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北大国学课
5843700000008

第8章 地理(2)

“梦溪”是沈括晚年归退后,在润州(今镇江)卜居处“梦溪园”的园名,也是在此处沈括完成了《梦溪笔谈》一书。书中有三十多个条目涉及自然地理、测量、地图制作等。沈括以其丰富的阅历,撰写了有关山川、地名沿革与考辨的条目,为研究自然地理提供了宝贵史料。

在气候方面,沈括指出:“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诸越则桃李冬实,朔漠则桃李夏荣,此地气之不同也。”道出了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规律。

在自然环境变迁方面,他根据化石解释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他说:“予奉使河北,边太行而北。山崖之间,往往衔蚌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此乃昔之海滨。今东距海已千里,所谓大陆者皆为浊泥所湮耳。尧殛鲧于羽山,旧说在东海中,今乃在平陆。”他的这段话对华北平原的成因做了较为精辟的论述。另外,他还认识到潮汐和月亮在时刻上的对应,强调月亮是潮汐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制图方面,除编修了《天下州县图》,他还用面糊、木屑、熔蜡为材料制作过地形模型。

在矿物方面,他最早记述了石油的性质、用途,把当时所称的“石液”定名为“石油”。

在地质方面,在考察了温州雁荡山独特地形地貌并分析其成因之后,沈括指出:“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这种“流水侵蚀作用”的认识是十分正确的。著名科学家竺可桢曾撰文《北宋沈括对地学之贡献与纪述》,高度评价《梦溪笔谈》在地理学方面的重要贡献。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中国地理名著,世传本有十卷、十二卷、二十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一六一三年至一六三九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做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

徐霞客原名弘祖,字振之,别号霞客,出身于江阴。幼年好学,博览图经地志。因见明末政治黑暗,专心从事旅行。二十一岁开始出游,足迹北至燕、晋,南及云、贵、两广,旅途中备尝艰险。其观察所得,按日记载。

徐霞客去世前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整理原稿,季会明、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他去世后,清军进攻江阴时,季梦良帮助守城,全家被杀,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兵火,季会明、徐李寄收集残存的抄本编辑成《徐霞客游记》一书。

徐霞客的出游大至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北登恒山,南及闽粤,东涉普陀,西攀太华之岭,偏重搜奇访胜,写下了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嵩山、华山、五台山、恒山等名山游记十七篇;后期的西南地区之行,则在探寻山川源流、风土文物的同时,重点考察和记述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对喀斯特地貌类型的分布和差异,《徐霞客游记》中有详细的考察和科学的记述。仅在广西、贵州、云南三省,徐霞客亲自探察两百七十多个洞穴,且有方向、高宽、深度的具体记载,并初步论述了成因。他的这些考察研究,比欧洲最早研究喀斯特地形的爱士信尔早了一百多年。徐霞客对地热现象的详细描述在中国也是最早的。他调查了云南腾冲山的火山遗迹,科学记录与解释了喷发出来的红色浮石的产状、质地或成因。

另外,徐霞客纠正了地理文献中的一些错误,如否定《尚书》以来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导江”说,肯定了金沙江是长江上源,还正确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蚀力成正比。植物学方面,他明确提出了地形、气温、风速对植物分布和开花早晚的各种影响。

徐霞客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上做出了超越前人的贡献,特别是有关喀斯特地貌的详细记述。经后人编辑成约六十余万字的《徐霞客游记》,不但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所到之处的人文地理情况作了不少精彩的记述。被誉为“千古奇书”。

域外地理

中国古代域外地理的知识,萌发于先秦,奠基于西汉。

西汉卓越的探险家、外交家张骞曾多次出使西域,分别到过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乌孙、安息和身毒等地,了解到今中亚(锡尔河、阿姆河、伊犁河一带)、西亚(伊朗高原、两河流域一带)和南亚(印度一带)的地理情况并写有书面材料。《史记·大宛列传》和《汉书·西域传》就是根据张骞等提供的材料写成,它们是记载中亚和西南亚最早的地理专篇,对西域各国的人口、兵力、风俗、物产、城镇交通、水文、气候以及相互间的距离等都有所介绍。

