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家妙语话人生
6099700000003

第3章 修身篇

欲齐其家者,必先修其身

所谓修身,就是“克己”,完善人品操行,提高人生的境界。修身作为目标,是人的完善,人格的自我体现;作为手段,是实现最高人生价值的道路和方法,是获得幸福和成功的基础。

放低自己的位置,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水下流而广大,君下臣而聪明。

——《淮南子·缪称训》

【释义】水越往下游去,地域越广阔;君主越能礼下于臣,他越能耳聪目明。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低调做人无论在官场、商场还是政治军事斗争中都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看似平淡,实则高深的处世谋略。谦卑处世人常在。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必将得到人们的尊重,受到世人的敬仰。“大智若愚”,重在一个“若”字。“若”设计了巨大的假象与骗局,掩饰了真实的野心、权欲、才华、声望、感情。这种甘为愚钝、甘当弱者的低调做人术,实际上是精于算计的隐蔽。它鼓励人们不求争先、不露真相,让自己明明白白过一生。

低调做人,往往是赢取对手的资助、最后不断走向强盛、伸展势力再反过来使对手屈服的一条有用的妙计。大智若愚,不仅可以将有为示无为、聪明装糊涂,而且可以若无其事,装着不置可否的样子,不表明态度,然后静待时机,把自己的过人之处一下子说出来,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大智若愚,关键是心中要有对付对方的策略。常用“糊涂”来迷惑对方耳目,宁可有为而示无为,万不可无为示有为,本来糊涂反装聪明,这样就会弄巧成拙。

任何时候,情分不能践踏。主动吃亏,山不转水转,也许以后还有合作的机会,又走到一起。若一个人处处不肯吃亏,则处处必想占便宜,于是,妄想日生,骄心日盛。而一个人一旦有了骄狂的态势,难免会侵害别人的利益,于是便起纷争,在四面楚歌之中,又焉有不败之理?

一个满怀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释圆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令我满意的老师。”释圆听了,没有正面开导,而是让他画一个茶杯和一把茶壶。年轻人欣然答应。眨眼工夫,茶杯和茶壶便跃然纸上。释圆摇了摇头说:“画的是不错,只是把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啊!”年轻人反驳:“大师,哪有水往高处流的道理啊?”释圆说:“原来你懂得这个道理啊!你若渴望自己的杯子里被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就不能把自己的杯子放得太高。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和经验。”年轻人恍然大悟。

现实生活中,做人也必须把自己放低。无论你是天之骄子,还是尘垢满面的打工仔;无论你是才高八斗,还是目不识丁;无论你大智若愚,还是大愚若智,如果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把自己放得太高,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就不能进步,还可能处处树敌,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失去许多有益的帮助和支持。

【感悟】

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关键是因为它放低了自己的位置。我们也应放低自己的位置,以宽容之心待他人之过。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对于别人的过失,必要的指责无可厚非,但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才能让自己有更广阔的空间。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张道陵

张道陵(34——156年),道教创始人,本名张陵,东汉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道书载:为汉留侯子房八世孙。建武十年正月十五夜,生于吴之天目山,七岁读老子道德二篇,即了其义。为太学书生,通晓天文、地理、诸子、五经、从学者千余人。

永平二年(59年),以直言极谏科中,拜巴郡江州令(今重庆),时年二十六岁。因素志于黄老之道,见世风日下,不久遂弃官隐于北邙山(今河南洛阳北)。汉章帝、和帝诏征皆不就。后与弟子王长从淮入江西鄱阳,溯流至云锦山(今龙虎山),炼九天神丹。三年丹成而龙虎见,山因以名。闻蜀中民风醇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鹤鸣山修道。

汉安元年(142年),感太上老君授以正一盟威之道,或云三天正法,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创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领,不喜施刑罚,廉耻治民,符水治病,百姓奉之为师。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撰《老子想尔注》阐扬道教教义,称“道”即是“一”,“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以“道”为最高信仰。永寿二年(156年),以盟威都功诸品经、玉册、剑印付子衡,与夫人雍氏升仙而去,年一百二十三岁。唐天宝七载册赠“太师”,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封为“三天扶教大法师”。宋理宗加封“正一静应显佑真君”。道教尊为祖天师,泰玄上相,降魔护道天尊。

谦卑处下,宽容包纳,利万物而不争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道德经》

【释义】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道。

“上善若水”,出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人的善要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停留在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于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样深沉,交友要像水那样相亲,言语要像水那样真诚,为政要像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要像水那样无所不能,行为要像水那样待机而动。正因为他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现在的人为何烦恼多?有的人眼睛一睁就为名忙为利忙,一天到晚在争名争利。有的人为一点蝇头小利而争得头破血流。这能不累不恼吗?水利万物而不争,人为何做一点小事,做一点付出就要名要利呢?

