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从眼神读懂对方的心思
FBI人类行为学早就告诉大家,动作是一个人内心的反应。当一个人内心发生了变化时,会从外表情不自禁地表现出来。因此,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可以通过这些细微的动作读懂对方的内心世界。
美国著名文学大师欧·亨利说:“人的眼睛是探照灯!”心理学研究表明,透过人的眼睛可以窥伺到对方的心理变化,因为眼睛是一个人感受世界的重要渠道。不管一个人用怎样高超的技巧隐藏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性格,但他的眼睛是不会撒谎的。只要注意观察他的眼睛,就一定能从中探寻到他内心隐藏的秘密。所以,当我们与人初次见面时,想要清楚他内心的真实意图,就可以透过眼睛这个心灵的窗口来实现。
一个人的视线变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一定会从对方瞬间变化的视线中捕捉到他的所思所想。因此,想要摸透对方的心思,可以通过视线,来探寻对方内心深处的真正想法和情绪变化。
若想知道对方的心理变化,首先,要观察对方的视线是否专注。
当你与对方交流时,如果他的视线没有注意到你,那就表明他根本没想理你,或者对你不感兴趣。发现这种情况时,你应该想到这样两方面:其一,对方对你所说的话题确实不喜欢,或者你的话题跟对方毫无关系,因此对方没必要去关注。此时,你应该适可而止,这样不至于让对方产生厌烦情绪;其二,对方实际上一直在认真听你所讲的话,只是表现出毫不在意的样子,其实内心非常在乎。这是一种伪装,目的是转移你的注意力。如果此时你闭口不再说话,他会认为你在故意耍他,这样会对你们的交流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假如你与对方交谈时,对方的眼神比较专注,则表明他在专心听你讲话。你所说的一切,他都在理解接受。这种行为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讲述的内容是对方感兴趣的,所以他一直听着、感受着;另一种是你讲述的内容对对方没有任何用处,他只是出于礼貌和尊重一直在听你讲。这个时候你要判断出,他的专注到底属于哪种情况,以及用什么方法适时地结束你的讲话。
在你初次与对方交谈时,如果对方没有集中视线,则可能说明对方是一个性格比较主动的人。如果你误会他不想理你并因此有了成见,那你就错了,说明你的情绪已经被对方左右了。因此,初次与人见面交流时,如果观察到对方视线不集中,那就要小心应对了。
其次,从对方视线的移动频率揣摩对方的心理。
如果对方与你初次见面视线就对你上下扫动,这表明他在打量你。这种行为并非出于不尊重,因此,你不必介意。如果在你的视线碰到他的视线时,他却迅速转移了视线,则表明对方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自卑的人,或者,他对你有所隐瞒。
另外,通过对方视线的角度来看透对方的心态。
在你与对方初次见面时,如果对方是仰视你,这表明他对你是尊重和敬佩的;如果对方俯视你,则表明他在故意保持自己的尊严,其实内心有点虚;如果对方在见到你后,视线没有从手头的工作上移开,表明他对你不感兴趣,所以会以一种怠慢、心不在焉的态度对待你;如果对方的视线是斜视的,表明他对你不屑一顾,是一种鄙视的态度;如果他的视线扫视了你之后又发出笑声,说明他在讥讽你。
当你面对对方时,他的视线中流露出温和的信息,表明他对你是友善的、信任的、尊敬的,对你说的话也很关注;但如果对方的视线很犀利或很严肃,则表明他在对你发出警告的信号,你的某种行为可能对他已有所侵犯。
人们的心态信息从视线中很容易流露出来,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其内心的秘密。因此,如果具备从对方视线窥探其心思的本领,就可以在第一次与人见面时更好地掌控局面,进而达成自己的目的。
除了从视线中可以窥探出对方的内心想法之外,从其眼部动作中,也可以揣摩出他的心思变化。医学研究发现:眼睛和大脑一样,都具有分析综合的能力,而眼睛的一切活动变化,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因此,人的感情自然会从眼睛中反映出来,它所流露的信息的真实度也胜过语言和其它行为。
