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汉遗梦之未央浮沉
6075800000018

第18章 萧规曹随

曹参不做事的小报告打到刘盈的耳朵里之后,刘盈的第一个反应便是觉得很奇怪,他不明白曹参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父亲和萧何都大力推荐他继任丞相,但现在曹参的所作所为的确是让人失望不少。而刘盈想过来想过去,他便觉得曹参这般懒散的原因是因为他为人骄傲了。

刘盈想的不无道理,曹参现在的资历与地位可以说是很高的,他有很厚的势力基础。而现在的皇帝又比较年轻,太后又是一介女流之辈,威慑力与魄力上自然要比曹参以前的老上司刘邦要差很多了。开国功臣往往都有这么一个毛病,就是他们只从心底里佩服听从他们的老上司,新的领导他们往往不是很服。刘盈觉得现在曹参如此的敷衍处事,那一定是因为他心底里不怎么看重自己,不把自己当那么一会儿事(按照刘盈的话说,就是“岂少朕与?”是不是曹参把朕当成一个孩子,可以不放在眼里啊?)。如此来看的话,这个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当朝丞相看不起皇帝,那皇帝以后还如何能坐稳天下?

想到这里,刘盈心中对曹参的一丝不满便生了出来。虽然现在的刘盈不怎么执政,但涉及到皇帝利益的问题上,他还是要管上一管。

在处理曹参的问题上,刘盈并没有直接找曹参本人来问话,而是采取了一种比较委婉的和间接的方法来进行。曹参自从来京城任职了之后,他的儿子家人能当官的,也全都调到了京城工作,曹参的长子曹窋(读zhu,二声)便是其中之一。

刘盈叫来了曹窋,先和他交代了一番,刘盈这样和他说道:“你回家的时候,试着这样向你父亲问一下,就说:‘先帝刚刚去世不久,当今陛下又年轻,父亲您身为大汉的丞相,却终日饮酒,无所事事,这样难道不是有负先帝和陛下的厚恩吗?不知父亲是和所想。’然后回来向朕禀告你父亲的回答。记住,一定要做到问的很从容,千万不要说是朕叫你问的。”

皇帝的吩咐,曹窋不得违抗,于是便答应了下来,回去问他的父亲了。而刘盈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谨慎地处理好和新丞相的关系。曹参是大功臣又是老臣,怎么说也是自己的长辈,长辈“有错”自己也不好当面指责他,从背后弄清楚他心中所想,然后间接地提醒他改正,这既不伤感情也不失目的,何乐而不为呢?

再说曹窋,他回家之后便完全按照皇帝的意思去做,在晚上全家人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从容的将之前皇帝嘱咐的话当做自己的意见向曹参重复了一遍,好得到回答去回复皇帝。可让曹窋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句话刚刚问出口,只见曹参的脸色一下子从刚才的笑容变得铁青铁青的,他低沉着声音问曹窋道:“谁教你说这话的?”

曹窋见父亲的脸色大变,连忙跪下来说道:“是儿子自己想的。”他不敢说这是皇帝的意思。

听到儿子的回答后,曹参突然拍桌而起,大怒地吼道:“畜生,大胆!来人啊,把这个逆子给我绑了,拿鞭子来!今天我要好好教教他什么叫做家法!”

曹家的家丁很快便将曹窋给绑了起来,抬到了家中院子的中央。曹参脱下外套,拿起手中的长鞭,走过去便要打曹窋,这一下可把家里的人和曹窋给吓坏了。曹参的家人们纷纷上前拉住曹参求情道:“这孩子又没做错什么事情,老爷您干吗发这么大的火?而且还要打孩子,这至于嘛!”

可曹参一把推开众人的拦阻,他厉声喝道:“你们懂个屁!这畜生今日这样口无遮拦,我教训他是为他好!”说完,便走上前去狠狠地抽了曹窋一鞭子,是痛的曹窋哇哇大叫。

“父亲,儿子做错什么了您要打我呀?”曹窋挨了几鞭子下来,痛的央求着问曹参道。

“你这畜生还问我做错了什么?”曹参又猛抽了曹窋一鞭子,说道:“这种国家大事是你该过问的嘛!你的职责就是服侍陛下,可你倒好,跑过来过问老子的事!”

