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如何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6035700000004

第4章 与孩子平等交流

1 再忙也别忽视孩子的存在

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些父母压根没有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他们一心为了事业、为了赚钱,一大早就匆匆赶去上班,很晚了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来,还要忙着做饭、做家务,吃过饭后立刻催促孩子回房间写作业,而自己又是加班加点到深夜,不知不觉中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

长此以往,在父母的忽视与冷淡中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比如孤独、自闭、不善交际。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缺少父母关注的孩子多数不能很好地与人相处,他们怕冒险、怕探索、怕接触陌生人。因此说,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

生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人都会怀念过去大家庭的时代,那时,一家人吃过晚饭便在院子里乘凉、聊天,热闹非凡。到了春节,大家欢聚一堂,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分发压岁钱,全家其乐融融。然而,今天的情况大不一样了,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孩子有着自己的乐趣,亲子关系就这样慢慢地变淡薄。这一方面当然有着文化及社会变迁的缘故,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缺乏民主态度来和孩子相处有关,为人父母总不忘记在各方面给予孩子最好的,却唯独忘记要与孩子同乐。

有位妈妈,一次下班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当她回到家里,看到5岁的女儿正站在小区门口等她。此时的她因为繁重的工作而感到身心疲惫,心情也坏到了极点,因此,她只是面无表情地带着女儿回到家……

“妈妈,”女儿叫道,“你能答应我一件事情吗?”

“什么事情?”

“我能到你单位去吗?”

“你瞎说什么,我在工作,又不是玩。”妈妈非常生气地说。

女儿看到妈妈凶神恶煞的样子只好默默回到房间里。

过了一会儿,妈妈感到自己不应该对孩子这么凶。

于是,妈妈来到女儿的房间,“你为什么想到妈妈单位去?”

“我老看不到妈妈,我想妈妈,到了妈妈单位就能看到妈妈了。”女儿小心翼翼地说。

女儿的话击中了妈妈的软肋,她感到最近一段时间对女儿的关心实在是太少了。自此以后,她每天下班后都立刻赶回家陪伴孩子,而且注重与孩子心灵上的交流,女儿也从原来的沉默寡言变得活泼、开朗起来。看到女儿健康快乐地成长,妈妈终于知道了陪伴的价值是多么的宝贵。

的确,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的陪伴。忙其实不是忽视孩子存在的理由,称职的父母总会忙里偷闲抽时间陪孩子。陪伴孩子,决不会是枯燥无味,恰恰相反,你会获取无比的幸福和满足感,这种融融乐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更重要的是,在玩与学习的过程中,父母孩子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曾以677分考进了清华大学的15岁女孩南南是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的呢?她的妈妈彭嘉陵为此专门写了一本书,在书中她透露了自己的家教秘笈:周围许多同事、朋友的孩子都学得太累,每晚作业做到深夜,周末被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侵占,小小年纪的孩子比大人的压力还大。我的女儿就非常轻松,她从小就经常在我们的带领下到户外玩耍,而且每次都玩得很尽兴。同时,不管工作再忙再累,我们都一定抽出时间和孩子一起学习,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家长一定要帮他,也一定能帮她。这比请家教效果好十倍。一些家长认为自己文化低而孩子学习的内容又太深奥,根本帮不了孩子,其实,家长只要陪着孩子一起学就行了,并不是要家长讲解。即使自己不懂,也可以读一读要领、例题,引导孩子思考。

亲子之间造成隔阂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孩子和父母之间缺乏共同的兴趣爱好,从而造成孩子不愿进入成人的世界、成人也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的局面。现在,大多数家庭的孩子都不愿意和父母一起玩,如果家庭时常出现争吵的气氛,家人便不可能一起同乐。但如果父母和子女能够玩在一起,便能减少彼此间的敌意而产生和谐的气氛。

男孩罗杰超是个足球迷,每次电视播放的足球赛,他都看得津津有味。有一回,他很晚了还没有到家,爸妈十分着急,正准备打电话报警时,罗杰超兴高采烈地回来了,爸爸气急败坏就要揍他时,他委屈地哭了,“爸,你从来没有带我看过球赛,我拜托你已经不下100次了,但是你每次都说你很忙,或还有别的事要做。”爸爸高举的手又放了下来,他恍然大悟,儿子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和他共享一种爱好。从那以后,为了弥补对孩子的爱,罗杰超父母就经常组织一起去看足球赛、一起讨论有关足球的话题。