因此,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动作对于了解他的心思有很大的帮助。FBI办案人员深知这一道理,所以在办案过程中,他们从不会放过对嫌疑人眼部的观察。
眼部动作大体有这样几种情形:
(一)眼睛斜瞟
一般女性比较爱做这样的动作。如果在第一次与男性见面时,她用眼睛斜瞟这位男性,表明她内心还是比较中意这个男性的。但她又比较害羞,因而会不敢直视对方,但又特别想好好看看他,所以,只能用斜瞟的方式偷偷地看。
如果你是男性,与一个女性第一次见面时,她的眼部动作是这样的,你千万不要生气,那说明她对你有好感。
(二)眼睛上扬
一个人在假装无辜时,往往会做出眼睛上扬的表情,同时还会伴有耸动肩膀的动作。
一般情况下,当人们听到有人在讲自己的坏话时会做出这样的表情,意思是自己真的没有干过某种事,别人这样说是在造谣生事。
(三)眼睛上吊
当你初次与某人见面时,如果发现他的眼睛上吊,则可以大概断定他是一个心机很重的人,并且是一个为了一己私欲而喜欢夸大事实的人。不过,这种人大都比较消极,有一些小小的自卑感,所以对与他人正视缺乏一定的勇气。
(四)眼睛下垂
当你初次与某人见面时,如果对方的眼睛下垂,表明他对你有轻蔑之意,或者对你毫不在意。可以说,这个动作是不友好的。发出这种动作的人往往个性冷静,很少有冲动情绪出现。但这种人通常很任性,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观点,而且只为自己考虑。
(五)眼珠转动快或慢的人
眼珠转动快的人通常反应快,有着敏锐的第六感,能迅速看透人心。他们具有特立独行的个性,但容易情绪化;眼珠转动慢的人,大都感觉迟钝,情绪波动小,这类人很难被别人的观点左右。
观察一个人的眼部动作和视线,对于人们在第一次与人见面的情况下,不失为一个快速了解他人的重要途径。如果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对于准确识别他人的心思,掌控见面后的局面会有一定帮助。因此,人们应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
2
从下意识的手势中看出意图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的手势表情都能体现出其个性及其心理上的某些信息。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心理变化是可以从其各种手势中体现出来的,因此,通过他人的手势对其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是可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的。由于手势活动的幅度较大,因而有较大的灵活性,它所表达的内涵也非常广泛。
西塞罗曾说:“人的很多心理活动都体现在指手画脚的动作中。”手势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交际工具,也是人们在交往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帮助人们相互沟通的重要手段。根据一个人的手势,我们基本可以从中了解到他的心理状态。比如,人们在发脾气时,往往会拍桌子;生气时,会在不经意间挽起自己的袖子,等等。据说在美国白宫,一些办公桌上总摆放着一盆沙子,目的是让那些想发火的人在发火前抓抓沙子,用这样的方式将怒火发泄出去。
现代人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而且很多时候需要面见陌生人,在这种情况下,手势作为交往交流的一种重要信息传播方式,更成为帮助人们了解他人的一种手段之一。因此,应该学会观察他人的手势,并能从其中发现问题,以使自己对他人的内心想法和心态变化有一定的掌握。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手势不自然,便很可能造成交往和沟通的障碍;而和谐优美的手势,会让对方产生愉快的心情……由此可见,手势作为肢体语言的一部分,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那么,既然手势中含有丰富的内容,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应该如何通过对对方手势的观察,来了解其个性和心理状态,为进一步交流或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呢?
