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直视自己的劣势,发扬自己的优势
【原文】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为骈,而枝者不为;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无所去忧也。
——《庄子·外篇》
【译文】
所谓的至理正道,就是各得其所。所以,在一起的不算是并生,旁出枝生的不算是多余;长的并非多余,短的并非不足。鸭子的腿虽短,但长了就一定会有麻烦;鹤的腿虽长,截去一段也同样会很痛苦。事物原本的长是不可以随意截短的,事物原本的短也是不可以随意续长的,这样各种事物也就没有必要有忧患了。
道学玄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而且每个人的优缺点是很难因后天环境而改变的。
按理说,优点对个人的发展是起帮助和推动作用的,缺点则起到一种阻碍作用。因此,优点越多的人,成功的可能性越大,缺点越多的人,则成功的概率越小。但是有优点不是成功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和发挥,有缺陷也不是失败的必然,关键在于我们如何避开和改善。
兵法上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看清楚自己,才能和别人进行对比和竞争。然而,认识自己往往比认识别人更难。因为认识别人,是站在客观的角度,运用客观的标准去评断的;但认识自己却主要受主观意识的支配,这就增加了认识自我的难度。
了解了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就掌握了正确规划人生的第一手材料,也是赢得成功的基础。不了解自己,就很难找到扎实的驻足之地。
了解自己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卑者常常看不到自己的长处,而自负的人也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劣势呢?
(1)借助于外力。
要想看清楚自己,就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好比照镜子,没有外力的帮助是无法看清自己的,所以,你可以找到一个站在客观视角的朋友来做你的镜子,时时提醒你,给出中肯的评价和建议。
(2)客观看待自己。
尝试着主动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客观地分析自己,解剖自己。把自己的思想、言行独立于已身,自己作为一个陌生人对已分离的自己进行评价。
美国诗人洛威尔说:“做我们的天赋所不擅长的事往往是徒劳无益的。在人类历史上,因为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而导致理想破灭、一事无成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段话给那些盲目追求成功的人敲响了警钟,当你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应该先考虑一下,这件事是否适合自己?你的优势是否能够驾驭得了。万一你所坚持的事,正好是你的劣势,那么你就会浪费许多精力,也会埋没你的优势。
(3)留一点儿时间反省。
俗话说:批评别人易,反省自身难。人们总喜欢在别人身上挑毛病,却很少在自己身上找问题。现代社会中,许多人终日忙忙碌碌,为了生存奔波劳累,很少有时间和精力稍稍停下来思考和总结一下,思考自己的得失,总结自己的进步与欠缺。也就很难发扬长处,遮蔽短处。所以,要想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就要懂得适时地反省自己,总结出经验和教训。继而更好地施展自己的优势。
有些人虽然优点不少,却存在一个致命的缺点,而且这个缺点会破坏其他优点共同创造的成果,这就是不懂得合理处理优劣势的后果。所以,明智的人一定知道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并驾驭自己的优缺点,而不是被自己的缺点所主宰!
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驾驭自己的优缺点呢?
