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粮食危机:利用转基因粮食谋取世界霸权(增订版)
5910600000014

第14章 居心叵测 基辛格的秘密《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2)

基辛格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美国政治精英们梦寐以求的胁迫性措施。他赤裸裸地称粮食援助应视为“国家权力的工具”。接下来,他还毫不掩饰地提出,美国应对粮食援助实行配给限额以“帮助那些未能或者不愿控制人口增长的人”。要么绝育要么挨饿……当然,这样的文件被定为“绝密”文件就不足为奇了。

《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在很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首次将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控制列为美国政府的一个明确的(秘密的)战略性国家安全重点。它为挂着“计划生育”的羊头来贩卖人口控制的狗肉制定了方针;它将人口增长问题与获得战略性矿产资源联系起来。然而,《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最重要的一点是,它反映了美国某些最富裕的家族、最有影响力的权势集团正在达成一种共识。

事实上基辛格只不过是政府里的一名打工仔,但是他不仅仅受雇于美国总统,他还受雇于一手栽培他的权势集团,代表他们的利益行事,进行讨价还价。他的平步青云仰仗于战后美国权势集团中最有势力的家族的支持,这个家族就是洛克菲勒家族。

1955年,纳尔逊·洛克菲勒聘请基辛格担任对外关系理事会的一名研究主管。一年后,基辛格成为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特别研究项目”的主管。从这个时候开始,基辛格与洛克菲勒家族建立了亲密无间的关系。后来,基辛格与洛克菲勒家族的一名雇员南希·玛吉尼斯结婚,进一步加深了与洛克菲勒家族的联系。

1975年11月,理查德·尼克松因神秘兮兮的水门事件被迫辞职,有些人怀疑是野心勃勃的纳尔逊·洛克菲勒与基辛格和亚历山大·黑格合谋搞的诡计。尼克松的接班人杰拉德·福特是一位低能的总统,他任命纳尔逊·洛克菲勒为副总统。此时纳尔逊离他的总统梦只有“一步之遥”,纳尔逊的老朋友基辛格则担任国务卿。

1975年11月,福特总统签署了基辛格的《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将其作为美国的官方外交政策。后来,基辛格将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的位子让给他的助手、后来的商业伙伴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斯考克罗夫特尽职尽责地向新总统大力推荐基辛格的《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请他签字批准。基辛格仍然当他的国务卿,而纳尔逊·洛克菲勒任副总统。至此美国进入了推行控制人口政策的最佳时期,粮食控制在这个勾当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巴西成为《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的“样板”

基辛格的秘密计划很快被付诸实施。13个人口控制的重点国家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大多数国家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巴西是实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计划最为典型的例子之一。巴西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实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计划,历时十四年后,巴西卫生部开始对巴西妇女大规模绝育的报告进行调查。政府的这次调查是在国会的正式过问下开展的,由来自巴西立法机构各个政党的165位议员发起。(9)

1991年,有关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发展中国家人口控制目标的秘密备忘录的信息在《巴西杂志》及巴西其他主要报刊上公开发表后,这项调查开始启动。

巴西政府震惊地发现约44%年龄在14——55岁之间的巴西妇女已经永久性绝育。大多数年龄大一点的妇女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该计划刚启动时就做了永久性绝育手术。巴西政府发现绝育手术由形形色色的机构实施,其中有一些是巴西的机构。这些机构包括国际计划生育联盟、美国开拓者基金会、自愿外科避孕手术联合会和国际家庭健康组织。所有计划都是在美国国务院下属的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的支持和指导下实施的。(10)

1989年,曾经为了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而被美国说服在绝育方面进行合作的巴西政府抗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绝育计划“做过了头,完全没有必要”。一些报道称,这个绝育计划实施后,多达90%的非洲裔巴西妇女做了绝育手术,这意味着这个黑人人口仅次于尼日利亚的国家的黑人后代将面临灭绝。据悉,20世纪80年代巴西1.54亿人口中有大约一半是非洲裔。(11)

基辛格在《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计划中强调了巴西的特殊地位。巴西在13个重点国家的名单中榜上有名是因为“它在人口方面明显主导着(南美)大陆”,按以前的计划它的人口到2000年就将赶上美国。《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备忘录警告说,巴西人口如此迅速的增长意味着“在今后二十五年内巴西在拉丁美洲和世界舞台上的势力和地位将日益上升”。(12)

洛克菲勒家族对“优生学”的支持

《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第200号》这一新政策的执行者是诸如基辛格、斯考克罗夫特以及形形色色的华盛顿公仆们,站在他们后面的是一小撮拥有巨大影响力的人物。在当时这些人中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要数洛克菲勒兄弟。在人口政策方面,约翰·D.洛克菲勒三世——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的孙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亨利·基辛格和布伦特·斯考克罗夫特将控制人口增长作为美国政府的正式外交政策之前的若干年,洛克菲勒兄弟尤其是约翰·洛克菲勒三世(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约三儿),就已经开始把人类当作小白鼠进行实验。约翰三世在其成长过程中深受优生学家、人种理论家和马尔萨斯主义者的影响,包括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弗雷德里克·奥斯本、亨利·费尔奇德和阿兰·葛雷格等人。对于约翰三世来说,他自然而然地认为只有他和与他同一“阶层”的人有资格决定哪些“人种”应该继续存活,这样他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改变生命”。在他们看来,这就像有选择地杀掉部分体弱的羊群以便品种最好的羊群繁衍一样。

人类家庭生活的逻辑十分简单:供给与需求。正如詹姆森·泰勒所描述的那样:

对于洛克菲勒来说,要照看好羊群……只需考虑供需之间的平衡。如果食物、水、空间等供不应求,那就必须增加供给,减少需求。洛克菲勒基金会把二者发挥到了极致。出现供给短缺时……就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和增加农作物产量来解决。需求问题通过生育控制和堕胎有选择地“淘汰”部分人种。(13)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美国人和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来说,美国政府决策层蓄意推行的对世界各国人口实施大规模绝育的密谋纯粹是倒行逆施,是绝对不能接受的。这一图谋是在某些最富裕的家族和最有影响的大学授意下炮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