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儿意外受伤,土豆大餐的计划没法实现。
吃一堑,长一智。看着一篮子土豆,碗儿也不敢提刀切丝切片,索性将土豆倒进开水锅里煮烂,再捞起来用手捏,用锅铲研,最终成了泥,撒些盐,放点儿味精,拌点儿辣椒酱,再用锅铲翻炒一阵,和匀,做成了一锅土豆泥。
舅舅和舅妈出去收货各走各的路,他们回家时间不统一;店铺里必须留一个人守着,爸爸和妈妈会有一个人回来吃饭,吃完后给另一个带饭到店里去吃。碗儿舀了一碗土豆泥作为藤儿和自己的下饭菜,其余都留在锅里,谁回来了,谁就舀一些出来拌着饭吃。
土豆泥咸咸辣辣的,藤儿和碗儿干脆直接把土豆泥当饭吃了。
大人们好像没把吃饭当回事,像对待一件绕不过去的差事一般,极不情愿似的完成,竟然没有一个大人对土豆泥给出半句评价,他们不晓得,这是碗儿和藤儿独立做的第一顿饭,是藤儿流了鲜血才换来的。
最后回来吃饭的是碗儿妈妈。碗儿趴在饭桌的一端,看着另一端狼吞虎咽的妈妈,心痛地说:
“妈妈,你慢点儿,别噎着了。”同时把一个大水杯放到妈妈的手边。
“嗯。”妈妈应答了一声,因为饭扒得太大口,在应那声“嗯”时,掉了几粒饭。她端起水杯喝了一大口,又埋头大口大口地扒。
“妈妈,土豆泥好吃吗?”碗儿十分期待听到一句评价。
“嗯。”
之后,妈妈突然抬起头看了一眼碗儿,像是想起了什么,说:“厨房里的锅呀碗呀都收拾好了吗?”
碗儿觉得无趣极了,便离开饭桌,去厨房洗舅舅舅妈用过的碗去了。
碗儿用饭桶给爸爸盛好了饭,一会儿让妈妈带去店里。她特意留下了一点儿土豆泥舀进一只碗里,小半碗的样子,放进冰箱,想等外婆晚上下班回来尝尝,然后给点儿评价。
外婆回家时,快十点钟了。
外婆要去洗澡,碗儿拉住外婆,说:“外婆,这是我们今天做的土豆泥,你尝尝。”
外婆张嘴接下了碗儿送来的一勺子土豆泥,拿着换洗衣服,一边朝卫生间走,一边说:“嗯嗯,好吃,好吃!没想到,这两个小姑娘这么能干。”
“外婆,是我一个人做的。”碗儿向外婆强调着“一个人”三个字。
“碗儿,你羞不羞呀?我没告你划伤了我的手,够给你面子了吧,却要把功劳全归自己!”
藤儿跑过来,把白萝卜一样的手指举到外婆眼下。“看看,看看,这也是碗儿的功劳。”
“哦哟哟,乖乖,都切到手了?伤得重不重呀?”外婆双手捧起藤儿的手,看见血都浸透了白白的餐巾纸,好像受伤的是她自己,怪心痛的。她又对碗儿说:“你是怎么伤着妹妹的?”
藤儿见碗儿内疚地低下了头,一句话也不说,又见外婆这么心痛她,便暗自开心起来,说:“没事的,外婆,在石龙门时,不经常受伤的吗?我不怕痛的。”
不过,藤儿心里仍然拧着一股不服气的劲儿,她想再亲自做一回大厨,要得到更好的夸奖。
那是三四天后的事情,藤儿的伤口已经结痂了。
“碗儿,今天我来做大厨。”藤儿的语气很硬,像一只秤砣落地,没有商量。
碗儿懂藤儿的性格,便不假思索地答应。
“好吧!买菜做菜都归你管了。”
但是,上菜市场买菜碗儿还是得陪着的,钱在她口袋里。于是,碗儿提着菜篮,跟藤儿一起向菜市场走去。
菜市场在莲花街的一个支巷里。这是一个步行街,菜贩们在街的两旁挨一挨二地摆着各种菜摊。
“我们先观察一下,有些什么菜,然后再买。”藤儿脑子就是想得宽,这让碗儿不得不服气。
于是,她们从这头一路看到那头,再从那头往回走。
让碗儿和藤儿新奇的是,在这大热天里,居然有红萝卜。在她们的记忆里,关于红萝卜的儿歌是这样唱的:
红萝卜,蜜蜜甜,
看到看到要过年。
细娃儿要吃肉肉,
大人没得钱。
小时候,没有时间概念,不知道啥时过年,外婆就教她们唱这首儿歌,然后跟她们说,地里的红萝卜熟了,就快过年了。
“今天中午就吃红萝卜炒肉,提前过年吧。”藤儿只是自言自语,并没有与碗儿商量的意思,说完,已经在菜摊上挑选红萝卜了。
守这个菜摊的是母子俩,那男孩儿大概跟碗儿差不多大,长手长脚的,瘦猴一般。这会儿,男孩儿的母亲正在一架台秤上给另一个顾客称洋葱。男孩儿见来了两个小顾客,便帮着挑选红萝卜,然后放进一架杆秤的秤盘里称。
“二斤三两,你看,旺旺的。”那男孩一手提秤,一手挪动秤砣,手脚麻利得很,嘴巴也麻利得很。
碗儿正要把红萝卜倒进菜篮里,被藤儿拦住了。
“慢点儿!这秤真好玩儿,我来试试可以吗?”藤儿的口气似在征求小摊主的意见,但实际上已经从男孩儿手中抢过了秤。幸亏男孩儿一把抓住了秤砣,否则失控的秤砣就会掉下来,保不准会砸着他们仨谁的脚背。
藤儿也像男孩儿那样,一手提秤,一手挪动秤砣。她对杆秤并不陌生,在石龙门,外婆家里有一杆,小伙伴们过家家时,经常拿出来玩儿。
“小哥哥,你来好好看,这是多重?”藤儿将秤砣放在一个最恰当的平衡点,看秤杆上的花心,只有一斤八两。
“再给你几个吧!”那男孩儿根本没有看秤,就俯腰去拿红萝卜了,显然,他自知理亏了。
藤儿把秤朝菜摊上一甩,愤愤地说:“哼,耍我的秤?我不要了!”
