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专家赵大荣果然不负其名,在不足六个时辰的时间里,就先期制造了出了六百多颗手雷。而且还顺便挑选了掷弹组,效率之高简直是优秀员工的楷模。虽然他们并不是多铎的人。
下午三点左右,掷弹组到位,随着一声令下,手雷像是飞蝗一样被投掷出去。每二十人分为一组,总共三组不间断的投掷。第一组投掷完毕以后就撤退为第三组,由第二组继续投掷。如次循环往复,毫不间歇。直到把六百多颗现在有的手雷,全部投掷完毕。
坦率的说,这手雷的质量真的不好。因为是仓促之间制造的,因此难免有粗制滥造的嫌疑。不过还是那句话,能够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有就比没有强。而且,就这样,这个手雷的杀伤效果也能够圈点一二。
因为他们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外面包围的部队太多了,这并不是一句废话。因为外面包围的部队太多了,所以根本不需要锁定方位,随便把手雷扔出去就好了。当然,要看准了衣服再搂火。这是因为外面不仅仅有皇太极的部队,还有多尔衮的部队。
有时候,只认衣服不认人是一个相当准确的选择和判定方式。需要额外再说一句的是,皇太极部队的衣服是很杂色的,一般说来,正黄、镶黄、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只要不是两白旗的人,基本都是皇太极同志的人。
还是那句话,皇太极占据了道德的制高点。不过,有时候,道德的制高点是可以用武力来打压的。如果武力值能够达到的话。而现在,战争的天平在开始慢慢的倾斜了。
在多铎府邸之外的那片开阔地,有大量的皇太极政府军,这些人基本上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了白龙分队的活靶子。活靶子的意思就是说。在那里基本上只有挨打的份。
赵大荣没有能够按时按量的完成,因为他既缺足够的原料,又缺足够的帮手来帮忙制作。因此只制造了六百颗的手雷,这些手雷的杀伤效果还明显的不足。基本上相当于后来的汉阳造和边区造。但是,能拔脓就是好膏药这个话还得重复说一遍。
因为,在这样狭窄的地域之内,这么密集的包围圈是不需要怎么瞄准的,受众是相当广的。而且,如果手雷爆炸时候弹片分成相当多的碎片的话,弹着点虽然广,但是却未必直接造成死亡,除非打中要害部位。
然而如果这炸点只分裂成两三片的话,就话造成大面积的皮肤组织伤害,造成大量失血,也会间接造成死亡进程的加速。如果弹着点在肺部等什么地方的话,感染什么的也都差不多能够致命的了。
在这一轮的弹雨过后,世界都安静了。皇太极的部队不是没有经受过手雷是什么滋味的。至少刑部衙门被歼灭的卫队是知道什么情况的。
当然,在那场偷袭刑部的战斗中,刑部衙门从衙差到卫队都没有什么幸存者。如果有的话,也许这种恐惧感会更加的浓烈。不过现在也算是相当的到位了。这种到位的感觉就是一轮投掷下来,伤亡人数已经达到了千余人,千余人是什么概念。如果放到现在的话,那就是一个成建制的团级单位。
一个团级单位在几分钟内被团灭的感觉是什么,如果能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那么这两个字只能是恐惧。府外的围困部队并不是没用见识过大炮和火铳。说到大炮的话,在宁远城下,有幸跟随努尔哈赤老先生打宁远的亲兵现在最次的也是个游击参将了。他们是亲眼看到努尔哈赤被袁崇焕定点爆破。想打还没辙,活活给憋屈死的。
火铳什么的,也并不算是少见。作为明军中最为精锐的关宁铁骑,前身是辽东铁骑,他们就干的相当到位。他们的武器,是传说中的三眼神铳。这个玩意的外表很像是狼牙棒。
然后打着打着,冷不丁还能够向外发射子弹。结合了冷兵器和热兵器的综合威力。所谓一寸长一寸强,在战场上也是相当的占据优势。而且辽东军基本上都不能用正常的思维去考虑,因为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不过,就算是因为挨揍挨的长见识和长学问了。他们还是没有见过手雷这么新鲜的玩意。这玩意真的是让人足够的蛋疼。这词不知道会不会不通过审核,不过这是目前我能够想出来的最为贴切的形容词了。
对于皇太极来说,也许阵亡一千余人已经不算个什么事了。因为他已经在这次战役中损失了几万人。其实满洲部队算上汉军部队,满打满算也就是十六七万人。两白旗就占三分之一还要多。
