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浩银河茫茫天宇
你以一种飞翔的姿势留下足迹
那个时刻,整个世界都在仰望星空
看一个民族在向太空伸展双翅
是那腾空的火箭 在白云间写下你的名字
而风 会把这一段真实的故事
写在大地上
告诉未来 也告诉历史
1、举世瞩目的出征
历史将永远记住这一天: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时28分。
地点: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广场。
东方的地平线上露出熹微的曙光,曙光如水,静静地在长空中流淌着。天际的远处闪亮着几颗星星,像是夜空睁着惊奇的眼睛,在注视着这个广场上发生的事情。晨风儿伸出凉爽的手,轻拂着一个个人们匆忙的脚步和身影。这个时刻,大多数的中国人还都在香甜的梦中,就是这个时刻,一个中国人盼了多少年的梦就要变成现实了。
深秋的大漠,虽然寒意袭人。但是在这个时刻,问天阁前的广场上,已经站满了送行的人们。曾经和航天员朝夕相处的教练、专家们来了,举着鲜艳花束的少先队员,捧着乐器的军乐队员来了,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少女来了。大家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一个共同的期待,为英雄送行。
10月14日下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刚刚闭幕,踏着夕阳洒下的一片金辉,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和黄菊、吴官正、曹刚川、王刚等一同赶赴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并连夜听取了关于飞船发射准备工作的情况汇报。
就在这个早晨,胡锦涛同志率中央领导一行,来亲自为我们的航天员送行来了。
这一天,中国人已渴望了很久。这一刻,中华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瞧,一个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人,他迈着从容而稳健的步伐,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走去。
“总指挥同志,我奉命执行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待命出征,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杨利伟。”
杨利伟——
杨利伟!
大地上高高的山脉听见了,夜空中的星星听见了,电视台的摄影机镜头用直播的方式把这个名字迅速在全世界传遍。杨利伟呀,你的名字,世界都在倾听。
“出发!”
随着总指挥庄重下达的命令,杨利伟大声答:“是!”一个标准的军礼,定格在共和国的航天史册上。
杨利伟按照规定的程序稳步走入了航天飞船的座舱里。
离出发还有一段的时间,他开始认真地按照规定的要求,做着各种准备工作。
起飞的时间一点点在缩短,几乎所有发射场上的工作人员的心都开始紧张起来了。
而杨利伟此时却显得格外的沉着和冷静。
他的心跳就是每分钟70次左右。而苏联的宇船员第一次上天时的心跳竟达到每分钟140次以上。他的心理素质就是这样超人似地好,他的准备工作有条不紊,不像去到太空执行重大的任务,而是乘着车子与心爱的姑娘去赴一个美好的约会。
他的耳边甚至响起了一首他平时很喜欢的歌。
跟我走吧
天亮就出发
梦已经醒来
心不再害怕
请记住神舟五号飞船的一些数据:飞船总长9.2米,总重7790公斤。飞船的返回舱直径2.5米,约6立方米。飞船装有52台发动机,能精确调整飞船飞行姿态和运行轨道。
2、我现在感觉很好
8时59分,0号指挥员下达了“1分钟准备”的口令。火箭即将点火。指挥大厅里充满紧张气氛,许多观看飞船发射的人,紧张得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切在瞬间仿佛凝固了。
倒计时的指令从指挥员的口里发出,那宏亮的声音响彻环宇。