老子还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大圣人孔子对水的认识和感悟与老子有共鸣。孔子云:“水有五德,因它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

善若水,还要虚怀若谷。心胸不宽的人很难做到善如水。《老子》:“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又:“上德若谷。”王弼注:“不德其德,无所怀也。”后因以“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虚心,心胸开阔。山谷高深可纳万物。风云激荡,雷电交加,溪流回转,青松入云,荆棘丛生,山谷都一样包容和接纳。人的心胸应比山谷更能包容世间的一切,那样人也就大善特善了。

一位年轻的饱学之士去拜访一高僧,向高僧求禅定之道。后生恃才,对高僧不大敬,高僧不悦但不言于表,而是提壶为后生沏茶。茶满溢,高僧倒茶不止。后生说:“高僧,茶已满了。”高僧笑笑说:“茶既满,还续什么水呢?”后生明白了高僧的意思,以后就变得谦虚多了。

【感悟】

老子明确地告诉我们:最高尚的品德像水一样。它具有滋养万物生命而不争的无私德行。它能赐予万物以利益,而从不与万物争利益。“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别物争着处上,它却甘居卑下的地位。这种“不争”,并不是一种自我放弃,也不是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而是所“为”要像水一样能“利万物”,但所得来的成果,却不据为己有,更不居功自夸。

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道德经》

【释义】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欲求真知灼见,必返求于道。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老子非常重视人的智慧,并用两个字来表述它:一个是“智”,一个是“明”。在老子看来,人生在世自然而然就有智慧,而且也必须有智慧。因为人既然来到世上,就要生活;要生活就要与外界打交道,就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要适应外界的变化,利用外界的事物,那就要认识外界事物,把握外界事物变化的规律。而这就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生存,更不能发展。

他在对外部世界做了深刻的观察之后,又将目光折射回来,观察到了人自身。在他看来,人的智慧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另一部分则是对人自己的认识。他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在老子看来,了解他人和了解自己都是智慧,然而了解自己比了解他人更进了一步。战胜他人表明自己有力量,而战胜自己则表明自己很强大。

其一,了解自己要比了解他人难。之所以说难,那是因为自己看不到自己,自己想不到自己;而要看到自己、想到自己,就要有更大的智慧,还要有以他人为鉴的能力。

这一点,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韩非子用具体事例做了说明。楚庄王只看到越国朝政混乱、兵力薄弱,而看不到自己国家朝政混乱和兵力薄弱,因此想去讨伐越国。楚庄王的谋臣杜子认为这是不明智的,并且用眼睛只能看到外物而看不到自己为比喻,使他明白了自己的缺陷,停止了愚蠢的行动。韩非子通过这个事例说明了老子的“自知者明”,并且下结论说:达到有智是很难的,之所以难,不是难在了解他人,而是难在了解自己。

其二,了解自己以具有自我意识为前提,而自我意识一旦产生,就将会把人的智慧由个体自我意识引向类别自我意识:当人有了个体自我意识,就会在头脑中树立起一个自我的标的,形成一个全新的认识目标;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就会在深入了解个体自我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类别自我的意识。

【感悟】

我们常常认为,最了解自己的当然是自己,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的箴言道出了一个千百年来困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命题。“认识你自己”还被刻在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时刻告诫着人们应该有自知之明。老子认为“自知”、“自胜”比“知人”、“胜人”更重要,更难以做到。所以,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

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

【释义】因此圣人,他把自己的利益掷于民众之后,民众却把他的利益捧在前头;他把自己的利益掷于身心之外,其身心却得以完美的存活。圣人所做的一切不正是因为没有私心杂念吗?因此,圣人的理想总能得以成就。

这句话反映了老子以退为进的思想主张。他再一次歌颂天地。天地是“道”所产生并依“道”的规律运行而生存的,是客观存在的自然,从而真正地体现道。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退其身”“外其身”)和“利己”(“身先”、“身存”)是相互统一的。老子认为“利他”往往能够转化为“利己”。老子想以此说服人们都来“利他”。

