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6003200000006

第6章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5)

来到建新小学不久,我和老师们商量,成立了教师读书会,全体教师都是读书会的成员,并提出了读书会的阅读计划。我觉得这个工作刻不容缓。我希望通过这样的组织,使学校教师的阅读成为一种常规,成为一种与备课、上课一样必须做好的工作,成为每一个教师的生活方式。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如何,又与教师是否读书有密切关联。我相信,一支爱读书的教师队伍做任何一项教育教学工作都不会差到哪里去。我们给教师读书会取名叫“渐渐”,这是张文质老师来学校讲学时帮我想的。为什么叫“渐渐”?首先是因为教育是慢的艺术,师生的成长是“渐渐”发生的;其次,阅读对教师成长起到的作用不是立竿见影、显而易见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渐渐”显现的过程。我希望老师们驱除浮躁,静心阅读,静心做教学研究,在帮助学生“渐渐”成长的过程中,也感受自己的“渐渐”成长。在“渐渐”教师读书会成立仪式上,我给每一位老师分发了新书,有帕尔默、钱理群的书,也有我自己写的书。我相信,只要先读起来,我们就走上了一条“渐渐”成长之路。

不光是教师要读书,我们的孩子更应该读书。一直记得苏霍姆林斯基的话,他的话是那样鼓舞着我,我决心把学校打造成一个书籍的王国。于是,我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改造、扩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并且要让每一个教室成为随时随地都能读书的阅览室。能够让孩子们随时随地读到自己想读的书,这是我心里对学校的一个基本理解。

我一直认为,衡量一所学校是不是好学校,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就是看看这所学校有没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否则,再漂亮的大楼,再现代化的设备,如果孩子们在这里不能随时随地找到喜欢的书读,那么,这所学校就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因此,我和老师们、家长们一起着手改造、扩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并且让每一个教室都成为独具班级特色的小型图书馆和阅览室,每一条走廊都有开放式小书柜,上面摆满了学生爱读的书。各班都有图书管理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定期更换新书。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读到自己喜爱的书,让最好的书与孩子的童年相遇,通过开设阅读与写作课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爱上写作,是学校打造书籍王国的主旨。

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图书馆成为对孩子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如何让读书成为孩子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我经常把天堂想象成一座图书馆。”路易斯·博尔赫斯的这句话,成为一种力量,激起了我的雄心:一定要打造最美的校园图书馆。我们认为,如果学校图书馆、阅览室成为一个让孩子最喜欢待的地方,一个让孩子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学校也就成了孩子真正的乐园,那么,上学将变成一件开心的事,一件值得盼望的事,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将迎刃而解。

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学校除了建设一般意义上的儿童图书馆、阅览室,还于2014年精心打造了爱丽丝绘本主题图书馆。这是当下国内为数不多的校园绘本馆。自开馆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其中有校长、老师,也有家长和小朋友,媒体也纷纷报道我们的绘本阅读与绘本创作课程。绘本馆馆名来源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爱丽丝梦游仙境》,它是世界童话长廊中最具影响力的童话故事之一。我们认为,阅读是一次次迷人的历险,阅读一本好书就好比进入一个美妙的仙境,因此赋予绘本馆这个具有神奇色彩的馆名。

爱丽丝绘本馆目前收有五千余种六千余册优秀绘本,包括不同国家、不同版本、不同内容、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作品,全部开架陈列,供孩子们自由选读。并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爱丽丝绘本馆的建设是和建新小学“新小孩”儿童读写核心课程的建设同步开展的。“新小孩”儿童读写核心课程下属三个子课程:“爱丽丝”儿童阅读课程、“卡梅拉”儿童写作课程和“彼得潘”儿童戏剧课程。这一儿童读写核心课程的建设宗旨,在于用阅读激活儿童的内在生命动力,释放儿童追求自由、向善向美的天性,接受经典的熏陶,实现个性的发展,从而为他们奠定亮丽的人生底色。

在这样的课程主旨下,爱丽丝绘本馆具有阅读、讨论、展示和创作等多种功能,其设计采用了“森林”主题,打造自然、浪漫、温馨、富有童趣的阅读与创作环境。绘本馆门口外墙面采用人工3D立体绘画,取材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相关场景,色彩与构图都极富情趣与创意,同时具有较强的互动性,成为每一个路过的孩子都要在此开心停留的地方。走进馆内,繁茂的藤蔓爬满天花板,在灯光下闪烁出鲜亮的绿意;纯色的原木书架,采用圆形、长方体、正方体、字母等图案巧妙搭建而成,营造出大小不一、层次错落、活泼有致的效果;六千余册绘本罗列在书架上,颇为壮观;最受孩子们喜爱的是坐落在馆内的三个鸟屋,坐在鸟屋里阅读图画书,是他们觉得最惬意、最开心的事;馆内专门开辟了绘本创作的展示区,用来展示孩子们自己创作的精彩绘本。我们鼓励孩子们不仅可以随意地阅读绘本,还可以创作绘本,将自己的故事、想象、创造通过绘本创作表达出来……另外,还有散落在馆内各个角落的可爱的动物布偶、动物台灯、动物坐垫,再加上各色花草与绿色植物,都倾注了我们的热情和一些有趣的想法,伴随着流淌在馆内各个角落里的若有若无的轻音乐,整个绘本馆充满了浪漫、温馨与童趣。