不管多忙多累,父母都不要忽视孩子的存在,在与孩子交流、玩耍的过程中,既可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又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2 找一把打开心门的钥匙

在打开孩子的心门之前,让我们来看一个故事:

一位教授精心准备着一场重要会议的演讲内容,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他平生第一次遇到的,全家为了教授的这一次露脸而激动。为此,教授的夫人专门为他选购了一身西装。晚饭时,教授的夫人问西装合不合身,教授说上身很好,就是裤腿长了两公分,倒是能穿,影响不大。

晚上教授早早就睡了,可他的母亲却睡不着了,时时在琢磨着儿子这么隆重的演讲,西裤长了怎么能行。反正也睡不着,就翻身下床,把西装的裤腿剪掉两公分,缝好烫平,然后安心地入睡了。到了早上五点半,教授的夫人醒了,因为家有大事,所以起来比往常早些,想起老公西裤的事,心想时间还来得及,便拿来西裤又剪掉两公分,缝好烫平,惬意地去做早餐了。一会儿,女儿也早早起床了,看妈妈的早餐还没做好,就想起爸爸西裤的事情,寻思自己也能为爸爸做点事情了,便拿来西裤,再剪短两公分,缝好烫平……

就这样,一条只长了两公分的裤子,因为缺乏交流与沟通被她们三人连续剪短了三次。等这位教授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再来换衣裤时,却发现这条裤子已短得无法再穿了。

都是出于对亲人的关心,但是缺乏交流、沟通,最后关心变味了。其实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也一样,天下没有那个父母不关心自己孩子的,但如果父母的关心没有建立在沟通的前提下,关心也一样会“变味”。其实家长们也都明白沟通的重要性,也都希望能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可就是不知道该如何迈出沟通的第一步。

其实,沟通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难,只是我们没有找到沟通的钥匙而已:

一个小女孩站在花丛中,正扶着花枝,歪着脑袋,煞有介事地对花私语。诗人走过去,靠近她,蹲下去,问:“你在说些什么呀?”

小女孩道:“我说,花朵你好漂亮啊!”

“花朵能听到你的话吗?”

“能的。”小女孩很自信,“只要靠近她,她就能听到你说的话。”随后,她又机灵地说:“你对我说话时,不也是蹲下来,靠近我的吗?”

孩子的天真,让诗人不禁笑了,心中感慨万端。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求得到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就要找到沟通的钥匙,只有钥匙配对了,对方才会打开心门。那么,如何与孩子沟通呢?沟通过程中需要注意那些细节呢?

第一,确定恰当的谈心方式。谈心方式包括询问式、辩答式和指导式等。对于年龄较小或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孩子,可采取询问式。询问不是“审讯”,语言要亲切,态度要和气,让孩子无所顾忌地将自己的情况和盘托出,然后父母加以评点,肯定孩子的成绩、优点,指出不足之处,然后指明努力方向;对于年级较高、知识面较宽、认识问题较深刻且善言辞的孩子可采用辩答式。双方不拘时间、地点,进行内容广泛的漫谈,双方有询问、有对答、有辩论,寓教育于轻松的谈话之中,以达到对孩子启发或诱导的目的;对于脾气倔、缺点多的孩子可采用指导式。当孩子犯了错误而且经过认真思考,有了初步反省后,家长可找孩子谈心。谈心时,家长要选准角度,可以直接剖析问题的实质,也可从别人的经历谈起,进行深入浅出、由远及近地分析、交谈,加以指导。注意,谈心时,父母不要前拉后扯算总账,这样会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第二,选好谈心内容。家长不但要使孩子明白“应该怎样做”,还要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才能符合要求”等等。力求通过一两次谈心,使孩子“如梦方醒”、心悦诚服。

第三,交谈时要感情真挚、互相信任。为了收到更佳的谈心效果,双方必须敞开心扉,言而由衷,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甚至反语相讥、挖苦,让孩子不知所措。只有相互信任,才能谈得和谐。尤其是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没有这个感情基础,双方的沟通肯定受影响。

第四,选择良好的背景。良好的背景包括环境背景和心理背景,它们会给人轻松、愉快的感觉。谈心时,家长与孩子可走出家门,漫步在幽静的湖边,穿行于林荫小道,欣赏着悦目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边走边谈。也可选在孩子非常喜欢的娱乐场所谈,在这种时候,两代人心平气和,家长坦诚地吐露心思,孩子直率地道出真情,双方畅所欲言。良好的心理背景,可使人坦率真诚,无话不谈。

