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压力毁了你
现代职场竞争激烈,即使你已经非常专注地去工作了,那些烦恼、沮丧及压力仍然会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你。据调查,有85%的职业人士感觉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工作压力,他们认为自己缺乏职业安全感,担心工作出现差错、职业不稳定、缺少归属感、对可能出现的失败表示忧虑,更担心由此而失去工作。
伴随着工作压力,紧随而至的是职场中人的心理压力,由于工作紧张,节奏太快,人际关系淡漠等因素的影响,职业人士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对于轻微的压力,大都可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消除,或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渐淡化。如果处理得当,还能将压力转化为工作的动力,促进奋发进取。但是如果压力不能及时得以排除,长期积聚,无形的压力会在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引起诸多不良的反应。其生理症状主要表现为头疼、疲劳、失眠、消化不良、颈痛或背痛等,心理症状则主要反映在紧张、焦虑、愤怒、消极、悲观、玩世不恭和注意力不集中等。更严重的则表现出抑郁症的征兆,孤僻、绝望,甚至想自杀,而且有些工作压力如果长期得不到缓解,甚至会直接为身体健康带来重大隐患,有时甚至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果。
压力,已经成了不少职业人士的一个心头大患,对工作中的压力切不可等闲视之,而应时刻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不要让它们在心中淤积太久。而对于已经存在的压力,则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途径释放压力,通常情况下,职场中人可采用以下方式去应对压力:
第一,向人倾诉,及时宣泄。职场人士所面临的压力,往往由工作问题、情绪问题、感情问题、心理压力问题等所造成的,显然这种类型的压力也不是吃药就能够解决问题的。对于这种压力,最好的排解方式就是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向他们倾吐衷肠,将不良情绪宣泄出来。也可以大声地喊出来或哭出来,同时勇于向亲朋好友倾诉、唠叨,在他们的劝慰和开导下,不良情绪便会慢慢消失。
第二,不妨放慢一下速度。如果你被紧张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那么最好立即把工作先放一放,轻松休息一下,这样可能你会工作的更好。同时还要注意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比如严格执行自己制订的作息时间,使生活、学习、工作都能有规律地进行。
第三,适当运动。运动能够使人心情愉悦,也能够让你由于压力过大而萎缩的细胞重新活跃起来,帮助你换一种心情去发现自己。在运动中,压力、烦恼、困惑、焦虑等,将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第四,保证充足的睡眠。充足的睡眠可减少压力,为了自己的健康,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上床。很多职业人士习惯了加班加点的工作,经常性地工作到深夜一两点,甚至更晚。而且睡眠不足,也很容易引起心理问题。
第五,保持一颗平常心。要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过于苛求自己,不要把目标定得高不可攀,凡事都要量力而行,把工作中的事情尽量进行全面安排,分清轻重缓急。同时,要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对自己的期望值不要过高。讲究方法,寻求支持。在学会合理地安排生活、工作时间的同时,要相信家人和朋友、同事,不要事事亲历亲为,而是要发动大家共同把事情做好。
第六,与人为善。人际关系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人的情绪。而良好的人际交往与事业的成功相辅相成,其关系是互动的,所以,在工作中要与人为善,为自己营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张弛有度。无论生活、工作再紧张再繁忙,也要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张弛有度,尽量避免做过多的事情。同时要去丰富个人业余生活,发展个人爱好。生活情趣往往让人心情舒畅,绘画、书法、下棋、运动、娱乐等能给人增添许多生活乐趣,调节生活节奏,从单调紧张的氛围中摆脱出来,走向欢快和轻松。
对于工作中的压力,不管采取何种途径,都要尽快将其排解出去,而不能听之任之,任由其发展下去。只有将内心的压力彻底释放了,才能轻松上阵,才能在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积极起来,还有什么压力不能化解
现实中有很多这样的员工,他们渴望获得成功,但是却不肯付出辛苦为成功努力。他们把时间浪费在等待机会上,却不肯承担更多的压力。
对于工作中的压力,这些员工的习惯做法是不断地进行抱怨:“太累了,这种工作压力太大了!”“这工作真不是人干的!”“一天到晚腰都要累断了,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头啊!”要知道,这样的抱怨不但对完成工作无益,而且给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