如果说绘本馆的硬件环境达到了一流的程度,那么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如何使用绘本馆。为了将绘本馆的利用率扩展到最大限度,让更多的孩子和家长、教师能够深受裨益,使这些美好的书不至于束之高阁,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实行绘本馆定时入馆制度。在一至四年级开设绘本阅读课,每个班级每周至少有一节课可以进入绘本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绘本阅读、交流和创编活动。

第二,实行绘本馆使用预约制度。未开设绘本阅读课的班级,或者已经开设阅读课、但希望在其他时间段再次进入绘本馆学习的班级,可通过网上预约的方式,确定入馆时间,开展阅读活动。

第三,实行绘本馆向家庭开放制度。本校学生的家庭,如果有希望在放学后进入绘本馆开展亲子共读的,在遵守绘本馆使用制度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向学校方面递交申请的方式,在约定的时间进入绘本馆阅读。

第四,积极投入到公益阅读活动中。学校进一步完善绘本馆硬件及使用制度建设,向社区开放,并且与媒体合作,不定期地开展公益阅读活动,让这一优质阅读资源惠及更多的人。

爱丽丝绘本馆的建成,在学校“将学校打造为书籍王国”的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她为每个孩子营造了一个图文共筑的梦幻世界,在这里,他们阅读、探秘知识的丛林、畅游智慧的星空;在这里,他们创作、涂抹童年的色彩、讲述成长的故事。爱丽丝绘本馆,一个收藏童年的地方,一个启迪智慧的地方,一个放飞梦想的地方,一个孩子们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我想,博尔赫斯所说的“把天堂想象成一座图书馆”,也就是这样了。

阅读,将时光擦亮

有时候会想,从阅读中所获得的幸福,若要具体说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当我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忽然发现,对我来说,生命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一本书,每一本书都是生命中最美好、最深刻的参与和融入。

那一年冬天,在许多个冷冽的夜晚,我喜欢读明人张岱的《夜航船》,那个僧人与书生的故事激励着我。僧人和书生同宿夜航船,书生高谈阔论,僧人畏慑,睡觉时都不敢把身体舒展开来,只蜷缩而卧。后来,僧人渐渐听出了书生言谈中的破绽,就问书生: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书生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那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书生说:自然是一个人。僧人就笑了,说道:这等说起来,且待小僧伸伸脚。

为何如此喜爱这个故事?这与当时我的写作有关。这年冬天,我正在写作《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写作进行得不太顺利,案头工作量之大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有些资料必须一一地进行核实,甚至要寻找不同版本、不同源头进行认真比较,最后才能做出决定。我总怕自己像那夜航船里高谈阔论的书生,会贻笑大方,所以,在写作这本书的日子里,我常常会想起这个故事。在紧张写作之后的每一个夜晚,随意翻读《夜航船》中的那些极具趣味的文字,就成了一种激励,一种警示,也成了一种最惬意的放松与奖赏。

还有一年的岁末,我遭受了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打击——父亲猝然离开了我们。我第一次看见了死亡的真面目,那么残酷,那么令人绝望。我的心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黑洞,填满了深不见底的悲伤。我开始记不起前来探望我的好友的名字,我在公交站里呆坐着,却忘记了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这时候,一本书帮助了我,那是纪伯伦的《先知·沙与沫》。

什么是死,不就是在风中裸立,消融于日光?

只有当你从静河中饮水,你才真正地歌唱。

当你到达顶峰,你才开始攀登。

当大地认领你的四肢,你才真正地舞蹈。

反复地默念着这些话语,我仿佛感受到一双温热的大手的抚慰,仿佛望见了那隐在苍穹之上的慈爱的目光,我便从沉重的窒息中得到了片刻的解放。

在许多不经意的时光,不经意的地方,也许是因为一片落叶,一阵轻风,一种味道,抑或是一个背影,脑海中会忽然想到以往读过的某一本书,想到那些曾经的过往。

每年冬天,当白雪覆盖了北方的山峦、村野,我会想起川端康成的《雪国》,想起那些舒缓的、素朴的文字,那些生活在雪国里的女子,还有那些痴迷于这些文字的大学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