父母与孩子沟通既难也易,关键在于是否找到一把合适的沟通钥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父母只有找到了这把合适的钥匙,才能真正打开孩子的心门。

3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一位年轻的母亲,曾这样讲述自己教子过程中的苦恼:

儿子刚上小学四年级,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十分顽皮。说脏话、乱涂墙壁、打小报告、作弄他人、与父母师长顶嘴……总之,什么捣蛋的事都有他的一份儿,这让作为父母的他们束手无策。管教孩子的所有招数比如喋喋不休的提醒、大喊大叫的命令等都派上了用场,可一点作用都没有,儿子根本就不理睬,有时还扮出一副暗自得意的样子。父母难免有怒火上冲的时候,就把孩子痛打一顿,过后,又对自己惩罚的方式后悔、内疚不已。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对孩子训话意味着你要求他绝对服从,让他像你一样思考问题。和孩子朋友式地交谈,意味着大家一起寻找方法解决问题,重新衡量自己的观点,搞清楚究竟谁的更符合实际。”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管教能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可以让孩子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可孩子偏偏就是屡教不改,是孩子太顽固了还是父母自身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

其实,每一个孩子是很明事理的,只要父母善于与孩子沟通,孩子就会知道,父母是非常爱他的,也是很尊重他的。而通过沟通,孩子就会晓得,哪些行为是对的,哪些行为是不可取的,同时,通过沟通,父母还可以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动向。

当然了,在交流的过程中,父母最好是蹲下身子,近距离接触,两眼直视孩子的眼睛。听完后直接、果断、清楚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意见或思想,如此他才能遵照你的想法去做。当然,语气要坚定,但绝不严格。父母的语气要透露出自己说到做到、并且一定要他照办的坚决。这样,不但可以有效沟通,还可以消磨孩子抗拒或抱怨的情绪。

蹲下身子,与孩子平等的沟通尤为重要:

有一次,“知心姐姐”卢勤和一位年轻的台湾儿童电视节目主持人聊天。这位主持人对卢勤讲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

主持人跟自己3岁的女儿是好朋友。可他发现,女儿最不爱逛商店,每次领她去商店,她总是哭着闹着不愿去。

这位年轻的爸爸百思不得其解:商店里的商品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小孩子为什么不爱来呢?

终于,他发现了其中的奥秘。

一天,他领着孩子在商店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女儿的鞋带开了。他蹲下来,给孩子系鞋带。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发现,眼前是多么可怕的情景:矮小的孩子,没有柜台高,她的眼中,根本就看不到琳琅满目的商品,而是大人们的一条条大腿和一双双大手。那一只只来回摆动的胳膊,一个个带棱角的大书包,时不时地磕碰孩子的小脸和弱小的身体……

“别说孩子了,我都不想再待下去了。”这位主持人激动起来,“当我把孩子抱起,扛到肩头上,准备离开商店时,孩子突然笑起来,指指点点,不想走了。哇,原来她看见了漂亮的玩具!”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想到了什么?要去了解、引导孩子,应该蹲下身子,拉近跟孩子的距离。一位从美国费城考察回来的专家,曾经这样深有感触地说过:“美国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偏向吼骂的教育方式,他们责备孩子时,一定会蹲下来,让自己的眼睛和孩子的眼睛处在同一高度上,然后握住孩子的手,轻声地和孩子说话。他们认为,在蹲下与孩子目光平行的时候,无形中,孩子便会乖乖听话了。”

如果总是站着面对孩子,那么,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就不仅是身高上的差距,同时更是一代人与一代人之间的距离,是一颗心与一颗心之间的距离。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关心与理解,是孩子能够接受的一种爱护;蹲下来与孩子交流,孩子离我们的距离就会缩短;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是父母关心孩子内心世界的体现;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营造出来的是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

朋友的孩子活泼好动,但只要一回到家就感到十分压抑,从不喜欢主动开口与家长说话,为此,父母感到很奇怪,孩子在外面与在家里怎么会是判若两人的样子呢。一次,他们无意中从孩子伙伴的口里获知了其中的“秘密”,原来是孩子畏惧父母与她交谈时的强势——每次与孩子说话,父母都是一副居高临下的气势,只知道一个劲地给孩子灌输自己的思想,却从不尊重孩子表达意见的权利。这时,父母才恍然大悟,要与孩子交心,就要做孩子的朋友,要蹲下身子来,和孩子站在同一条地平线上。