而两白旗的战斗力,说实在的也明显在这八旗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所以,在这场战役中,多尔衮和多铎依仗的是人猛,而皇太极所依仗的,就是人多。
人多的和人猛的打,你很难说到最后谁占据最后的优势。但是有一点是很明显的也是很现实的,无论双方谁坚持到了最后,这场战斗的内耗都是相当严重的。而战损比例基本上是如果多铎一方损失一名士兵,那么皇太极一方就会损失一个半,甚至是两个。
这样的战斗,皇太极打不起。他现在之所以还在苦苦支撑着,是因为他觉得,打死敌人平外患,打死自己平内乱。把自己的哥哥弟弟们都给干掉了。其他的什么的,什么袁应文啊,什么山海关啊,什么大明朝啊。慢慢的收拾再说。
不得不说他这个说法还真的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只是他没有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这只黄雀,并不是大明的最高军事决策机构职方司,也不是大明的边帅袁应文。而只是由一名四品参议道带领的一支渗透到清军内部的小分队。
压垮骆驼的稻草有很多,但是这关键性的一根是很重要的。饶安和苍白等人潜伏了那么久,等待了那么久,终于等到了最后的机会。在最合适的时机,重拳出击,一锤定音。
皇太极已经感觉到很吃力了,他这几天一直让杂牌军打头阵,去和多铎拼对耗。所谓的杂牌军,其实也是满洲的士兵,而杂牌和嫡系的区别就在于你是不是两黄旗的人,只要你不是两黄旗的人,就可以毫无例外的统统划入杂牌军的阵列里。
有些人对于命运的安排是没有什么抗争意识的,甚至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有些人则不这么认为。不过无论是高兴的还是不高兴的,无论是有意见的还是没有意见的。他们都没脾气,这是因为,他们目前还没有心思造反。
既然这样的话,就要听从皇帝的意志。为皇帝去火中取栗,哪怕把自己的部队全部都消耗殆尽,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爵位和利禄。也算是善莫大焉了,听起来很无奈,却也是很正常的事实。
事实有时候是相当残酷的,这个残酷之处就在于,无论你是否接受他,他都是改变不了的。在这场算不上旷日持久的战斗中,因为仅仅才过去了不到七天。双方的拉锯战已经见了分晓。
皇太极一方凭借人数的绝对优势占据了上风,但是这是付出了相当沉痛的代价才获得的结果。除了两黄旗的力量还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之外。其他的四个旗已经凑不齐一个旅的建制了。
之所以在叙述中用现代陆军的说法只是为了简明易懂,而我着实的不想说,除了两黄旗之外,其他的参战四旗基本上平均每个旗只剩余了三四千人的兵力。如果您对此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的话,那么我就多嘴一句话。
那就是,现在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这四个旗的剩余兵力累加起来,都没有战斗开始前一个旗的兵力多。而旗主们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而这一堆手雷扔下来的时候,把已经处在临界点上的四旗将士的意志力,直接给摧垮。里面的人想进去,外面的人想出来,此时此刻,这是真正的围城。因为六百颗手雷,围城外的人开始恐慌。随后是一片慌乱。
在这时候,饶安放出了八百精兵组成的突击队。大开府门,冲出去乱砍乱杀了一番。顺便把多尔衮的部队也策应的进入了府内。这事听起来似乎天方夜谭。不过却就是这样办到了。至于是怎么做到的。
兵贵神速,从大开城门到多尔衮的人进城,期间也不超过三分钟。而外围的皇太极方士兵,还没有能够从刚才手雷的爆炸余威中缓过神来。
两军会师,中军官清点了全部的剩余兵力,还有差不多两万人。多铎和多尔衮相见,兄弟两人抱头痛哭。哭的差不多了,多铎让多尔衮去休息,并且安排他的士兵们轮流休息。
而多尔衮似乎一脸的戚容,一脸的咬牙切齿。多铎追问之下才知道,哥哥的心腹谋士何洛会,在城下乱军中阵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