老子认为:天地由于“无私”才能长存永在,人间的“圣人”由于忘私退身而成就其伟大理想。我们都知道大禹为人民治水,八年在外,三过其门而不入。人民拥戴他为天子。他就足以成为“圣人”。圣人是处于最高地位的理想的统治者。对他而言,人道既要用于为政治世,又要用于修身养性,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切实效法天地的无私无为。对天地来说,“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

“圣人后其身而身先”,指落于人后反能先到。“圣人外其身而身存”,就是说把身体交出去,反而能保存。意思是用小我换大我,以“无我”的方式“为我”。石头把自己交给路,反而无伤害,能长久。美玉把自己藏在山里,反而被开采,不能存璞。“以其无私成其私”,就是用无私来成就自己。有的人永不满足,所以永远得不到。有的人容易满足,所以能够得到。

吕蒙正在宋太宗、宋真宗时三次任宰相。他不喜欢把人家的过失记在心里。他刚任宰相不久,上朝时,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指着他对别人说:“这个无名小子也配当宰相吗?”吕蒙正假装没有听见,就走了过去。许多官员都为他愤愤不平,要求查问这个人的名字和担任的官职。吕蒙正急忙阻止了他们。退朝以后,那些官员心情还是平静不下来,后悔当时没有及时查问清楚。吕蒙正却对他们说:“如果一旦知道他的姓名,那么一辈子就忘不掉。宁可不知道,不去查问他,这对我有什么损失呢?”官员们都佩服他气量恢弘。

【感悟】

有道的人把自己退在后面,反而能赢得爱戴;把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能以一己之心去衡量他人思想,也不能只关注自己而忘却他人的存在。学会做一个心底无私的人,你会因自己的无私而得到别人的敬仰,还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葛玄

葛玄(164——244年),字孝先,三国时吴国丹阳(今属江苏)人。出身宦族名门,生而秀颖,性识英明。自幼好学,经传子史,无不博览,尤性喜老、庄之说,年少即名震江左(江东),十多岁时,俱失怙恃,深感人生无常,乃发心学道。于是遁迹名山,参访异人,服饵芝术,精勤苦修,遂得成仙,世称“葛仙翁”,又称“太极左仙公”。北宋徽宗封为“冲应真人”,南宋理宗封为“冲应孚佑真君”。

据《抱朴子》记载,葛玄曾从仙人左慈学道,受《太清九鼎金液丹经》、《三元真一妙经》、《九鼎丹经》、《金液仙丹经》等道法。后葛玄勤奉斋戒,感老君与太极真人,降于天台山,授葛玄《灵宝》等经三十六卷。久之,太上老君又与三真人,从官千万,命侍经仙郎王思真,出《洞元》、《大洞》等经三十六卷,及上清斋二法,灵宝斋六法等。葛玄足迹历遍灵岳、赤城,罗浮等名山大川。也曾于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修道。擅长符咒诸法,奇术甚多,能遨游山海,分形变化,尤长于治病收劾鬼魅之术。《三国志·吴书》记载:孙权好道术,葛玄尝与之游,得权器重,特于方山立洞玄观。弟子郑隐得其法术。

葛玄在世间虽然游戏无常,其实学道十分认真,道术十分高明。所以在仙界的地位很高。玉皇大帝座前常有张、葛、许、姚四大天师协助办理文案,位居第二的葛天师,便是葛玄葛仙翁。

认清楚自己,才不会给自己招来祸端

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

——《淮南子·原道训》

【释义】善于游泳的人往往被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往往从马上摔下来,他们所做的都是自己所擅长的事,反过来却自成灾祸。

生活中,认清自己是很重要的。很好地了解自己,就是在了解自己长处的同时,也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弱点。发现自己有骄傲自满的时候,便需要找到自己的无知,冲击自己一下,这样才能让自己达到平衡。唐朝的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以人为镜,可以正衣冠。”也就是说要想认清并了解自己,首先要从别人对你了解之后的真实评价中获得。在这里别人指真心关心你的人,包括亲人。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长江中有三种鱼肉质最为细嫩,味道最为鲜美:鲥鱼、刀鱼、河豚。虽然这三种鱼体形和习性各不相同,可长江边的渔民却常能用一张网捕获它们。渔民捕鱼的网类似排球网,上面绑着浮标,捕鱼时把网撒在江中。鲥鱼的美味全靠鱼鳞传递,因此,鲥鱼爱惜自己的鳞片胜过生命。它的体形跟鲤鱼差不多,两头窄,中间宽。当它的头误入渔人的网眼时,其实只要稍稍后退就可以逃掉,但它太爱惜自己美丽的鳞片,怕后退会刮掉自己的鳞片,所以仍不顾一切往前冲,又由于它的体形越往后越宽,越冲越紧,结果鲥鱼就会被网牢牢地套住。