父母与孩子说话时不妨蹲下身子,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着想,以一种孩子能够理解、接受的方式平等地交流、沟通,这样,不仅可以使父母更全面地了解孩子,而且还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

4 学会做忠实的聆听者

心理学家证实:倾诉能减除心理压力,当人有了心理负担和问题的时候,能有一个合适的倾听者是最好的解脱办法之一。

当父母在抱怨“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孩子总是把事情憋在心里”时,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与自己沟通?

答案是十分明确的,让我们听听孩子是如何回答的吧:“父母不了解我,他们总是自顾自地讲大道理,从来不听我的想法!”“我说什么都被否定,我还有什么可以向他们说的呢?”

事实上,每个孩子都愿意与父母沟通,只是,沟通之门往往被父母在有意或无意中关闭了。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场景。

场景一:

你正在看电视,孩子对你说:“爸爸,我想到了如何消除学习劳累的办法。”

“呵,是吗?那你说说吧!”孩子开始“高谈阔论”起来,但你并没有真正认真地倾听孩子的诉说,双眼一直没有离开过电视的屏幕,“爸爸,你说我这样的方法果真有效吗?”孩子征求你的意见。“有效,有效。”你依然漫不经心地听着、说着,甚至根本没有正眼瞧一瞧孩子。孩子看了看爸爸,又看了看屏幕,很没趣地回了房间。

场景二:

放学,孩子回来了,你正在做饭,孩子兴高采烈地跑到你的身边:“妈妈,今天我遇到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什么的趣的事情?你可别干坏事呀。”

“我正忙着,以后再说!”

“不要老题与学习无关的事,你期中考试的模拟题做完了吗?”

孩子原本兴奋的劲儿一下子就没有了。

场景三:

孩子整个下午没有到教室上课,这可不得了,班主任给家长打电话。

傍晚孩子回到家,又急又气的你破口大骂:

“不好好学习,跑哪里去了?”

“我昨天才警告你在学校要遵纪守法,你什么破耳朵!”

孩子嘟囔着:“我、我……”似乎要解释没能到校上课的原因。

“什么都别说了,有什么好说的?”

“真丢人!”

“有本事连家也不要回来好了。”

瞧,这些家长都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就是没有认真对待孩子,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其实,“倾听”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更是一把开启孩子心灵窗户的“金钥匙”。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阐述,任何时候,都要与孩子面对面,平等地互相倾听与诉说。孩子有值得称赞的观点,家长应表明支持的态度,孩子认识上存在误区,家长可循循善诱启发开导。正如美国企业家艾柯卡所说:“很多人认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然而我认为,如果现在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当他到十几岁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这两点是密切相关的。”

总之,当孩子想要跟父母讨论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时,父母一定要放下手头的工作,对孩子表现出兴趣。这样,孩子就会觉得父母很重视他,他就会主动敞开心扉,向父母述说自己的事情。有经验的父母还发现,不管孩子要跟你诉说的是一件如何简单的事情,但是,只要你表现出认真倾听的样子,表现出你的兴趣,孩子就会兴致勃勃地讲下去,进而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实现与父母的思想交流、情感沟通,慢慢地,良好的亲子沟通就建立起来了。

聪明的父母不但要做一个高明的说者,更要做一个高明的听者。倾听是一门学问,倾听是一门艺术。只有能专心地倾听孩子讲话的人,才能平等地对待一切人。

那么,如何倾听孩子说话呢?

第一,要表现出倾听的欲望。不管有多忙,一定要表现出对孩子即将谈话内容的兴趣,更要做好认真倾听的姿势,不要做出三心二意的表情与动作,那样只会打击孩子倾诉的主动性。

第二,要做出认真倾听的样子。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哪怕父母早已知道其中的内容,但也不要表明。更不要不耐烦地说:“谈些别的吧,这些我早就知道了。”作为父母,不应只是关心孩子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所感兴趣的事。

第三,及时反馈意见、观点。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在认真地听。“你说的对!”“太好了。”“你继续说下去。”当然了,除了语言,还有脸上的表情也可以传达出你对孩子话题的兴趣。

