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强秦
6023200000134

第134章 各自的准备

冬去春来,秦人果如扶苏他们所说的那样开始出兵讨伐楚人了,他们出兵的理由很是简单,讨伐叛逆,这已经足够让章邯带着十万大军一路往南而去了。十万大军,这是秦国自去年白班率大兵在楚地失败后的又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一次他们是有备而战,志在必得,无论是军士的精良程度还是后勤的保障都比前一次要好上很多,同时在章邯带兵离开咸阳后还在其他的郡县里又招募了数万军马,务必要在此一战就将楚人彻底灭掉。

战争的消息传得飞快,在秦兵出函谷关,进到河内郡的时候,天下人都知道秦人已经对楚用兵了。这一次秦人本就没打算突然袭击楚地,让他们措手不及,同时也使自己的战线猛地拉长而导致后继乏力,他们就是要大张旗鼓地缓慢推进,先在精神上就催垮楚人。这也是大将军章邯的一个计策。

消息传到赵国时,赵人心中很是庆幸,庆幸秦人的目标不是只须他们伸出手来轻轻一推就会被摧毁的邯郸城。为了这事,赵王赵野还特地正式地拜谢了天地和祖宗,当这消息传出来时,赵国的百姓对自己的这个大王更是看不起了。

当然在赵国上下并不是所有人都抱着侥幸的心理看着这场大战的到来,至少有一个人不是,那就是赵国的大将军廉海。此时他正与自己的一班下属在分析着秦人伐楚成功的可能性以及他们的成败对赵国的影响。“以属下看来秦人这次伐楚未必如其他人想的那么容易,毕竟楚人中多的是骁勇善战之人,一旦面对破国之危,必然会使他们迸发出极强的力量。”一名偏将说道,有一些将领也纷纷附和他的说法,认为秦人未必那么容易就能取下楚地。

但是随即便有另一名将领提出了异议:“可是这次带兵的可是章邯啊,他用兵很是厉害,再加上这十万人马都是精锐之师,甚至可说是秦人最后的力量,如果没有十成把握,章邯未必会孤注一掷。想当年就是章邯带了几万人马就将我赵国差点灭了,要不是胡亥突然招他入咸阳,我们现在可能就都是秦人的阶下囚了。”许多见识过章邯厉害的赵将开始赞同他的看法。一时堂中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其实你们这么争论与事无补。”廉海在他们争论了好一会之后才用手示意大家停下来听自己说,“这次秦人伐楚无论是否成功,其实对我赵国都有利有害,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利害都找出来,当战争结束之后好做出有利于我们的事,而将有害的一面降的最底。”

众人听到廉海的话,才想到自己刚才的争论对赵国四一点好处都没有的,于是便都看向了廉海,他们都是带兵的将领,只知道在战场上与敌人交锋,至于战斗外的事情就不是他们所能够看懂的了。廉海也知道他们的底细,于是索性将问题分析给他们听:“要我判断秦楚之战,我也认为秦这次灭楚的可能性很大,一是章邯确是难得的名将,二来是因为这次楚人的内乱。那项羽虽然只带走了楚军中的两三万人马,但对楚军的打击是很严重的,楚王显然不会再象以前那样信任项家的人了,这必然导致项梁带兵时不能尽展所能。一旦秦人真的将楚国灭了,对我赵国来说好的一面就是去年我们助齐破楚的仇就无人来找我们报了,但同时我们也要防着章邯挟战胜之军对我赵国发动攻势。”

众将一听,脸色就有些变了,如今邯郸城中的士卒不过五万,一旦秦人真的挟胜来攻,不论在气势还是实力上赵国都无法与秦相抗衡。廉海看到了众人的反映,笑道:“大家也不必慌张,只要我们在秦最终胜利之前挥军攻秦军后方,则就算他们能把楚灭了也会损失惨重,从而无法再对我赵国用兵。而一旦是楚胜秦,则可能让秦人颜面无光,章邯可能会带着军队将我赵国灭了,使自己不至于以完全失败而结束这次出征。”