在社会交往中,常见的手势大概有这样几种:
(一)有力量的手势
如果一个人做出的手势很有力量,则表明这是一个非常有魄力和勇气的人。这类人通常都很有担当,能负起责任。他们做起事来会干脆利落,不拖拖拉拉。一旦决定做某事,就会马上付诸行动,而且有很强的意志力,就算遇到很大的困难,也不会轻言放弃。
(二)背手的手势
这种手势表示高傲或狂妄的心理。一个人将双手背向后面,其寓意是此人想把内在的威力隐蔽起来,这会让人感觉他有一种神秘感。另外,当一个人处于紧张焦躁的心理状态时,也会把手背身后,以借此缓和紧张的心理,达到让自己内心镇定的目的。
(三)塔尖式手势
所谓的塔尖式手势是指手心相对、指尖相接的手势,这种手势有上下两种情形。向上的塔尖式手势表示一种“自信”“高傲”“傲慢”和“盛气凌人”的心理,多出现于上下级之间。在摆出这种手势的同时,如果对方兼有双腿交叉、眼神看向别处,或者身体向后倾的姿势,则体现的是一种消极心理,表示这个人对你的谈话已不再不感兴趣,你的谈话可以适可而止了;而向下的塔尖式手势有“让步”的含义。如果在谈判中,对方摆出这样的手势,说明他内心的坚持已有所妥协,这种手势常见于外交场和生意场。
(四)双臂交叉置于胸前的手势
双臂交叉是一种高傲的表现,这种手势会让人感觉到权势或威武。但它还意味着另一种情形:当一个人正处于紧张与矛盾心理状态下,这种手势能起到镇定、防御的作用。在初次与人见面交流时,如果对方突然使用了这个手势,则可能说明他对你的谈话已经不再感兴趣,这时你要适时地将话题转移到别处,或识趣地告辞离开。
(五)支下巴手势
在他人面前支下巴的手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表现。当一个人感到厌烦时,就会自然地垂下头,用手支起下巴。
(六)手指不停地动弹
在初次与人见面时,如果发现对方的手指不停地动弹,说明他目前正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中。这种手势表明的是一个人内心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他需要借用这种方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开,以使自己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七)用指尖轻敲桌面
当一个人用指尖轻轻敲打桌面时,表明此人可能陷入了某种思维困境,或者他正在认真思考解决某一问题的方法,或者对某个决定犹豫不决,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也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人可能已经不耐烦了,想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内心的压力减轻一些。
(八)十指交叉手势
这是一种自信的表示。通常,使用这种手势的人会面带微笑,神情坦然,而且在交谈时也显得恣意潇洒。但如果某人将十指交叉放在自己的腿上,并且两只手的拇指尖相抵,则表明此人眼下不知如何是好或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一个人不断地用眼睛盯着对方,并且摆出十指交叉的动作,则表示他心有不满或在忍耐什么;如果一个人将十指交叉放在脸前,则意味着其内心对他人有一种敌意。如果初次与人见面交谈,就发现对方是这样一种手势动作,就不要再继续你的话题了,因为他的态度已表明,你们的谈话已经无法继续下去。
FBI人类行为学专家认为,肢体语言作为一种“非语言”交流,它往往更能够真正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真实状况,泄露他的真实感觉和意图。所以,要学会仔细观察他人的肢体动作。其实,肢体语言并不难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欠缺识人的本领,主要原因就是疏于观察。由于没能从对方的一些肢体动作中发现其心理微妙的变化,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令自己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尤其在初次与人见面时,如果疏于对他人细微动作的观察,就会很不利自己目的的达成。
作为肢体语言之一的手势动作,是人们经常使用并会下意识做出的动作,如果与人初次见面时能在留意这一动作,对于了解对方的一些心理信息是有一定帮助的。
3
抻衣领泄露的秘密?