“5、4、3、2、1……点火!”随着一阵地动山摇般的轰鸣,“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直刺苍穹,把一团桔红色的烈焰留在了秋日的大漠长空。
9时10分左右,飞船进入预定轨道。
从这一刻起,杨利伟成了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飞船起飞了。飞向了太空。从飞船的舷窗往外望去,杨利伟看到了深邃而美丽的太空。他激动地告诉大家:“我看到美丽的太空了。”太空是那样辽阔而深邃,他的飞船沿着既定的轨道飞一样的在太空中飞着。这里没有鸟儿,也没有空气,他前方的路上没有红绿灯。他像一个自由的精灵绕着地球飞着。飞到地球朝着太阳的那一面,是白天;飞到地球的另一面,就是黑天了。白天黑夜在杨利伟的眼前交替变换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变换了一次。
杨利伟从窗子向外望去,他开始仔细地观看这个地球。那是一个蓝色的星球,蓝色是水的颜色,准确地讲这个球应该叫水球的。那就是地球呀,是人类居住的地方。杨利伟睁大了眼睛,他能看见海洋和陆地,那海洋是蓝色的,像柔软的锦缎。而陆地呈灰黄色,那里有山脉和丘陵,像一幅水墨画,杨利伟是幸运的,他是第一位从这个角度来观看地球的中国人。杨利伟这时试图在地球上辨认出几个大州的轮廓,他向窗子外边看着。
能看到长城吗?他努力地寻找着。这之前杨利伟在曾在多家的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说在太空中唯一能看见地球上人为的建筑物就是长城了,那时候他有些怀疑。现在他来到了太空,他怎么看也没有看见。他想到,回到地球上他会告诉人们的,在太空中不会看到长城的,那只是一种浪漫的希望和想象。
在太空中飞行,他有一种失重的感觉,身子很飘,像是没有了重量。
杨利伟吃了一点东西。他对地面的指挥部说,“我现在的感觉很好”,他把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悠然地读起了《航天员飞船正常飞行程序手册》。
就在杨利伟乘坐的飞船冲向云霄后的9时42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宣布:“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杨利伟不知道,就在他按照规定的程序顺利进入轨道,在太空中遨游的时候,地面上的指挥控制大厅内早已是一片沸腾。这是中国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长征系列火箭的第71次发射。
预定21个小时的这次太空之旅,意味着被誉为火箭故乡的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3、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候
飞船在飞行。
杨利伟把目光又一次投向窗外。舷窗外,阳光把飞船太阳帆板照得格外明亮。那下边就是人类的美丽家园。他太喜欢从这个角度来欣赏自己的地球,看一眼都会有一种诗意的感觉和收获。蔚蓝色的地球披着淡淡的云层,像一个少女披着美丽的白纱,长长的海岸线在大陆和海洋间清晰可辨,像一条亮亮的项琏。
飞船绕着地球飞行一圈的时间是90分钟,你可以想象一下,90分钟,也就是一个半小时,我们在上不到两节课的时候,杨利伟就驾着他的飞船绕着地球转一圈了。在黑天白天交替的时刻,杨利伟能看见地球的边缘像是被谁镶上了一道漂亮的金边。那个景色太美丽了,杨利伟拿起了摄像机,轻轻地捺动按扭,把这个景色拍摄下来。一种强烈的自豪感由然而升,杨利伟在自己的《航天员飞船正常飞行程序手册》的背面写下了这样一行字,“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啦!”
飞船飞到第七圈时,杨利伟按照事先设定程序,在太空中展开了两面小旗。这是他从地面上带到空中的旗帜。他知道,此刻,世界各国许多电视台都在用直播的方式来报道中国人梦圆太空的伟大事件,他在太空中要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的胸襟和理想。
全世界都看到了,杨利伟打开的两面旗帜,一面是印有五颗红星的中国国旗,另一面是联合国的旗帜。
与此同时,一个浑厚的男中音的嗓音,从太空传到了地球上,所有的电视观众都听到了一个中国人从遥远的太空发出的亲切的问候——
