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
5993500000003

第3章 写着幻想和任性的童年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有的甜蜜,有的酸苦。赵一曼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呢?她的童年在甜蜜中含有酸苦,在任性中舒展着幻想的翅膀。

我们在前文中说过了,赵一曼的老家在四川省宜宾县的白杨嘴村。

赵一曼的家可不是穷人,有意思的是,她出身的那个家庭并不姓赵,而是姓李。那么,为什么赵一曼不叫李一曼呢?赵一曼的名字,是她以后从南方到东北参加革命时才开始用的。

好了,我们再看看赵一曼出身的这个家庭。赵一曼的父亲叫李鸿绪,是一户封建地主。这一家每年靠收租子就有70多担。70多担粮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在旧社会的农村,只要有了粮食,你就什么也不用怕了。当然,赵一曼父亲这个地主,不是那种专门靠欺负老百姓过日子的坏蛋,是一个比较勤劳善于理财和经营的地主。

比如说吧,李鸿绪非常聪明,自己看书拜师,学会了一些中医的本领。每当农闲没有事的时候,他就走村串户,到处给人家行医看病。这样,既解决了偏远山区老百姓的危难之急,又给自己家里增加了不少收入。

赵一曼的母亲叫蓝明福。这可是一个会操持家务的好手。如果丈夫在外面挣钱,当妻子的守不住财,可劲地豁害,家里就是有个金山也会花完的。赵一曼父母两人,可以说,一个拿着搂钱的筢子,一个抱着攒钱的匣子。家里的日子过得很有滋味。

赵一曼的母亲蓝明福一共生了六年女孩儿,两个男孩儿。赵一曼排行老七,下面还有一个小弟弟。这个小弟弟是老八。

赵一曼有一个乳名,也就是小名,叫淑端。前面我们说过,她的学名叫李坤泰,像一个男人的名字。她还有一个字号叫淑宁,也曾写树宁。后来,赵一曼参加革命加入了共青团,曾给自己起了个名叫一超。解放前呀,由于斗争形势十分激烈和复杂,许多革命者都有好几个名字。

赵一曼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姑娘。在她的几个姐妹里,爸爸妈妈特别喜欢这个小一曼。为什么呢?可能这是他们家里的老丫头了,哥哥姐姐都疼爱她吧。

小一曼,在小的时候,特别会来事,家里来了客人,只要一曼在家,端茶倒水,点烟递火的活儿都是由一曼来做。从这一点上看,一曼倒像一个男孩子,从没会忸忸答答,见到生人就害羞的样子。

等赵一曼再大一点的时候,她的身上更显示出了一般的女孩子身上绝没有习性。比如,村里的一些孩子打架了,赵一曼竟然敢上去劝架,有时候,你去劝架人家不听,赵一曼就上去和人家讲上了道理,讲道理人家也不听,赵一曼最后竟然动起了手。当然了,这些打架的也都是一些孩子。赵一曼小时候,常常因为打抱不平而受到父母的责怪呢。

到了8岁这一年,赵一曼被父亲送到了一所私塾。私塾,就是旧社会农村里个人办的小规模的学校。在旧社会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到私塾里学习的,女孩子想读书那就更是梦想了。赵一曼的家里还是有这个生活条件的,刚满8岁,就给她买来书本笔墨,送她学习去了。

可是在农村的田野里跑惯了的赵一曼,怎么能习惯坐在硬板凳上学习呢。她认为田野才是她最好的教室,因为她的性格就是好动,好玩。而私塾里的规矩太多了,两只手要背在身后,嘴里要大声地朗读着《三字经》、《千字文》、《名贤集》,这些文字在赵一曼的眼里是那样古板而缺少活气。

所以,坐在私塾的板凳上学习的赵一曼,常常脑袋开小差,听着先生讲那些《女儿经》、《弟子规》什么的,她的思想有些就跑到了外面的世界里了。

有一天,先生正在讲课的时候,发现赵一曼总是在低着头看什么。是在看书吗?不像。先生悄悄地走到了赵一曼的身边。把头贴到了赵一曼的脸上时,赵一曼还没有发现。呀。赵一曼真的是太全神贯注了,她用一个小纸盒装着好看的蝴蝶。那几个蝴蝶正在纸盒里飞来飞去呢。

“好呀,你这个淘气包,比小子还要淘!”

