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会表达成就最优秀的孩子
6000200000008

第8章 为孩子营造培养表达能力的氛围(1)

父母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启蒙老师

家庭语言环境是激发孩子良好口才的因素之一,而在家庭中,对孩子口才培养起关键作用的是父母。从孩子出生之日起,他们就像是一株萌发的小芽,“贪婪”地从父母那里汲取“营养”,学习成长中需要的一切本领。父母对孩子而言,就像一个启蒙老师。正因为如此,想要培养孩子的优秀口才,营造良好的口才氛围,首先需要父母从自身做起,为孩子带好头。

案例

晶晶6岁了,在大人眼里,她是一个聪明懂事的女孩,可是唯独有一样让大人很头痛,晶晶不太爱说话,特别是一到过年过节,家人一起团聚,兄弟姐妹们都能在大人面前大大方方地表演,只有晶晶一个人放不开,不是说着说着就卡壳了,就是扭扭捏捏,不愿开口。妈妈并没有让女儿成为“小演员”的想法,但至少希望女儿像别的孩子一样能说会道。

有一次,妈妈的公司举行年会,需要彩排,正赶上晶晶的幼儿园放寒假,妈妈带着晶晶一起去彩排现场,自己上台排练,让晶晶在台下等着。就这样,连着过了十几天。

开学后,晶晶的幼儿园举行开学晚会,班级里的小朋友半开玩笑地推选晶晶代表班级表演节目。妈妈听后并没有放在心上,认为女儿根本不会表演,很快就会被撤下来的,因此并没有按照晶晶的要求去找老师。到了开晚会那一天,家长们也应邀参加,晶晶妈妈惊讶地发现,站在舞台上的女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害羞,相反,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词都比较流畅,节目表演很成功。

回家后,妈妈问晶晶:“你这是跟谁学的?表演得这么好?”晶晶不好意思地说:“这是跟妈妈学的,上次妈妈表演时我在底下看着,然后就学会了。”听到这里,妈妈意识到,女儿以前不是不会说、说不好,而是没有人引导她。从那时起,妈妈就有意识地在晶晶面前多说话,陪她一起背诗、朗诵……慢慢地,晶晶从不敢开口说话,逐渐变得能言善道。

晶晶在妈妈的启蒙下,慢慢地变得爱说话了,表达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不得不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能说会道的父母往往会有一个会表达的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呢?孩子的语言发育是一个连续的、有顺序的发展过程,而表达能力就是在语言发育中生成的。孩子在一岁半时会发出一些单音节,两岁时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三岁时开始学说复合句,这些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的不能中断的过程,父母只有持续陪伴在孩子身边,才可能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完成。但是,只有陪伴是不够的,孩子受到年龄、体力等条件限制,无法与外界发生直接联系,与他最亲密的就是父母了,想要学会说话,掌握说话的技巧,就只有从父母那里获得帮助。从这一点来看,我们称父母是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启蒙老师并不为过。

当然,父母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无法时时刻刻教孩子,但是并不是说父母此时没有履行“老师职能”,事实上,孩子具有强大的模仿力,他们非常喜欢模仿身边的人,父母就是孩子最早的、最愿意模仿的对象。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正面的、积极的、文明的语言,孩子模仿后,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孩子良好表达能力的形成。

由此可见,孩子表达能力的强与弱,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和影响,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下,如能进行正确的语言启蒙,与孩子进行恰当的交流和沟通,就能让孩子充分汲取到雨露与阳光,从肥沃的土壤破土而出,令孩子妙“语”生花。

和孩子一起制订“表达能力培养计划”

对于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很多人一开始并没有具体目标和方法。在孩子牙牙学语时,仅仅是为了逗弄孩子,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而到了两三岁时,又认为孩子说话不用人教,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于是便撒手不管;到了大一些时,为了让孩子不落后,又为他做了紧密的安排。这三种做法都是不值得提倡的,前两者属于“放任自流”,很容易错过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而后者则属于“填鸭式教育”,不顾孩子具体情况,一股脑地将训练内容塞到孩子脑袋里,这实际上是做了“拔苗助长”的无用功,即使孩子掌握了一些表达的技巧,也只是表面功夫。