在商业谈判中,或在求职过程中,或是与朋友的聊天中,感觉到尴尬或不适时,男人往往会轻轻拉一下紧扣的衣领,或松一松袖口;而女人则往往会用手轻轻撩一下头发,或抖几下自己的衬衫。肢体行为语言研究表明,让身上的衣服稍稍远离一下自己皮肤的动作,是一个人在感觉到了某种压力后所做出的一种释放压力的行为动作。因为通常在让身体透气的同时,其紧张的心情也会随之得到一定缓解。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这种透气行为动作与自我安慰所做出的一些手部行为动作一样,同样属于一种释放心情的行为。但在FBI的训练营中,这种行为是绝对不允许的,因为当一个人为了缓解内心的紧张、不适、尴尬而做出一系列看似不经意的肢体行为动作时,也在向其周围的环境透露出了“我现在感觉到了一些不愉快”的信号。因此,FBI在执行某些特殊任务时,这种肢体行为的出现很有可能导致整个行动计划的失败。所以在FBI的特训中,每一位教官都很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在实际工作中,FBI特工也往往会利用人类特有的这种条件反射,有意向对方透露出某些信息来迷惑对方,从而达到误导对方的目的。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绝大多数人都很难做到这一点,用德国心理学家纳齐斯·阿赫的话讲:“释放情绪的肢体行为是人体机能的一种自然反应,除非你的心里还没有遭遇或感受到困难,否则,谁也无法走出这种行为怪圈。”
在FBI女特工凯瑟琳的记忆里,有一个案件令她终身难忘,那是她刚刚加入FBI不久后遇到的一件十分棘手的案件。这个案件的案情并不复杂,警方在得到有人在进行毒品交易的消息后立刻出动,可还是晚了一步,等他们赶到某酒店时,却只抓到了一个叫做墨尔本的男子(只是一个小角色),而其他探员仅仅在酒店里找到了500克海洛因。虽然根据线报的消息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这500克海洛因正是这些毒犯要交易的东西,但FBI在办案过程中毕竟没有人赃俱获。而墨尔本也正是基于这一点,才摆出了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不过他毕竟落在了FBI手里,所以他的一言一行仍然十分谨慎。因此,在审讯过程中,凯瑟琳每问一句,墨尔本都会把她的话分析一遍,然后再给出回答。墨尔本这种谨小慎微的行为让凯瑟琳很是头痛,她接连对墨尔本审问了五天,却一点进展也没有。
经过一番思索之后,凯瑟琳再一次提审了墨尔本。此次审讯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凯瑟琳照例从一些细节入手对墨尔本开始了询问,而墨尔本也依然像往常一样,认真回答着凯瑟琳的每一个问题。但是经过一个漫长甚至于显得有些枯燥的过程之后,不知是凯瑟琳的大脑出现了迟钝,还是她有意而为——有几个问题,在这次审讯中她重复问了好多遍。墨尔本仍然做了不厌其烦的回答,并且跟最初的回答一模一样。见此状况,凯瑟琳合上了笔记本,一副打算要走的样子,而且她还对墨尔本说:“经过这些天和你的接触,我发现你的确和这些毒品有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太大,所以我决定不对你进行起诉了。”当凯瑟琳从椅子上站起来后,发现一直绷紧神经的墨尔本这时候轻轻舒了口气。而就在她欲转身离开时,那家伙竟然伸出手拉了拉脖子处的衬衣领,接着又摸了摸喉头下方的领带结。凯瑟琳假装朝门口走了几步,突然又回过头来,冲墨尔本摇了摇头说:“不过,我还是对你感到有点不值。因为我们真正要起诉的是你那些所谓的朋友,可是他们却逍遥法外,而让你来替他们背黑锅,这简直太不公平了。其实依我看,他们根本算不上真正好朋友,哪有这样的朋友呢?你说是不是?你这个人太无辜了。”没想到凯瑟琳的话音未落,墨尔本就愤怒地骂了起来:“你说得没错。这帮自私的家伙,每次分钱的时候,他们几个总是借故少分给我一些,说什么我只是负责拿货,不用耗费智商,其实我干的才是最危险的事情。”听罢此话,凯瑟琳暗自高兴起来,然后她取过一杯饮料递给了墨尔本,说:“我可怜的朋友,不要急。喝点东西,把你心里所有的苦闷都说出来吧。”凯瑟琳回到了座位上,在她的引诱下,很快墨尔本便将这些人都一一说了出来,而且他还将那些买货方的情况也讲了出来。几天后,在警方的统一部署下,一举将这伙有组织的贩毒团伙给端掉了。
凯瑟琳的这一次经历在她以后的FBI生涯中,可以说,是一次很好的启示。其实,凯瑟琳在此次案件中审讯犯罪嫌疑人时故意采用了较轻松的话题,目的是让犯罪嫌疑人紧绷的神经得以松懈下来,而当对方轻轻活动了一下衣领后,凯瑟琳知道她的目的实现了。于是,她继续采用较轻松的话题,以使犯罪嫌疑人更进一步地放松下来,从而引导其在不知不觉中吐露了真言。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处于压抑、威胁、紧张的状态时,他的意识就会处于一种警惕的状态,会时时提防着对方。所以,在这个案件中,当凯瑟琳换了一个角度对墨尔本进行审讯后,墨尔本便在放松的状态下失去了警惕的心理,然后出现了抻衣领的肢体语言。凯瑟琳发现了他的这一细微动作后,知道自己离成功破案这一目标不远了,于是引导墨尔本讲出了与本案相关的情况,从而成功破获了案件。