“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向在太空中工作的同行们问好,向祖国人民、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
4、最后关头得担重任
杨利伟的飞船在太空遨游着。
我国首飞航天员的最终人选的排序在2003年10月13日晚才初步确定。杨利伟以及来自湖北的聂海胜、来自黑龙江的翟志刚分列前三位。其实在这之前,中国的候选航天员已经多次进入模拟的太空舱进行演练,而最后时刻演练的比较多的,主要是救生环节。
杨利伟和另外两个战友,究竟谁能成为第一个飞天人,一直到飞船上天的前一天,这时候还是一个谜。
10月14日晚间,在多次测试基础上,三名候选人进行最后测试,以决出上天人选。据介绍,杨、翟、聂等三位航天员的能力突出、技术过硬,水准不相上下,但最后的选拔是优中选优,比试的科目不再是技术能力等,而是心理素质。相较而言,入选的三名首飞梯队航天员中杨利伟的心理素质测试表现更佳。知情人透露,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他们三人虽然存在竞争,但他们之间互相协作,关系非常和睦,是一个优秀的集体。
14日深夜,三名候选人进行了最后一次测试,中国载人航天总指挥、总装备部部长李继耐在这关键时刻向全体工作人员发出呼吁:“务请清醒、清醒、再清醒,精心、精心、再精心。”正是在这样的精心准备下,对航天员严格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试一直不间断。甚至在发射前一小时,有关部门还对杨利伟进行了一次心理测试,以确保登天时保持身体和心理的最佳状态人选升空。15日上午6时15分,进入飞船返回舱的杨利伟坐到了用合成材料特制的座椅上。这时按计划离火箭升空还有2小时45分钟。起飞前,杨利伟在舱内进行各项准备,完成100多个动作,在地面指挥大厅的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杨利伟身体的各项指标。
杨利伟是好样的,他的各项指标都是正常,就在那火箭升天倒计时的时刻,据记载连美国苏联的宇航的心跳都会迅速加快在一百次以上,而此时的杨利伟仍然保持在七十次左右。
心态,意志,信念,无一不展现着杨利伟的综合的素质是那样的完美。
5、爸爸你吃饭了吗?
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在美丽的太空飞翔着。
10月15日的晚上,杨利伟的父亲杨德元、母亲魏桂兰、妻子张玉梅,还有他的儿子杨宁康来到了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指挥控制中心是一个安全保卫程度非常高的地方,一般情况下,没有上级的命令,谁也不会走进这里的。让航天英雄的亲人到这里观看杨利伟在太空的生活,这充分表现了我们国家对航天人的浓浓的人文关怀。
晚上19点58分,当神舟五号飞船运行到第8圈时,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接通了家人与杨利伟通话的线路。
无线电波用一只无形的手把确远在太空的杨利伟和他的家人联在了一起。
先说话的是杨利伟的妻子,她亲切地喊了一声“利伟!”,杨利伟立即答了一声,“是我呀”。他们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他们太激动了。
妻子关切地问丈夫在太空的感觉怎么样,杨利伟告诉她说,感觉非常好,在太空中看地球景色非常地美。通过那宽大的电视荧屏,杨利伟的家人都看见了在太空中飞船里正在工作的利伟。
这时候,杨利伟的儿子杨宁康有点着急了,他多想抢过话筒和爸爸说上几句话呀,小宁康不时地朝着爸爸打着召呼,还悄悄地用手拉扯着妈妈的衣襟,意思是说,让我和爸爸说几句话吧。
大家都看到了小宁康的那副着急的样子。就把机会让给了小宁康。“快点,你快和爸爸说话吧!”
终于轮到了小宁康说话的时候了,这可不是平时里和爸爸打电话呀,这是在地球与太空的对话,中是千金也难已买到的机会。小宁康你会说些什么呢?
小宁康眨了眨了眼睛,激动地咂了咂了嘴巴,他说出了一串谁也没有想到的话。
“爸爸,你吃饭了吗?”
小宁康在电视屏幕里看见了爸爸的笑脸,“吃过了!”
小宁康接着问,“你吃的是什么呀。”
杨利伟答着,“我吃的是航天食品。”
“好吃吗?”
“好吃!”
