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大五明国学课
5821800000004

第4章 修行自我——没有修行的人生无法向上

第一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二节禅宗与修行

第三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第四节修行与琢磨

第五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第六节从《易经》谈修行

第一节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人明了家庭、社会、国家道德之本务以修身,发展完全之人格,育国家之良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和发展个体完全之人格,以保全人之为人的人性。

——蔡元培

我们中国人是信奉儒学的,因此又被称为“孔孟传人”。在儒家思想中,一个成功的人生是有其循序渐进的步骤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者也。《大学》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治国有志于天下,这是儒家思想当中人生的最大成就,而在此之前,若能够操持好一个和睦的家庭,也算是人生的一种成功。不过,这些成功都有一个起点,那便是修身。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人若不能修持好自身,不能在外人面前起一个榜样的作用,那对别人还有什么影响力呢?因此说,修身是我们为人处世的第一要务。

我们在北大开“五明国学”课时,有很多听课的学员都是企业的老总、公司的老板,这些人的人生不可谓不成功,但为什么他们还需要来学国学呢?就是因为他们明白自己还不完善,在修身方面还有所欠缺。

清末,京师大学堂即北京大学前身曾编撰《中学修身教科书》,以此作为培育人才道德品德的规范,而该书的编撰者就是北大历史上名声最响亮的校长蔡元培。

蔡元培先生是晚清进士,因学识渊博被授予庶吉士,钦点翰林,由此可见蔡先生在国学方面的造诣之精深。

蔡先生在编撰《中学修身教科书》时,分别以“修己”“家族”“社会”“国家”来为前四册书命名。从这几册书的名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蔡先生内心深处还是希望后来者继续坚持“修齐治平”这个儒家伦理道德的理想。

蔡先生的修己理论是以“体育为本”。蔡先生这里的体育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体育,而是培育个体的意思。所谓培育个体,就是修己,是对自己的掌握和锻炼,这不仅是修身的首要任务,也是修身的有效方法,因此在蔡先生看来,修身的本质即是修己。

蔡元培这样强调修己的重要性,他说道:“道德者,非可以猝然而袭取也,必也有理想、有方法。修身一科,即所以示其方法者也。夫事必有序。道德之条目,其为吾人所当为也同。而所以行之之方法,则不能无先后。其所谓先务者,修己之道是已。”

在修身之外,蔡元培先生进一步讲到齐家。所谓齐家,在蔡先生看来应该是“孝行为本”的。蔡先生认为“凡家族所由成立者,有三伦焉:一曰亲子,二曰夫妇,三曰兄弟姊妹。事父母之道,一言以蔽之,则曰孝”。他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义妇和”,提倡“孝者百行之本”。

不过,我们需要指出的是,蔡先生认为的齐家是以友爱亲情为核心的,而不是封建的盲目的忠孝。

齐家之后便是治国平天下,对于这一点,蔡元培先生提出了“博爱为本”的社会伦理。蔡元培先生说:“人之在社会也,其本务虽不一而足,而约之以二纲。曰公义。曰公德。”而公义公德都离不开博爱,所以“博爱”是社会伦理的核心。“图公益、开世务”,以美善社会,尽公义公德,这样才能建功立业,谋取社会幸福,推进社会进步。在社会伦理中,他还提出了“取之有道”的生财之道和“用之有益”的通财之义等。

蔡元培先生是一位智者,更是我们后人学习的典范,而从他对于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坚持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国学对于我们国人的成长,是永远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的。

修齐治平,蔡元培先生在这样的人生轨迹上一路走来,并最终成为了享誉当时、流芳后世的伟人。我们今天有志于国学的读者,也应该追随蔡先生的脚步,在修齐治平的儒家成功哲学上面继往开来,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成功。

第二节

禅宗与修行

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

——熊十力

如果说儒家的修身,是一种外在的修为,修行的是人的行为和品德,那么释家的修行则更多体现在内。释家的显学以禅宗影响力最大,而禅宗的修行又是最为世人所推崇的,远至汉唐时代,广至日本韩国,禅宗的修行法门拥有无数的追随者。那么,禅宗修行的根本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一个字——心!

