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端州风物
6056100000001

第1章 古城沧桑

千年屹立,看历史星空云卷云舒。

你把平安赐给端城,却把沧桑留在自己的心中。

在肇庆市端州区的繁华地段,有条东西向的宋城路,路南有一道长长的古城墙,全砖包裹,中开一门,门额书“朝天”二字。向西望去,一座翘角飞檐的楼阁巍然屹立在城墙之上,气势不凡。

中国古代城池多为方形或长方形,有的还分为外城、内城、宫城等多重城池。城墙一般用土夯筑,汉以来出现用砖包裹夯土墙体的砖城,但并不普遍,五代北宋时期,砖城开始增多,而普遍用砖则是在明清时期。古代建造城池的主要目的是军事防御,因此有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设施完备的城池有城墙、城楼、垛口、马道、瓮城、角楼、敌楼、护城河等。城池内有规划整齐的街道,有衙署、寺院、书院、集市、作坊、民居等建筑,都城还有宫城和宫殿等。借用山水之势是古代城池建设的一大特点,体现了古人“人地合一”的自然观。

肇庆古城便是根据上述建城原则兴建的,如衙署、城隍庙、孔庙、关帝庙等,肇庆城一应俱全。肇庆古城建于西江边,岭南多雨,洪涝频繁,古城墙实际上还有抵御洪水的功能。

现存的古城是北宋时修建的。原先位于黄岗镇一带的汉唐老城,因地势、面积等原因,已没有多少发展余地,北宋康定年间,以公正清廉而闻名古今的北宋名臣包拯主政端州,任知州,建起新的端州衙署(旧址在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成组的建筑便坐落于此,有清心堂、节堂、枕书堂、相魁堂、敬简堂、洗砚池等等,此后历代州、府衙门都在这里办公。包公是第一个在保存至今的古端州城内建设官府的官员,虽然他当时并未建城池,但这是宋代以来一直延续下来的端州建城史的开端,同样也是包公为肇庆人民做的一大好事,他还在城北建了星岩书院,在城内开挖了七眼水井。

北宋皇祐四年(1052)初,广西壮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破邕州后,建大南国,一路东进,连克数州。六月,侬军进据端州,知州丁宝臣惊魂落魄,因无城可守而仓皇逃命。有了这次教训,在侬智高退兵后,当地官员匆忙建一小土城,只能把官府房舍勉强保护起来。北宋政和三年(1113),知州郑敦义把土城拓为砖城,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西,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同时还在城墙上建披云楼。这是端州最早的砖城,从而奠定了这座古老城池的基本结构和规模。

宋城建成250多年之后,到明朝初年,知府黄德明主持了首次大规模修葺,并将东门和西门改名为“正东”和“景星”。明成化元年(1465)至清同治十一年(1872)的407年间,先后修葺了20次,其中成化年间知府李璲在披云楼护城濠的近濠处增建了楼下砖城堵,加大了部分城墙的厚度。并且刻了四门的石匾额,改东门为庆云,南门为南薰,西门、北门仍为景星、朝天。明朝末年由肇庆府总督张镜心主持,对古城作了更大规模的修葺,把城墙增高了3尺5寸,使城墙之高度增至2丈5尺5寸。同时,改建了四门的月城,增筑了城门马路。清代,城墙多次在战火中损毁。为加强城池的防卫,清顺治八年(1651)总兵许尔显、知府张之璧在城上增建炮台6座、窝铺148间、水城炮台2所,拆除离城4尺以内的房屋,增置、修葺楼堞。此后直至民国初年,城池基本保持完好。

1915年大水,城池抵御了洪灾,使城内安然无恙,但城垣因此受到损害。1916年,肇阳罗镇守使李耀汉拨款修葺城墙,浚治东门外的濠道。1923年,桂军将领沈鸿英叛变,其属下张希栻带兵据守端州城,粤军围攻不下而炸城,桂军败退。城内外大部分商业区和居民区毁于兵燹。事后,城中居民痛定思痛,觉得因为有坚固的城池可供据守,才招来战祸,于是打算效仿广州而拆城。在这之后的两三年内,城墙上的城门楼、雉角楼、文昌阁、月城、炮台等都被拆除,城墙除披云楼段外全部拆低了约7市尺,并填塞城门,修成斜坡以便利交通。