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父母想要表现出有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也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父母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往往就会令孩子失望万分,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漠然置之的态度。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承受着直接或间接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压力,因而家长更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常听家长说,孩子几乎不与家长交谈。实则是,孩子很愿意与家长交谈,只不过,家长没有做好倾听的准备,不懂得如何激发孩子交谈的欲望与兴趣。

5 跟孩子讲道理

孩子一旦犯了错误或是遇到不明真相的事情,父母为了省心,往往会采取训斥或搪塞的方法应付。事实表明,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与之沟通、讲道理,由此产生的效果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好得多。

父母千万别小看孩子,以为他们还小,不明白是非,讲道理也是白讲,只要让他们按着自己的要求做就行了。的确,强硬或许一时能达到效果,但下一次或许再下一次,孩子还是会违逆你。所以父母更应注重说服的这个过程,目的也许一次达不到,但过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被潜移默化,自然而然达到父母想要的效果。

一位名叫引墨的家长在日记中记述了自己给孩子讲道理的经过:

今天,儿子长了湿疹。我决定带他看中医。之后我就开始发愁,药开回来了,如何说服他吃下去呢?

药很苦,我舔了一点点就开始打鼓:这么苦,他能喝吗?果不其然,第一口药,从碗里喝到嘴里,又直接吐回了碗里。我脑海里闪过很多方法:捏着鼻子灌,药里加糖……算了,还是先讲道理吧!

先从为什么要喝药讲起,然后讲到药为什么是苦的……儿子很认真地听着,还问:“药为什么是黑色的?为什么不能装在小瓶子里用吸管喝?”我都一一耐心解答。后来他说:“那我喝一口吧。”我大喜过望,赶快盛了一大勺药喂到他嘴里,虽然还是龇牙咧嘴的,但这药总算是咽下去了!儿子提出一个附加条件:能不能喝一口药,吃一口白糖。我也同意了。

我的道理算是彻底讲通了。以后儿子基本都大口大口吃药,还告诉我说:“药喝到嘴里,脸上的湿疹就全部被赶跑了……”

虽然与孩子讲道理有些费劲,但会让孩子铭记事理,受益终身。正如文中的孩子一样,在他知道药能治病的道理后,今后再生病,不管多苦多难受的药,他都会心甘情愿地吃下去。

当然了,在实际操作中,父母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跟孩子讲道理。比如就眼前发生的事情进行说理,比如由某一句话联想到更多的事理,比如就生活的微小细节开导启发……而孩子都有纯真的天性,如果用讲童话的形式对孩子进行品格的塑造,也许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篇美妙的童话的作用,远远胜过长篇大论的道理。童话是鲜活的、灵动的、绘声绘色的,童话中的事物都是有生命、有感情、活灵活现的,他们的故事贴近孩子的生活,他们的行为贴近孩子的感受,孩子很容易认同这些角色。同时,因为他们是童话里的主人公,孩子也会在心理上跟他们拉开一定的距离,用更加客观的眼光看待事物。用童话来讲道理,孩子不会觉得父母是在直接评判他,从而更容易接受。

跟孩子说理不仅需要有耐心,还应结合孩子的心理特征,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要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跟孩子讲道理,应充分肯定孩子的长处,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在此基础上再对孩子的过错予以纠正,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如果一味地数落孩子,责怪孩子这也不是那也不对,只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

第二,所讲的道理要“合理”。跟孩子讲的道理应合情合理,不能信口胡说,也不能苛求孩子。因为家长信口胡说,孩子是不会服气的,大人的要求过分苛刻,孩子是办不到的。

第三,要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跟孩子说理时,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家长应给予孩子申辩的机会。应该明白,申辩并非强词夺理,而是让孩子把事情讲清楚讲明白,给孩子申辩的机会,孩子才会更加理解你所讲的道理,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要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孩子和家长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因而跟孩子讲理,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情绪状况,在其情绪较好时,对其进行教育,若在孩子情绪低落时跟他说理,是不会奏效的。

跟孩子说理最重要的原则是,父母要以身作则,首先做一个讲理、明是非的人。如果父母在所有事情上都认为自己是对的,那么对孩子的教育就不会有任何奏效,相反,父母的这种强权优势必定会影响到孩子,孩子也就会出现越来越不讲道理的倾向——

