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6023000000002

第2章 思想教育篇(2)

此案例对我们主要有两点启发:一、辅导员要勇于、善于面对和处理一些棘手问题,要善于预测比较分析处理问题的多种方法可能带来的不同效果。对待个别耍滑头的学生要较真儿,多想一步,深入一步,不能被学生耍小聪明糊弄过关,要棋高一着。否则,回过头去,滑头学生还会暗自偷笑:这个老师水平一般,很好糊弄。从而不尊重你,不把你放在眼里,以后你对他的其他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他的错误没有得到真正的纠正,还会继续“发扬光大”。

二、作为学生工作干部,不只是要积累经验,还要注重学习新的知识和理论。比如,本案例中提到的两个经济学中的理论“博傻理论”和“破窗理论”。这些理论的掌握和运用,为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去学习借鉴一些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关的其他学科的理论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在保持工作热情、奉献的同时,与时俱进,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陈新)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辅导员应该和学生建立双向沟通,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才能说服学生改正缺点,真正帮助、指引他们。

从传销组织手中夺回我的学生——面对学生误入歧途怎么办

张莎

2007年12月2日中午,我收到一条短信:“老师,有时间吗?想找您聊聊天。”我回复她:“是小梁吧?等晚上开完班会吧。”早在军训期间,我和小梁沟通过,知道她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但她很懂事,也很上进。不过,上周有班干部向我反映小梁有缺课现象,我正想找她谈话呢。

晚上开完班会后,我把小梁、团支书及她的宿舍长都叫到我办公室谈话。小梁说她想勤工俭学,挣钱贴补生活费,地点不在学校。我对她的勤工俭学想法是赞成的,但听到不是在学校,表示不放心。此时,团支书催促她快和我说。她告诉我准备在传销组织工作,而且还去听培训课了。我个人本来就排斥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去外面打工,尤其反对女孩子出去打工,更何况去做传销!我当即表示反对,其他人也表示反对。而且她的宿舍长告诉我:“小梁前两天因为去传销组织听课,晚上都是22∶30以后回来,回来时宿舍大门都关了,后来求楼管阿姨开的门,宿舍的姐妹都很担心她的安全。”小梁沉默不语。

看她沉默不语,我给她讲了我同学的亲身经历:“我有个同学,被拉到传销组织后,天天听宣讲,被逼着接受她们的熏陶,直至接受她们的理念,从事她们的工作,否则不让出门。那个同学手机被没收了,完全和外界隔离;她在里面精神恍惚,都想着自己要死在里面了,还好后来找了个机会跑掉了。小梁,你可好,不用她们逼你,你都已经听过两次培训课。”小梁性格倔强,还是不说话,我想激她说出自己的观点来,所以温和地问她为什么勤工俭学一定要做传销。她说自己在学校做过勤工俭学,没有挣到钱,做传销不仅能挣钱而且还能锻炼能力。我问她对传销组织了解多少?怎么知道做传销一定能挣到钱还锻炼能力?小梁依然沉默不语。我知道,她仍认为做传销是锻炼能力的好机会,她能把学习和工作兼顾好。但我不放心的是,她年龄小,才读大一,从事传销这样的工作是违法的,既牺牲学习时间又白费金钱,最后会导致她消极地看待社会和人生,毕竟社会比她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所以,我必须把她从传销组织手中拉回来。

我打电话喊了两个大二、大三有经历的学长过来和小梁沟通。其中,有一个学长曾经在传销组织做过,当然是亏本了;另外一个学长的同学为了做传销,亏了4万元而且还退了学,现在后悔万分,想回学校都回不了。经过学长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她交流,她的想法逐渐转变了。

于是,我又紧紧抓住她很孝顺这一优点,开始对她展开一轮新的引导:“小梁,你不是想挣钱吗?其实,好好学习可以挣更多的钱。比如,这个学期你好好学习拿学校特等奖学金,下学期争取继续拿学校特等奖学金,到明年申请国家奖学金,这样2500元+2500元+5000元=10000元,一年的奖学金都够你支付一年的学费了。小梁,今晚先别给我答案,回去你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家人的意见,再想想学长们的亲身经历和我的建议,好吧?”

