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先做人,带人要带心
5935000000033

第33章

市场行情瞬息万变,决策时稍有犹豫和拖延,就会降低决策的效率,还可能直接错失机遇。因此,领导者在决策时一定要坚定果断,绝不能顾虑重重,畏缩不前。看看那些成功的企业家,他们都称得上是英明的决策者。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市场上塑胶花逐渐受人欢迎,很多人都喜欢在家里装饰塑胶花。李嘉诚发现这一行情后,意识到了其中必有商机,于是他当机立断,丢下其他生意,全力投资生产塑胶花,由此占据了市场,赚得了滚滚财源,他的塑胶花工厂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胶花工厂,他也被誉为“塑胶花大王”。

60年代后期,李嘉诚预测到塑胶花市场将会由盛转衰,于是他立即做出退出塑胶花行业的决定,避开了一场塑胶花行业危机。20世纪60年代末,李嘉诚看到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地价狂飙不止,认识到地产业充满无限商机。于是他迅速购置大量土地,从事房地产开发行业,为此他又大赚一笔。

李嘉诚的成功与其果断决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决策时他反应敏锐,处事果断,懂得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所以,他才能在香港、亚洲以及世界领域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

众所周知,在战场上只有果断把握战机,才能把战争的主动权和胜利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里。其实,商战也需要把握商机,而优柔寡断是最大的忌讳。如果你不想让机遇白白流失,不想让成功擦肩而过,就要培养敢于决断的素质和魄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成为优秀的管理者。

在决策时,经过一些慎重的利弊分析和权衡之后,行就行,不行就拉倒,绝不要陷入模棱两可、犹豫彷徨中。决定了就不要怀疑自己,而要立即行动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避开优柔寡断的折磨,把转瞬即逝的机会牢牢把握在手里。

几乎每个管理者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谓用人不疑,首先是指对所用之人的能力、人品不存疑虑,敢于把工作交付于他,并坚信他能做好。在被授权者完成这项工作的过程中,无论外界如何质疑,授权者一直要对被授权者保持信任;其次,由于主观的、客观的、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被授权者工作出现失误,授权者对他依然要保持信任,还会继续授权给他,继续重用他。

秦武王想攻打韩国时,任命甘茂为主将,甘茂在出发前,对秦武王说:“韩国宜阳是一座大城,加上途中有很多艰难险阻,与秦国相差千里,攻打起来恐怕不容易。我真的很担心,我出征之后,会不会有人借此机会诽谤我。”

秦武王说:“不会的,你放心地去吧!”

甘茂说:“从前,有个与孔子弟子曾参同名的人杀了人,听者以讹传讹,最后传到了曾参母亲的耳朵里。曾母绝不相信儿子杀了人,但是接二连三有人来报告同一件事,她就开始担心起来,于是逃跑了。”

说完这个故事,甘茂接着说:“我的人品不如曾参,大王对我的信任也不如曾母对儿子的信任。而且,怀疑我的人不止三个,所以,我很担心,一旦我没有顺利攻下宜阳,就有人进谗言陷害我。”

秦武王听了甘茂的话之后,斩钉截铁地说:“你放心,我绝对不会听信谗言,我愿意发誓。”于是,甘茂率军进攻宜阳去了。开战之后,一晃就是五个月,甘茂也没有攻下宜阳,这时候有人开始进谗言陷害他。秦武王把甘茂之前对他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也把自己的誓言忘掉了,他把甘茂召了回来。甘茂非常生气,严厉地质问秦武王:“大王难道忘了你的承诺吗?”

这时秦武王才想起之前的承诺,马上改变态度,动员全军支援甘茂。最后,甘茂不负众望,攻下了宜阳。

在这个故事中,秦武王所犯的错误,也是很多管理者常犯的错误。在一开始授权时,信誓旦旦,表示信任下属,一旦下属执行遇到困难,就开始质疑下属的能力。值得庆幸的是,秦武王及时醒悟过来了,但现实中,又有多少管理者迷途知返呢?

信任是管理者与下属之间一种最可贵的感情,管理者用人的前提是信任下属,因为只有信任下属,管理者才放心把工作交给下属。只有信任下属,才能激发下属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样下属才能把工作做好。

用人不疑,才能激发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才能激发员工的潜能。如果你想下属把工作做好,就去信任他,否则,一开始就不要把工作交给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授权之后没有监督。

中国古代大思想家老子曾说过:“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他一直强调无为才能不为,强调无为而治。他认为治理国家靠百姓的自觉行为,这样君王就可以实现不治而治的目的。

也许你觉得“无为而治”,寄希望于百姓自觉遵守法律,自觉约束自己,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可否认,如果只是什么都不管,把希望寄托于百姓,那么确实无法实现“无为而治”,相反,很可能出现一片混乱。那么,为什么无为而治有可行之处呢?

其实,老子倡导的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一般来说,人们将无为而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有为而妄为

什么叫“有为而妄为”呢?这一点在秦始皇身上表现得很明显,秦始皇是有作为的君王,他灭掉了六国而一统天下,修建了万里长城,文治武功彪炳千秋。但是,为什么强大的秦王朝仅存在了14年,就土崩瓦解了呢?因为秦始皇笃信法家思想,以暴政维系其强大的帝国,过分地管理了国家,这就是“妄为”,结果激化了社会矛盾,秦朝葬送在秦二世手里。这对企业管理有很大的警示,不要为了走捷径而“妄为”,即为所欲为地治理企业,而缺乏人性化关怀。

第二个阶段: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比较容易,可要“有所不为”,需要的是胆识和智慧。有所不为表现为授权给员工,但真正大胆授权给员工的老板有多少呢?很多老板对权力有很强的控制欲,不习惯或没有授权的意识。就连万科集团的王石,在刚开始授权给总经理时,也突然感觉不对劲,因为他发现公司的很多事情,他不再了解了,甚至有一种害怕。于是他经常与总经理沟通,但发现总经理的工作热情不太高,后来他才知道,原来是他干涉总经理的工作太多,表现出了对总经理不信任,才影响了总经理的心态。此后,王石下定决心,将权力逐渐下放,经过一年的磨合,他发现一切都海阔天空,很多事情他不管了,公司依然发展得很好。

第三个阶段:无为而无所不为

这一阶段是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为”的思想在汉朝表现得最为明显,当年汉高祖以及他的继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鼓励农耕,提倡节俭,减轻刑罚,使汉朝经济得到了极大的恢复和提高。之后凭借强大的经济后盾,汉王朝彻底打败了强悍的匈奴骑兵。

老子说过:“治大国若烹小鲜。”就是说,治理大国和煮小鱼一样,不要总是翻动它,否则小鱼就残碎了。企业管理也是这个道理,最高的管理境界是让员工感觉不到你的存在,也能有明确的目标、懂得自我管理、懂得自我激励,把个人价值与企业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既实现了个人价值,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作为管理者,要少管甚至不管,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修养,通过自律来影响全体员工。比如,关心员工、鼓励员工,对员工表达爱,通过自身的积极工作,带动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使员工自觉地对待工作,自觉地遵守公司的制度。这样一来,你就不用费尽心机地管理员工,员工也能如你所愿地对待工作,把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