他们谈的是那样的亲切,仿佛不是隔着千万里的空间距离,而是坐在一间房子里促膝谈心一样。杨利伟和家人约好了,明天我们再见。
6、睡了一个太空觉
杨利伟的飞船还在太空中飞着。
这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眼皮有些发沉,他又认真地检查了一下他应该完成的各种规定科目后,就闭上了双眼,走进了甜甜的梦乡。这一个酣甜的太空觉睡得真香呀。
当然,航天员的睡觉的时间都在早在地面时就已经安排好的。飞航上还安装了类似吸尘器的残渣收集器。对航天员便溺物的处理,飞船上采用专门的收集处理装置来进行有效的处理。
杨利伟的睡觉是任务,没有我们在家中的床上那样舒服。
飞船上没有床,也没有被子,没有枕头,只有一个睡袋,航天员可以将睡袋挂在舱壁上,钻进睡袋,一拉拉链就可以睡觉了。睡觉一般不安排在不需要航天员向地面飞控中心报告和配合工作的时段,一次安排三四个小时。在这次飞行中,安排杨利伟两次睡觉的时间。
杨利伟在太空睡着了,他睡得很香,也许他梦见了月宫中正在喂那只可爱玉兔的嫦娥,也许他梦见手拿斧子去伐桂树的吴刚。
杨利伟从梦中醒来后,他又觉得肚子有些饿了。
他又开始享受太空美食。他的太空美食有着浓郁的中国特色,没有一份西餐。
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八宝粥,用特制的设施送到了杨利伟的口中,他吃了一口觉得很香,像在家中一样。他不孤独,他感觉虽然只是自己一个人飞行在太空中,但有亿万人把关爱的力量给了他,那是他信心和勇气的源泉。
吃了饭,他又喝了一杯中国的滋补药茶。
补充营养后,他又开始按照地面指挥的指令开始工作了。
他完成了关键的变轨过程,让飞船飞行在距地球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
请记住这个数据:飞船在太空中大约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其中间要经受180摄氏度的温差考验。飞船共绕行地球14圈,进行约60万公里的旅行。
7、五百人的签名信
杨利伟的飞船继续在天空中飞着。
一个人在太空,他并不觉得孤独。首长的关怀,战友的目光,祖国的嘱托,人民的期望,还有那亲人那祈盼的眼睛,这一切都时时地伴随着杨利伟。
他还带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礼物,那是一封由五百多位航天科研人员共同签名的致中国首位航天员的信。这封信杨利伟带在了自己的身边,伴随着他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起遨游太空。
这个信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神舟”、“神箭”试验大队队长许达哲在神舟五号飞上太空的那个时刻向新闻媒体透露的。
许副总经理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与运载火箭两个系统的承担单位,为本次载人飞行任务专门组织了一支阵容庞大的试验大队,前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参与发射工作的队员共有五百二十二名。
这五百多位航天科研人员为了表达他们对载人航天事业的一腔热诚,共同签名致信中国首位航天员,并将这封签名信放入飞船夹在航天员手册内,供航天员在太空中阅读。许达哲称,这些航天科研人员共同签名致信中国第一们航天员,旨在表达“五百颗心愿与航天员同行,一起遨游太空”这样一个美好的心愿。
参与“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的这五百多位试验队员,都是飞船和运载火箭研制的科技骨干,他们为本次载人飞行提出了“三个确保”的目标:既确保火箭顺利入轨,确保飞船正常运行,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这时,杨利伟在太空中翻开手册,打开了这封凝聚着五百人,不,是凝聚着全国人民的信:
《致航天员的一封信》全文如下:
亲爱的航天员同志:
在这金秋时节,当您携带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登上由我们中国设计和制造的神舟飞船出征太空之际,请接受我们——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执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500余名队员,并代表10万航天员工,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问候!