在学校,所有认识任林小朋友的同学无不说他是个霸道的人,在与同学玩耍过程中,他要求同伴什么都必须听他的,稍有不顺,他就会生气甚至打骂起来。新学期开学时,班主任到任林家里家访,刚进门,就听到任林的父亲在训斥孩子,语气十分强硬,还经常冒出“必须”“一定”“绝对不行”等刺耳的词,而任林也一点不谦让,竟与父亲大吵起来,丝毫没有示弱的趋势。这让班主任十分震惊,他终于明白了,任林霸道的性格与他父亲家教的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正是父亲不讲理、对孩子使用“铁血”政策,孩子在有意无意间受到了“熏陶”,从而“复制”了一个父亲。

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就会成为一个明事理的人。

6 在孩子面前保持温和

孩子的人生观、智力、性格等因素的形成与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包括父母的影响,周围伙伴的影响,接触人群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父母。

美国记者安尼·罗克就明确指出,教好孩子的关键是父母的态度,而不是孩子的聪敏。父母的态度正确与否,对能否教育好孩子起着关键性作用。香港大学一位心理学博士针对家长坚持的“孩子教不好是孩子有问题”的观点进行实验,结果发现,“问题孩子”有问题的罪魁祸首是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出现了问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非常重要,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建立起自己对生活的看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智力和能力的发展,父母对孩子的态度还影响孩子的行为和道德发展。总之,父母给孩子的成长提供大量的实践材料,孩子的各种行为都受父母态度的影响和强化。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从懂事起,就很崇拜英雄人物。当他看到哥哥穿着军装上前线打仗,羡慕极了。一天吃过晚饭,他忽然想到了一个什么问题,急忙跑去问父亲:“爸爸,我长大了也要像哥哥那样,当一个勇敢的军人,好吗?”“好极了,亲爱的孩子!”父亲高兴地回答,“可是,你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能成为勇敢的军人吗?”父亲反问道。“嗯——”华盛顿想了想,回答说:“诚实的孩子才能成为一个勇敢的军人,是这样的吗?”“就是的。只有诚实,大家才能团结,团结才能战胜敌人,成为勇敢的军人。”

父亲不光言传,还很注重身教。在父亲农场里,有一颗小樱桃树,那是父亲为纪念华盛顿的出生而栽种的。华盛顿一天天长大,小樱桃树也一年年长高。华盛顿对做一名威武的军人十分心切,有一次,他打算做一把小木枪,把自己武装起来。他本想让父亲帮帮忙,可看到父亲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时间,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华盛顿拿起锯子、斧子,找了一棵容易砍倒的小树,把它锯倒了。哪知道这棵树,正是父亲最心爱的那棵樱桃树。这下可闯了大祸。

父亲回来后,知道了这件事,大发脾气,质问是谁干的。华盛顿躲在屋子里,非常害怕。他想了想,还是勇敢地出来,走到父亲面前,带着惭愧的神色说:“爸爸,是我干的。”“小家伙,你把我喜爱的樱桃树砍倒了,你不知道我会揍你吗?”

华盛顿见父亲气未消,回答说:“爸爸,您不是说,要想当一个军人,首先就得有诚实的品质吗?我刚才告诉您的是一个事实呀。我没有撒谎。”

听儿子这么一说,父亲很有感触。他意识到孩子身上的优良品质,要比自己心爱的樱桃树还要珍贵。他一把抱住华盛顿,说:“爸爸原谅你,孩子。承认错误是英雄行为,要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

正是华盛顿父亲的开明态度,影响和形成了华盛顿身上的优良品质,这些品质在他开创伟大的事业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并最终使他赢得了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尊敬。

很多事例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与孩子性格等因素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父母对孩子忽冷忽热,捉摸不定,反复无常的,孩子大多数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多疑多虑,缺乏判断力;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的表现,或逃避、或反抗、或胆怯、或残暴,有的甚至会形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坏习气;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照顾、保护,不放手让孩子自己活动、自己做事,孩子的性格多半是消极的,依赖性强,没有责任感,没有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事优柔寡断;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就会表现为撒娇放肆,神经质,以我为中心,缺乏责任心,没有耐性;如果父母对孩子冷淡,置之不理,孩子长大多数都愿意寻求他人的爱护,力图招惹别人对自己的注意,有的好攻击挖苦别人,也有的却表现为性格冷漠,与世无争;如果父母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孩子性格大多数表现为亲切、直爽、活泼、端庄、独立、协作、有活动能力,善于和大家共事。