(1)根据不同环境,灵活应用自己的优缺点。
有人认为优势就是好处,劣势就是坏处,它们之间是绝对对立的关系,且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还认为处于优势的人一定比处于劣势的人强,而强者也总是处于优势较多的人。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优劣势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所以,尽量以自己的优点来应对和适应环境,当环境发生转变,并直逼你的缺点时,也不要害怕和逃避。首先要细致思考一下环境与缺点之间的关系,因为有时候,那些看似极具阻碍的缺点,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反而可以转变成你独一无二的优点。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故事更好地理解这一点:
从前,有一个国王,右边眼睛看不见、还瘸了一条腿,长相也十分丑陋。
有一天,他召集了几位画技高超的画师来为他画像。第一个画师害怕惹怒了国王,于是弄虚作假,画了一个不瞎不瘸也不丑,同时看上去威严无比的国王。可谁知,国王看后竟然大发雷霆。
第二个画师看到国王生气,只得照实把国王的身体缺陷都画了出来,结果国王竟然更生气了。
轮到第三个画师了,这位画师画了一幅国王狩猎图,只见国王一条腿蹲在地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举枪瞄准猎物。巧妙地避开了国王的缺点。
国王看后欣喜不已,赏给第三个画师千两黄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优点和缺点总是同时存在的,可它们的呈现总需要一定的参照物。聪明而理智的人不但能清醒地认识它们,还能巧妙地把缺点转化成优点。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坏性格”甚至有可能激发出一些特殊才能。比如性格多疑的人,虽然平日里让人感到反感,但是他们观察细致、思维缜密,如果从事一些繁琐而严谨的工作,往往会表现得相当出色。比如天生攻击性强的人,虽然会因为强硬、鲁莽而遭到人们的排斥,但这样的人最容易调动情绪,当一名优秀的“开路先锋”。
(2)以优补缺、以缺护缺。
第一点是在无法回避时采取的补强措施,以避免处于被动地位。而以优补缺,以缺护缺则是为了模糊自己的缺点,以避免成为别人的把柄和被攻击的目标,从而把别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优点上。
从前有个挑水工,他有两个水桶,一个是完好无缺的,另一个则有一道裂缝。每天早上,挑水工都拎着这两个水桶去打水。
但到家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通常已经漏掉了一半的水,所以,那只完好无缺的水桶常常嘲笑这只有裂缝的水桶,而有裂缝的水桶也常因它的嘲笑而感到十分自卑。
终于有一天,在挑水工打水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忍不住难过地哭了。它呜咽着对挑水工说道:“真对不起,因为我的裂缝,使你每天浪费了很多力气和时间。”
挑水工听后安慰地说:“不,那不是浪费。不信,你可以看看这条回家路上的那些鲜花。它们就是最好的证明。”说完,挑水工又高兴地拎着水桶往回走了。
就在挑水工往回走的时候,有裂缝的水桶发现,不知何时,这条荒凉的小路上竟然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而且都是自己的这一边有,那只完好无缺的水桶那边却一朵花都看不到。
挑水工边走边说:“我在这条路的两边都撒下了花种,正因为你的裂缝,才能使它们每天都得到了充足的水分,开出了美丽的鲜花。若没有你,这条路可能会一直荒凉下去呢!”
有裂缝的水桶听后,高兴地笑了,从此再也不自卑了。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只存有裂缝的水桶,不要因为身上的缺陷而自卑,找准了发挥的位置,它一样可以转化成无可替代的优势。
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在努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不要逃避自己的劣势。首先要懂得直面自己的劣势,巧妙地避开劣势给发展带来的阻力。其次,在适当的时候,可以根据环境来改善或者发挥自己劣势,或许会让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心灵小憩
无论是伟人还是平凡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也有自己特有的缺陷。这不是判定一个人强与弱的重点,更不是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关键。优势和劣势的关系既是相对的,又是统一的,只要你懂得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它们都可以成为你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6.自恃己能,往往走向深渊
【原文】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秋水》
【译文】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如同小石块、小树林存在于大山之中那样。
道学玄理
自以为是,是社会成员处世的思维和言行的一种表现。凡是脱离所处时代、脱离常情、脱离自身条件,只凭主观臆断为定则,去想、去说、去做、去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事物,认为自己最高、最大的表现,都属于“自以为是”。
老子在《道德经》中表述过国家和个人发展壮大的智慧所在——放低自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低调做人,这是一个自我价值认定的问题,也是一个心态问题。总是自命不凡,对他人颐指气使的人,终归不会得到自我的发展和升华。
常言道:山外青山楼外楼。不论你的才华多么出众,一定会有超越你的人存在。如果你把自己摆在了云端的位置,自恃己能地俯视所有人,那么你就是抱着错误的自我认识,对自己进行了错误的定位,并且亲手把自己引向自负的深渊。所以,许多时候,我们不是跌倒在自己的缺陷上,而是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从前有一个很擅长分析他人的心理的著名心理专家,他最擅长的就是通过别人的画来分析性格。并且自负地认为自己的分析精准贴切,没有人是他看不透的。
某一天,他又组织起了一场最拿手的心理分析活动,这一次的活动同样有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参加,其中还有一位学者。
心理学家像往常一样,先让参加活动的人作一幅画,那些人中,有画日月星辰的、有画房子的、有画花草树木的、有画人物和动物的。而只有那位学者,拿着画笔在虚空中挥舞了几番后,把笔放了下来。
等到大家都画好之后,心理学家依次走到每个人面前,根据每个人的画一一做了性格和心理的分析。可是,当他走到那名学者面前时,看到的竟然是一张白纸,心理学家头次遇到这种情况,感到疑惑不解。便问道:“咦!我不是叫你画一张画吗?你不画,我怎么来分析你呢?”