东汉的班超又奉命出使西域,后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至波斯湾受阻。这是中国旅行家第一次到达波斯湾头。班超的儿子班勇继父志出使西域,几乎一生都在西域度过,写有《西域记》一书。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外交通并未因国内长期的割剧局面而中断,相反的却由于通商贸易的发达和佛教传播的兴盛,使某些地区中外交往至为活跃,从而促进了这些地区边疆域外地理知识的发展。

东晋时,僧人法显于隆安三年(公元三九九年)从长安出发,西行越葱岭,再南下到印度,在印度居住多年,然后取道海路经师子国(今斯里兰卡)、苏门答腊回国。《法显传》描述了他所到地区的地理情况,是中国古代关于中亚、印度、南亚的第一部旅行记。

唐代名僧玄奘西行求法,用了十八年的时间,历经一百一十多个国家,行程五万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可谓“推表山川,考采境壤,详国俗之刚柔,系水土之风气”。另外,《新唐书·地理志》记载的《广州通海夷图》详述了从中国到波斯湾的海上航程。

到了宋代,罗盘用于航海,海上交通贸易更为发达。宋朝与日本间航行较为频繁,同时对南洋、印度以西的航行也极为发达。周去非和赵汝适搜集当时地理资料分别写成《岭外代答》和《诸蕃志》,涉及南海、东南亚、南洋群岛、南亚、西亚、非洲和西班牙等广大地域。

元代时,耶律楚材、长春真人、常德等出征、出使或旅行于西域各地。周达观从海上去柬埔寨,汪大渊去南洋诸岛、印度洋沿岸、东非各国。这些人写的游记都是重要的地理文献。

明代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访问了南洋诸岛、印度、阿拉伯、东非等几十个国家,船员最多时近三万人。随行的马欢、费信和巩珍记述了这七次航行的盛况和见闻。马欢的《瀛涯胜览》记载了十九国,费信的《星槎胜览》记载了四十国(其中亲见二十二国),巩珍的《西洋番国记》记载了二十国的风土人情。最后一次航行制作的《郑和航海图》,以南京为起点,最远到达非洲东岸的蒙巴萨,图中收入了五百多个地名。

地图成就

中国古代地图学是建立在平面制图的基础上,战国到西晋是中国地图学理论的形成时期。现代已发掘的这一时期的地图,有出自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墓的《兆域图》、甘肃天水放马滩秦墓中绘于木板上的战国末期地图,及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的地形图和驻军图等。

西晋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制图理论家裴秀。裴秀字季彦,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自幼好学,知识渊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触到不少地理和地图资料。他编制了《禹贡地域图》和《地形方丈图》,并总结了“制图六体”,被誉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

春秋战国时期,地图已广泛用于战争和国家管理。秦汉以后损失严重。出于政治和军事需要,裴秀立意制作新图。他领导和组织编制成《禹贡地域图》十八篇,这是中国和全世界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历史地图集。为便于应用,他还将一幅篇幅过大(用绢八十匹绘制)的《天下大图》缩制成以寸为百里的《地形方丈图》,图上载有名山都邑,为军政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根据前人的实践,总结出绘制地图的六项原则,即“制图六体”: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和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点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绘图原则;后三点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这六项原则是中国最早的制图理论,直到清初,都是中国制图学者所遵循的准则。

此外,唐代的贾耽用朱墨二色分示古今地名编制的《海内华夷图》传世了五百年。北宋沈括编制“二寸折百里”的《天下州县图》二十幅,是当时最佳的全国地图。同时还有《南北对镜图》、《混一图》等地图。元代的朱思本绘制了长宽各七尺的全国地图《舆地图》二卷。明代时传入了西洋地理学,有利玛窦、艾儒略等人的著作。清康熙年间,政府派西洋教士测绘《皇舆全览图》,十年而成;乾隆年间制作《乾隆内府舆图》。上述地图都是具有国家级分量的图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