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乳腺增生的患者都有这样的迷惑:药店里面摆了很多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中成药,究竟该选择哪种好呢?还是每种药的功效都差不多?
实际上,这种疑惑不仅存在于患者身上,有时候就连医生都不能明确地分辨,他们常常会给患者开乳块消、乳癖消、血府逐瘀等,很少仔细辨证,常常是一种药一用到底。使得患者刚开始服药的时候症状见好转,可药刚停就又犯了,或者是疼痛虽然减轻,可肿块长久不消。不过乳腺增生本身疼痛时重时轻,疼痛好转并非治愈的主要指标,最关键的是肿块消失。
从中医的角度上说,中成药为固定经验方,只有对症下药才能看出效果,不对症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比如,本身气虚的人服用疏肝药物就会耗散身体之气,加重疲乏无力。舌头上没有瘀斑,也没有血瘀之症,却服用逐瘀药,经量就会增加。
中医强调的是辨证施治,不管采用中草药还是中成药,都应当首先进行辨证,这是中医治病的基本原则。
临床上将乳腺增生症分成肝郁、肝虚两种类型,并且规定了五条界定标准。
1.从年龄上分
30岁以下多属肝郁型,40岁以上多是肾虚型,30~40岁间两型兼有。不过这个年龄划分仅供参考,并非绝对指标。有的女性虽然年纪不大,可却未老先衰,或者身体素质较差、畏寒怕冷、手脚冰冷,医学界称其为“女人阳常不足”。这个观点在内异症、腺肌症、附件炎等妇科病治疗中也符合。
2.从症状上分
主要症状是痛,月经前、生气后等疼痛加重,也就是“随喜怒而消长”,多是胀痛、双乳串痛,疼痛部位不定,属肝郁型。多为肿块,没有规律、有定处的痛,反复发作,月经后持续疼痛、缠绵不愈则为肾虚型。
3.从肿块上分
乳房胀满、腺体肥厚、质地软、呈薄片状,肿块大小、硬度随着情绪、月经周期变化的一般是肝郁型;乳房松弛、肿块呈厚片、结节状,硬难消的一般是肾虚型。
4.从脉象上分
肝郁型多脉“弦”,弦数或弦清,舌质红;肾虚型多脉“细”,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白。
5.从手诊上分
沿着生命线青筋显露的是肝郁,大小鱼际间发暗是肾虚。
那么,如何针对肝郁和肾虚两种不同类型的乳腺增生症进行对症下药?肝郁型乳腺增生症要采取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药治疗,比如乳块消、乳癖消等;对于肾虚型乳腺增生,要采用补肾温阳之法治疗,单用化岩颗粒或者将其和乳块消颗粒同用,按月经周期用药,月经前气滞胀痛,可疏泄;月经后滋阴补阳,重在温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