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事,必先立愿。而实现宏愿,要有勇,也需有谋,最后事半功倍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个姑娘,在大街上披麻戴孝,要卖身葬父,老爷看不下去,便把她买下做姨太太。
老爷一生从没做过拈花惹草的事,在家里也向来是听太太的,现在突然要把姑娘带回家,所以见了太太就有点讪讪的。
太太吩咐把姑娘叫进来,家里上上下下都等着看一场好戏,可出人意料的是,太太没有发怒。
太太让那姑娘坐下,把她仔仔细细地看了一回,又平心静气地问了几句,随后才扬起眉毛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咱们立下一个字据,你们可依?”
这时候,老爷的两条腿已经开始哆嗦。
那姑娘却并不抬眼,只轻轻说了一句:“任凭太太吩咐。”
于是太太便说:“我是老爷用喇叭、号筒明媒正娶,八抬大轿打正门抬进来的结发妻,所以,你在这个家里永远都只能是个姨太太,活着从偏门进来,死了也不能从正门出去。”
老爷和姑娘一边听着,一边就连连点头。老爷当下还请来族长立下文书,签字画押。
随后,太太留族长吃饭。
开席时,太太说:“姨太太就是妾,‘妾’字拆开,不就是个站着的女人吗?”
就太太这句话,姑娘从此在这个家里吃饭就永远上不了桌。
姑娘就这样成了姨太太,被太太安排在了西跨院住下。
姨太太使老爷变得年轻,但老爷怕冷落了太太,所以平时有事没事总也到太太那里去转转。可太太不买他的情面,冷冷地对他说:“你不必上我这里来虚应,我也不会点你的卯。不过你岁数大了,平时注意点自己身体,别把命搭上了。”
后来,这姨太太也争气,替老爷生了个儿子。可是少爷一落地,就被抱到了太太房里,太太虽然自己有儿子,可她说少爷是老爷家的香火,得由她亲自来管教;到了少爷读书的时候,太太又吩咐老爷亲自过问。
太太把少爷管得很紧,可少爷就是老爱往姨太太房里跑,也难怪,毕竟是自己亲娘嘛。
一晃,少爷十二岁了。
这天,少爷起早,见太太还没醒,就悄悄来到姨太太房里,他见姨太太刚起床,老爷还倚在床头“呼噜呼噜”地吸水烟,也没谁吩咐,居然就把他们的锡夜壶端了出去。
偏巧,这时候就遇上了紧跟过来的太太,太太的脸色立刻就变了。
吃早饭的时候,太太让少爷直挺挺地跪在地上,问:“知错了吗?”
少爷垂下头去,说:“知错了。”
太太又看了姨太太一眼,说:“勺子大不过盆,井口大不过天,饿一天吧,长长记性。”
就这样,姨太太饿了一天。
老爷偷儿一样地省下自己的点心,送到西跨院去,可任由老爷怎么劝,姨太太就是不吃。老爷心里爱怜姨太太,也着实敬佩这个女人的硬性。
按说这事儿过去也就过去了,可从此少爷到姨太太房里反而来得更勤了,老爷也用自己一生的才华和精力,滋养着这棵苗苗。
少爷十八岁那年,老爷染风寒一病不起,临终前,他按着姨太太的意思,只给她留了这个西跨院和院后山坡上那几十亩竹林,其余的都给了太太。
老爷喊过少爷,嘱咐说:“你要用心读书,好生做人,记住我教你写竹子的那副对联:未出土而有节,乃凌云仍虚心。你要好自为之,给爹娘争气。”
老爷走了之后,太太大概因为办丧事的缘故,加上这时年纪也大了,连劳累加忧郁,终于也一病不起,没能熬过这个年。
临走的时候,太太也留下一句话:无论少爷将来做多大的官,也不能让他娘骑到我的头上。她差人把族长叫来,逼着姨太太指天发誓,如果不信守诺言,天打五雷轰。
姨太太苦熬岁月,终于把少爷培养成人。这一年,少爷中了进士,在吏部任职,要把姨太太接去京城享福,可姨太太怎么也不肯,说是逢年过节要给这里去世的人烧纸钱。
再后来,姨太太得了病,也要走了,少爷从千里之外赶回来。
弥留之际,姨太太只对少爷说了两个字:“争气!”她拉着少爷的手,指甲在少爷的胳膊上掐了一个深深的印痕。
大少爷担心做了官的少爷办丧事出格,便把族长叫了来。
少爷却对他们说:“孔圣人的书我读了不少,老爷的话我永记在心,未出土而有节,乃凌云仍虚心。我娘当初既然答应了太太,我就一切都照太太的意思办。”
大少爷知道少爷的为人,一听少爷这么说,就放下心来,也就懒得再过问姨太太的丧事,任由少爷自己操办。
可到了出殡那天,大少爷怎么也没想到,他看到的竟是一场空前壮观的丧礼:一夜之间,只见一道宽阔的竹桥凌空跨越他家正门,姨太太的寿棺过竹桥的时候,鞭炮声震耳欲聋。
“娘啊——”少爷惊天动地一声喊,围观者无不唏嘘。
大少爷和族长惊得目瞪口呆,可只能打掉牙齿往肚里咽,谁也说不出少爷什么。
于是就有人说:“什么叫争气?这就叫争气。你不叫从正门过,人家就从天上过,从你头上过。”
(王洪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