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悟·感动(自然卷)
5957700000041

第41章 夜宿松林 (英国)斯蒂文森

在布列马德吃过晚饭,我不顾天色已晚,开始攀登洛泽尔峰,一条时隐时现的石子路指引我向前。途中,我遇到四、五辆来自山上松林的牛车,每辆车上都载着一整棵冬天御寒用的松树。松林长在坡势平缓、凉风飕飕的山脊,我登上松林最高处,沿林间小径左行片刻,便来到一个芳草萋萋的幽谷;溪水潺潺流过石堆,漾起一股碧波,“在这未曾有仙女光临、牛羊徜徉的清幽圣洁之境。”这些松树并不显得古朴苍劲。然其蓊郁茂密的枝叶,却遮蔽了林间空地。欲见林外天地,只有北眺远处的山巅,仰望浩渺的苍穹,于此过夜,既安全,又似居家独处,不受打扰。我安顿好住处,喂罢莫代斯丁[1],暮色已经笼罩了山谷。我用皮带缚住双膝,钻入睡袋,饱餐一顿。太阳刚落山,我便摘下帽子,遮住双眼,沉沉睡去。

室内的夜晚何等单调乏闷,而在含芳凝露、繁星满天的旷野,黑夜轻盈地流逝,大自然的面貌时时都在变化。寓居室内者,在四壁包围的帏帐中憋闷至极,觉得夜似乎是短暂的死亡;露宿野外者,则驰然而卧,进入轻松恬适、充满生机的梦境。他能彻夜听见大自然深沉酣畅的呼吸。大自然即便在休憩之际,也会回首绽开笑靥。更有那家居者未曾经历的忙碌的时刻,大地从睡梦中苏醒,所有的生灵都直起身。雄鸡最先啼鸣,不是为了报晓,而是像一个快活的更夫,催促黑夜离去。牧场上的牛群闻声醒来,羊儿在露珠晶莹的山坡上吃完早餐,迁入掩映在蕨类植物丛中的新居。与禽鸟共眠的流浪汉,睁开惺忪的睡眼,恣情饱览这美丽的夜色。

这些眠者同时醒来,是应了某种无声的召唤,还是由于大自然轻柔的抚摸?是星星向大地施展了法术,还是由于分享了大地母亲体内蕴蓄的激情?牧羊人和年迈的庄稼汉,在这一知识领域虽堪称博学,也无法猜出上天催醒万物生灵的目的。只是声称,这样的时刻在两点以前到来。他们不明白,也不想弄明白。不过,这实在是一件赏心乐事。因为我们只是在梦境里稍受攘扰,诚如那位阔绰气派的蒙田所言:“如此,我们反而更能充分领略睡眠的美妙滋味。”尤其是想起我们已和近处生灵息息相通,远遁喧嚣的尘世,此刻只是听任上天驱策的一只温驯的羔羊,心里便贮满快慰。

我于此刻醒来时,觉得口干舌燥,便一气饮干身边的半罐水,沁人心脾的凉意使我神清气爽。我坐起身,点燃一根烟。头顶上的星斗熠耀生辉。宛如一颗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天幕,却又没有那种傲睨人世的高贵气质。浩瀚的银河,浮着一匹云烟氤氲的白练;在我周围,黑黝黝的冷杉树梢笔直挺立,纹丝不动。就着白色的驴鞍,我看见拴着绳子的莫代斯丁一圈圈地踱步,听到它缓缓嚼草的声音,除此之外,耳边仅闻石上清溪隐隐传来的流淙,似在喁喁倾吐一种无法言付的情愫。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一边吸烟,一边观赏这清虚深邃的夜空的色彩,从松林上方微微泛红的暗灰,直到映衬着颗颗星星的深蓝。我平时戴着一枚银戒指,仿佛是为了使自己外形气质更接近商贩。此刻,随着挟在指间的香烟上下抖动,只见戒指周围闪着一圈朦胧的光晕。每吸一口烟,烟火与银光相映生辉,照亮掌心。一时间,它在黑暗笼罩的景物中显得格外耀眼醒目。

阵阵清风不时掠过林间空地,与其说风,毋宁说是荡涤心胸的爽洌气息。我在这宽敞的住处,能整晚享用这源源不绝的清氛。我不无悚悸地想起沙斯拉代的旅馆和人头攒簇的夜总会;想起那些夜游在外,无所顾忌的牧师和学生;想起热浪蒸腾的戏院和空气污浊的旅馆。我难得享受如此恬静旷达、超然于物欲之外的心境。我们从野外弯腰钻入狭小的居室,而屋外世界似乎本来就是一个温馨舒适的栖身之地。每天晚上,在这上天安排的露营地,都有一张铺好的床榻迎候你就寝。我自觉已重新发现了一个虽为村夫莽汉悟及但仍为政治经济学家懵懂不明的真理,或者至少说我已为自己觅得一种新的乐趣。我陶醉在独处的乐趣中,却又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缺憾;但愿在这灿烂的星光下,能有一位伴侣躺在身边,寂无声息,一动不动,就躺在伸手可及之处。世上有一种情谊,比起幽居独处,更能保持心神的宁静。倘能正确领会,便可升华孤淡的心境,使之臻于完美。和一位自己挚爱的女子同宿于露天,实乃最纯真、最自由的生活。