“所以在我看来,这次秦楚之战对我赵国最有利的结果就是秦楚打个两败俱伤,秦无法灭掉楚,但同时却将楚的主力尽数歼灭,这样我大赵就可趁机先将失利的秦人除掉,然后再趁楚无力看管自己的领地时占他几座城。当然这并不是我们说就会出现的情况,这需要我们根据战场上的情况作出相应的反映。好在我赵国处的位置离楚最近,正好可以及时做出有利于我们的反映。”于是赵人在廉海的带领下就开始了他们的观望,并随时准备着从两国交战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赵国的盟友齐国可就没有他们那么多的小九九了,自从上次楚人伐齐导致齐人死伤无数之后,齐国就一蹶不振,现在他们倒是很希望秦国能够将楚国完全灭掉好为自己报这一箭之仇。齐人也完全没有想要趁着这次的秦楚之战而谋取自身利益的想法,这也是齐国从来的立国之道有关。他们从来就想偏安在东方过着自己舒适的日子,中原战得再厉害也和他们无关。这种思想有好有坏,好的一面是在春秋和战国的初期,齐国的国力一直在天下各国之上,百姓富足,社会安定,但坏处则是当秦开始崛起之时,齐依旧是只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最终当秦解决掉其他五国时,齐也随之被秦灭了。如今齐国依旧抱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思想看着秦楚大战,同时他们内心是希望秦能帮自己将楚灭掉的。

这并不是齐国人的眼光没有赵人长远,而是由各自的形势所决定的。赵国虽然被秦差点灭国,但这已经是几年前的事情,现在赵人已经有所恢复,他们很需要得到一些城池来重新发展,这也是为什么赵人最终会出兵助齐破楚的原因之一。而齐人则是刚受到大的伤害,至今都没有能力向外发展。同时齐人因为地处最东,与秦人的距离最远,这也导致他们没有赵人那样的切肤之痛,对他们来说楚国的威胁比秦国更大。

这就导致了齐、赵两国完全不同的想法和做法。

但是赵将廉海还是有一句话说错了,如今天下能够在最快时间内就知道战场变化的不是赵人而是远在北边的扶苏他们。现在就有一封帛书放在扶苏与一众将领的面前。在众人看了之后,扶苏请教道:“这就让我不明白了,为何章邯的大军在到了河内郡之后便不再向南去了呢,反而在那厉兵秣马,难道连东郡这些门户秦兵都要用全力吗?”

蒙恬与韩信盯着地图正在相互讨论着什么,只有张良还在反复地看着以前送来的情报。在综合了所有的情报后,张良吐出了一口气道:“我想我已经知道秦军停在河内郡的原因了。他是活用了假道伐虢的计策,停军在河内是在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将赵国的邯郸一举拿下来。”

“他既然是奉命攻打楚国,为何要横生枝节地去打赵国呢?虽然灭掉赵国也是大功一件,但是邯郸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拿下的,到时候大军必有损伤,再去攻楚则恐怕力有不逮啊。”陈平显然还没想通张良的想法,不禁问道。

“张先生果然高才,我与韩将军商议了良久才看出来的问题被你一语便道破了。”蒙恬此时已经和韩信商讨完了,在一边接口道,“经我与韩将军分析,这河内郡最适合屯兵攻打邯郸郡,而赵人也必然想不到秦军在攻楚之前花费大量的人马去攻打自己,在一时无备的情况下很可能让章邯率军很快地取下邯郸城。”

张良笑道:“在下倒不是从地利上看出章邯的意图,而是从赵人的角度进行分析。从这些情报上看,赵人已经开始关注秦赵之战,甚至已经准备从中获取利益了。既然我们都已经察觉到这一点,章邯自然应该也察觉到了。他自然不会让赵人的诡计得逞,所以他索性就趁赵人没有防备的当口突袭邯郸,除掉这个后患。而且章邯想必对当日不能一鼓作气地灭掉赵国还耿耿于怀,这次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了。”

“听张先生这么一说,看来赵人这次是在劫难逃了。”扶苏说道,“不知从中我们又可以得到什么实惠呢?”

“现在我们已经早一步得知了秦军的目的,在可以将我们安排在赵国的人撤离出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实惠了。”陈平笑道。

“看来也只有如此了,只希望秦楚间的战斗快些到来,我和胡亥的仇也是时候清算了。而且赵人在当年屡次在我上郡城中暗伏人马,也是该让他们尝尝阴谋诡计的滋味了。”扶苏说着眼中露出了兴奋之色,他不自觉地想到了当日李恒的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