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气决定财气
6010600000015

第15章 有钱一起赚,善于合作才能做大生意(4)

当年香港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决定拍卖九龙湾的一块政府官地。此消息传出之后,很多地产商都对这块官地产生了兴趣,李嘉诚、胡应湘也在其中,而且他们志在必得,都想争得这块“肥肉”。因此,他们马上成了拍卖场上的对手,两人根据相关批地条款,考虑了这块地皮的发展潜质,计算出相应的建筑费和地价,衡量了得失之后,带着资料等待在拍卖会上一争高下。

1987年11月27日的上午,拍卖会正式拉开帷幕,这块官地的起价为2亿港元,每口叫价为500万港元。李嘉诚率先举手,连加两口,出价2.1亿港元。这等于告诉竞争对手:他志在必得,不惜一切成本。要知道,李嘉诚的实力雄厚,资金充足,一旦他决心拿下某块地皮,其他的地产商肯定没有任何希望。所以,很多竞争对手干脆放弃叫价,只等着看热闹,过了一会儿,山利兴发展和美资财团合组的新公司举牌,他们谨慎地加了一口,叫价2亿1500万。

话音刚落,李嘉诚连加五口,叫价2亿4000万。还未等其他人开口叫价,李嘉诚又加一口,叫价2亿4500万。这使那些小型地产商一个个彻底绝望,他们中有些人退出了角逐,有些人则在观望。

“2亿5000万。”突然,拍卖场的另一角响起了声音,李嘉诚循声望去,发现是胡应湘,他正露着满脸的微笑,李嘉诚知道,胡应湘就是他这次竞拍的真正敌人,只有他会与自己抗争到底。

“3亿。”李嘉诚不慌不忙地举牌,连加十口。

“3亿1500万。”又一个竞争者加入进来。

胡应湘马上叫价:“3亿5500万。”这一叫,拍卖场上马上骚动了起来,更多商家只好退出竞争。李嘉诚明白:虽说胡应湘是自己的敌人,但这样漫天叫下去,吃亏的只能是他。深思熟虑之后,李嘉诚派出了自己的副手周年茂,找到胡应湘密谈了一刻钟。果然,胡应湘不再叫价了,他宣布退出角逐。李嘉诚则微微含笑,看着其他对手继续竞争……

李嘉诚深知,在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当他知道竞争对手的决策不明智时,他会以朋友的姿态提醒对方,使对方及时纠正错误,这种真诚为他人着想的做法,很好地赢得了对手的敬重。因此,李嘉诚从来不和竞争对手结怨,他用自己的仁慈和善良赢得了许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一个人的魅力,不在于他多么有权势和金钱,而在于他是否对人真诚。一个受大家欢迎,并愿意与他人合作的人,一定是个善于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人。

8大胸怀、大气魄,成就大商人

俗话说:“宰相肚里可撑船。”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不仅得有高瞻远瞩的智慧、审时度势的机智,还应有容人的度量和胸怀。而一个商人,也要和政治家一样有着大胸怀、大魄力,才能够海纳百川,聚天下人才为己用。

然而,人的天性中难免掺杂着自私、狭隘、小气的成分,略有成就便得意忘形,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寻死觅活等等。心量太小的人是难以成大器的,一个人的心能装下多大的世界,才能干出多大的事业。越是大商人,越有大气度,成大事者,也必有大胸襟。那些心胸狭隘、唯利是图的商人,最后只会落得个衰败的命运。

只有内心强大,世界才会辽阔。任何人想要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努力达到“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境界。与这些大商人相比,有太多的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甚至利欲熏心,然后成了不良商人的马前卒。事实告诉我们,没有博大胸怀的人,不但做不成大商人,甚至到最后还会毁掉自己,被人们所唾弃。是否宽容大度,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大商人潜质的主要标尺。