那秤砣重重地砸在红萝卜堆上,让几根红萝卜粉身碎骨。
“你?你?你赔我红萝卜!”那男孩儿死死抓住藤儿的一只胳臂。
“对不起!对不起!我妹妹不是故意的!”碗儿连忙怯怯地道歉。
那男孩儿的妈妈听到这边有状况,急忙打发走了顾客,转过身来,问:“怎么了,这是?”
“他卖菜耍秤!”藤儿说。
“她把红萝卜砸烂了。”那男孩儿说。
男孩儿妈妈恨恨地看着儿子,说:“你……哼!”将藤儿的手臂从男孩儿的手里解脱出来,再和蔼地对藤儿说:“小妹妹,对不起。你们是要买红萝卜吗?阿姨来给你们称。”然后挑了一些品质好的红萝卜拿到台秤上去称。
“二斤二两,就算两斤的钱吧。”然后又去把那几个被秤砣砸坏的红萝卜捡起来,说,“这几个也不好卖了,送给你们。”
“我们不要了!”藤儿扭过头走了。
“谢谢阿姨!”碗儿付了钱,拿上红萝卜,再去赶藤儿。
“碗儿,你真没志气!”藤儿对碗儿的妥协极不以为然。
“我怎么没有志气了?”
“那个臭小子耍秤欺负我们。”
“可是,那位阿姨不是很客气的吗?”
“他是她儿子,好不好?”
“不用计较了吧。我们买肉去吧,你不是要吃红萝卜炒肉吗?”
来到肉摊前,卖肉的叔叔主动问:“小妹妹,要买点儿什么肉?”
“炒红萝卜的肉。”碗儿说。
藤儿受了气,还没有缓过来。
“就你们两个小妹妹来买菜,你们家大人呢?”刚才在埋头分肉的阿姨听到是小孩子在肉摊前说话,便想跟她们聊几句。
“他们是……是……”
碗儿还不习惯说出爸爸妈妈从事的工作,一时没说出来。藤儿抢过话茬儿,煞有介事地说:
“开公司的!”
“哦。这就是你们家大人不对了,怎么让小孩儿来买菜呢?请一个保姆多好!”
“这是我们家的事,不用阿姨您管,您给我们挑一块可以炒红萝卜的肉就可以了。”
卖肉阿姨没想到这孩子嘴巴这么厉害,笑了一下,便给她们挑了一块三线肉,说:“拿回去炒回锅肉,包好吃!”
“好吧,就要这块。”藤儿像是对卖肉阿姨说,也像是在对碗儿说,碗儿便付了钱。
等她们离开时,阿姨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高声地叮嘱道:“记得把胡豆瓣炒香了再下肉,会很香的。”
“我们知道的!”藤儿那口气,仿佛在告诉阿姨她真是多嘴。
走在回家的路上,碗儿又想起了藤儿与卖红萝卜男孩儿的冲突来。她问藤儿:“你怎么知道那个男孩儿秤没有称足呢?”
“他在称秤时,将秤砣绳挪到二斤三两后,故意用手将秤杆往下压,秤杆尖往上一弹,看上去秤是旺旺的,其实,秤砣绳在秤杆尖往上弹时,已经离开了二斤三两的花心。”
“可是,我没看出来。”碗儿不解地说。
“你呀,眼睛不放机灵点儿,就只有被欺负的分儿。”
“一个小孩子,哪里来这样的坏心眼?”
“一定是他家大人教的呗。这个鬼家伙,他以为我们是小孩子,好蒙。没门儿!”
“他妈妈看上去不像是那种人。”
“反正有人教他,不可能生下来就会的。”
伶牙俐齿的藤儿,让碗儿顿生敬佩,她觉得,今后在城里的生活,只要有藤儿在,就会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