那位学者回答道:“我已经画好了,只是你没有看见而已。”
一向自恃己能的心理学家望着那个学者桌子上的那张白纸,顿时哑口无言,羞愧不已。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再轻车熟路的事情,也总有我们欠缺的地方,妄自尊大的人,只会把自己封锁在一个小小成就中止步不前,甚至形成极端的自我认知,失去了前进与发展的空间。
不管是宏观的、微观的,自以为是对于发展和完善来说定是有害无益的。有的害民、亡国,有的败业、受辱,最基本的也会是离群孤立,招人反感。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看待问题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偏向于自己的观念和认知,并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能力和思维都是最优秀的,不容别人的质疑和否定。
王轩是某市人事局的职员。由于工作勤奋,方式对头,业绩一直很优秀,因此人事局领导几番讨论后,决定派她到本市某区的人事局担任主任一职。
在刚到任的几个月里,她春风得意,趾高气扬,越来越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不可代替的地位。她开始热衷于吹嘘自己在工作中的成绩,炫耀如何被上司重视,同事每每听到都唯恐避之不及。做起事情来也常常自作主张。过了一段时间,原本受人尊敬的她开始受到同事的冷落,就连一向看重她的上司也不再委以重任。
慢慢地,她觉得自己被大家孤立起来了。无奈之下,她找来朋友倾诉自己的苦恼。朋友的一句话就点破了她自以为是的心理,她这才意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后来,她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重新自我定位,并端正自己的工作和处世态度,不再自命不凡地彰显自己的能力。终于又重新获得了大家的认可,成为了同事心里又敬又爱的主任,成了上司心里有能力,又谦虚的职工。
王轩的错误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显示自己的能力,证明自己的地位。可是恃才傲物的心态只能引领你走向自以为是的深渊,本来应该发挥的才能,应该得到的赞誉也被不可一世的态度抹杀掉了。
所以,当你能力超群时,当你暂时得势时,切不可恃势自盛。要知道,大道清静无为,创造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不自恃己能,不居功自傲,才是大道者应该拥有的品质。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看待他人,我们总是不自觉地将自身的优势同他人的劣势相比较,并无限地放大自己的优势,所以,就很容易产生自大骄傲的心理,或者错误地进行了自我定位,把自己放到了一个与自身条件和能力并不相符的高度。成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愚者。
但是,天下的事往往是当局者迷。所以,要想看清自己的实力,了解自己的价值。我们必须成功地跳脱到自身以外,重新审视自己的能力,重新衡量自己的高度和位置,才能看清楚优势与不足的所在,才能平复那颗躁动狂妄的心。
心灵小憩
庄子认为,与天地宏大相比较,人是渺小的,与大道深邃相比较,人的智慧是浅薄的。如果一个人总把自己看得过高、过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的话,那一定是因为他还没有看清世界,更没有看清自己。
7.知错,承认错,改错,善莫大焉
【原文】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道德经》
【译文】
知道自己有所不知,是好的;不知道自己知道多少,是有毛病的。正因为把毛病当作毛病,所以才不会真有毛病。圣人没有这种毛病,因为他把毛病当作毛病,所以才没有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