案例

说起孩子表达能力的培养,王清总是后悔不迭。孩子出生后,忙于工作的她根本没时间陪孩子说话,更别提训练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了。在孩子还小的时候,说话能力强不强还看不出来,但是当孩子大一些后,就可以看出他的表达能力明显不如一些同龄孩子。眼看着孩子落后了,王清可着急了,她向同个班级的孩子妈妈进行询问,得知对方每天都让孩子朗读、背诵,便为孩子制订了一个计划。

这份计划的内容是这样的:周一背诵古诗,周二讲故事,周三朗读文章,周四……起初,王清和孩子对这份计划安排都觉得很新奇,刚开始一两周都能坚持,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孩子觉得太累了,每天到了时间就想方设法逃避学习。王清呢,工作一整天后,回家还得帮孩子完成学习内容,也觉得非常累,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偷懒”她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过了。就这样,原本每晚都要进行训练变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没能提高。

王清的动机是好的,然而她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孩子各种能力的养成本来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只有一步步向前走,经过点滴积累,才能够汇成大江大河。如果无视孩子的成长规律,缺乏计划性,盲目行动,非但不会奏效,反而会产生反作用。

这里所说的计划,相当于一个指南针,它能防止我们在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走弯路。计划的内容是由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组成的,当孩子实现了一个小目标后,就代表积累了一点小进步,日积月累,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当然,制订一份计划,不能由家长单独做决断,毕竟孩子才是计划的主要执行人,所以计划的制订一定要有孩子的参与。刚开始,可以由家长做计划并进行指导,孩子配合。当孩子的各项能力有了提高后,可以让他自己做计划,然后与家长一同协商,尽量使计划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合理性,避免孩子觉得训练乏味、无聊而失去兴趣。计划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兴趣爱好的改变适当进行调整,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更具实用性。

做孩子诉说的倾听者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对于倾听孩子说话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倾听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的确,在孩子看来,认真听听他说话是对他关心、尊敬的一种表现,在这种情感的包围下,孩子确认自己的发言不会受到轻视和奚落后,就会鼓起勇气对任何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慢慢地,语言表达能力就会形成、发展、提高,令自己的表达能力登上一个新台阶。

案例

峰峰的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只能让他住长托,一周才接回家一次。每次回家,峰峰总是兴致勃勃地给爸爸妈妈讲幼儿园里的故事,和小朋友吵架啦,被老师表扬啦,老师带他们出去玩啦……

峰峰恨不得在一下子就将五天的事情都说给爸爸妈妈听,妈妈爸爸一开始还耐心听,但很快就觉得太浪费时间了,自己还有很多工作、家务要忙。因此后来只要峰峰一说话,他们就装作认真听的样子,手里却忙着其他事,到最后都懒得敷衍了。峰峰似乎意识到什么,慢慢地,他的话越来越少,最后一回家就自己玩,爸爸妈妈和他说话也懒得搭理。这时候爸爸妈妈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他们询问了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告诉他们,峰峰在幼儿园里很开朗,喜欢说话,不过最近一段时间好像变得沉默了。爸爸妈妈将情况和老师说了,老师告诉他们,峰峰变得不爱说话,是因为父母总是忽略他的话。老师建议他们不管峰峰说什么,都要认真听。

从那以后,爸爸妈妈每次接峰峰回家,都会主动问他在幼儿园里的生活,刚开始峰峰只是勉强说两句。可功夫不负有心人,峰峰慢慢地说得越来越多了。有一次妈妈只是问了他一句“折纸船有趣吗”,峰峰滔滔不绝地说了他梦想中大船的模样,还说自己要当一名轮船设计师。峰峰说了好一会,突然意识到什么似的停住了口,悄悄地看着妈妈,看到妈妈认真地看着自己在倾听,峰峰才又开始说起来……

孩子学会表达,都是从单纯的哭泣到咿呀学语,再到完整的叙述,这个过程预示着孩子逐渐长大,并有了自己的想法。因此,许多时候,相对于大人的指导和教训,他们更需要有人听自己诉说,感受自己的情绪,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这也是峰峰向爸爸妈妈“唠叨”的原因。