从肢体语言的不同变化去剖析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波动,对于FBI来说是一门必修课。FBI心理专家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对方的肢体语言,哪怕仅仅是一个细微的变化,其实都说明在对方的内心世界里发生了某种情绪上的变化。及时发现并把握住对方这种情绪转换中的临界点,往往是FBI探员在办案过程中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突破的关键。而如何捕捉到一个人肢体语言的变化,并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对方情绪上的变化,不仅仅适用于FBI,对于在职场或是商界求生存的人而言,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4
下意识的小动作透露的信息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的举手投足都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尤其是下意识的举动。”FBI心理专家和身体语言专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论断,那就是想要了解一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特征,可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一举一动得到答案,尤其是一些下意识的小动作。
对此,FBI的心理专家还列举出了一些能够明显地透露出个人性情的下意识的小动作,并对之做出了一定的解释。
(一)说话时一边说一边打手势
这种类型的人在与人交谈时,只要他们一开口说话,一定会伴有一些手部动作,比如摊开双手掌心、左右摇动手臂、两手相互拍打掌心等。这些手势主要是对他们自己说话的内容的解释或者强调,以加深对方的理解和印象,进而促进对方认同和肯定自己的观点。这类人往往性格外向,性情开朗,善于各种社交活动与人际关系的处理,并且自信心非常强;他们做事果断,有始有终,不轻易妥协和半途而废;这类人喜欢追求权力,或者说喜欢权力带给他们的那种受人尊敬和崇拜的感觉。因此,这类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所都喜欢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领导型人物的形象。如果是女性,她们还具有男子汉的气概,性格大都很外向,不会轻易与人斤斤计较。
FBI心理学家道格拉斯指出,这类人身上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口才极佳。如果这类人去演讲,或者做节目主持人,又或者被派去调节人事纠纷,他们一定会完成得很好。FBI中有一名资深探员就属于这种类型,他叫布朗·凯萨尔。凯萨尔跟任何人说话时都喜欢一边说一边打手势,唯恐别人不明白他的意思。凯萨尔的同事们很喜欢听他讲话,因为在他们看来,凯萨尔这样讲话相当有趣,以致FBI只要一有演讲报告或任命公文等,必定会让凯萨尔去宣读。不仅如此,凯萨尔在FBI任职时,还做了一件轰动极大的事情。当时,凯萨尔和同事们正在追捕一名穷凶极恶的逃犯,这名逃犯为了摆脱FBI探员的抓捕挟持了一位女孩儿做人质,致使双方陷入了僵持的境地。结果出人意料的是,凯萨尔竟然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配合着丰富的手势,吸引住了那名逃犯的注意力,使得其他的探员瞅准了机会,击倒了逃犯,顺利救下了人质。
(二)一边说话一边笑的人
当人们和这种人交谈时,可能会觉得非常愉悦和轻松,还有可能被他们同化,因为这种愉悦性质的感染力是相当强的。这类人的“笑神经”似乎特别发达,不管对方或他们自己讲出的话是否好笑,值不值得笑,他们在说话时总是带着一抹笑意。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这类人大都性格开朗,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因而,他们信奉“知足常乐”的生活方式。这类人在生活中人缘极好,不管走到什么地方,总能跟很多人成为朋友。
但是,FBI资深心理专家罗伯特·K·雷勒斯指出,虽然一边说话一边笑的人在生活中很受欢迎,但这类人在警察面前却一点也不受欢迎,因为通常这类犯人都是犯罪智商极高的罪犯。在接受审讯的过程中,他们在警察面前一边说话一边笑,令办案警察对其束手无策。因为这种姿态既没有抗拒情绪,也没有侮辱警察的意思,却往往会令办案一方陷入一种被动的情形,不知道应该从哪里下手寻找突破口。此外,对于这类疑犯,办案警察通常很难准确猜测出他们的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的举动很容易达到掩饰真实内心的目的。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办案警察一般会要求疑犯表情严肃起来,否则调查将会进行得很困难。
(三)走路时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人
