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彪炳史册的学术名著
5877500000013

第13章 《国富论》:古典政治经济学创立者

[英国]亚当·斯密 著

作者简介

亚当·斯密(1723~1790),18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出身于苏格兰科柯迪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海关官吏兼律师。曾先后就读于格拉斯哥大学和牛津大学,毕业后在爱丁堡大学和格拉斯哥大学任教。任教期间,以自己的伦理学讲义为基础,整理出版了《道德情操论》一书,从资产阶级人性论出发,论述了道德、等级、社会秩序和金钱之间关系问题。1764年,辞去教职前往欧洲大陆游学,结识法国启蒙学派代表人物伏尔泰、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和杜尔阁等人,对其后来形成政治经济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经济学方面的代表作主要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内容精要

全书共分为五大篇,第一篇题为“论劳动生产力增进的原因并论劳动生产物自然而然地分配给各阶级人民的顺序”。斯密首先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分工,接着分析了交换、货币和交换价值,论述了产品的分配,即工资、利润和地租。斯密认为这些问题都是作为分工的前提和结果而存在的。斯密从社会分工的角度入手,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接着从人类的利己主义本性出发,论证了交换是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人类从交换中能得到更多的利益,这种趋利心理促使了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在出现分工和交换之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对交换媒介的需求,因而就产生了货币。有了货币这个衡量工具之后,斯密探讨了价值问题。在价值问题方面,斯密主要关注以下问题:价值究竟是什么,价值由那些部分组成,价格为什么会产生波动。他进一步提出,一旦有了资本积累和土地私有制以后,商品价值便不再由劳动决定,而由工资、利润和地租决定。

第二篇题为“财富的性质及其用途”,着重探讨了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资本因素。他首先从资本家的储备资金中划分出资本,指出资本由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构成。接着又分析了资本的作用和资本积累的条件,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进行了区分。最后分析定义了资本的各种形态,即借贷资本、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并比较了相互之间的异同。在本篇中,斯密提出了两种资本理论,一是资本是提供收入的积累,二是资本是用于继续生产的过去劳动的积累。同时,斯密还对重农学派的“资本只有投入农业领域才会产生剩余价值”的论断进行了批驳,认为资本在任何行业中都能产生剩余价值。

第三篇题为“论不同国家财富的不同发展”,主要研究经济史。斯密提出了社会财富发展的原理,指出贸易自由能促进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加强分工、增加资本数量和提高资本的利用效率是进一步增加国民财富的三个必要手段。斯密回顾了自罗马帝国及中世纪以来城乡经济发展的历史,对封建的生产关系进行抨击,要求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第四篇题为“论政治经济学体系”,主要是理论体系问题。在本篇中,斯密对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判。重商主义的贸易统治理论是他批判的重点,他认为自由贸易才能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资本的积累,自由放任才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贸易统制会窒息资本与财富的发展。斯密还用他的交换理论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认为自由贸易、互通有无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第五篇题为“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主要讨论政府的财政问题。斯密将政府的财政支出划分为国防、司法、商业活动、教育和自身支出几个部分。认为能够由人民自己办的事,政府应不加干涉;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一些公共事业,则应该由政府负责。斯密提出将政府的财政收入分为税收和公债两部分,税负应依个人能力而定,兼顾公平。斯密主张对地租、利润和工资征税,并提倡“廉价政府”,要求政府减少开支。

学术评价

亚当·斯密斯是18世纪下半期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在那时英国正处于逐渐由一个大资本主义农业国向资本主义工业国转化的阶段。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于他们来说,当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扫除封建残余,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全确定。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协调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利益关系,实现经济自由,取消不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斯密的《国富论》一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代表作。该书不仅奠定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基础,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政治经济学的走向,现代政治经济学的一大批概念名词均来源于该书。该书一直被奉为政治经济学的经典之作,是经济学方面研究人士的必读书目,亚当·斯密本人也因该书而被认为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同时,当代各经济学派的理论观点中或多或少可以在该书中找到理论源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马克思也承认从该书中受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