遗憾的是,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家长因为忙自己的事情或“看轻”孩子,没有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以至于孩子慢慢关上心门,不再用语言表达想法。为了让孩子能重新开口,我们要做的就是更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引导孩子通过语言,把他的所有感受,无论是快乐、幸福、喜悦,还是痛苦、悲伤、忧虑,都倾倒出来。这样,孩子不但表达得到了锻炼,心理上更得到疏导与满足,亲子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与沟通,在家庭中营造出浓厚的说话氛围。

想要让孩子说得精彩,先要听听他到底想要说什么,而在这之前,我们应当学会如何倾听孩子的心声。

1.做好倾听前的准备

倾听并不是单方面听孩子说话就够了,相反,我们一定要表现出与孩子的积极互动。这种互动不一定要出声,有时候沉默的互动效果反而更好一些。在诸多互动中,肢体语言、眼神交流是最直接的。在倾听之前一定要做出“听”的姿势:与孩子的视线一定要保持平视,居高临下只会令孩子感到压迫不安;上身不要过于平直或向后靠,而是稍稍向前倾,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我非常有兴趣听”的信号;双手可以自然地放在腿上或其他位置,以便在倾听时能运用手势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但要注意,手决不能捂着嘴巴、抱手臂或者做其他事情,这些举动对孩子意味着“拒绝听下去”。

2.不要中途打断孩子的倾诉

孩子在表达自己想法时,有时发音不准确,有时话题比较陈旧,有时说话结结巴巴……但这些都不是可以轻易打断孩子说话的理由。因为这样会打乱孩子的思路,有时孩子还会因为紧张而忘记自己要说些什么。久而久之,在这种干扰下,孩子就可能不太喜欢开口说话,即使说话也会因为紧张或担心而无法顺利表达。

3.不要对孩子的倾诉做过多评价

我们只是一个倾听者,主要任务是听孩子说话,而不是对说话内容大肆发表意见。即使在语言上与孩子互动,也只是履行“鼓励者”或“引导者”的职责,即激发孩子倾诉的欲望,或引导他们对话题进行深入叙述,进而自己作出分析判断。如,认真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若有所思地说:“我想你当时一定很吃惊”、“我跟你想的一样”……;你也可以握住孩子的手,或抚摸他的身体,对他说:“我明白……”

4.通过恰当的表情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倾听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们能通过辨认家长的表情,来判断是否该继续说下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总是沉着脸,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孩子就没有了诉说的热情。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期间一直保持微笑,根据孩子诉说的内容恰当地做出吃惊、皱眉、忧伤、惊喜等表情,就会大大激发孩子的表达欲,兴致勃勃地说下去。

被倾听意味着被接纳、被了解,也意味着孩子可以通过倾听者的反应感受到自己语言的魅力,并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产生自信。有了这种自信,在以后的成长中,孩子一定会以良好的表达能力赢得关注,获得成功!

要引导孩子多说话,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

当孩子长到三岁左右,对说话越来越有兴趣了,简直就像一个小话匣子一样藏不住心事,一有点问题或事情,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大人。如果大人没在身边,他们就会对着玩具、小动物、电视等,继续“喋喋不休”。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做的应当是鼓励,而不是制止,同时还应引导孩子提出问题、发表意见,从而激发他们说话的欲望。这种做法其实是等于给孩子提供了一个训练说话的机会,令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案例

和其他小朋友相比,雯雯不太爱说话,显得有点内向。为了能让女儿开朗起来,妈妈爸爸想了一个好主意——让欣欣多提问。妈妈告诉雯雯:“你每天都提出10个以上的问题,妈妈和爸爸为你一一解答。我们解答不了,就请你去找答案,然后说给我们听。如果你连续坚持一周,妈妈和爸爸就会给你奖励,你看怎么样?”雯雯同意了。

刚开始,雯雯根本不知道该问些什么,只能向爸爸妈妈提出一些诸如“今天吃什么”、“爸爸为什么要上班”等简单的问题,爸爸妈妈并没有嘲笑她,而是认真仔细地为她解答。雯雯看到妈妈爸爸这么认真地回答自己幼稚的问题,有点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