这类人大都属于自卑型,他们一边走一边捏鼻子,主要是因为害怕别人识破他们自卑的内心。这类人的性格大都有着古怪的一面——如果你说他无能,他极有可能做出一件大事给你看看;如果你说他很有能力,他则极有可能会做出令你相当失望的事情;当大家对某件事都持赞成意见时,他却捏了捏鼻子,然后说出与大家完全相反的意见;当众人都说这件事情不能去做的时候,他却表现出偏要一试的样子。显然,这类人是不合群的,这类人的人际关系也自然不好。
美国著名的身体语言专家帕蒂·伍德特别指出,走路时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人极有可能正在想着做某件不好的事情,比如犯罪。如果仔细观察这些人,便会发现,他们在一边走一边捏鼻子的同时,眼睛还是左顾右盼的,即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因此,在路上遇到这类人时一定要格外注意,说不准你就成了他即时瞄上的“作案”对象。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人们所有下意识的行为都是因环境而定的。所以,通过下意识的行为判断一个人的想法或者意图时,还需要借助当时的环境因素。桑代克还指出了另外一种情况,即一个人在思考问题或者需要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也会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但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和帕蒂·伍德所指出的那种不怀好意的行为是有区别的。当一个人因思考问题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时,通常走的步伐都较快,而捏鼻子的手法也较重。相反,在不怀好意的情况下一边走路一边捏鼻子的人,走的步伐则较慢一些,且捏鼻子的手法也较轻,因为他们走得慢是为了寻找目标,而用手轻轻捏鼻子只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
(四)总是拍打头部的人
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是出于表示懊悔、自我谴责的心理因素,比如把交待的事情遗忘了,或者没有把别人交待自己的事情做好,又或者把某个重要的会议耽搁了,等等。因此,当你问下属某个事情是否完成时,如果他猛地拍打了一下自己的脑袋,这表明你已经无需再问下去了,他肯定是忘了或者没有完成好。从这一点来看,有些人便认为这类人做事不认真,没有责任心。其实不然,这类人只是有时做事马虎而已,只要有人提醒他们延误做事可能会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一定会把事情很好地完成。
FBI身体语言专家纳瓦罗认为,这类人虽然做事比较马虎,但他们一般都是心直口快的人,且为人真诚、坦率,富有同情心。他们一般没有什么坏心眼,也没有什么城府,而从这一点上来看,他们是值得交心的朋友。此外,他们也很乐意与人交往,且很懂得为他人着想。
5
从脚尖动作变化中读出的逃离之意
在肢体行为语言的研究中,德国心理学家保罗·巴尔特斯认为,人们往往会注重对肢体行为的观察,而忽略了对肢体末梢的注意,但一个人肢体末梢的变化更能准确地透露出一个人的心理。比如,当一个人从背后和他人打招呼时,如果对方并没有转动脚的方向,只是略微转了一下身回应了一下,说明这个人并没有停下来准备继续交谈的意思。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的内心打算接纳对方时,他一定会作出与其心意相对的肢体行为。而在这方面,脚部的变化是最为突出和明显的。
做过多年FBI高级探员后,又做了数年联邦调查局局长的克拉伦斯·M·凯利,对于人体脚部的变化观察最为情有独钟。克拉伦斯·M·凯利认为,无论是联邦FBI在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中,还是在一般性社会活动中,一个人脚部所做出的动作往往更能准确地反映出他的心理意图。例如,两个人正在聊天,聊得好像还很投缘,但假若一个人突然或是逐渐地将他的双脚从面对对方的这一侧移开了,就说明这个人对谈话内容发生了某种心理上的变化,或是不想再继续听下去了,或者是对方在谈话中无意说错了什么引起了他的不满。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时想离开那个人的一只脚会向一侧略微移动一下,而其脚尖也会指向他所要离开的方向。FBI心理专家费希纳认为,这就是一种明显的心理变化,而做出这种脚部动作的人说明在其心理上产生了逃跑的意图。可以说,了解了这些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在职场或是生意、社交场合中,往往能够避免一些尴尬局面的出现。
FBI心理专家费希纳认为,还有一种脚部行为值得注意,那就是当一只脚出现了背离重心的现象,这时候表明,这个人的心情是处于兴奋或是感到舒适的状态中。
这种现象在生活或工作中可以说比比皆是。例如,一个人站在那里打电话时,如果他听到的是让他感到开心和高兴的事情,他就会将一只脚的脚跟着地而脚尖向上翘。也就是说,这种翘起脚尖的行为就是一种心情愉悦的表达。