“可……可孩儿没说错啊。”曹窋带着哭腔回答道。

“你还说没错?”曹参又用力抽了一鞭子,“说,知错不知错?”

“孩儿错了!孩儿知错!爹你放过我吧,我下次不敢了!”曹窋挨不过鞭子,连忙承认错误求饶道。

在一旁看着揪心的曹家人也忙上前继续劝说道:“老爷,您看这孩子也知错了,想必他以后不敢了,您就饶恕他这一回吧。”

曹参看了曹窋几眼,总算是放下了手中厚厚的鞭子,但他依然警告了曹窋一句:“念在你是初犯,我今天就饶了你这一次。可你如果还有下一次,我决不轻饶了你!”

“孩儿不敢了,孩儿不会了。”曹窋连忙答应道。

“行了,放他下来吧。”曹参吩咐家丁道。

曹窋被放下了下来,连忙跪下来向曹参磕头认错。曹参也没怎么理会,便自己独自回房去了,晚饭便在这种不欢快的气氛下结束了。

第二天一早,曹窋刚来到皇宫上班,焦急等待的刘盈便马上派人把他叫了过去,要问他昨天询问曹参的情况。可曹窋一去刘盈就傻眼了,因为曹窋的脸上是左一道右一道的伤痕,很明显是被人打过了。

“曹窋,怎么回事儿?谁打你了?”刘盈奇怪地问曹窋道。

“回陛下的话,是臣的父亲打的。”曹窋如实地回答,只不过字里行间,仿佛透露着一种委屈地心态。

“他干嘛这么打你啊?”刘盈更加不解地问道。

“昨日臣按照陛下吩咐的问臣的父亲,可臣刚开口把话说完,父亲就脸色大变,然后便将我绑在院子里打了……”曹窋回答道。

“就因为你这样问,他就这么打了你?”刘盈继续追问道。

“是的,陛下。”

“这倒奇怪了,按理说不应当啊。”刘盈纳闷地想到。

“不好意思啊,曹窋,是朕的疏忽害你被你父亲打了一会儿。”刘盈看着一脸伤的曹窋,心有抱歉地说道。

“这是哪里话,为陛下做事,那是臣的福气。”

“这样吧,你去把你的父亲叫来,朕和他有话说。”刘盈想了想,觉得连他的儿子都说不通他了,看来必须要自己亲自出马了,便这样吩咐道。

“陛下……”曹窋面对刘盈的这个决定,显得有些忸怩,“陛下还是请另一个人去叫臣的父亲吧……臣的父亲刚在气头上,臣怕现在去叫他,又会……”

“哦,朕倒是给忘了。”刘盈笑了笑,说道:“得,你这几天还是别惹老爷子生气了,朕让别人去!”

“谢陛下恩典。”曹窋高兴地应道。

很快的,刘盈派去叫曹参的人很快就把曹参给带来了。曹参一见皇帝,便很恭敬地对皇帝行了一个礼,说道:“不知陛下招臣前来,有何要事?”

“哦,丞相啊。”刘盈起身迎迓曹参道,“朕找你前来也没什么要事,只是今日听说昨天你对曹窋大打出手了,所以……”

“这个不孝子!居然把家丑都告到陛下这来了!……唉,臣真是羞愧啊,这都是臣教子无方,唉……”没等刘盈说完话,曹参便在那不停地自责起来了。

“丞相不要急于自责,先等朕把话说完吧。”刘盈笑着解释道,“事情是这样的,昨天您儿子说的那番话,其实是朕叫他说的,目的也就是为了向丞相问问,为何丞相自上任之后整日饮酒,不太关心政事呢?您的确是错怪他了。”

“怎么?这是陛下您要问的?”曹参不解而又诧异地问道。

“额……是啊。”刘盈有些尴尬地说道,“朕知道,丞相为政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可朕年纪轻,涉世不深,实在是看不出丞相的治国之策,故特意托您的儿子问问您,这才……”

“哦,陛下不要这么说,这实在是折煞老臣了。”曹参连忙欠身说道,“这都怪老臣,事情没有做好,让陛下您担忧,这都是老臣的错……不过这样也好,既然陛下发问了,那老臣就借此机会仔细地给陛下说说老臣的治国想法,陛下可供裁夺。”

“丞相请讲,朕洗耳恭听。”刘盈扶起曹参,很有礼貌的说道。

“额……陛下,在回答这个事情之前,老臣敢请冒昧地问陛下一个问题,还请陛下不要见怪。”

“没事儿,不论什么问题,朕都会如实的回答。”

“那好。老臣敢问陛下,陛下自认为自己的圣、武与高帝相比,如何?”