刀鱼体形如匕首,脊上有坚硬密集的鱼鳍,游动时自动撑起。当它发现鲥鱼被网住时,便吸取鲥鱼的教训,迅速后退。岂知适得其反。它一后退,撑起的鱼鳍便会被网眼死死卡住。刀鱼见自己被卡住,便更加用力地向后退,结果越后退,卡得越紧,其实凭刀鱼匕首般的身材,只要稍一用力往前游,就可以穿过网眼活命。

河豚身上没有鳞片,也没有硬鳍,只是表皮上有密密的钉刺。它看到鲥鱼进是死,刀鱼退亦是死,于是当网眼卡住它时,它便拼命地给自己鼓励,给自己打气,三下五除二就把肚皮撑得滚圆,试图胀断网眼逃走。可结果不但把自己胀得越来越紧,还由于浮力增大和渔网一起浮出水面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捕获。

“龙生九子,九子九模样。”人,无论谁都有劣势。但是,要牢牢地记住,与其为了掩盖自己的劣势而做出许多努力,还不如注意尊重事实更好。再也没有比抓住事实更能给予人们以自信的了。有了自信,劣势感自然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人们的经验、人生、知识都各不相同,看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就是为了培养出自己的自信来,能让自己在任何时候,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能保留一定余地,不至于打乱自己的步调。

【感悟】

每个人都应该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清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进步,更好地发展,生活也才会变得更美好。

只有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

【释义】能战胜他人的有力量,能战胜自己的是强者。

“胜人者”,凭借的是自我个体的蛮力;“自胜者”,凭借的是坚强的意志。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具有天地之志的人。天地之志是收获大道、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只有“自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能以己之长处胜过别人,则可以形容为“有力”。而真正做到战胜自己——战胜自己不合于大道的种种欲望,弃除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才是真正的“强”。

老子说的“自胜”,可能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意义。前一种就是克制、战胜自我。老子认为“自胜”比“胜人”更为困难,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人格缺陷以及恶劣的习性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是“自我”的构成因素。当一个人的权利、名誉、地位和利益应有尽有的时候,他最害怕什么呢?是伴随而来的孤独。人有时在面对自己的时候是很脆弱的。人要战胜自己是如此的困难。然而,一个人如果无法战胜自己,一直在做自己认为不该做的事,就不能称之为成功的人。

在另一种意义上,“自胜”可以理解为:在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压倒别人、把自我与他人置于对抗的位置,而只需要关心如何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这一层意义与前一层意义,其实是一件事情的两面。人必须战胜自我的人格缺陷,才谈得上完善与发展。一般人说“胜”的时候,总是把眼睛盯着某个对手,而不能达到真正的“强”。“自胜者强”,这是一种更高层次上的“胜”,也可以说是不胜而“胜”。

其实,一个真正强大的人,不需要说自己胜过什么人。成功不是超越别人,而是超越自我。

保罗·迪克的祖父留给他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他一直为此而自豪。可是不幸发生在那年深秋,一道耀眼的雷电引发了一场山火,无情地烧毁了那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伤心的保罗决定向银行贷款,以恢复森林庄园以往的勃勃生机,可是银行却拒绝他的申贷。

沮丧的保罗茶饭不思地在家里躺了好几天。太太怕他闷出病来,就劝他出去散散心。保罗走到一条街的拐角处,看见一家店铺的门口人山人海,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在排队购买用于烤肉和冬季取暖用的木炭。看到那一截截堆在箱子里的木炭,保罗忽然眼前一亮。回去后,他雇了几个炭工,把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木炭,分装成1000箱,送到集市上的木炭分销店。结果,那1000箱木炭没多久便被抢购一空。这样,保罗便从分销商手里拿到了一笔钱。第二年春天他购买了一大批树苗。终于,他的森林庄园又绿浪滚滚了。

一场大火烧毁了前人留给他的一座美丽的森林庄园,也毁掉了他曾经拥有的自豪。面对挫折和失败,主人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战胜了困难,重新赢回了失去的一切。

【感悟】

在人生道路上,失败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走出失败的阴影,充满信心地去迎接生活的挑战。失败和挫折并不是最终结局,只要信心不被打碎,用自己的智慧战胜自我,就会成为真正的强者。

