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轻时就才思敏捷的刘安,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潜心治国安邦,著书立说。刘安爱贤若渴,礼贤下士,淮南国都寿春成了文人荟萃的文化中心。他曾奉汉武帝之命著《离骚体》,这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还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集体编写了《鸿烈》(后称该书为《淮南鸿烈》或《淮南子》)一书,该书包罗万象,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司马迁
司马迁(约前145—前90),字子长,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所著《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撰写史记,态度严谨认真,具有实录精神。汉朝的历史学家班固说,司马迁重视史书记事的真实性,强调文章要公正,史实可靠,不空讲好话,不隐瞒坏事。同时提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史目标。
《史记》文笔流畅,描写细致逼真,把中国古代的传记散文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在文学史和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扬雄
扬雄(前53—18),一作“杨雄”,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人。西汉学者、辞赋家、语言学家。扬雄自幼好学,博览多识,酷好辞赋。早年极其崇拜司马相如,曾模仿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作《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为已处于崩溃前夕的汉王朝粉饰太平、歌功颂德。故后世有“扬马”之称。
晚年的扬雄对赋有了新的认识,在《法言·吾子》中,他指出作赋乃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认为自己早年的赋和司马相如的赋一样,都是似讽而实劝。这种认识对后世关于赋的文学批评有一定的影响。
扬雄在散文方面也可称得上是位模仿大师。如他模拟《易经》作《太玄》,模拟《论语》作《法言》等。在《法言》中,他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这对刘勰的《文心雕龙》颇有影响。
王充
王充(27—约97),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文章擅长辩论,文章开头的话好像很诡异,最后却又有实在的结论。王充认为庸俗的读书人做学问,大多都失去儒家本质,于是闭门思考,谢绝一切庆贺、吊丧等礼节,潜心著述。写作了《论衡》85篇,20多万字,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一直以来受到正统文人的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唐代大史学家刘知几,还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清朝著名史学理论家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作法,及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
班固
班固(32—92),字孟坚,东汉史学家,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年少时就很聪明,博览群书,得到著名学者王充的赏识。东汉建武三十年(54),他的父亲班彪去世,班固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期间,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的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76-84)中期基本完成。
他曾任兰台令史,与陈宗、尹敏、孟异共同撰成《世祖本纪》。汉章帝时,曾参加论议对西域和匈奴的政策。建初四年,章帝效法西汉宣帝石渠阁故事,在白虎观召集当代名儒讨论五经同异,目的是广泛动员经今古文学派的力量,促进儒家思想与谶纬神学紧密结合,加强儒家思想在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在这次会议上,班固以史官兼任记录,奉命把讨论结果整理成《白虎通德论》,又称《白虎通义》。班固还擅长作赋,撰有《两都赋》、《汉书·苏武传》、《幽通赋》等。
曹操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军事方面,曹操消灭了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安定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不仅知人善任,精通兵法,也擅长写诗。《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皆抒发了他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语言气魄雄伟,慷慨悲凉。他的散文亦清峻整洁,著作有《魏武帝集》。在他和两个儿子曹丕、曹植的共同推动和影响下,形成了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蔡文姬
蔡文姬(177—?),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陈留(今河南开封杞县)人,是东汉末年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琴家。史书说她“博学而有才辩,又妙于音律。”
蔡文姬是建安时代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著录有一卷,载入《后汉书》本传的有《悲愤诗》两篇,一为五言体,一为楚辞体。这两篇作品都是蔡文姬“感伤离乱,追怀悲愤”的产物。另有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同样是叙述她自身的经历,相传也是她的作品。
曹丕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国的开国皇帝魏文帝,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公元220年至226年在位。他从小就很有才华,博览群书,年仅8岁就能写文章了。
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延康元年(220),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丞相,并于同年十月,逼迫汉献帝禅位,改国号魏,自立为皇帝。改元黄初,将都城由许昌(原许县)迁至洛阳。
和他的父亲一样,曹丕也爱好文学,并有相当高的成就。写下《燕歌行》等中国较早的优秀七言诗。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曹植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但由于行为放任不羁,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得立为世子。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后不久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被处处受限制,打击的对象,过着不得志的落魄生活。
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他的诗作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他前期诗歌作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为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则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曹植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很大。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他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
曹氏父子三人,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合称“三曹”,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许多不朽篇章。
嵇康
嵇康(223—263),字叔夜。“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三国时魏末文学家、音乐家,玄学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嵇康从小喜爱音乐,有极高的音乐天赋。他精于笛,妙于琴,善于音律。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的琴曲,与东汉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其作《广陵散》更是成为我国十大古琴曲之一。
他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的政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嵇康的友人吕安被钟会之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趁机进谗,劝司马昭除掉嵇康和吕安。临刑时,嵇康神色自若。奏《广陵散》一曲,从容赴死,遂成千古绝唱。
嵇康的文学创作,主要是诗歌和散文。他的诗今存50余首,以四言体为多,占一半以上。其著作大部分失传,《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13卷,又别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仅存10卷本。明代诸本卷数与宋本相同,但篇数减少。
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小时候就很好学,师从著名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由于不肯附和权贵,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侍御史等职。
公元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的历史。
陈寿叙事简略,三书中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人(今上海松江)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
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陆机被誉为“太康之英”。流传下来的诗,共104首,大多为乐府诗和拟古诗。代表作有《君子行》、《长安有狭邪行》、《赴洛道中作》等。刘勰《文心雕龙·乐府篇》称:“子建士衡,咸有佳篇。”陆机的赋今存27篇,比较有出色的有《文赋》、《叹逝赋》、《漏刻赋》等。散文中,除了著名的《辨亡论》,代表作还有《吊魏武帝文》。
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西晋永嘉元年(307),干宝初任盐官州别驾,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灭亡,东晋建立后出现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后来他的后代迁到梅园,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干宝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更是小说家的一代宗师。他的短篇小说集《搜神记》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小说的鼻祖。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堪称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26种,近200卷。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也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辞赋家和散文家。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他的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谢灵运
谢灵运(385-433),出生于会稽始宁,是南北朝时期与陆机齐名的诗人,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被称为“山水诗鼻祖”,因其从小被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后来由于性情狂傲,与朝廷发生矛盾,被降至为康乐侯,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他出身名门,兼负才华,但仕途坎坷。为了摆脱自己的政治烦恼,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览胜,其诗歌大部分描绘了他的所到之处,如永嘉、会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胜,皆留下了他不少自然清新的佳句。
谢灵运的诗歌虽不乏名句,但通篇好的很少。他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带有玄言诗的遗留。尽管如此,他充满道法自然精神的诗,仍贯穿着一种清新自然恬静之韵味,一改魏晋以来晦涩的玄言诗之风。谢灵运以他的创作极大地丰富和开拓了诗的境界,使山水的描写从玄言诗中独立了出来,从而扭转了东晋以来的玄言诗风,确立了山水诗的地位。从此山水诗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个流派。
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韦应物、柳宗元诸大家,都曾取法于谢灵运。对于自己的才华,谢灵运曾说过一句很狂放的话:“天下才共一石(即十斗),子建独占八斗,吾占一斗,天下才共分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