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裂大明
6050700000164

第164章 改弦易辙

杨树楷微微一笑,说:“我听说太宗曾颁布过一道圣谕,命令大臣做好养人之事,尤其是对新归附的蒙古人汉人做好安置,不得随意欺辱买卖杀戮,不知可有此事?”

皇太极哈哈一笑,连声说:“有此事有此事,请先生继续讲。”

杨树楷心中明白,皇太极已经消除了对自己的敌意,不由得提高声音,说:“这是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君,才能做得出来的。”

“此话如何解释?”

“因为这道圣谕直接关系到大清未来的发展,为大清今后的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非雄才大略胸怀天下者不能为之矣。”

清太宗皇太极立刻哈哈大笑起来,得意之情洋溢于脸面,如同听见夸奖之语的小孩子,心情极为舒畅。

自皇太极登基后,就意识到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颁布了养人之旨,意在弥合消除辽东满汉之间的矛盾。

不久,太宗的子侄及文武大臣在他面前发牢骚的颇多,说太祖时诛戮汉人,而今汉人有为王者矣,有为昂邦章京者矣,而满洲宗室却有为官者,也有为民者,时势颠倒,一至于此!

但皇太极只是听听而已,好言劝慰一饭,并未动摇改变其根本国策,因为他心中装的是整个天下。

想得天下者,必先得人心人才,只有得到天下人的衷心拥护,招揽到各个方面的人才,大清才能够兴盛,这是他远远高于其父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地方。

汉朝初平元年,关东诸州郡起义兵西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任奋武将军。两人之间曾有一次对话,可谓千古垂训。

袁绍问道:“如果事有不济,则依何为据?”

曹操反问道:“足下以为何如?”

袁绍笑道:“吾南面依据黄河,北有燕代之地,还有草原的戎狄可以依赖,自北而南,逐鹿中原,以争天下,如何?”

曹操道:“昔者商汤周武,称王于此,若以地势险恶为资,则不能因机而变化也。”

袁绍问道:“你意何如?”

曹操对答道:“吾任天下之智才,以道驭之,无所不可。”

从以上对话,可以看出袁绍曹操这两位汉末之时的英雄,其为人处世之别,以及最终的两种根本不同的结局。

当杨树楷把这段故事讲于皇太极时,这位雄才大略远胜于其父努尔哈赤的清太宗,乐得手舞足蹈,大笑着说道:“知我者小伯温也。”

从此,弄假成真,为了赶赴盛京顺利完成和谈任务,杨树楷装扮为算命先生小伯温,而如今,听皇太极如此一说,这“小伯温”竟变成了杨树楷的绰号,且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金继忠对此已有耳闻,说:“杨先生果然心机深沉,睿亲王眼光不差,不过,肃亲王交代的这件事,杨先生可要真心办理呀。”

事情还未办理,先有威胁之言,这金继忠果然学得了肃亲王豪格的用人驭人之道,就凭这一点,也远远比不上睿亲王多尔衮。

不过,杨树楷隐忍不发,冷冷地看着眼前这位拉大旗作虎皮的年轻人,少顷,才沉声问道:“肃亲王所言何事?”

“请杨先生日后将交于睿亲王的情报,也交一份于肃亲王。”

“情报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还有你的父亲,而且主要由他负责。”

“这个你不用管,你只要把你收集的情报,交一份给我就行了。”

杨树楷略一思索,说了一个“行”字。他知道,今晚如果不答应这金继忠的话,那么,他就极有可能走不出这间屋子。

俗话说得好,光棍不吃眼前亏,经过二十年辽东铁血战争锤炼的杨树楷,还是懂的这一点儿的。

金继忠哈哈一笑,说:“杨先生果真识得时务,如果日后真有那一天,肃亲王是不会亏待你的。”

杨树楷自然明白,“那一天”这三个字所包含的全部内容。

走在回去的路上,杨树楷心想,这金兴国脚踩睿亲王肃亲王两只船,心机够深的,滴水不漏,风雨难浸,真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

当狼加紧尾巴时,人们通常会把它当做一条温顺的狗而不加防备,可就在此时,狼会闪电般地扑上去,一口咬断对方的喉咙。

此刻,杨树楷拿着丁一民的遗信,紧紧看着稚气未消的女儿,沉声说:“信我已经看了,你先回去,过几天,我就去拜访知府王大人。”

丁茹娟见状,起身说:“多谢监军大人。”说完,就向大帐门口走去。

杨树楷忽然喊道:“请等一等。”

当丁茹娟回头看杨树楷时,只见他眼中饱含着泪水,眼神中充满一股特别的光芒,瞬间,她的心猛地一颤,怔怔地看着监军。

杨树楷极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轻声说:“以后,这样的差事,你还是最好不要来。”

丁茹娟不明白地紧紧盯着对方,眼光中充满了疑惑,片刻,杨树楷说:“如今,兵荒马乱的,世道不安宁,一定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我派几个人送送你。”

丁茹娟点点头,又说了一声谢谢,这才转身走出大帐。

看着女儿远去的背影,杨树楷再也忍不住,转过身,抹了一把泪水。少顷,他才镇定情绪,坐在虎皮帅椅上,又重新读起丁一民的遗信。

丁一民死了,可他的音容笑貌没有消失,他的风骨精神依旧长存,而洪承畴还活着,但他却成了大明百姓眼中心中可耻的叛徒,满清的走狗,也许,他会一辈子都背负这万古骂名。

如今,自己名为大明王朝胡杨台监军,横握权柄,风光一时,可实际上,二十年前,自己就是东厂的密探,而且,又是大清王朝的密使。

如果做丁一民,就必须背叛大清王朝,背叛睿亲王多尔衮,如果做洪承畴,就必须背叛大明王朝,背叛崇祯皇帝朱由检,何去何从,这真正难住了杨树楷。

直到中午时分,杨树楷才走出大帐,迎着明亮温暖的正午阳光,行走在宽阔的教军场,看见马金海等将领正领着军队训练,他脸上才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