“减压阀”和“稳定器”,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补充力量。近年来,新社会组织在抗灾救灾和重大活动中,累计募集款物超过1000亿元,动员社会志愿者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推进公益慈善事业的引领者。新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吸收了部分就业人员,舒缓了就业压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新社会组织提供的就业岗位已经超过1000万个。新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个高度流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政府不可能包办一切。让社会组织适当承担公共服务功能,不仅是政府管理创新的体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然,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各地还需要完善依法管理和监管机制。在推进新社会组织发展的同时,也提出新社会组织要把贯彻中共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章程和法律法规作为根本准则,把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会员作为根本宗旨,以诚信为立身之本,以自律为发展之道,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自觉接受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监督,正确处理好自身发展和政府扶持的关系。

二 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

建立和完善党的组织基础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主要任务,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对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具有重大意义。否则,我们党执政的地位和作用就会受到损害,甚至有可能削弱和淡化我们党的政治领导。

据中央组织部最新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8668.6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达430.4万个。传统领域基本实现党组织全覆盖,新兴领域党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中,全国278.4个非公有制企业中,有162.7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总数的58.4%,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4.1个百分点。全国27.5万个社会组织中,有11.5万个已建立党组织,占社会组织总数的41.9%,所占比例较上年增加6.8个百分点。

(一)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增强党的阶级基础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是阶级的政治组织。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我们党从来不讳言自己的阶级属性。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和政治优势。在工人阶级中建立和发展党组织是我们党坚定不移的组织路线,也是我们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两新”组织得到飞速发展,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新”组织中的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并呈稳定增长的趋势。“两新”组织从业人员同国有和集体企业职工一样,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是我们党的重要阶级基础。

在“两新”组织中的从业人员,既是推动改革和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维护稳定、巩固政权的重要力量。这些组织中的从业人员,与先进生产力联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社会文化的潮流,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大,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两新”组织中去,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广大“两新”组织职工,把他们团结在党的周围,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通过开展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可以促使党的力量深入到这些组织之中,加强同这些组织中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有利于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对于党来说,只有进一步加强“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把这些组织中的员工队伍和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并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才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更好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二)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我们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在执政过程中,需要不断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而在“两新”组织中加强党建工作就是扩大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作为执政党,党组织理所当然地要在“两新”组织中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党的执政地位主要是通过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领导来体现,党对“两新”组织的领导是通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引导,通过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同时也依靠“两新”组织的党组织的引导、监督。随着“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如何加强对这些组织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就理应受到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

“两新”组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比如,有些企业受利益驱动,违规经营、制假售假、偷税漏税、污染环境;有些企业忽视劳动安全保护和职工人文关怀,侵犯职工合法权益,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甚至酿成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受其影响一些企业特别是外向型企业经营管理困难。解决“两新”组织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这些组织中的党组织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事实已经证明党建强的组织,发展得也就好。因此,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凝聚企业各方力量,引导和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有利于扩大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党的组织基础指的是党的基层组织,它是我们党实现其政治领导的物质武器,是我们党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我们党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建设的重要环节。

中国共产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要吸纳全社会忠诚于祖国和社会主义的优秀分子,把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力量都想方设法凝聚、整合在一起,形成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巨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军人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同时也应该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吸收这些优秀分子入党,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

“两新”组织的快速发展对加强党的领导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全国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90%以上的新增就业岗位在“两新”组织,“两新”组织职工在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中已占多数。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领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任务日益重要而紧迫。全国“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和党员已达到相当规模。统计显示,2010年底非公有制企业中共有党员350多万名、党组织近30万个,但与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的形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石国亮2010年调查数据,我国社会组织的全部职工3329739人中,共有党员895750人。因此,加强“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已成为巩固和发展党的组织基础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根据“两新”组织迅速发展和从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及时调整基层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把“两新”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来部署和安排,进一步建立健全“两新”组织中党的组织体系,密切党与“两新”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的血肉联系,使“两新”组织的党组织在改革、发展、稳定等各方面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遇到突发事件、面临各种政治风浪时也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真正成为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坚强战斗堡垒。

三 做好党建党务工作有利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建工作,不仅对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也十分有益。“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党联系党员和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在“两新”组织的战斗堡垒,是职工群众的政治核心。做好“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对于这些组织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持、促进作用。

(一)党建工作可以有效地推动“两新”组织经营活动的开展

“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把关心、支持“两新”组织的经营管理作为重要职责,为它们排忧解难,促进它们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党组织关心和支持“两新”组织中的经营活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围绕“两新”组织的经营管理活动开展党建活动

每当一项新的生产或科研任务提出来,党组织首先要在所属党员中进行宣传和动员,要求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职工群众共同完成好经营管理的各项任务;当“两新”组织在政策咨询、资金融通、员工培训、市场供求信息、项目论证和审批、技术引进和开发等方面有求于党组织时,党组织总是尽可能地为它们提供服务;当经营过程中出现“急、难、险、重”的任务时,党组织总是要发动党员带头承担和完成;当“两新”组织发展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党组织要做好职工群众的工作,鼓励他们与业主共渡难关;当“两新”组织发展形势比较好的时候,党组织要引导业主居安思危,努力保持企业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