禅宗讲修心。禅宗经典《楞严经》上讲:“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于本心,为物所转,故于是中,观大观小。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这一段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世人容易失去本心,因此才难以成佛。而成佛之路在什么地方呢?就在于“身心圆明”。由此我们可知,一个人若想找到成佛之路的方向,最应该依靠的还是自己。

而对于禅宗的修心,民国时最著名的佛学大家,北大佛学导师熊十力曾经这样评价——“其道在自识本心,直彻真源”。一句话道出了禅宗的天机,修行自心是最重要的。

熊十力生于1885年,那正是清政府一步步走向末路的年代,亲眼见证了清政府腐败无能的他决心以身许国,毅然投入到了革命的洪流当中。

早年,熊十力曾投身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目的是为了策反新军。1906年,熊十力加入日知会,并组织黄冈军学界讲习社,联络各方志士,为发动起义做准备。1911年,他参加了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并任湖北督军府参谋。辛亥革命失败后,他又追随孙中山参加护法运动。

不过,由于军阀政客的排挤,孙中山后来被迫离开军政府,护法运动亦宣告失败,这给熊十力以很大打击。他目睹了“党人竞权争利,革命终无善果”,内心非常痛苦。痛定思痛之余,熊十力意识到,社会的祸乱之起因“皆在于军阀官僚之贪淫侈糜”,因此他下决心走出政治,“专力于学术,导人群之正见”,并由此成为一代佛学大家。

熊十力提倡人自省自查,在内心修行自身。熊十力说:“知识之败,慕浮名而不务潜修也;品节之败,慕虚荣而不甘枯淡也。举世趋此,而其族有不奴者乎?”因此,人要潜修而成品节,就要远离虚名、功力,而这一切都要人自我去修行,去醒悟。

那么,如何做到熊十力所要求的呢?那就回到了我们一开始讨论的话题,禅宗是唯心的,那么修行便是修心。心在自己体内,受自己思想的控制,因而修心就只能靠自己。

一座古寺中,一个年轻的礼佛者偶然间得到这样一句话:修禅之前,山是山,水是水;修禅之时,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修禅之后,山仍是山,水仍是水。

这年轻人让这句话给弄迷糊了。他找到古庙的住持,向他请教道:“禅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弟子不太明白。”

静静地听年轻人说完这句话,住持说:“最先的状态和最后的状态是相似的,只是在过程当中截然不同。起先,我们看到山脉就是山脉,最后看到山脉也是山脉。但在这当中,山脉不再是山脉,河流不再是河流,为什么呢?”

对于住持的话,那年轻人不知所云,困惑地摇了摇头。

住持微微一笑,接着解释道:“因为一切都被你的思维、意识搅乱了,混淆了。它好像阴云密布,烟雾缭绕,遮住了事物的本来面目。但是这种混淆只存在于当中的过程。在沉睡中,一切都是其本原;在三昧中,一切又恢复其本原。正是关于世界、思想、自我的认识使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它正是苦恼的根源啊。”

听了这些,那年轻人自以为明白了住持的意思,心中有些压抑,于是唉声叹气地说道:“这么说起来,凡夫俗子和礼佛者也没有什么区别啊!”

“说得对,”住持说道,“凡夫俗子和开悟者实在是并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开悟者离地六寸。”

离地六寸是什么呢?是人的心。开悟者离地六寸,那就是告诉这个年轻人,人与人之间差别是人心,真正能够带领你走上悟佛之路的,也是自己的心。

一个人重视自己内心,把握好自己的内心,就能够让自己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反之,一个人把握不住自己的内心,让内心为外面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所控制,那也就交出了他人生的自我掌控权,那么他的人生将被引向何处,我们便无从知晓了。

由此可见,无论是礼佛也好,是人生也罢,心都是非常重要的,让它去自由感悟,让自己自由修行,人便是拥有了自己的参悟之路,拥有了自己的人生。

第三节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

《论语》有句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到了一年寒冷的季节,你才知道松树柏树是不凋谢的,是长青的。

《论语》上面这句话对我们修身来说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我们中华的文化里,修行总是与痛苦和磨难分不开的,反过来说,在痛苦和磨难中,人不是也一样获得了锻炼,提升了自我吗?因此,我们便找到了这句话的现实意义,那便是人应该正视人生中的痛苦和磨难,将其看作自我修行的一种。当你忍受了痛苦,承受了磨难,你的人生维度也就因此拓宽了。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如果我们真能如鲁迅先生所言,那么悲惨过去了,乐观却种在了你的心里,不幸过去了,勇气却在你的精神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没有一片海域没有波澜,没有一个出海人没有遇到过风暴。在漫长的航程中,风浪是可怕的,但也是可贵的。因为风浪的出现,会磨炼出海人的意志,锻炼出海人航行的本领,那么一阵阵风浪过后,出海人则拥有了更高的本领和不可战胜的意志。因此,当面对逆境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感谢,正因为有逆境的存在,才更加要求我们打起精神、激发斗志,最终战胜它,成就自己。