知足常乐者,才能欣赏人生的美丽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道德经》

【释义】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

人的欲望有如无穷的沟壑,因而才会得寸进尺,得陇望蜀。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你给金银他还怨恨得不到珠宝,你封他县令他还怨恨你没封他宰相,即使是做了宰相,他还想当皇帝。为了满足贪欲,他势必利令智昏,敲诈勒索,虚伪欺骗,进而不择手段,残害无辜,最后自掘坟墓,自酿苦酒。

富贵寿善,美味佳肴,声色犬马固然常使人快乐,然而为了得到这些,得到了为了保住这些或唯恐失去这些,人们必然劳神累心,思虑不已,以致寝食难安,如此又有什么快乐可言?追求金钱财富的人,在财富到手以后仍然能从财富中找到乐趣的,实在是微乎其微,相反它有时还会给人带来麻烦与灾祸。道家教人用知足知止和随顺自然的心态来看待富贵与贫贱。富贵来了不必惊喜忘形,富贵去了也不必悲哀落魄。不必为了富贵而患得患失,使自己活得又苦又累,更不能为了贪恋富贵而违背道德,使自己成为千古罪人。

有个去海岛度假的富翁劝诫一位同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多去打些鱼。渔夫问:“为什么要辛苦呢?”富翁说:“这样能慢慢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渔夫又问:“那又能怎么样呢?”富翁说:“然后你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啦!”于是,渔夫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

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如果快乐是建立在物质享受上,那总会感觉生活里尽是美中不足。就算有再好的享受,也不能让人永远感到幸福,反而容易使人疲倦。再好的美食,也会让人生腻。如果不满足平常的粗茶淡饭,什么都要追求高品位,那生活里就很难得到满足,烦恼也就随之而来。人每天都要吃饭,但如果只惦记着人间绝少的美味,当前的饭食就淡而无味,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感悟】

有些人总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家庭不富裕,生活标准不高,工作不顺利,亲人不关切,相貌不好,身材不好……客观现实令自己生活得很不开心,觉得只要达到一定标准,自己就会满足了,感觉就会幸福了。其实,不知道珍惜现有的,过分地追逐名利,势必招来灾祸和不幸。好名之人必为虚名所苦,重利之人必为贪利所困。知足常乐者才会欣赏人生,品味出人生的甜蜜。知足常乐者能尝出白开水的甜味,能看到碧天浮云的闲情,能闻到绿野的花草清香,能听到和风细雨的滋润。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魏伯阳

魏伯阳,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唯有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魏伯阳修真潜默,养志虚无,博瞻文词,精通纬候,恬淡守素,唯道是从。视轩冕,如秕糠。乃从阴长生得受金丹大道,后与弟子三人入山炼神丹。丹成,知弟子中有守道未笃者,乃以丹喂白犬,白犬暂死,自己也服丹暂死,以试弟子。独有一虞姓弟子说:“吾师非凡人也,服丹而死,将无有意耶。”也服丹暂死。余二弟子不肯服食而出山去。二人去后,魏伯阳即起,将所服丹纳死弟子及白犬口中,都活了过来了,一起仙去。因逢人入山伐木,乃作书与乡里,寄谢二弟子,二人方乃懊悔不已。

魏伯阳所作《周易参同契》,共三卷,其说似解周易,其实假借爻象,以论做丹之意。他兼及内丹和外丹,被后世奉为“丹经之祖”。魏伯阳的思想对道教的炼丹术影响极大。历来对《周易参同契》的注释不断,由于该书主要谈外丹,兼及内丹,故《周易参同契》的注释分内、外丹两大派。魏伯阳被世界公认为留有著作的最早的炼丹家。

朴素是一种自然本真的美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庄子·天道》

【释义】虽然朴实无华,但是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

陶渊明是崇尚自然之美的古代诗人之一。他把农业劳动视为自然的生活方式,歌颂在劳动生活中美的意趣。在他看来,人为繁复的礼仪破坏了社会的自然性,矫饰的行为破坏了人性的自然性。

古人曾这样赞美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牡丹富贵,桃花绚烂,但它们只适合蜂蝶翩飞、游人如织的春日。在瑶池仙境,在“月晓风清”的夜晚,这些艳丽的花儿全都变得不合时宜,而素到没有一丝杂色的白莲,才是仙境的宠儿,从神佛们的莲座就可见一斑。