古往今来,遥望太空,炎黄子孙做了多少飞天梦。我们的祖先凭着丰富的想象力,编织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敦煌莫高窟,汇集着千年的飞天梦想: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唤起了先辈探索宇宙的豪迈热情;“万户”飞天的勇敢尝试,揭开了人类征服太空的序幕。
人类探索宇宙、飞向太空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直到上世纪60年代初,人类第一个航天员加加林终于挣脱了地球的引力,首次遨游太空。中国作为“飞天”的故乡,一直致力于发展载人航天,因为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的体现。党中央英明决策,载人航天应运而出。我们研制了“神舟”和“神箭”,您光荣地成为中国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
从承担载人航天工程第一天起,我们就把神圣使命牢牢铭刻在心中,深知自己肩上的但子有多重。十余年来,在设计室,在车间,在发射场,我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日日夜夜,做了无数次地面试验,就是为了火箭和飞船的万无一失。
亲爱的航天员同志,我们虽然岗位不同,职责不同,但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相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同,为共同圆一个古老的飞天梦想相同。
请您相信,500颗心与您心心相连,500颗心将伴随您一同遨游太空;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以实际行动实践庄严的承诺:确保“神箭”准确入轨,确保神舟正常运行,确保您安全返回。
我们为您祝福。当您安全返回祖国母亲怀抱的时候,祖国人民一定会用最隆重的礼节欢迎您——载誉归来的民族英雄!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大队全体队员
杨利伟在太空中阅读了这封信。这不仅仅是一封信,这封信被破例装进航天员随身携带的飞行文件夹里,让杨利伟感到那里有温暖的心和燃烧的情,那心像和煦的阳光在呵护着他;在天路飞舟的征程上,有许许多多双眼睛像闪动的星光在为他指引航向;在紧张的归途中,有许许多多双有力的手在稳稳地保驾他平安回家。
8、安全返回地面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遨游21小时的中国航天员杨利伟,披着绕地球14周的征尘,准备从天外归来。
凌晨的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主着陆场,寒气袭人。然而,早已在此待命多时的搜救队员和新闻记者们个个精神抖擞,他们兴奋得彻夜未眠,不到凌晨1时就出发赶往预定地点,来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主着陆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尚未枯黄的牧草随风摇曳,悄悄地铺向四周。远处,依稀可见微微隆起的小山岭,就像大地母亲张开双臂,准备拥抱天外归来的游子。
“飞船调姿”、“轨道舱分离”、“制动开始”、“推进舱分离”、“再入大气层”。6时0分开始,遍布在各地的测控站、测控船发出的一条条调度口令在着陆场搜救指挥车里清晰响起。车内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飞船已顺利完成返回动作,开始进入我国境内。
6时7分,距离地面已不到100公里的返回舱开始处于无动力飞行状态,高速进入40公里的黑障区,飞船表面与大气层剧烈磨擦,产生等离子层,形成电磁屏,致使地面与飞船通信暂时中断。留给捕获目标的距离越来越短,时间越来越少。着陆场暂时变得异常寂静。
“回收一号发现目标!”,作为着陆区第一个捕获目标的前置雷达站,他们在飞船刚出黑障区时准确捕捉到了目标,激动的报告声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回收二号发现目标”,根据回收一号提供的引导数据,测量站的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目标。当飞船距地面30多公里时,测量站操作员果断地向飞船发出“回收主电源接通”的重要指令,这又是一个关键的时刻,“神舟”五号返回舱的回收主电源能否在此时打开,直接关系到飞船能否顺利着陆、回收。人们又一次屏住了呼吸。
“主电源接通,回收着陆程序启动。”
时间一分一秒地向“零时”逼近,飞船与地面的距离越来越近。
一场完美的太空接力,终于传向了最后一棒。
“空中搜索开始”,着陆场指挥长夏长法下达了命令。
紧接着,5架直升机发出嗡嗡的轰鸣,在落区上空形成5点布阵,一张立体搜索网迅速展开,在着陆场上空形成了极为壮观的景像。
“一号直升机发现目标!”,空中搜索分队传来令人激动的消息。直升机上的测向仪收到了返回舱上信标机传来的信号,此刻,两架还在地面待命的直升机立即升空,加入到空中搜索分队中。
每架直升机都携带了相关的返回舱现场处置工具,只要发现目标,就会立即降落,对航天员实施现场救护。
6时12分,天空中迸发一声惊雷,“抛伞舱盖了!”尽管天幕已变成深深的墨蓝色,大家还是不约而同把目光投向空中,急切地搜寻着。此时飞船已完成打开主降落伞、拉出天线等一系列技术动作。
据回收现场的航天专家介绍,在距地面10公里高度时,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巨大降落伞打开,返回舱开始减速下降。距地面6公里时,飞船返回舱底部直径约2.5米、像锅盖一样的防热大底已被抛掉。这块由复合材料构成的防热层能有效抵抗因大气层剧烈摩擦而产生的2500℃高温,保护返回舱安然无恙。
此时搜救指挥车内的“着陆场搜救态势系统”准确地显示出空中分队、地面分队的行进情况以及落区地形、地貌等各种信息。电子地图上,代表5架直升机的5色曲线开始向落点会聚。“看见了,我们看见飞船了!”、“在那里,在那里!”“神舟回来了!”