“断齑画粥”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范仲淹在逆境中所表现出来的拼搏精神和生命力度为后世所钦佩,并激励着后人像他一样,勇于面对来自于生活的挑战。

范文正公是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给后学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他的无论是求学还是为官时的行为也受到了人们很高的赞誉,成为千百年来世人学习的楷模。

文正公幼年丧父,跟从母亲改嫁到继父家里。因为家境贫寒,无力上学,他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在寺庙读书期间,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的他过得非常艰难,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两块,晚上再吃两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

生活如此艰苦,但文正公毫无怨言。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寒来暑往,十几个春秋如一日,文正公就这样苦读着,终于盼来了金榜题名的那一天。

登科就仕,这是每一个读书人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年轻的文正公从此走上了一条康庄大路。但是,厄运并没有离他远去,由于天性耿直一心为公,他得罪了朝中以宰相吕夷简为首的朋党,因此多次被贬,三起三落。但无论是被贬塞外还是复起还朝,文正公从无一句怨言,无论到了什么地方,总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本职,环境越是险恶,文正公就越是乐观坚韧。

现在已经过去一千余年了,那么多当时的伟人都已化成焦土,被人们所遗忘。但因其心系天下的情怀、也因其越挫越勇的作风,范文正公却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楷模,永远被我们所铭记。

俗话说:“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想要毁掉一个人的最好方法就是让他心想事成,而想要造就一个人就要把他投入到逆境中去磨炼,让他在失败中学会奋起,在挑战中凝聚勇气。

陈毅元帅这样写道:“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越是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才是一个人品质最可见的时候,而越是经历了艰难和困苦,一个人的品质才能得到彻底的锻炼。

一个不经现实捶打的人,就像在笼中关久的金丝雀,等到要面对外面缤纷世界的时候,也便是他走向死亡的时候;而勇于在逆境中奋战的人,就像丛林中的狼,经过一次次的搏斗,一场场的角逐,最终获得美味的大餐。

越是环境恶劣就越要变得强大,面临逆境并不可怕!只要你勇于面对,那么等到逆境变成顺境之后,你也就成了一个不可战胜的人。

第四节

修行与琢磨

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

——郁达夫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玉是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的。《礼记》上讲“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可见玉器完全成了君子的标志。

玉为何能够代表君子呢?这是因为玉的特性,洁白、纯净、温雅、圆润,如同一个谦谦君子一般。然而玉的这些特性虽然天生就具有,但却并不成才。真正让一块玉的原石变成一块无瑕的美玉的,其实是工匠对玉的琢磨。

《诗经》上说:“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里,切磋琢磨指的就是一块玉打造的四个过程。

“切”就是指在原石中把可以用的玉料切出来,“磋”就是指把玉料中的石头杂质清除出去,“琢”是指把玉料雕琢成想要的样式,“磨”就是指把已成了型的璞玉打磨得圆润有光泽。在一块玉的制作过程中,切、磋、琢、磨四个工序一个也不能少,少了哪一个,这块玉也就成不了了。由此可见,一块好玉的诞生是多么的艰难。

玉在没有经过打磨之前它只是一块石头;宝剑在没有经过淬炼以前也只是一块顽铁。同样的道理用在人的身上,那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炼是永远不可能成才的。

民国时期的北大教师、著名文人郁达夫说过一句话:“在艰苦奋斗的环境中锻炼出来的文人,总比生长在温暖逸乐的环境中的人,要坚强伟大。”郁达夫年少成名,声明重于一时,引来无数人倾慕,他也因此娶得杭州第一美人王映霞,一时羡煞旁人。

然而,真正让郁达夫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却并不是这些幸运,而是他遭遇的不幸。留学日本,他遭受认同危机;回国从文,他又屡遭同志冷眼;感情受挫、流落他乡、受辱敌手,这一切磨难培育了郁达夫沧桑忧郁但又发人深省的文风。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所留下的《沉沦》等作品,却永载中国文化的史册。