一个人的胸怀有多大,就决定着他能够做成多大的事业。如果对某件事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往往很难成就大业。像《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年少气盛的他,虽有盖世之才却心胸狭窄,妒忌贤能,在屡次陷害诸葛亮而不能如愿之后,被自己活活给气死了,死前还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怨愤。所以大商家还需要有大胸怀,心胸狭窄之人只会危害自己的事业,又伤了自身的元气与身心,这实在不是一个成大事者应有的态度。

大胸怀和大气魄,是成就大商人的必备条件之一。现在能够活跃在商业圈里的人,必定是胸怀大志、有丰富的人际关系的人。而有丰富的人脉,就意味着必须能够对朋友宽宏大量,有着宽容和大度的君子风范。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集团之所以取名“长江实业”,就是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缘故。李嘉诚认为:只要有长江这样豁达的胸襟,就一定可以容纳细流。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才不会那么骄傲,认为自己样样出众,之所以选择“长江”这个名字,就是勉励自己必须有广阔的胸襟。所以做一个大商人一定要有大胸怀,以天下为己任,这样才能一呼百应,带领他的团队去成就自己的大事业。

日本三菱集团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两个领导人,一个是三菱的建立者岩崎弥太郎,第二个是岩崎弥太郎的弟弟岩崎弥之助。

其中岩崎弥太郎的一辈子,都在与他的对手涉泽荣一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这是两位从观念到行为完全不同的人物,岩崎弥太郎遵守传统,认为最好的事业模式是一家独霸的事业;涉泽荣一则善于变通,主张合股经营。这二人的分歧不仅是在经营理念上,而且在商场上也属于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二人的公司无时无刻不在较量着,直到岩崎弥太郎最后以性命相搏才取得了胜利。

而他的弟弟岩崎弥之助刚开始接手的时候,三菱在经营中就出现了困境。但是岩崎弥之助敞开胸怀,大度地聘请曾经与自己哥哥为敌的涉泽荣一为公司董事。涉泽荣一开始很惊诧,但最终被岩崎弥之助的诚意和气度所打动,答应了。

之后,三菱公司整合为三菱股份公司,而这家股份公司的组织人就是涉泽荣一。岩崎弥之助接受了涉泽的合股主义,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没过多久便发展了500多家分公司、600多家公共事业部。

如果不是因为岩崎弥之助的大胸怀,聘请自己的竞争对手,哪里会有三菱今天的发展壮大呢?

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当然是针对那些心胸狭窄、小肚鸡肠的人而言。故事中的岩崎弥之助,之所以能把小公司发展成为大企业,就在于他愿意取别人之长,有聘用对手的大胸怀。当然,若涉泽荣一在竞争中失败后,便对三菱怀恨在心,以致在工作过程中使坏,恶意破坏,那么三菱依然不能有今天的成绩。但涉泽荣一没有这么做,他以大度的胸怀,不计前嫌接受了三菱,这才是一个大企业家应有的风度。所以说三菱的成功还和涉泽荣一的大气魄有关,这二者才是真正大商家的代表。

从一个卑微的打工仔,变成香港的首富;长江实业从一件破败不堪的山寨厂,变成一家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李嘉诚的成功,无不得益于“不择细流”的胸怀和“有容乃大”的用人之道。

在李嘉诚的领导团队里,包容了各色各样的人才,既有精于行业的领导“老手”,又有颇具头脑的财务专家;既有年轻有为的港人,也有作风严谨的洋人。作为最高决策者,李嘉诚非常注重团队的互信、包容的风气,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才的专长。

李嘉诚知道,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打造商业帝国的,只有让天下之才为己所用,才能做成大买卖。因此,对待人才,李嘉诚始终怀有一颗豁达的胸怀和包容之心,广泛地吸纳各种人才。另外,他还包容自己的竞争对手,从来不树敌,即使与人产生了隔阂,他也能坦然与之合作,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总之,对于一个商人而言,比起智力、体能、技艺这些实际要求来说,更为重要的就是胸怀和气魄。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商人未来生意的高度,决定未来能够站多高、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