在微风吹拂的夜晚,水面上是清冷的月光,没有钟鼓伴奏,没有人山人海,有的只是细微的水声和荷塘中央几株“出淤泥而不染”的白莲。它们一向只静静地开放。它们不需要人的赞美,不需要用艳丽的颜色来吸引蜂蝶。在它们朴素到极致的身影里,自有一种令人难以接近的孤傲与高贵。它们哪里是被“别艳欺”呢?它们根本是不屑与“别艳”为伍,是“别艳”们难以企及的。这就是朴素之美。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乡下姑娘与一位城里姑娘一同上了一辆公共汽车。城里姑娘穿得很时髦,火红的狐狸皮围脖,银白色的貂皮大衣,非常美丽;而乡下姑娘穿着十分朴素,灰色的衬衣上印着一朵朵黄色的小花。相比之下,谁都忍不住要多看那漂亮的城里姑娘几眼。乡下姑娘路过城里姑娘身边时,不小心撞了她一下,城里姑娘立刻十分反感,用轻蔑的目光打量着这位乡下姑娘。乡下姑娘的脸红了,连忙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谁知道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万一你是小偷呢?你知不知道我的衣服多少钱?说出来吓死你……”城里姑娘滔滔不绝地说着。而此时,不言而喻,我们一下子就能看出来到底哪一位才是真正的美。光有外表是不够的,心灵美最重要。有人说:“心灵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真善美。有了心灵美,才是真正的君子。”

【感悟】

庄子推崇自然朴素之美,反对一切人为的束缚、刻意的雕琢、虚伪的华饰。“朴素”即未经雕琢饰染的自然之美。人可以没有美丽的容貌,但却不可以少了美丽的心灵。一个人,如果只是外表天生丽质,内心空空,那也只是个绣花枕头。一个人如果缺少了丰富的内涵,外表再美丽,也不能算是真正的美。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王玄览

王玄览(626——697年),唐代高道,俗名晖,法名玄览。其先祖于晋末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移居广汉绵竹(今四川绵竹)。王玄览曾学道于茅山,后隐居成都至真观,并遍研道、佛学说,常与学士道人谈经论道,远近知名。武则天神功元年(697年)奉召入京途中,行经洛阳,仙逝,号“洪元先生”。

王玄览的思想渊源自道家,兼采佛家之学,表现出较为明显的以道为主夹杂佛家学说的合流色彩。他以“道”为最高范畴,认为“道”是“可道”与“常道”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即“相因生”、“相因灭”。同时,两者也不可分割,互为体现。没有“常道”,则“可道”不能存在;没有“可道”,则体现不出“常道”。“不是可道可,亦是常道可,不是常道常,亦是可道常。”(《玄珠录·卷上》)

王玄览主张以坐忘养神的方法作为修道者进入“常道”的途径,可称为“心证”,而灭知见。“一切众生欲求道,当灭知见,知见灭尽,乃得道矣。”他的思想及理论极大地充实了道家的义理,对后世的道教有不小的影响。王玄览的著作大部分佚失,今存其弟子辑录的《玄珠录》二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收录道物、道体、道性、有无、真妄、动寂、心性等理论问题一百余则。

不向生活示弱,这才是圣人的做法

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庄子·秋水》

【释义】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注定,知道顺利通达乃是时运造成,面临大难而不畏惧的,这就是圣人的勇敢。

人的一生,并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那么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困难和挫折呢?是一往无前、迎难而进,还是悲观失望、知难而退呢?很多人会拍着自己的胸脯说:“我属于前者。”因为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经受不住任何挫折的人。但是到了关键时刻,就有人不由自主地临阵退缩了,当初的豪言壮语怕早已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向生活示弱,就是要勇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谁不渴望我们的世界美好、社会和谐?谁不赞美那些见义勇为的人?但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在渴望,仅仅在赞美,却忘记了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面对生活中诸多不良现象,我们很多时候以“弱”示之,选择了观望,选择了退让,选择了逃避。于是面对不尽如人意的生活,我们常常抱怨慨叹。殊不知,在很多时候,我们也恰恰是别人抱怨的对象。《论语》有云:“见义不为,无勇也。”是的,为了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更需要表现出勇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不向生活示弱,就是面对挫折不幸永不放弃。生命如白驹之过隙,又如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在这短暂的生命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挫折与不幸。对此,我们仍然需要以百倍的热情与努力来展现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而不可示弱。失聪的贝多芬,发出了“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呐喊;集聋哑盲于一身的海伦·凯勒依然没有失去对生活的热情,成就了伟业;遭受宫刑的司马迁顽强地完成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面对不幸甚至厄运,他们都选择了顽强,选择了热情与更为艰辛的努力。也正是这种不示弱的精神,使他们彪炳千古。