而那些善于化解压力的员工则不会口口声声地做无谓的抱怨,而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化解工作中的压力,把挑战压力当做一种乐趣。这样的积极态度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承受压力,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易冬曾经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但是他对自己的工作状态却不甚满意,因为他不习惯束缚,渴望一种自由自在的工作状态。所以,他和许多人一样,非常羡慕那些可以在家办公的自由职业一族,每天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而且也不用时刻看老板的脸色行事。
后来,在与上司发生多次冲突后,易冬决定辞职回家做一个自由撰稿人。
也许是他过于乐观地评估了形势,也许是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一个月下来自由撰稿经历,投出去的稿子大多石沉大海,另外的则被退回,他的信心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好不容易盼到了几篇被刊发的文章,但是他又发现报刊的稿费普遍很低,而且稿费的支付还有一定的滞后性,一般都在发稿后三个月才付稿费。这样一来,收入立马变得不稳定了。他再也不能像从前那样按时从公司领到工资,虽然不多,但却有保障。而且那时公司还负责食宿,自己也不用为一日三餐和住宿、房租、水电费等琐事发愁。如今,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自己去面对,生活上的压力无形而巨大。
好在易冬没有轻易放弃,在初期巨大的压力下挺了过来。他的稿件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合作方认可,业务量开始突飞猛进。然而,此时,易冬却依然笑不出来。因为,他又不得不去面对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新压力。原来,由于业务量上升,有时候对方要得急,他不得不去连夜赶稿,等稿子发出去了,脑子里却还在担心能否通过。而且即使通过了,可能还要面临着一遍又一遍的修改,直到对方满意为止。
由于经常性的要面对这种压力,他的生物钟被扰乱了,焦虑、失眠、紧张、忧郁、多梦、头痛等症状开始困扰着易冬,三个月下来,他人瘦了好几斤,并且感觉疲惫不堪,没有精力。
尽管压力越来越大,但易冬却没有在压力面前“自暴自弃”,而是始终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压力,并想方设法化解压力。这不,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总结,他还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化解压力的良方:
第一,调整好作息时间,做到劳逸结合,一周至少休息一天。不赶急稿,坚决不加夜班,早睡早起,喝一杯热牛奶,上床前做做运动,提高睡眠质量。
第二,一日三餐力争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与乐观的好心情。只有心情好了,才能做到才思敏捷。健康很重要,身体好心情也好,心情好思维就敏捷。
第三,外部的压力已经够大了,自己绝不再自我施压。时刻做好面对接受退稿的心理准备,而且这对一个自由撰稿人来说,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总之,要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自己的乐观与自信。
第四,留出散步与健身的时间。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在就近的公园走一走,有益身心,整天闷在家里埋头写作,又累效率也不高,而进行适当散步与健身,也能起到活跃思路的作用。
第五,广交朋友。由于在家撰稿,不像以前上班时那样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所以,为了保持自己眼界的开阔,并跟上社会的节拍。所以应该去尝试着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抽出时间去会会朋友,并主动接触陌生人。
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尝试,易冬不仅让自己的写作质量、收入上了一个新台阶,而且压力也没以前大了,同时又能体会到自由工作的乐趣,一时间,他开始感叹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甲骨文公司创始人拉瑞·埃里森曾经说过:“工作本身就是压力,更不用说技术、工种、工作环境等的必然限制。”
可以说,压力是工作的一个构成部分,身处一个职位,就必须要去承担相应职位上的压力。对于工作中的压力,躲是躲不过去的,压力就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你只有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并尽力化解,才会偃旗息鼓。
生机活力PK压力
人们常说“外有压力,内有动力,充满生机活力”。同时,我们也知道工作中的压力既是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就不妨换一种思路去看待压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人员用很多铁圈将一个正在生长中的小南瓜圈住,以观察这个小南瓜在生长时能对铁圈产生多大的压力。
实验前,他们估计这个小南瓜最大能够对铁圈产生500磅的压力。
在实验的第一个月,果然如预期的那样,南瓜对铁圈产生了500磅的压力。
然而,等试验进行到第二个月时,这个南瓜却对铁圈释放出了1500磅的压力。
当它释放出的压力达到2000磅时,实验人员为了避免南瓜将铁圈撑破,只得重新对铁圈进行了加固。
等到实验进行到了第三个月,南瓜对铁圈的压力再次增加到了3000磅!