由此可见,父母应该注意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对孩子的影响,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永远记住,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的情绪,那样会使孩子处于一种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从而在情绪上也跟着发生消极的变化。相反,父母应该用温和的态度对待孩子,因为温和的态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也许,对父母来说,在短时内保持对孩子的温和态度并不难,难就难在坚持,难就难在日复一日对孩子保持温和,但只要真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着想,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够轻易做到。

7 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

“一份快乐与人分享,就会变成两份快乐;一份痛苦两人分担,痛苦就只有原来的一半。”父母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在分享的过程中,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才会越来越亲密,心与心才会贴得更紧。

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分享情感的需要,而孩子在这方面的需要尤其强烈。父母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无论多忙,都应抽空与孩子交流,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孩子一起笑、一起悲,成为孩子的知已,这是父母教育孩子的最高境界。其实,家庭教育的过程就是父母与孩子互相融合的过程,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意味着父母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如果因为忙而忽略了与孩子分享情感的需要,也就等于剥夺了孩子健康成长的养料,阻碍了孩子全面发展的进程,还会给孩子造成性格和心理的缺陷,这样的父母不管有什么样的理由,都是不称职的。

有位家长是长途运输司机,经常出差在外,他对所有人都十分豪爽,唯独对自己的孩子深感内疚,他感叹,尽管给予了孩子丰足的物质生活与优越的家庭环境,却很少有机会与孩子分享喜怒哀乐。比起这位家长,很多父母要“幸运”得多,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在家里陪伴孩子,可是,他们却不懂得体验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背着沉重的书包回家,迎接他们的常常是苦心的说教,然后在严厉督促下埋头写作业。孩子的情感得不到理解、支持和疏导,会感到压抑,容易造成自信力下降,变得沉默内向,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作为父母,应该允许孩子自由地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还应该与他们一起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

让我们就以下的场景作比较:

场景一

孩子在学校和同学闹了别扭,心里正烦乱着,回到家后沉默不语。

家长A:“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快说呀!”

家长B:“你不想说一定是有原因的,没关系,你什么时候愿意告诉我了,我都会为你分担的。”

场景二

孩子考出了好成绩,心里很高兴。

家长A:“就这样的成绩把你美的,快复习去,下次考个全班前五名。”

家长B:“你真棒,有进步!”

场景三

孩子抱怨说:“今天作业真多,难道老师要累死我不成!”

家长A:“这点作业算什么?你太懒了!”

家长B:“是吗?你大概多长时间可以完成呢?你能不能一边洗澡一边思考作业怎么写,这样也许可以做得快一点。”

家庭应是充满理解信任、能够让孩子身心轻松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样孩子才会觉得家长是可信赖的朋友,乐于和家长交流商讨,从而有利于孩子的开朗、坦诚、坚韧等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家长A总以大人自居,一点都不懂得体谅孩子的心情,而家长B则十分开明,时常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思考问题,懂得与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而作为父母,更应学习家长B,懂得在孩子的生活中设置快乐的元素,因为与人分享快乐就是给予别人的一种爱,反之,如果快乐没有人分享就是一种惩罚。分享快乐还包含欣赏别人的含义,欣赏别人其实就是真诚地去分享对方的闪光之处。有人说,我们不见得都喜欢我们所赏识的人,但一定喜欢赏识我们的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父母与孩子分享快乐,孩子就一定会更亲近父母。

父母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对孩子来说,孩子会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的爱,也会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尊重。这样,孩子不但满足了与人分享的心理需要,而且知道了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重要位置,就会更懂得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同时会对父母的教育和引导产生积极情绪。父母和孩子分享喜怒哀乐,对父母而言,因为和孩子分享了一切,对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有效地实行因材施教,也就不会轻易地对孩子进行批评与指责,或武断地下结论。因此,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父母,都是非常有益和重要的。孩子在分享后对父母更加敬重,父母在分享后学会了对孩子理解和宽容。有了分享,孩子的缺点与问题父母可以及时地发现,并根据情况进行有效地引导、解决;有了分享,孩子对父母抵触的情绪减少了,逆反心理没有了,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

在孩子眼中,这个世界是如此新颖、神奇,而对于大人来说,这个世界也许更多的是饮食男女名利的机械重复。和孩子们在一起,父母还应做好“预习”,那就是要不断擦亮自己日渐浑浊的眼睛、装修自己日益倦怠的灵魂。

父母们,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