第二天下午,我收到小梁发来的短信:“老师,你有时间吗?我想认你做姐姐。”我笑着给她回了信息:“想通了吧?姐姐就等你的答复呢”。“我想好了,不去传销组织了,好好学习,我要拿学校特等奖学金和国家奖学金,四年都会在学校好好学习的。”小梁又回复信息说。

就这样,事情总算过去了,结局是好的,但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

一、学生需要什么

大一是从中学到大学过渡的重要时期。大一的学生经历了高考的洗礼,摆脱了很多束缚,在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舞台上他们朝气蓬勃、精力旺盛,他们希望放飞梦想、演绎精彩。在他们眼中天空蔚蓝、社会美好,但现实生活有时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开始接触社会的他们能否经得起外面的诱惑,能否看清脚下的路?成长的道路并不总是那么平坦、笔直,更多的时候都很坎坷曲折。这时,他们需要辅导员的更多指引和帮助。

二、辅导员应该怎么做

首先,让学生信任辅导员。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大学充满期待。他们来到大学后接触最多的老师就是辅导员,辅导员和他们一起军训,一起同甘共苦。日常生活中,辅导员也应该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维持师生间的这份信任。

其次,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辅导员在面对学生误入歧途时,该怎么做?大声斥责?拳打脚踢?打骂不起作用后交给家长处理?也许这些方式对小学生有效,但对待大学生必须使用其他的教育方式。大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他们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辅导员应该和学生建立双向沟通,才能听到学生的心声,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才能说服学生改正缺点,真正帮助、指引他们。

最后,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力量。辅导员虽然经常走进学生教室和宿舍,但毕竟不能每时每刻和学生在一起,所以辅导员要充分利用班干部的力量,了解和掌握大部分学生的动态,尤其要关注那些比较特殊的学生群体(家庭经济困难、性格怪僻、单亲家庭、谈恋爱学生等),以便一旦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辅导员能做到心中有数。

专家点评:

能够从传销组织手中夺回学生,首先源于军训期间师生良好互信关系的建立。作为年轻人,大学生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平等的对话。尤其是有了一些想法、困惑,需要给朋友说说心里话,或者征求意见作为参考。因此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与学生平等交流、相处,打成一片,建立起良好的朋友般的信任关系,就是以后开展工作、处理问题的必要基础。

其次,严格管理,发挥好学生干部的作用,抓好考勤,抓好学生宿舍管理等环节。平时多掌握学生的动态,就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尽早介入,将问题控制或消灭在萌芽状态。若发现晚动手晚,则事倍功半。

再次,“真实就是力量”。举真人实例,请曾有过上当经历及遭受过损失的学生现身说法。“让学生告诉学生”,能起到老师之外的积极作用,类似心理学领域“朋辈辅导”的作用吧。

最后,高校应加强安全法制教育和反传销的专项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传销组织的本质特点及其危害。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教育学生分清怎样才是创造财富,怎样才是合理合法地挣钱,而不是靠违法或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陈新)当代大学生都有其鲜明的个性,我们辅导员在做学生工作的时候,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要善于发现利用学生的优点加以引导,使其克服改正一些不好的习惯。

以其矛攻其盾——学生不遵守纪律怎么办

张培勇

李×,男,云南白族人,刚开始接待新生报到时,就感觉到他与众不同,尤其是他耳朵上大大的耳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接待新生的繁忙及随后军训的紧张,我的注意力没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国庆以后,早操、上课,各项教学活动开始有序进行,这时他又重新映入我的眼帘,早操旷课,经常带老乡到宿舍看电影、玩游戏,把宿舍弄得烟雾缭绕,在同学中形成了极为不好的影响。