“我是神舟5号,我已着陆。”指挥车听到了航天员杨利伟沉稳的报告声。
“直升机报告,目视返回舱。”直升机缓慢下降,停落在返回舱着陆点附近的开阔地上。搜索救援人员跳下直升机,箭一般冲向返回舱。
舱体外表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产生高温而变成了深褐色,伸手触摸,余热尚存。
历史性的一刻终于到来了!搜救队员迅速架起处置平台,熟练地打开舱门,只见身着白色宇航服的杨利伟从返回舱中神采奕奕探头出来,他把面罩向上一推,微笑着向迎接他回家的人们挥手致意。他说:“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一时间,草原上掌声雷动,许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一位蒙古族姑娘为杨利伟献上了哈达。
航天员杨利伟顺着滑梯缓缓走向地面,在航天医学专家的协助下,进行重力适应,记者们抓紧时间记录下这一历史性时刻。
9、接受采访:在想程序和操作
杨利伟刚回到地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就通过连线采访的方式和杨利伟通了电话。我们把他们的对话抄录下来,有意思也很有意义。
白岩松:我是白岩松,我特别想对你首先说的是,欢迎你回到地球。
杨利伟:谢谢你白岩松。
白:杨利伟,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过程中,哪一段是你感觉最难受的,最具有挑战性的?
杨利伟:应该是刚入轨这个阶段。刚入轨的时候人在失重情况下,怎样去克服失重对身体的影响,应该是这一段。
白:当时的难受程度是什么样的?
杨利伟:当时我有一点儿错觉,自己感觉是头朝下的位置。经过自己一段时间的调整和平时训练的方法来进行克服的,大概经过一个小时多一点,就恢复正常了。
白:有一点可能也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就是你现在的身体状况怎么样?
杨利伟:我现在的身体状况恢复得很好。
白:今天下午睡觉的时候睡着了吗?
杨利伟:睡着了。
白: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白:大家也非常关心,你做了一些自选动作,比如说把航天日记展示给大家看,当时你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杨利伟:因为那是我在第一时间解开束缚去拿程序本,我在上面写的是: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白:就是在返回的过程中,就是马上要回家了,那个时候开始想家的,还是在更早的时候就开始想家了?
杨利伟:应该是在返回的时候。
白:因为现在宿双宁总指挥也在我们的演播室,我得问几个和他也有关的问题。我们在整个的飞行的过程中,吃饭的感觉怎么样?
杨利伟:吃饭的感觉很好,因为我们吃的都是航天食品。
白:有很多的朋友都在关心你,究竟在太空的20多个小时里,有没有睡着觉呢?
杨利伟:有。
白:大约睡了多少长时间?
杨利伟:大概睡熟有半个小时吧。
白:你最疲劳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这20多个小时里头?
杨利伟:应该是在飞行了十几个小时以后有一点疲劳。
白:你觉得这20多个小时是长还是短?
杨利伟:当然是希望再长一些了。
白:对于你来说,在整个今天的飞行过程中,失重和超重都出现过,哪一个更让你觉得难受?
杨利伟:应该说各有各的特点。
白:我听到一个细节,说在起飞前几秒钟你的脉搏依然只有70多下,真的在整个过程中一点儿没有紧张的时候吗?
杨利伟:我没有想紧张的问题,因为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在想着程序和操作。
白:就是一直在这20多个小时的时间里头程序和操作是你特别在意的事情是吧?
杨利伟:对。
白:有没有恐惧感,利伟?