曾经有这样一个“天下第一袖珍女,不向命运低头”的故事。1981年出生于四川南充的唐溶,双胞胎姐姐在出生五天后就夭折了,而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身高只有65公分、有先天性脆骨病的唐溶一摔跤就骨折,以至于她的右手、左脚都严重变形了。多年来,她一直是三岁以前的身高(用她自己的话说,是童身未改),后来也没长过。但命运的不幸并没有让唐溶止步不前。虽然一天学校也没进过,但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学了多门课程,其中包括电脑。她说:“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很可怜的女孩子,但我从来不这么认为。命运固然不幸,但生活要靠自己去创造。天生我才,必有可用之处。”她始终把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周围的人,把阳光与快乐奉献给他人。只要能这样,就算天下所有的不幸都是她唐溶的,那她也是幸福的,因为不幸的她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更多的阳光与快乐。

【感悟】

在人生之路上,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有时固然可以示弱,但是不能丢掉生命的高贵与尊严。人总会遇到很多困难,只有经得起生活考验的人,才能成为有用之才。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陶弘景

陶弘景(456——536年)是南朝齐、梁时期的著名高道、炼丹家、医药家、文学家、学者,字“通明”,自称“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人(今江苏南京附近)。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十岁就读了《神仙传》,十五岁就写了《寻山志》,表现出浓厚的隐逸志向。二十岁时齐高帝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大约在三十岁左右,陶弘景拜东阳道士孙游岳(陆修静弟子)为师,学习符图、经法和诰诀,遂游历名山,收集仙药道经。

陶弘景整理了杨羲、许谧等人传教的史料,编成了《真诰》一书,系统阐述了上清经派的历史。他在茅山开设道馆,广收门徒,开创了茅山派。

陶弘景精于医道,著有《神农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等。他的《养性延命录》至今仍是重要的养生经典。他的《神农本草集注》首创药物分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效验方》、《肘后百一方》是中医学方面的著作,在历史上都有相当的影响。陶弘景还有著作《华阳陶隐居集》、《集金丹黄白方》等多种。

人贵有自知之明,察人应当先察己

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吕不韦《吕氏春秋·先己》

【释义】想制服别人,先克服自身弱点;想评论别人,先要正确地评价自己;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

世上万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而,能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却不容易。要么,为何自古就有“人贵有自知之明”的说法呢?其实,这种自知之明就是发现。能发现自己的卓越与缺陷,认识自我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以自己的条件决定去干什么,不去干什么。用理智的方略选择目的或理想,其成功的几率就高得多了。

战国时,孙武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个人只有了解了自己的实力、个性之后,才可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够有所成就。

古人常常感叹自己怀才不遇,也常常为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而悲伤不已。才华横溢的李白只能“独坐敬亭山”;一心要为百姓造福的陶渊明也只能“采菊东篱下”;创立豪放派的苏轼却“早生华发”。李诗仙曾有“天生我才必有用”一句,认为凭自己的才智能做个左丞右相,尽展其才,并且“仰天大笑出门去”,却最终仕途多舛。陶渊明好不容易混了个一官半职,无非是在领导视察时受了点难堪,就拍桌子辞了官,来个“潇洒走一回”。而苏轼终有一日学有所成,在主考官欧阳兄的慧眼之下中了进士,却因母亲病逝,回家守孝三年,误了去京都考试的时间。三位先贤都不是做官的料,他们缺少了自知之明,不了解自己适不适应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因而,一个人必须有自知之明,才能够正确地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感悟】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想做一个优异的人,超越他人,首先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克服自己的缺点才行。真正认识自己,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天空中留下自己独特的轨迹。

【道家百科】

道家代表人物——岐晖

岐晖(557——630年),后改名岐平定,北朝至隋唐间道士,京北有扈(今属陕西)人。北周武帝天和五年(570年)出家入道,隋初开皇三年(583年)师事楼观道法师苏道标,至隋末成为楼观道住持。岐晖对楼观道在隋末唐初的大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隋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亲征辽东。岐晖已预知“天道将改”,告弟子云“当有老君子孙治世”,“此后吾教大兴”。后数年,隋朝果乱,天下狼烟四起。李渊起兵于晋阳,直指关中。其女平阳公主屯兵宜寿宫,岐晖以观中粮草相济。后李渊兵至蒲津关,岐晖喜曰:“此真君来也,必平定四方。”遂改名“平定”,并发观中道士八十多人向关前应接,得授紫金光禄大夫。唐军进攻隋都长安前,唐高祖李渊特遣使诣楼观设醮祈福,次日唐军果克长安。