“朕和高帝相比,自然是万事都不相及了!朕哪敢和高帝相比”刘盈虽然说的有些夸张,但他自己也知道事实上自己和父亲也是相差甚远的。

“那好,老臣再问陛下,陛下您觉得老臣和萧何相比,谁的治国能力更高呢?”

“这个嘛……恐怕萧何丞相似乎要比您强一点点吧。”刘盈虽然打心底里认为萧何比曹参要强,但顾忌到曹参的面子,便比较客气地回答道。

“这就对了,”曹参拍了拍手,说道,“既然陛下认为自己不如高帝,而老臣的能力又不如萧何。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既明,天下井井有条,可谓是太平盛世。而现在的情况是,陛下继承了高帝的宏图伟业,老臣守在了萧何的定世之位,我们君臣二人好好地守住并遵从他们二位留下来的东西,不就够了吗?何必还要再做些什么呢?陛下,老臣说的可有道理吗?”

“这个……”刘盈想了一想,觉得曹参说的确实是很有道理。自己的能力的确不如父亲,而曹参的能力也的确不如萧何,既然我们两个都不如他们,那为何还要改变前面两位留下来的正确的东西呢?这岂不是多此一举了吗?

“不错,丞相您说的很有道理,朕懂您的意思了,多谢丞相的教诲。”刘盈想过之后,便笑着对曹参点了点头。此时在刘盈的心中,他已经完全赞同和理解曹参之前的所作所为了。

“那么,臣先告退了。”见说服成功,曹参也是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其实,曹参在当上丞相之后的所作所为,还是依照着以前在齐国的治理办法,那便是采取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来治理天下。汉朝初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们经历了秦朝苛法的迫害和十几年战争的摧残,早就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此时的统治阶级采取清静无为的方式去治理天下,没有战争,没有官府对民众的压迫和残酷的剥削,一切都靠着民众们自然而然的发展去走,便是此刻最适合汉朝发展的方法。曹参掌握了这种方法,并且成功的将其运用在了治国之上。

自己整日喝酒与无所事事,纵然会引起不少为官者和皇帝的猜疑,但实际上的情况是,正是由于自己的无所事事,天下的百姓才感觉不到一点官府给自己带来的压力。相反的,他们现在的感觉是,不需要官府的时候,官府便像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一样,而需要他们来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便来了,这给百姓们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和方便!天下也因此迅速的安稳发展。

可是这些都是一种慢性的发展,需要时间来证明,在实施的过程中,很难被其他人理解。不过还好,曹参用一种很合理的理由,成功地用刘邦和萧何之手打消了刘盈对自己的猜疑,让刘盈也打心底里支持自己的这种治国之策。而曹参有了皇帝的支持,自然而然在面对其他人的阻力上也会小了很多,曹参便能在自己的任上继续这般用清静无为的黄老之学治理天下,而最终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

曹参为相三年,天下大治,百姓们纷纷赞扬曹参的功德,于是在民间便渐渐流传起了这么一首歌谣,叫做:“萧何为法,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曹参良相的美名,便从此传了出来。

曹参为相三年后,是最终在丞相之位上病逝的,死后被追封为懿侯。他的儿子曹窋袭封这个位置,后来他还在吕后时期坐上了三公之位——御史大夫的位置,不过这是后话了。

“曹参为相,萧规曹随”,终成为了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曹参在做丞相三年之后,也终于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在众多的功臣当中,他算是有一个比较好的结局。现在此引录司马迁对其的评论,以对其人做最后的叙述。)

(太史公曰:“曹相国参攻城野战之大功以能多若此者,以与淮阴侯俱。及信已灭,而列侯成功,唯独参擅其名。参为汉相国,清净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曹参初起,为沛豪吏。始从中涓,先围善置。执珪执帛,攻城略地。衍氏既诛,昆阳失位。北擒夏说,东讨田溉。剖符定封,功无与二。市狱勿扰,清净不事。尚主平阳,代享其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