而等到实验最终结束时,让实验人员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小小的南瓜居然释放出了5000磅的压力,也等于它变相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
后来,实验人员切开了那个南瓜,发现里面已经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而且,为了冲开铁圈的压力,小南瓜把压力转化成生存的力量,其根系竟然伸满了整个花园!
小小南瓜尚且能够承受这样巨大的压力,更何况是人,人在承受压力上同样有巨大的潜力。所以,对于工作中的压力,大可不必大惊小怪,而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并设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美国田纳西州有一位黑人小姑娘,她出生在一个普通的铁路工人家庭,父母的收入很低,她兄弟姐妹多达22人,因此父母没有精力给她更多的照顾,她只能自己一人独自成长。
她的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与磨难。在她出生时,由于早产险些丧命。而且从小她就体弱多病,到4岁时又不幸染上了肺炎和猩红热。由于家里没有足够的钱给她看病,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她也艰难地挺了过来,战胜了病魔。然而,她却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这次疾病让她的左腿失去了活动能力,她左腿瘫痪了,只能借助金属支架的帮助才能艰难行走。
到了9岁,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开始尝试着挣脱金属支架独立行走。在摔过了无数次的跟头之后,双腿终于站了起来。随后,她又经过了反复的恢复锻炼,到了13岁时,她的左腿居然奇迹般地能够正常行走了。而此时,她又做出了一个让常人难以想象的决定——练习长跑,去做一名长跑运动员。
要知道,就算是一个正常人,去当长跑运动员也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更何况这位刚刚摆脱金属支架不久的小姑娘,她的想法让人们觉得匪夷所思,而且也没有人看好她。但是,她却不管别人怎么看,说做就做,她不仅开始了艰苦的训练,而且还争取一切机会参加比赛。
开始的比赛成绩是可想而知的,几乎每次比赛她都是给人垫底。而且这时,家人乃至周围的亲朋好友都劝她放弃,劝她不要再做无谓的努力了,甚至还有人对她进行冷嘲热讽。
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可以用糟糕透顶来形容,同时周围的人也都给她喝倒彩,她所面临的压力之大是可想而知的。但她内心始终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而且她坚信自己能够成功。正是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巨大的压力并未将她压倒,也并未让她放弃努力,她反而将压力变为了自己前进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开始了更刻苦的训练,但在接连参加了很多次比赛后,仍然还是最后一名。身边的所有人都劝她放弃,但她还是坚持不停地跑。逐渐地,工夫不负有心人,她不再是最后一名了,而且在不断地进步,她的排名也在一点点靠前,直到有一天她取得了冠军。
再后来,她参加了奥运会,并拿到了3枚奥运金牌,成为奥运史上一位备受瞩目的明星。她就是黑人运动员威尔玛·鲁道夫,在奥运赛场上,她被誉为“黑色瞪羚”。
相信在工作中,大多数人所面对的情况都不会有威尔玛·鲁道夫那么遭,所面临的压力也没她那么大。各方面起点都很低的威尔玛·鲁道夫凭借自身强大的意志力与无与伦比的毅力,化压力为动力,最终取得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成就。那么,对于大多数身体健康、起点更高的人们来说,又何尝不能如此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