杨利伟:应该说没有恐惧感,一切都是按照程序去做的。
白:今天在回到地球,着陆的感觉是什么样的?
杨:着陆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冲击,但是当时心情感觉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又回到了地球。
白:当你走出舱门的时候,脚又一次踩到土地上的时候这种感觉一定非常特别?
杨利伟:是这样的。
白: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杨利伟:应该是为我们祖国感到骄傲。
10、辉煌的荣誉
杨利伟,这位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的首飞航天员,以自己的壮举和英姿,赢得了每一位中国人的尊敬,同时也让全世界为之瞩目。
2003年11月7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盛开的鲜花装点着一个节日,欢快的乐曲像鸽子一样在大厅里飞着。
在这喜气洋洋,春意融融,群灯璀璨,鲜花吐芳的人民大会堂里,杨利伟的心情格外激动,他默默地说着,是祖国给了我荣誉,我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
上午9时30分,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的大会开始了。大会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杨利伟同志“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向航天英雄杨利伟学习。
胡锦涛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和圆满成功,号召全国全党人民学习的发扬我国航天工作者为祖国和人民发愤图强、拼搏奉献的崇高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雄壮的乐曲声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为杨利伟颁发“航天功勋奖章和航天英雄荣誉称号”证书。
这是英雄对祖国的忠诚奉献。这是祖国对英雄的最高褒奖。
当祖国和人民给予航天英雄杨利伟以最高荣誉时,杨利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的培养,光荣属于祖国,光荣属于人民,光荣属于千万个航天人。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我将继续努力工作,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人民交给我的任何任务!”
这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掌声像鸟儿一样飞出了人民大会堂,飞向了祖国的四面八方,也飞到了杨利伟的故乡辽宁,飞到了那个辽宁西部葫芦岛市那个叫绥中的小县城里。
11、这一刻将写入史册
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股太空热。世界各地都在用各种方式向中国的这一成功表示祝贺。
杨利伟的名字一夜间家喻户晓,他成了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人,他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他是中国飞得最高的人。
辽宁是英雄杨利伟的家乡,家乡的人们更是欢呼雀跃,人们纷纷地走向街头,扭秧歌,唱大戏,载歌载舞,欢庆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在杨利伟的出生地葫芦岛市所属的绥中县,就如同过年了一般地热闹。所到之处,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杨利伟当年读书的绥中第二高中被改成了利伟高中,杨利伟就读的二年三班被命名为利伟班。热情的葫芦岛人正在给杨利伟做一个巨大的塑像。
2003年11月初,杨利伟和他的战友们来到香港、澳门进行访问,港澳地区一片欢腾,街谈巷议的话题是他,传媒追逐的重要新闻是他。这位被特首董建华称为“民族英雄”的航天员,让香港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
自踏上香港的土地,杨利伟即广受欢迎。数百名学生和市民,挥动旗帜,表达香港人的热情。有媒体称,作为一个军人,他没有光芒四射的好莱坞明星风采,但从他自谦为航天的后来者,却另有一种“讷于言、敏于行”的敦厚性格,赢得公众好感。而演艺明星汪明荃则赞他,是个很有家庭观念的人,是个好男人。
杨利伟的到来,引发了另一类“追星族”。今天开幕的“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展”,预计有近十万观众参观。独家赞助这项展览的香港赛马会,将于本周日的“妇女银袋赛马日”,向所有沙田马场入场观众送赠此次航天飞行展的纪念海报,其中一百名幸运儿,更可多获一张由杨利伟亲笔签名的海报。而大球场的欢迎会,两万张公开派发的免费门券在半小时派清,甚至出现网上炒卖。香港政府拿出一百万元奖励给杨利伟,杨利伟把它转给了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香港政府还决定将杨利伟的香港之行编入中小学课本。
神舟五号,这真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的国家。为了这个飞天的梦想呀,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杨利伟,他的名字已经成了一段时间内世界各国所有的媒体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作为一个英雄他是当之无愧的,他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在2004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杨利伟的出现给晚会掀起了一个高潮,杨利伟的名字已经不仅仅代表一个宇航员,而成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