长在温室的花朵,虽然娇艳美丽,却经不起风霜。困难虽然是阻挡成功之路的绊脚石,但同时也是助推成功的踏板。只有经历过重重困难考验的人,才能磨炼出顽强的意志,才能有勇气面对更大的困难,才能在成功之后,依然保持警惕,不至于让成功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一个山村里,一位老人在山里打猎的时候捡到了一只怪鸟,他并不知道这只鸟是什么,只是觉得很好玩,于是他把它带回家,给自己的孙子玩。一段时间之后,这只怪鸟越长越大,人们也逐渐看了出来,这只鸟原来是一只鹰。村里的人开始害怕了,纷纷要求老人把鹰放走。可是,这只鹰由于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已经失去了野外生存的能力,根本无法离开。

没有办法,老人只能找来了养鹰人。养鹰人说:“你把它交给我吧,我保证会把他送走。”养鹰人把老鹰带到一个悬崖边上,使劲抛落,眼看那只老鹰笔直地下落,就要撞上石头。突然,它震动了翅膀,慢慢地飞了起来。在苍穹中盘旋了一会儿的老鹰,最终消失在茫茫天际中。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旅程,不可能总是坦途而毫无曲折坎坷,不如意的事情无论是谁都会碰到的,关键是以何种心态去对待。玉不琢不成器,当遇到困难的时候,迎上去解决它,无形之中你也会感觉到自己能力的提升。艰难困苦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人生的一种经历,也是一种财富,我们不能回避,应该勇敢地向其发起挑战。

我们每个人都具有无穷的潜力,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每个人从一开始就能够把这些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在此情况下,挫折的磨炼就成了我们激发潜能最好的催化剂。

河蚌能孕育出珍珠也是要经历沙粒入体的痛苦的。没有经历过困难的成功就像是没有打好地基的楼房,建得越高,越容易坍塌。如果我们的人生一直是一帆风顺,那么即使遇到小小的风浪,也会让我们难以驾驭,最终翻船。因此,只有在困难和挫折的汹涌波涛中我们得到历练,才能够加强我们抵御风浪的能力,也才能够让我们人生的航程更加久长。

第五节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古今中外,凡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对社会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无一不是自强不息、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结果。

——皮名举

《易经》中有两句话非常著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修身精神。自强是奋进,是自我激励,厚德是品行,是宽待他人。

一个自强的人,在做事上不会畏惧困难,这可以保证他成为强者。而一个厚德的人,在待人接物上不会丧失原则,这可以保证他成为一个尊者。一个既强且尊的人,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就是接近于完人的君子了。

关于“厚德”,在此后的章节中我们会着重去讲,这里,我们就讲一讲自强对于修身的意义。“自强”,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动词,就是使自己变得更强。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只有一天天让自己变得更强,才不至于为生活所击倒,才能够战胜生活真切地拥有生活。

黄侃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国学大师,曾任教于北大。黄侃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是清末进士出身,曾做过四川盐茶道、成都知府,后官至四川按察使,是清朝的二品大员和当时的著名学者。黄侃真可以用我们现在的一句话叫“含着金汤匙出生”。

有如此优越家境的黄侃却并未成为一个公子哥。他从小就立志自由,渴望能靠着自己的能力自立起来。为此,他还站到了家庭的对立面上,参加了同盟会,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革命者。

走在革命的艰辛道路上,黄侃又醉心国学,据称他对于国学的痴迷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为了潜心研究国学,他曾经多日闭门不出,在饭桌上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

一次,他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在如此刻苦的环境下,黄侃依然执着追求独立的境界,而自强不息的他也终于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为他打开了一条国学的新境界,让他成为近代国学不世出的人才,在文字、训诂、声韵方面都占有一席之地。

我们经常说“富不过三代”,为何有这种状况出现呢?那就是因为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人,没有吃过苦,不知道生活的艰辛,因此也就不知道自强自立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就像是从小被人绑在了两根拐杖上,没有学过独立行走,一旦将他的拐杖拿去,他就自然会摔倒在地。

你不可能因为家世出身而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你也不能因为一时的运气而永远成为生活中的胜利者。一个人若想要得到这一切,他必须要向生活证明他有得到这一切的资格才行,而这个资格便是不断自强。

苏秦的故事我们都看过,他游说秦国失败了之后,衣衫褴褛地回到家中。结果,妻子不理他,父母不用正眼看他,嫂子也不做饭给他。而等到他游说六国成功,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的时候,父母为他装修了房子,妻子对他毕恭毕敬,就连嫂子也不顾长幼之序,对他行跪拜大礼。