先生在赵一曼耳边说的这句话,让赵一曼猛地一机灵。抬头一看,这才知道惹了大祸,竟然敢在先生的眼皮底下玩蝴蝶。

赵一曼立刻满脸带笑,对先生说,“我再也不玩了,我知道我错了。”

说着,赵一曼把手里的小纸盒猛地撕了个口子,那里面的四五只蝴蝶立刻被解放了,它们张开翅膀从纸盒里飞了出来,在教室里到处飞着,和赵一曼一起读书的同学,这个用手来抓,那个高声喊叫。整个教室里乱成了一团粥。

先生生气了,指着赵一曼的鼻子说,“都是你干的好事,这课我还怎么上呀!”

先生批评赵一曼的时候,赵一曼也不生气,和大家一起拍着手,为飞舞着的蝴蝶欢呼着。好在那个季节里,私塾里的窗子都是打开的,几个蝴蝶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后,像表演完了优秀的舞蹈的演员,挥舞着彩袖朝着窗外的蓝天飞去了。

赵一曼一直看到那些蝴蝶消失在蓝天里,才把目光收了回来。

蝴蝶带走了赵一曼的梦想。

“李淑宁!”先生的话把赵一曼从窗外的蝴蝶处拉了回来。“你不好好学习,把蝴蝶拿到了教室里,现在我要考一考你。这些天在课堂上你都学到了什么东西?如果你答不上来,你知道我会怎么惩罚你吗?”

私塾里的几个小伙伴都开始为赵一曼捏了一把汗。怎么处罚,大家谁不知道。先生的手里拿着的是一根小竹棍,每当有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先生就会用这个竹棍来打你的手心。哪个学生没有挨过先生的打呢。那个竹棍打在手心上,可真是钻心地疼呀。

赵一曼今天能躲过这一劫吗?

赵一曼站在那里,她的两只手握成了拳头,或许她害怕了,不敢把手张开,怕先生的竹棍子会像雨点似地抽在那里。

可是赵一曼并没有同学们想像的那样,而是瞪着眼睛对先生说,“先生,你不是要考我吗?你考吧!”

“喝,你嘴巴还挺硬呢,你让我考,我当然要好好考考你了。”

“请出题吧!”赵一曼的口气,倒像是她成了考官似地。

“李淑宁,你把我三天讲的几课书都给我背一遍!”先生的话声音不高,却绵里藏针一样,赵一曼身边的几个小伙伴一听,汗都快下来了。三天讲的课,全都给背下来。这样的难题谁会做呀。小淑宁,你快快求饶吧,让先生少打你几下手板就是了。

可是赵一曼却没有丝毫的怯懦。她抬头望了望房子的棚顶,又把眼光放平,对先生说,“你听着,我从头给你背”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背完了《三字经》,再背《百家姓》。

她哪儿像一个被罚背课文的淘孩子,分明是在做一场精彩的表演。几天来先生教的这些课文,她一字不拉地全都背了下来。不仅没有背错,而且声音抑扬顿错,很有节奏感,听起来就像是唱歌一样好听。

全屋的人都惊呆了。

连先生的表情也凝固了。

这个李淑宁平时又玩蝴蝶,又淘气,她是什么时候把先生教的书都背了下来呢。先生好像不认识了这个李淑宁似地,用手擦了擦自己的老花镜,把她好好端祥了一遍。赵一曼的表演结束了,同学们竟给她鼓起了掌。有的同学还叫起了好。“背得真好,一字不差呀,一字不差呀!”

先生问了赵一曼。“你,我看你平时学习一点也不用功,可是你怎么?……”

赵一曼此时像一个打了胜仗的战士,对先生说,“您讲书的时候,我特别用心地听,别人念的时候,我也在心里默念。所以我呀,用不着专门花功夫去死记硬背哟。你讲完了,我也就记住喽。”

先生点点头,自言自语地说,“是的,真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不过……”先生把脸朝着大家说,“学习是一个慢功,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刻苦,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本领,你说呢?小淑宁。”

赵一曼点了点头。

后来,先生又单独给小一曼留了许多的作业,给她吃小灶,让她多学更多的知识。赵一曼的聪明加上刻苦努力,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了。在私塾的学习期间,她打下了非常牢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这对她今后的成长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阅读提示:

赵一曼无疑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那些别人背了好多天都背不下来的文章,她好像是在无意中就记了下来。你细读这个故事,也会发现赵一曼除了聪明以外,还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就是她会在心里琢磨文章的大意。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就能够把知识的内容全都消化吸收了。一个人有了聪明,如果再加上刻苦,那他的学习将会有一个飞跃,赵一曼就是这样的人,也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