通过与其本人的几次谈话和通过对其他同学进行调查了解,我知道他是作为少数民族预科生进入我校的,与直接从高中考入我校的刚经历过高中繁重学习能很快适应学校环境的其他同学不同,一年的预科班生活,反而形成了他纪律涣散,学习态度不端正,抽烟喝酒等陋习。

在与他进行重点谈话中,我发现他之所以不遵守纪律,有几个原因:1.自暴自弃。根据学校规定,违反纪律到一定程度是要扣素质积分并取消各种评优资格的,但其主动声明不参加任何评优活动。2.讲哥们义气。有时老乡去找他玩,他不好意思拒绝,害怕影响以后的关系。3.个人比较懒散。4.一年预科生活形成的陋习已经在他身上打上了很深的烙印。5.家庭经济条件好,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抽烟、喝酒。同时,我也发现他身上存在着一些优点,如尊敬老师、很看重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可塑性比较大;最为重要的一个特点是他比较信守诺言。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初步形成了对他的教育思路。首先,他现在的情形很危险,尤其是学习成绩落下很多,而他本人也感觉没有希望赶上了,或者当他人对他贴上了不同于普通同学的另类标签而其本人已经开始认同的时候,如不及时根治,他将很容易落后下去。其次,要改变他的状况,不可能一蹴而就,习惯是慢慢养成的,要去除坏习惯也要有个过程,所以我在思想上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再次,对他直接批评会受到他的抵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因此要从他的优势方面着手,以其矛,攻其盾。

对他进行分析判断后,我开始分步骤做他的工作:第一步,我利用在昆明读研的经历与其谈论云南美丽的自然景观,四季如春的天气,淳朴善良的民风,特别是他家乡的景点、学校、天气等,找到与他的共同语言,拉近了与他之间的距离。第二步,以朋友的身份与他探讨旷操旷课、抽烟喝酒的危害,反复向他陈述利害关系,使他明白不遵守纪律不仅仅是评优的问题,还涉及能否拿到学位证、毕业证以及如期毕业的问题,更是个人形象与尊严的问题。第三步,我向他阐述了他的家乡和民族的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字代表清纯洁净、一尘不染,这和白族人的性格十分吻合。白族人性格粗犷爽直、开朗热情。在他向我保证“重新做人、遵守纪律”的当口,我立即抓住时机告诉他,正是白族同胞诚实守信的民族性格,为大理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称。我希望他做个顶天立地、一言九鼎的男人。同时,我严肃地告诉他,我不希望因为他的食言而鄙视他。

通过如上的工作和努力,过了一段时间,他吸烟的次数明显少了,也没有发生旷课现象,学习明显比以前努力了许多。或许,该同学的彻底改正还需要一个过程,或许我教育过程中使用的语言还不太合适,但我想只有这样才能击中他性格中可以利用的一面,才能利用他看重自己家乡和民族形象的特点,以及他本人一诺千金的做人原则这些“矛”来攻取他的不良嗜好、不遵守纪律之“盾”。

这一案例使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其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也都有其自身的优点,所以我们在管理的时候也要不拘一格,要能够全面地把握学生的情况,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对其因势利导,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这一案例更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今新的形势下,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处在接触学生最前沿、了解学生最深入的辅导员,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的工作对学生产生最直接的影响。我们辅导员只要在学生工作中耐心仔细地分析每一位学生的个案,用心去体贴、感化自己的学生,就一定能做好高校的学生工作。所以,我们既要用自己的真诚与耐心来换取学生的认同,又要用适当的教育方法来促进学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

专家点评:

以其矛,攻其盾。作者果断抓住该生“讲哥们义气、信守承诺”的优点,通过开启共同话题、用朋友的身份与其沟通等方式,进入该生的人际关系网,成为其人际关系网中的一员。在获得该生信任、认可后,抓住“白族之白”的含义做文章,用民族荣誉感感染他,用“白族”标签取代之前的“另类学生”标签,使其重新认识自我。最后,以朋友身份对其提出期望,使其信守“对朋友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