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气决定财气
6010600000002

第2章 人气决定财气,会做人才能赚大钱(2)

弘一法师曾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想着占便宜。便宜,天下人都争相拥有。如果我一个人占便宜,则他人皆与我结怨;我不占便宜,则别人对我的怨气便消除了。”如果我们只顾眼前的利益,贪图小便宜,那么得到的只是短暂的欢愉,而并非我们想要的收获。为什么有的人总在劳碌却没有作为,有的人虽年纪轻轻却有所成就呢?原因就在于有些人并未把金钱和利益放在第一位,他们懂得取舍之道。当你看似舍弃一些利益时,其实获得的是别人的尊重,而这些,将是日后无尽的财富。

一个会生活的人,最懂得的就是“舍得”二字。“舍”和“得”几乎囊括了人生所有的真知妙理,假如我们学到了舍得的智慧,便拿到了人生成功的金钥匙。

有一家专门卖早餐的店,一天,小张到店里点了两根油条、一杯豆浆。在离开的时候,小张不小心把装油条的盘子给摔碎了。店老板顿时冲出来大发雷霆,非得要小张掏出20元赔偿。按当时的物价,一个碟子最多3元,可老板就是得理不饶人,最后小张只得掏了20元了事。两天后,听说这个店老板又为了同样的事与另一个人争执,谁知那人是个地痞流氓,在把这个黑心老板打伤之后就跑了。

对面也有个早餐店,是个中年妇女开的。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走进店里,要了一碗面条,还没等她拿起筷子,孩子一阵哭闹,不小心把碗推倒在地上,摔碎了。孩子的母亲马上道歉,拿出钱包准备赔偿。店主却和蔼地笑道:“没关系,孩子不是有意的,您不必赔偿了,我马上给您换一碗。” 孩子的母亲感到非常过意不去,连声道谢。此后便把这家店介绍给了亲朋好友,这家原本并不出名的店,因为口口相传,生意日益红火起来。

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两家的差别那么大呢?关键就在于第二家店老板的做人方式,她没有过多在意一些小的利益得失,而是更看重人情。懂得在金钱与利益上面取舍的人,其实是有远见的人。他们不会过分在乎眼前,而关注于未来的愿景。很多时候,失去并不就意味着不幸,有时候它会让你幸免于难,有时候也会让你收获意想不到的财富。关键还在于,你是否懂得“取舍”。

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端正心态,在面对金钱、利益的时候,能作出明智的选择,能够把握人生的得与失,看透人生的得与失。在商场上,这也是一种经营之道。

4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

美国一位经济学家曾经说过:“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你不但要在自己的职业中做出成绩来,还要在自己的做事过程中,建立自己高尚的品格。在你做一名律师、一名医生、一个商人、一位职员、一个农夫、一个议员,或者一位政治家时,你都不要忘记:你要做一个具有正直品格的人。这样,你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才能有意义。”

作为一个驰骋商场50多年的大人物,李嘉诚就是一个人情练达的行家。他做生意的信条是:诚信中有灵活,多变中不失本分。在他看来,商道实质是人道,经商就是做人,交易就是交心,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做一个受人敬重的好人。这是他和小商、中商最大的区别。

有句话说得好:“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意思是,小商小贩只知道勤勤恳恳地工作,埋头苦干,把事情做好,也许他们可以成为商人,但永远很难把生意做大;中商懂得把生意做大一些,还懂得研究市场,但仅仅停留在这一阶段;大商重视人道,懂得如何做人,就像李嘉诚那样,深知经商就是做人,交易就是交心。

事实上,小商做事,中商做市,大商做人,还可以解释为:小老板靠手腕做事,中老板靠谋划经商,大老板靠修为立业。所以,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想把生意做大做长久,仅靠勤勤恳恳地工作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堂堂正正做人,做诚实与精明兼具的商人,深谙为人处世之道,这样才能成为大商。

凡事锱铢必较、只想着自己利益的人,是做不成大商家的。大商之所以与小商不同,就是因为他们多了一份宽广的胸怀。他们懂得做生意最重要的不是手中的利益,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情分。当你做到了这一点后,你的生意路子就多了,利益自然也就随之而来。

其次,做人要有诚信,不能只图利益而毫无底线。

古代洛阳有个商人,在过河时船忽然沉了,于是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大声呼救。有个渔夫听见便摇船过来了,商人见有人来,急忙喊道:“我是洛阳的一个大富翁,你要是救了我,我就给你100两银子。”渔夫把商人救上岸后,商人却翻脸不认账了,最后他只给了渔夫10两银子。渔夫骂他不讲诚信,出尔反尔。商人不屑地说:“你一个打渔的,一年能挣多少钱,我给你10两银子你还嫌不够?”渔夫没有办法,只得长长叹口气,回到渔船。

一年后,商人碰巧又在河中与渔夫相遇,商人还未开口,一个浪打过来,商人的船就触礁欲沉。商人对着渔夫大喊:“快来救我,这次我给你300两银子,保证不失信。”

渔夫摇着橹从商人旁边划过,回头不紧不慢地说:“喊信得过你的人来救命吧,我不要你的银子,也不会救你这种无信无义之人的命。”

一个人若不讲诚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一旦你处于困境,便没有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可见,言而无信是商场上的大忌。当一个人总是戴着面具生活,习惯了欺骗世人,最终也会丧失自己的尊严和本心。所以,无论有多大的利益和诱惑,千万不可唯利是图,出卖自己的人格。