楼观道盛极一时,一方面与李唐需要利用“朕自祖先,出自老子”有关,另一方面也是因岐晖有“迎接圣君”并“斋醮有验”之功。

高贵是一种品行,并不表现在地位和财富上

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庄子》

【释义】权势高为天子,未必可贵;穷困为一般人,未必低贱。贵贱的区别在于品行的好坏。

有人说,高贵寄生于达官权杖下,豢养在商贾大腕中,它和清贫的距离实在很遥远,它与愚昧无知更是素昧平生。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这样。衣着的华贵、美丽的容颜、高贵的气质似乎非享受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人群莫属。那么,界定高贵与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庄子告诉我们:“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由此看来,高贵又似乎不在于地位的高低,不在于财富的多寡,也不在于知识的占有量。高贵体现在人的行为品德上。

人不能因为物质的贫乏,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无论什么时候,人都要提高自己对价值的追求。一旦人的价值追求提高了,他的心理就会发生重要的变化,自信心就会跟着增强。只有始终把自己定位在高贵者的行列,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追求,才会想着做好事,不去做坏事,才能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高尚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处于这样的境况中: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也没有一官半职,是普普通通的公民。但是,即使在物质上处于卑微的境地,也绝不能因为物质上的卑微、生活的贫困就把自己定位在卑微者的行列。把自己定位在卑微者的行列,人就很容易学坏,甚至去伤害他人。比如监狱里的一些服刑人员,就是因为把自己定位在卑微者的行列,因此做了很多坏事,触犯了国家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不食嗟来之食是自食其力者的高贵;海纳百川、无欲则刚是当权者的高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从商者的高贵。高贵,是人的内在品格和外在尊严在行为上的完美统一,是人格精神化的集中表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个人生活在自己的人生里,没有献媚,没有奉承,遵纪守法,干干净净,是一种看似平淡却又难以企及的境界。这种平淡是较高层次的美,是一种内在的高贵。

【感悟】

生活中,我们常听人提起高贵,但究竟高贵是什么呢?高贵是一种心灵的状态,是一种人格化的精神,是一种摄人心魄的气质。一个人在世间所做的善行,会影响到他人的心理和思想。善行是一种高贵,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倡导的传统美德。在诸多伟大人物的身上,这一美德闪烁出耀眼的光辉。可是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许多人却遗失了这一美德,变得冷漠麻木,欲望充斥的心灵被权势和金钱扭曲。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怀着悲悯之心,实践善行,这样才能体现人性的高贵,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谦虚是藏于土中的根,所有的美德都由此发生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道德经》

【释义】不有意地表现自己,所以在众物之中才显得很突出;不自以为是,所以在众物之中才显得很卓著。

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美德,它还是一个人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人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以及文化修养的综合表现。它的内涵之丰富远远超出我们现代一般人的想象。谦虚可以使人获取更多的知识,可以使人赢得更多的朋友,也可以使人得到更多成功的机遇。谦虚既是一种美德,更是学习态度、处事态度,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生一切内在的体现。

谦虚、礼貌包含着我们的祖先对自然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是中国人之所以成为中国人的根本特征之一。自古以来,有许多这方面的格言、警句启迪后人。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对谦虚也有非常深刻的认识。他说:“谦虚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更高的美德由此发芽生长。”

一天,苏格拉底的弟子聚在一块聊天。一位出身富有的学生当着所有同学的面,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片广大的田地。当他在吹嘘的时候,一直在旁边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一张地图说:“麻烦你指给我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说。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找出一小块来,但和亚细亚相比,实在太微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个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一个小点说着。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指给我看,你那块广大的田地在哪里呢?”

学生满头大汗找不到了。他的田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地回答道:“对不起,我找不到!”

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和伟大的天地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当我们能以一颗谦卑的心珍惜所获得的一切时,才是一种更伟大的情操。在我们的生活中,谦虚谨慎的人往往没有出众的才华,才华出众的人往往有时又显得不够谦虚谨慎,既有真才实学又谦虚谨慎的人,才是我们努力应该成为的人。

【感悟】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作为一种具体的行为,就是指人们在待人接物时的文明举止,也就是现在所说的礼貌。而礼貌的本质是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这种心理需求是超越时代的,是永存的。然而,一个人如果只懂得礼貌的形式,却没有谦让之心,那么,这不是真正懂得礼貌。谦让也是谦虚、平等的表现,是礼貌的重要内涵。总是自以为大的人其实很不聪明,总是自夸的人往往没有什么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