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裂大明
6050700000039

第39章 疑中之疑

当下战鼓声号角声,呐喊声呼啸声,刀枪撞击声,掺和着呼呼的狂风呜咽声,交相汇织在一起,瞬间构成了一曲十分威武壮烈的交响军乐,在空旷高远的牛首山谷上空鸣响回旋。

姜让见劫营的计划落空,一时又不能取胜,不敢恋战,便大吼一声,与赵旭东力合一处,并排杀出一条血路,率领明军返回榆林。

高一功见对方尚未落败,担心中了埋伏,也不敢追赶,指挥大顺军围歼了来不及逃跑的明军将士,与李岩一道,回到牛首山大营。

榆林城总兵府内,灯火通明,肃杀凝重,鸦雀无声。

姜让极为威严地端坐在帅案之后,冷冷地紧紧地盯着副总兵赵旭东,面色阴沉,一言不发。

赵旭东直挺挺地端跪于台下,脸色苍白,神态平静。

少顷,姜让厉声问道:“高一功如何得知我军半夜劫营之事?你与李岩是否暗中相通?军法无情,从实招来。”

赵旭东坦然地答道:“卑职只是按照总兵大人的吩咐,率军前去劫营,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知。至于李岩,他和卑职十几年前曾是同门师兄弟,一起习武受业于河南杞县坐地虎侯国耀师傅门下。今夜实属偶遇,以前不曾往来。”

姜让冷哼数声,继续追问:“他对你说了些什么?”

“劫营失败,卑职急于逃命,请他看在昔日师兄弟的情面上,放卑职一马。”

“就这些,再没有了?”

赵旭东想了想,说:“他劝卑职归附李自成,可卑职没有答应。”

姜让盯着赵旭东,暗道,他没有说假话欺骗我,所言之语和我得到的情报一样,否则,今晚我就拿他开刀祭旗,杀一儆百。

少顷,姜让冷冷地说:“请赵将军回府歇息。”

赵旭东站起身,没有说话,默默地走出了大帐。身后,传来轻微的议论声,随即被姜让厉声制止。

顿时,赵旭东的心也随着主帅那极为冷硬严酷的声音,掉进了冰窟窿。

次日,天色放晴,红日高照,高一功李岩率领大顺军来到榆林城下,见城中防范极为严密,两人又观察了许久,见确实无机可乘,随即分兵扎下营盘,将四座城门紧紧围住,等待攻城时机。

黄昏时节,高一功和李岩带着李牟等百十来个随从,骑马来到榆林城北门外的一处高岗,查看地理和敌情,商讨破城之计。

此时,夕阳斜照,山川大地银装素裹,雄浑壮美。榆林城旌旗猎猎,雄壮巍峨,龙盘虎踞,迎着夕阳,尽显塞北无限风光。

李岩心潮激荡,脱口赞叹道:“好一幅晚照雄关图。”

高一功笑着说:“制将军文武全才,借此美景,何不吟诗一首?”

“参加大顺军之前,我和志同道合的诗友经常结社而居,流水曲觞,推盏换杯,登高抒怀,不亦乐乎。而今,历经战火硝烟,戎马倥偬,却写不出一首像样的诗词了。”

“眼前雪后初晴,夕阳晚照,不正是吟诗的大好时机吗?”

李岩微微一笑,暗道,还是不作的好,免得日后招来不测祸端。又一想,还是朗诵一首古诗,不要扫了高一功这位国舅爷的雅兴。

少顷,结合眼前情景状,脱口朗诵了一首唐朝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朗诵完之后,笑着说:“实在作不出一首像样的诗,只好背诵一首古诗,恰当与否,还请高将军指教。”

高一功哈哈大笑道:“制将军过谦了。不过,依我看来,这首诗还颇适合眼前的情景,特别是最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写的非常有气势。”

李岩不失时机地恭维道:“还是将军悟性高。这两句确实写的不错,很有气势。”

高一功没有答话,遥指榆林城,说:“我等如何攻破此城,请制将军指点迷津。”

李岩思考片刻,说:“榆林乃明朝边关重镇,墙高沟深,加之姜让担任了榆林总兵官之后,又大量征集民夫,加高加宽了城墙。如果我们强攻,必将耗费时日,伤亡不轻。依我看来,若要占领榆林,只可智取不可强攻。”

高一功点点头,说:“将军说得不错,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如何智取呢?这姜让一门,祖居榆林,又世世代代为明朝镇守边关,颇得崇祯信任,若要让他主动献出榆林,恐怕不可能。”

“我听说姜让的父亲姜方被蒙古人杀死了,姜让怀疑城内有内奸,正暗中布置人手密查此事。我们何不趁衅而为,让其内讧火并?”

“趁虚而入,无中生有,制造混乱?”

“将军说的很对。派人混进榆林,制造乱相,趁乱而攻取之。”

高一功点点头,说:“此计甚妙,只是派何人潜入榆林城呢?”

未等李岩说话,就见榆林城北门突然洞开,一队骑兵蜂拥而出,高举刀枪,飞速向他们奔来。离得还很远,就纷纷放箭,大声呼喊,别让敌酋跑了,杀死他们。

高一功见状,冷笑数声,方欲提枪迎战,李岩拦劝道:“将军乃一军主将,不必与其厮杀,让李牟领人去对付他们。”随即高声命令道:“李牟,还不快去杀退敌军?”

李牟当即答应一声,招呼其他随从,纵马亮枪,急迎上去,与敌军混战在一起。

这股人数不多的明军原本在榆林城北门巡逻,姜让见大顺军首领久立山岗,指指点点,又没有大部队随从,便命令其趁机而出,想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擒获其首领,可没预料到,李牟等人武功极高,杀伐凶狠,人人欲以命相搏。

两军交战不足半个时辰,明军见占不到丝毫便宜,便呼啸一声,拨转马头,风也似的逃回榆林城去了。

李牟等人也不追赶,擦了擦枪头的血迹,得意地回到高一功李岩身边。

高一功连声赞道:“好一个少年英雄,了不起。”

李牟腼腆地一笑,没有说话。

李岩方欲说话,高一功大手一挥,说:“回城。回去再仔细商讨。”说完,催马疾驰,李岩等人也紧随其后,返回大营。

此时,大明总兵姜让站在榆林城头,神色冷峻,望着大顺军激荡飞扬的积雪,陷入了沉思之中。

尽管战胜了蒙古人,但父亲的突然而亡,给这份胜利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

蒙古刺客是如何混进防守非常严密的榆林城的?又是如何得知姜家大院的详细地址的?这不能不让姜让心存疑虑。

在父亲死去的当天晚上,他就安排幕僚景师爷等数个心腹之人,展开了秘密调查。

姜让不能让父亲如此惨死而无动于衷,他要复仇,除了向蒙古人复仇之外,还要挖出深藏于榆林城的内奸,确保这座大明边关重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