李嘉诚做生意,最看重的就是一个“信”字。从他对子女的教育上就能看出,他对诚信是多么的看重。他总是跟自己的孩子反复强调:“要令别人对你信任,不只是商人,一个国家亦是无信不立。”因此对于商人来说,最重要的素质莫过于“信”。

事业上的“信”,其实就是做人的“诚”。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很精明,要让人家信服你并喜欢和你交往,诚信是最重要的。对于经商者来说,如果从小没有养成诚实守信的习惯,那么就不可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中国有句话叫“无商不奸”,李嘉诚就是因为有信而无奸,才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成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在于他们在做人方面比别人高明。他们不会居功自傲,不会盛气凌人,不会任意摆架子,不会过分地突出自我,蔑视他人。李嘉诚赢得合作者的第一步,往往是获取合作者的信任,而不是凭借自己的财力迫使别人屈服。

相比之下,某些商人就没有这么高的境界。在他们眼里,财富是最重要的,为了眼前的利益,大可以不顾声誉和形象。为了赚更多的钱,甚至可以置员工的利益于不顾。有些商人虽然给了员工不错的待遇,却并不尊重员工,对员工呼来喝去。他们认为,只要有钱,人才就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薪水并不是生意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去李嘉诚旗下的公司上班呢?因为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高薪,还有李嘉诚的个人魅力,以及卓越的领导才华。李嘉诚认为,如果把员工当成流水线上的机器人,是一种失败的领导方式。对企业而言,只有让员工心情舒畅地工作,他们才愿意为公司尽心尽力。因此,企业家要努力给员工营造快乐的环境,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人格魅力,彻底激发出团队的战斗力。

5无德必无财,尔虞我诈难长久

自古成大事者,都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正其义不计其利,谋其道而不计其功”。一个人不管是才高八斗,还是学富五车,都不应该自恃才高而忽视德行,否则只会让人敬而远之。但在现实中,很多人未必能做到不怒、不争、不抢。有些人恰恰就是忘了这些,失了德行而遭人唾弃。

有句话叫“无德必无财,尔虞我诈难长久”。人不能重利忘义,为得财而丧失自己的德行,损害他人的利益。只有那些有德行的人,才能在生意的道路上走得长久。

小董和小谢在城东和城西各开了一家修车店,他们的价格都很公道,服务态度也非常好,于是两家店的生意都很红火。不久,小董发现人们来修车时,常常要花很长时间等待。他便在修车店旁边开了一家餐馆,专卖快餐和小吃,不久就声名鹊起。即使不修车,也经常有人光顾他们的餐馆。

城西的小谢见了,便也学着小董开了一家餐馆,为了招揽顾客,小谢按照对面餐厅的价目表打了9折。有了这样的竞争,两家店的关系有些紧张,但大家的日子都还过得去。过了一阵,小董见城东的人越来越多,便召集几个朋友,一起开起了超市。渐渐地,旁边建起了住宅、学校,城东慢慢形成了一个繁荣的商业住宅街,房地产也开始增值不少。

而在城西的小谢见状很是妒忌,便偷偷在修车的客人面前诋毁小董等其他同行。为了控制成本,小谢还不惜克扣修车师傅的工资,甚至在修车时以次充好,偷工减料。最后,店里的技师都流失到了城东的修车店,小谢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冷清。最后,小董的生意越做越大,赚得盆满钵满。而小谢虽然辛勤工作,却只混了个温饱。

小谢对此百思不得其解,论聪明和点子,他并没有输给小董。论勤奋,他活儿干得比小董还多。小谢之所以会落到这样的下场,主要在于他做人的德行。

一个有德行的商人,我们称之为“儒商”。儒商,是“儒”与“商”的结合体,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是儒者的楷模,商界的精英。那怎样才能做个儒商呢?

首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平常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失误,这时不要横加指责,而是要做到宽以待人,多看看别人好的一面。

大千世界,要想成功就需要人与人之间互协互助。平常要多责己,发现自己有错误就加以修正;要多恕人,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看问题,多考虑别人的想法,多给别人一个机会。

其次,要有容人之量。生意场上鱼龙混杂,每个人的文化水平和兴趣爱好不同,彼此之间发生一些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只要一方宽容大度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心胸狭隘、小肚鸡肠之人,为人做事总是持着“宁可我负人,不可人负我”的态度,对事斤斤计较,哪怕是一丁点儿矛盾都会闹得不可开交,最终酿成祸患。

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表现出推心置腹的真诚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如果缺乏真诚,就等于是缺少了纽带,便难到达成功的彼岸。因此人与人之间都应该架起真诚的桥梁,多一点真诚,从而才能做到互助互利。

东汉时期,有两个人,一个叫严阔,一个叫常威。二人来往密切,交情深厚。

有一天,严阔来到常威家中,说:“常兄,小弟奉命调京城供职,因路途遥远且行程匆促,携带钱物很不方便,我想把这100万贯钱先寄放在兄长这里,以后再来取。”常威道:“你放心,我一定代你妥善保管。”临别时,严阔还道说:“如果常兄急需用钱,那钱尽管用就是了。”

不久,京城瘟疫四起,严阔一家不幸染病去世,只留下一个小孙子。严阔在临终前对他的孙子说:“我有10万贯钱,寄放在家乡你常威爷爷家中,你日后可取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