还有一种不同意义的背离重心的表现,对于FBI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那就是起步逃跑行为的准备动作。这种行为如果发生在站立时,其表现可能会明显一些。因为当一个人在预备起跑的时候,通常都要跷起站在后面的那只脚的脚跟,脚尖点地,将重心全部转移到站在前面的那只脚上,同时与这些相伴而生的还有上身的略微前倾。
在与人交往中,一旦发现对方做出了这种预备逃跑的姿势时,就说明他另外有事情要去办或是对对方的谈话失去了兴致,正打算寻找机会逃离当时的所处之地。
这种准备逃跑的行为发生时,如果这个人是坐着的,一般就会显得不够明显。FBI心理专家费希纳表示,一个人如果坐着发生这种行为,往往会伴有一些其他的干扰性动作的派生,比如双手几乎同时会放到两个膝盖上或是大腿上,再比如对话的双方之间隔着一张办公桌,这样就会造成一种视觉忽略。这种情况多数发生在求职现场,比如招聘人员在听完求职者的陈述后并没有直接表示出行或者不行时,求职者为了更多地让招聘人员对自己的情况有更详细的了解,依然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讲述着。此时,招聘人员往往会做出这种行为,而如果求职者还未观察到这种情况,招聘人员可能就会站起来。其实,这种情况也通常会发生在办公室。总之,如果人们能够通过细心观察,及时通过对方脚尖出现的这种背离重心的准备逃跑行为,掌握到对方在这一刻发生的心理突变,就可以避免很多误会和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在FBI面对犯罪嫌疑人时,这种情况往往会演变得更为复杂些。2008年,在艾奥瓦州的一个小镇发生了一起离奇的纵火案。案件发生在小镇一条偏僻的街上,汽车的主人离开自己的车只是想回到家快点吃饭,然后及时回到田里去干活,所以就忘了熄火。
可是在他刚回到家不到两分钟后,外面就传来巨大的爆炸声——他停在外面的汽车爆炸了。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仅仅是那辆半旧的汽车毁了,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害或是对周围设施的破坏,但车主偏偏是个十分较真的人,他还是报了案。
警方接到报警电话后,立刻赶到了现场。经过一翻勘查后基本明了了这是一起性质恶劣的纵火案,但没找到目击证人。这起案件在发生了两个月后,警方依然毫无头绪,车主却总是三天两头跑到警察局来催问结果。无奈之下,警察局请来了FBI帮忙,FBI派出了探员霍普金斯协助调查此案。经过一番调查,霍普金斯了解到一件事:车主有一个习惯,每次回到家总是喜欢不熄火就把车停在外面,也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而这势必会影响到住在附近邻居的生活。于是霍普金斯围绕着这一点又展开了调查,很快就发现住在车主对面的那户叫做卡扎尔的男人有重大作案嫌疑。在对他询问时,卡扎尔说出事时他正在家中吃饭,但没有人能够证明这一点。另外,在调查中得知,卡扎尔以前跟车主的关系一直很好,但近一年多以来却不怎么来往了。
由于没有证据和现场目击者,霍普金斯只好加大了对卡扎尔的询问和进一步的调查。卡扎尔有一个毛病,每次被询问都会变得十分紧张,双手和双腿总是不停地微微抖动,而且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为此,霍普金斯认为一定是卡扎尔做贼心虚。
但随后霍普金斯就得到了消息,卡扎尔的确有这个毛病,只要心里一紧张或是激动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时间霍普金斯也有些困惑了,虽然从卡扎尔的行为表现来看和得到的消息中矛头都似乎指向了卡扎尔,而卡扎尔在被询问时所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也真实地表现出了他紧张不安的心理,可就是无法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
令霍普金斯高兴的是,在一次询问中他终于发现了一点卡扎尔身上的不同,即每当一提到车主的名字时卡扎尔就会抖动得十分厉害,并且两只手会不自觉地紧紧握住膝盖,同时一只脚还下意识地挪到了后面,脚尖点地跷起了后脚跟。
显然,这正是一种标准的准备逃离的表现。为了让自己的推断进一步得到佐证,霍普金斯反复观看了审讯时的录像,结果发现这种动作几乎在每次询问中都出现过。霍普金斯恍然大悟,然后在询问中开始不停地跟卡扎尔讲述关于车主为人处世的一些事,开始时卡扎尔只是不停地抖动,但不久后他终于无法控制自己,扑通一声瘫软在地,随后将事情的经过如实交待了出来——他正是因为车主停车时产生的噪音而引发了烦躁,那一天因为他刚刚和老婆吵了一架,听到发动机的声音后一时气愤就将汽车点燃炸毁了。
FBI心理专家费希纳说:“每个人都会有烦躁不安的时候,但是作为FBI,一定要注意,不要因为疏于一次对脚尖的观察而让罪犯逃脱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