宋城内历史上曾有过端州府衙、两广总督府、端溪书院、校场、广济仓和商业街市等。其中位于古城突出位置的丽谯楼,虽再建于明代,并于1998年重建楼宇,但其始建于北宋重和元年(1118),原称“御书楼”,这其中还有一段故事。

北宋皇帝哲宗赵煦的弟弟赵佶被封为端王,封地即端州。北宋元符三年(1100),宋哲宗死,端王赵佶继位,登上皇帝宝座,这就是宋徽宗。同年十月,改端州为兴庆军,并在《端州升为节镇诏》中说出了升格的理由:

惟高要之奥区,乃南国之旧壤。土风淳厚,民物夥繁。朕诞受多方,绍承大统。顾启封于兹土,实赐履于先朝。茅土之荣,是为基命;节旌之重,宜赐隆名。端州为节镇,仍以兴庆军为额。

北宋政和三年(1113),宋徽宗拨款八万贯铜钱,命节度使郑敦义将兴庆军的土城拓建为砖城,驸马都尉王诜趁机劝说他将兴庆军升格,于是当年就把兴庆军升格为兴庆府。北宋政和七年(1117),广东转运使燕瑛和兴庆府知府古革、同知冯齐荀联名“有请于朝”,提议将兴庆府改名为“肇庆府”,以体现出“开始带来吉庆”之意。第二年,宋徽宗欣然命笔,以其所创瘦金体书法题写“肇庆府”三个大字匾额,派遣钦差送往广东。燕瑛欣喜异常,陪同钦差前往兴庆府。兴庆府知府古革为了“谢主隆恩”,在府署前面大兴土木,修建高台,上盖楼宇,供奉御书墨宝,取名为“御书楼”。

明朝时,郡守黄瑜在宋代御书楼原址重建楼阁,改称“丽谯楼”。明末清初,崇祯皇帝在北京煤山自缢而死,明朝灭亡。明宗室皇族在南方又先后建起几个小朝廷,继续抗清,史称“南明”,其中最后一个也是坚持最久的南明政权就是在肇庆建立的。这段历史也和丽谯楼有些关系。

1646年,南明桂王朱由榔在广西巡抚瞿式耜等人的拥立下,称监国于肇庆,不久就因赣州失守而逃往梧州,后又返回肇庆,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为永历元年。永历皇帝就是在丽谯楼登基的,并改称“永明宫”。此后永历帝因战况发展而数次出入肇庆,最终退至缅甸境内,被缅王送交给降清将领吴三桂,1662年被绞杀于昆明,明朝的历史画上了最后句号。肇庆古城及丽谯楼见证了明末清初那段风云激荡的历史。

今天我们看到的丽谯楼是1989年重建的,悬挂在楼上的“肇庆府”牌匾,就是宋徽宗的字体。

肇庆古城中还有一处历史遗迹不能不提,那就是现在位于城中路的肇庆市人民政府,这里曾经是明清两广总督府的所在地。总督之职,明代首先设置,开始时是朝廷因军事需要而临时派出总督军务的官员,以后随着任命为总督官员的逐渐增多,作为地方级别最高的长官,这一职位就被固定下来。明代初设两广总督时,驻地在广西梧州,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两广提督(后改称总督)吴桂芳把府署迁到肇庆,直到清乾隆十一年(1746)两广总督策楞把总督府署迁至广州。两广总督府驻肇时间长达182年,凸显出肇庆在岭南战略位置的重要性。

斗转星移。从北宋政和三年(1113)建砖城算起,肇庆古城至今已有整整900年的历史,它亲历过商贾云集、项背相望的繁华盛世,也阅尽了兵连祸结、波谲云诡的乱世沧桑。现古城墙周长2801米,高6至10米,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城垛,既保留有整段宋砖砌筑的城墙,同时也保留了元明清和民国时期砖砌的城墙,是历次维修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依法保护和分期维修城墙,逐步整治周边环境,使其雄姿再现。它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肇庆最具标志性的建筑,1989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