我这样躺着,心中交织着满足与憧憬。这时,一个声音隐隐约约地飘忽而至,我起初以为是远处农场传来的鸡鸣犬吠,可它不绝于耳,逐渐变得清晰可闻,原来是一位过路客沿着谷底小径边走边唱。他的歌算不得优雅动听,但却融入了美好的心声。他亮开嗓门,歌声在山坡上飘荡,震得林中的茂密枝叶飒飒作响,我曾在夜间沉睡的城市里听见行人走过身边,有的边行边唱,记得还有一位大声吹奏管风琴;我也曾听见街上骤然响起辘辘的车声,打破了持续数小时的静谧。当时我醒在床上,车声久久萦绕于耳际。但凡夜游客,无不具有一种浪漫的气质,令我们饶有兴致地猜测他们的行止。眼下,歌者听者同时浸润于浪漫的氛围。一方面,这位夜行客酒意醺然,引吭高歌;另一方面,我躺在睡袋里,在这五、六千英尺见方的松林,独自吸着烟斗,仰望星空。

再次醒来时,天上的星星多已消失,唯有坚定护卫黑夜的几颗依然闪烁。远望东方地平线上现出一抹淡淡的晨曦,就像我夜间醒来时看到的银河。白昼将至。我点燃灯,就着微弱的光芒,套上皮靴,系妤绑腿,掰碎面包喂了莫代斯丁,水壶灌满溪水,点上酒精灯,煮了些巧克力。黑暗长时间地笼罩着我香甜入梦的林间空地。然而顷刻间,维瓦赖峰顶上空一大片橙色镀上了粼粼金辉。看着妩媚可爱的白昼翩然而至,我心头涌动着庄严与欣喜的思绪。我兴致勃勃地谛听汩汩水声,纵目环顾四周,实指望有什么美丽的景物突然出现在眼前。可是没有。纹丝不动的黑松,宽敞的林中空地,嚼草的驴,一切仍是原样。只有光由晦转明,给万物注入了生机,注入了和畅的气息,也使我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欢畅。

我喝下味虽寡淡、但却温热适口的巧克力汁,在林中来回踱步。就在信步闲逛的时候,一阵劲风呼啸而至,恰似早晨大自然的一声长叹。风过之处,附近的树垂下黑色的枝叶,我看见远处崖畔稀稀立着几株松树,树梢沐浴着金色的朝晕,随风起伏荡漾。十分钟后,阳光迅速洒满山坡,驱散斑驳的阴影。天色大亮了。

我连忙收拾行装,准备攀登矗立在眼前的险峰。可脑中冒出的一个念头却令我踌躇难行。其实它不过是个幻觉,可幻觉有时也会萦心系情,难以摆脱。我依稀觉得,我在绿野仙境受到慷慨、及时的款待。空气鲜澄,溪水清洌,黎明召唤我驻足片刻,欣赏美景,且不说斑斓绚丽的夜空,秀色可餐的幽谷。受到如此盛情的款待,我觉得自己欠下了谁的一笔人情债。于是,我一边走,一边喜孜孜地、同时又有些忍俊不禁地往路边草地上抛撒钱币,直至留足住宿费。我相信这笔钱绝不至于落于哪个家境富裕、脾气乖戾的牲口贩子手里。

——牛建迅 译

【人物介绍】

斯蒂文森(1850—1894),英国作家。代表作为小说《金银岛》,另著有《绑架》、《化身博士》、《岛上夜谈》等长、短篇小说多种。文笔细腻流畅,故事新奇浪漫,是十九世纪末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相关链接:斯蒂文森诗作——《俄国的一盘桃子》

我用整个身体品尝这些桃子,

我触摸它们,闻着它们。是谁在说话?

我吸收桃子,就像安捷涅夫吸收安鲁。

我像恋人般望着桃子

像年轻的恋人望着春天的花蕾,

像黝黑的西班牙人弹着吉它。

是谁在说话?肯定是我,

那只野兽,那个俄国人,那个流放者,

教堂里的钟为我们敲响在心中。

红嫩的桃子

又圆又大,还有一层茸毛,

盈满蜜汁,桃皮柔软,

桃子盈满了我的村庄的色彩,

盈满晴朗的天气,夏天,露水,和平的色彩。

桃子所在的房间静悄悄的。

窗子敞开。阳光洒满窗帘。

甚至窗帘轻盈地飘动也惊扰我。

我不知道

这种残忍

会把一个自我从另一个自我上摘下,

像摘下这桃子。

注释

[1].莫代斯丁:斯蒂文森骑的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