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原籍祁(今山西祁县),后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开元进士科第一。任过大乐丞、右拾遗等官,安禄山叛乱时,曾被迫出任伪职,后两京收复,降职为太子中允,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王维的诗、画成就都很高,尤以山水诗著名,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他还善画人物、丛竹、山水。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作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后人将他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维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并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并提。以思想内容而言,王维的诗远不能与李、杜相提并论;而在艺术方面,王维确有其独特的成就与贡献。唐刘长卿、大历十才子以至姚合、贾岛等人的诗歌,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王维影响。直到清代,王士祯标举神韵,实际上也以王维诗为宗尚。但这派诗歌,往往陶情风景,缺乏社会内容。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生于安西都护府碎叶城,幼年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是我国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
在艺术上,李白的诗想像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流转自然,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而且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与杜甫并称“大李杜”。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现存李白诗900余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高适
高适(701—765),字达夫、仲武,沧州(今河北景县)人。他自幼失去父亲,生活贫困,性格豪放,喜欢交朋友,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永泰元年(765)卒,终年64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有《高常侍集》《中兴间气集》等传世。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诗直抒胸臆,不尚雕饰,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写边塞生活。“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他的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艰难的生活环境和丰富的人生经历,加之其豪爽正直的个性,使得高适的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结构上则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
他的诗歌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在语言风格上则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
崔颢
崔颢(约704—754),唐朝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进士。他才思敏捷,长于写诗,系盛唐诗人,《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崔颢的作品激昂豪放、气势宏伟。按流传下来的42首诗的内容分类,大致可分为三类:描写妇女的诗为一类、边塞诗和山水诗为一类、赠言记事等诗为一类。《黄鹤楼》是他最著名的作品。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
杜甫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另外,他因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而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杜甫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言、七言古诗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言、七言律诗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
岑参
岑参(715—770),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他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父亲也两任州刺史。但父亲早逝,家道衰落。他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20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后来两次出塞,在边塞生活了六年,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大历元年(766)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诗歌的题材涉及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岑参两度出塞,写了70多首边塞诗,在盛唐时代,他写的边塞诗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
岑参以好奇的热情和瑰丽的色彩表现塞外之景。在立功边塞的慷慨豪情的支配下,将西北荒漠的奇异风光与风土人情,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
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长安人。15岁起,就以三卫郎的身份成为玄宗的近臣,出入宫闱,扈从游幸。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出逃,韦应物流离失所,于是开始立志读书。先后为洛阳丞、京兆府功曹参军、鄂县令、比部员外郎、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
韦应物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其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闻名,后人以“王孟韦柳”并称。其山水诗景致优美,感受深细,清新自然而饶有深意。而《西塞山》一诗,景象壮阔,则显示韦诗雄豪的一面;其田园诗实质渐为反映民间疾苦的政治诗。代表作有《观田家》;此外,他还有一些感情慷慨悲愤之作。部分诗篇思想消极、孤寂低沉。
韦应物对各种诗体都很擅长,其中又以五言古诗成就最高,其五言古诗以学陶渊明为主,但在山水写景等方面,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风格冲淡闲远,语言简洁朴素。但亦有绮丽秀逸的一面。此外,他偶尔也作小词。今传有十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十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早年贫困,曾游两湖、广西,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50岁为溧阳尉。贞元十七年(801)始作溧阳尉。元和初年(806),河南尹郑余庆推荐为河南水陆转运从事,试协律郎,定居洛阳。64岁时贫病而死。
孟郊专写古诗,现存诗500多首,以短篇五言古诗最多。其中有的诗反映现实,揭露藩镇罪恶,如《征妇怨》;有的关心人民疾苦,愤慨贫富不均,如《织妇辞》;有的表现骨肉深情,如《游子吟》;有的刻画山水风景,如《游终南山》;有的写仕途失意,抨击浇薄世风,如《落第》;还有的自诉穷愁,叹老嗟病,如《秋怀》等。但总体看来,大多描写民间疾苦和世态炎凉。
孟诗的艺术风格,或长于白描,不用辞藻典故,语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浅易;或精思苦炼,雕刻奇险。这两种风格的诗,都有许多思深意远、造语新奇的佳作。但也有些诗过于艰涩枯槁,缺乏自然之趣。他和贾岛齐名,皆以苦吟著称,唐人张为称他的诗“清奇僻苦主”,而苏轼则称“郊寒岛瘦”。后来论者把孟、贾二人并称为苦吟诗人的代表。
人们曾把孟郊与韩愈并称“韩孟诗派”,主要是因为他们都尚古好奇,多写古体诗。但仔细区分来看,二者还是有差异的。孟郊所作,多为句式短截的五言古体,用语刻琢而不尚华丽,擅长寓奇特于古拙,而韩愈的七言古体最具特色,气势雄放而怪奇瑰丽。他们的诗都很有力度,但韩愈的力度是奔放的,孟郊的力度则是内敛的。他更多地学习了汉魏六朝五言古诗的传统,因此,与大历、贞元诗人相比,他更接近汉、魏风骨;而与他之后的韩愈、李贺相比,则又较多地保留了大历、贞元诗风的痕迹。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3岁而孤,受兄嫂抚育,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虽孤贫却刻苦好学。20岁赴长安考进士,三试不第。25岁后,他先中进士,后任四门博士。36岁后,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贬阳山令。宪宗时北归,为国子博士,累官至太子右庶子,但不得志。50岁后,先从裴度征吴元济,后迁刑部侍郎。因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移袁州。不久回朝,历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57岁终。政治上较有作为。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韩愈的诗力求险怪新奇,雄浑而重气势。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韩愈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中期著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他一生坎坷,四处漂泊,直到晚年,才居于洛阳,后逝于洛阳。刘禹锡说自己是“客居江南”,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他没有自甘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精神进行创作,积极向民歌学习,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其诗现存800余首。
他的诗歌,以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居多,题材广阔,风格上吸取了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其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40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了《忆江南》词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山西太原,曾祖时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均有广泛影响。晚年白居易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去世后就葬在那里。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60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虽然他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白居易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分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