2.党组织及党员积极为“两新”组织的决策提出建议

“两新”组织的党组织要关心和了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两新”组织的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在这方面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发挥作用与国有企业党组织有很大的不同。国有企业党组织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两新”组织由于资产私人所有的缘故,其党组织不能直接参与决策,也无需对“两新”组织的资产负责,但可以围绕它们的经营管理,利用党组织的党员人才优势多提合理化的建议,多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从各种可能利用的渠道间接地参与决策。党组织及党员,通过提合理化建议,通过集中群众智慧,通过调动从业人员主人翁积极性,通过收集、反馈各界对经营管理意见等方式,参与经营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从而为“两新”组织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3.党员在“两新”组织经营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成为“两新”组织的骨干力量,为它们的发展勤奋工作,勇挑重担,开拓创新,成为“两新”组织得以发展的中流砥柱。在“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围绕着经营管理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贯穿到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往往能极大地激发业主和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实现组织的跨越式发展。

(二)做好党建工作有利于“两新”组织健康发展

一般来说,“两新”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愿望十分强烈。在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许多业主往往把经营管理仅仅看作短期的谋生手段或发财致富的途径,对自身的地位和长远发展存在某种不稳定感,因此,较少重视经营行为的规范。“两新”组织的某些经营行为已成为自身继续发展的障碍,例如偷漏税行为十分严重,造成国家税源大量流失;不正当竞争行为严重损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通过权钱交易,侵蚀公有制经济的资产;一部分暴富起来的业主追求腐朽生活方式,进行挥霍炫耀性消费;等等。规范“两新”组织的经营管理行为,帮助其克服无序性、盲目性和运作目的的狭隘性,不仅要强化立法和司法管理,还要在组织内部建立党组织,加强党对“两新”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党组织对“两新”组织的经营方向和经营活动可以产生巨大影响,要求其经营管理活动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的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价格、质量、信贷、产业发展方向、劳动工资、社会保障等方面,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

首先,党组织对“两新”组织起到宣传、引导作用。党组织通过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引导“两新”组织的业主及从业人员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义务,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两新”组织中的贯彻、执行。

其次,党组织努力发挥对“两新”组织监督、检查作用。内部监督、检查是“两新”组织自觉遵纪守法的有效措施。通过监督、检查,可以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及时加以弥补;可以督促“两新”组织建立自律公约,以内部规章形式加强自身约束;可以发现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有效地予以防止,从而使它们不犯错误、少犯错误。

第三,党员对“两新”组织的违法行为起到抵制、举报作用。作为党员,他们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违法行为,应当予以揭露,并带领从业人员予以抵制或举报,以使“两新”组织的违法行为及时得到遏止,避免走上邪路。

(三)党组织善于协调“两新”组织内部各方面关系

“两新”组织情况复杂,业主及从业人员既有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参差不齐,又有利益的差别和矛盾,业主与从业人员之间、从业人员与从业人员之间、企业与外界各方之间的矛盾是必然的。由于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所处的特殊位置,它不同于工会,不是只代表工人利益,因此,当这些组织中的劳资关系、资资关系、业主家族成员关系、劳劳关系、中方与外方关系等发生矛盾时,党组织出面调解,各方都比较容易接受。因此,党组织在处理和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方面,有着其他组织和个人所无法替代的优势。党组织所代表的不是哪一方的利益,更不能只代表资产所有者和股东的利益,而应当代表国家、集体、企业经营管理者和广大工人的总体利益。即从整体、长远、根本的利益来考虑“两新”组织的发展,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在“两新”组织中起到一种利益整合、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作用。

(四)党组织能够为“两新”组织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两新”组织的健康发展,除了自身必须转变经营理念和发展方式,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外,还需要党和政府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支持。业主为了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要求与党和政府建立起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联系渠道,并对关系到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前途的政策问题施加影响。但是,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大多数业主忙于经营管理,无暇参与社会活动和政治活动,因此,需要一个能把“两新”组织业主的利益要求集中并反映给党和政府的组织。因此,党组织就可以担当此角色。“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属于党的基层组织,它们在努力宣传、贯彻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同时,还有责任向上级党组织汇报业主和职工的愿望和主张,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更好地促进“两新”组织健康发展。通过党组织的努力,可以把“两新”组织业主的利益要求和政策主张纳入党和政府的决策。可见,党组织成为了沟通党和政府与“两新”组织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

党组织积极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反映业主的正确意见和正当要求,可以帮助“两新”组织解决政策法律许可范围和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它们与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比如与土地、水电、工商、税务、公安、环保、质监等部门的关系,以及与所在社区和周边群众的关系。一方面要求“两新”组织配合好有关部门和所在社区的工作,另一方面又要求各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两新”组织发展创造有利环境。对于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和吃、拿、卡、要行为,党组织可以以法律和政策为武器,并借助上级党组织的领导权威,支持业主坚决予以抵制,为“两新”组织发展撑腰壮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