同样是苏秦,同样是他们的儿子、丈夫和小叔子,可一前一后,境遇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呢?就是因为前一个苏秦一事无成,是个失败者,而后一个苏秦因为自强而变成了成功者。

我们生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在他人、尤其是在泛泛之交的人面前,实力和成就是我们最直接的名片。有实力,自然会受人尊敬,而没有实力,即使你的相貌再突出、谈吐再幽默,也不过是别人调剂生活的元素罢了,你在别人眼里,可有也可无。

因此,如果不想要让自己变成可有可无的人,那你就一定要从自身做起,让自己变得强大。退一步讲,即便不是为了让自己受人尊敬,单单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在与人生挫折战斗时多一些胜利的概率,人也是应该自强的。

第六节

从《易经》谈修行

自觉和了解,简言之可称之为觉解。人有了觉解,就显出与禽兽之不同。事物对于人才有了意义。

——冯友兰

冯友兰先生是北大历史上著名的哲学家。在民国时,冯先生便因其学术而享誉东方。冯先生以哲学见长,而对于中国文化,尤其是国学当中的哲学体系更是有独到的见解。

冯先生曾经讲人分为四个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这四个境界中,每上升一个档次,人的思想和行为便提升了一些。而如何在这四个档次当中逐步上升呢?靠的就是修行。

冯友兰先生说:“自觉和了解,简言之可称之为觉解,人有了觉解,就显出与禽兽之不同,事物对于人才有了意义。”从先生的话中,我们可以听出,修行的实质就是自我了解和醒悟。

自我了解和醒悟的方法有很多,我们在这里讲“五明国学”,那么就应该从一个国学门类找到方法,而作为国学当中最有特点的《易经》,则应该成为我们讨论的主题。冯友兰先生对《易经》有过这样的评价:“它只是搭了一个空套子,天地人的任何事都可以放进来”。从这既褒又贬的话语中,我们或许能够体会到一丝《易经》玄妙的味道。

据国学大师南怀瑾说,我们现在的《易经》本名应该叫《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时候研究《易经》所作的结论。我们中华文化当中儒家和道家的门类以及其他很多学问,都是从文王著作了这本《易经》以后,开始发展下来的。

而事实上,历史当中还有两种“易经”。一种叫《连山易》,《连山易》是神农时代的易,所画八卦的位置和《周易》的八卦位置是不一样的。黄帝时代的易为《归藏易》。《连山易》以艮卦开始,《归藏易》以坤卦开始,到了《周易》则以乾卦开始,这是三易的不同之处。

那么如何来研究《易经》呢?国学大师告诉我们应该从三个原则入手。变易、简易和不易。

第一变易。《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人和事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太阳会升会降、树叶会长会落,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因此我们也应该随机应变,让自己能够适应多变的世界。不知变、不能变,这是《易经》所排斥的,因而如何从不变到万变,这便是我们的第一个修行。

第二简易。对于简易这个问题,南怀瑾大师这样说:“宇宙万事万物,有许多是我们的智慧知识没有办法了解的。天地间‘有其理无其事’的现象,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换句话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这样一件事,就一定有它的原理,只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而已。而《易经》的简易也是最高的原则,宇宙间无论如何奥妙的事物,当我们的智慧够了,了解它以后,就变成平凡,而且非常简单。”

掌握知识,摸清窍门,如此便能够化复杂为简单,让自己可以战胜原本无从入手的难题,这便是我们要修行的第二步。

第三不易。世间的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在变,可是却有一项永远不变的东西存在,那就是规律。有事就有规律,而规律是可以通过观察思考总结出来的。人如果掌握了事情发展的规律,便能够预料未来发展的方向,从而趋利避害。因而,如果去观察事物,如何寻找规律,这便成了我们修行的第三步。

吕蒙是三国时期的吴国大将,一向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一次,吴国国君孙权对他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事务,不能不学习!”吕蒙却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孙权说道:“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传授经书的官吗?只不过要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要说事务多,谁像我事务多?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十分有收效。”

君主都如此说来,吕蒙便无法推脱,开始学习兵书战策来。等到鲁肃来到浔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讨论议事,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吴地的阿蒙了!”这时,吕蒙说了那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之后就应重新另眼看待他的才能,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他又通过修行让自己提升了一个档次。

今天,我们在这里讲修行,无论是从自强的角度讲,还是从智慧的角度讲,让人变得更适应社会、让人变成一个强者,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易经》的三易为我们指明了修行的道路,那么接下来如何修行,就要看自己的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