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5928200000035

第35章 察“眼”观色,透视心扉

古人云:“心者,行之端,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自知。”人的面部表情、衣着打扮、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都在无形中传递着不计其数的复杂而又微妙的信息,都可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对方的气质、情绪、性格、态度等。如果你是一个心思细腻、观察力强的人,那么你在交际中,就能通过收集信息,做出综合判断,从而洞悉对方的内心。

眼睛是人们传达信息最为重要的器官,一个人心里想什么,十之八九可以透过他的“眼色”看出来。只要你善于观察和分析,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别人传达给你的信息。这样你就可以掌握交往活动的主动权,让自己在各种交往活动中时刻把握别人的心理活动,看对方的“眼色”行事。

“眼色”是人类的另一种语言,四五岁时,我们就能辨认一般的面部表情,而到了六岁左右,聪明的孩子就懂得看大人的“眼色”行事了。比如,看到妈妈一瞪眼,准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在人际交往时,我们同样要懂得看人“眼色”行事。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流露出温和的善意,这样的人心底必定是感性和善良的;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横立,那么这个人的性情一定非常刚烈;如果一个人的眼珠暴突,这样的人一定不是善良之辈;如果发现一个人的眼睛斜视而不语,那么他的心一定怀有不满。

如果近距离仔细观察一个人的眼睛,发现他神情内藏不露,同时眼睛向上扬,即说明他是想要证明自己确实没有任何过失。

如果一个人在对别人瞄上一眼之后,慢慢闭上了自己的眼睛,这是一种“我相信你,不怀疑你”的身体语言。如果在闭上眼睛之后,再睁开望一望对方,如此动作不断地反复,那么这就是对别人尊敬与信赖的一种重要的表现。

如果一个人向一位异性看了一眼就故意收回自己的视线,而不继续观察,这就是他的一种自探行为,他真实的意图是,想要对方给予答复。

如果一个人的眼睛呈低垂状态,是表示谦逊的信号。在职场中,这种眼部动作是基于下属不敢正视上司的正常反应。眼睛低垂的方向多是地面的方向,这个时候眼睛不会左右乱瞟,做这种眼睛动作之时往往与鞠躬或俯首听命等身体动作同步。

如果一个人在目光炯炯地望着别人,并且上睫毛极力控制往上压,这是为了制造一种令人难忘的表情,这是向别人传达某种惊恐的心绪或者不安的心情。

如果斜视瞟人,则是偷偷地看别人一眼又不愿被人发觉的动作,这时候他传达的是羞怯的意思。这种眼睛的动作等于是在告诉别人说:“我比较害羞,所以不敢正视你,同时又忍不住地想看你。”

如果一个人以挤眼睛的动作用一只眼睛给另一个人使眼色,这就意味着两个人之间有某种默契。它所传达的意思是:“你和我此刻拥有共同的秘密,这个秘密其他任何人都无从得知。”如果在社交场合之中两个人之间相互挤眼睛,则表示他们对某项主题或者事物有共同的感受或相同的看法。

除此之外,眼神沉静,说明他对于你急于获知的问题早已成竹在胸;眼神散乱,说明他也毫无办法;眼神横射,仿佛有刺,说明他为人冷漠;眼神阴沉,应该是凶狠的信号,与他交往,应该小心谨慎;眼神流动过于频繁,便可知道他胸怀诡计,有可能想给你苦头尝尝;眼睛无奈上扬,是假装无辜的表情,这种动作表示自己确实被冤枉;近距离细看,表明在意、重视;眼光游移表示心不在焉,感觉无聊;眼神乱瞟表示不安、紧张,等等。

想要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睛了解他的心理活动,就要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因为眼睛的动作与变化是非常短暂的,稍纵即逝,所以一定要把握好眼睛极为轻微的变化,同时要依靠分析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得到对方通过眼睛所传递的信息。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他认为通过观察人的眼睛,可以知道人的善恶。

这并不是孟子的随意之言,根据眼睛推断一个人的善恶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医学研究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眼神,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如同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所以,眼睛在人的五类感觉器官中是最敏锐的,大概占感觉领域的70%以上。

而瞳孔的变化、眼珠转动的速度和方向等活动,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再加上眼皮的张合、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等一系列动作,人的感情就自然而然从眼睛中反映出来,而且它所流露出的信息甚至比言行更为真实。所以,如果学会看“眼色”行事,就一定能让自己成为社交活动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