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猎明
6125800000255

第255章 名护屋-11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日本文禄二年)五月十五日,以谢用梓和徐一贯为首的大明使团,正式抵达倭国名护屋。

飘扬着大明旗帜的倭国战船,在旭日的照耀下,缓缓驶入了名护屋城前的港湾。

这时,除了港口四周排布的倭军队列外,一阵悠扬的乐曲声,竟缓缓地从岸上飘到了船上众人的耳中。

自上回平壤城中那首《十面埋伏》以来,唐卫轩几乎每次再听到陌生的乐曲,总会近乎本能地感到一丝危险。这回,唐卫轩依然没有听出那乐曲是什么,不免有些忧心。转身看一看一旁的老周,虽然也不指望常年征战在辽东的老周懂多少音律,但见老周脸上的表情,似乎听出了点儿什么,便打算开口问一下。

只不过,还未及唐卫轩开口,老周已经皱了皱眉头,率先开口和唐卫轩说出了自己的心中疑惑:“唐百户,你听,这岸上所奏的乐曲,好奇怪啊……”

唐卫轩一听此话,心立刻就提了起来,紧跟着问道:“有何奇怪?莫不是,什么暗含危险之意的信号?”

“这……俺老周一个粗人,还真听不太懂其中含义。”老周摇了摇脑袋,但依旧是一副感到奇怪的表情:“就是觉得,这乐曲的调调,怎么有点儿……有点儿咱们大明的感觉……?怎么,唐百户,你久在京城,不这么觉得吗?”

听老周这么一说,唐卫轩静下心去听一听,还真的有点儿像是大明的乐曲风格。恍惚间,若不是眼前的硕大倭城、四周列队的倭兵,还真的好像又回到了大明一般。不过,会不会是倭国的乐曲之音,本就和大明极为类似呢?唐卫轩本就对音律之事不太熟悉,更不要提大明与倭国的音色有何异同,这种更为高深的问题了。

就在这时,只听身后又传来几声感慨:

“海外蛮荒之地,居然也有我大明的清雅之音……?”

“难得,难得啊……”

唐卫轩转头一看,说话的,乃是已经做好登岸准备的谢用梓和徐一贯二人,正在一阵唏嘘。

这样说来,岸上所奏的,的确是大明之乐了。

唐卫轩正感好奇之时,船只已经稳稳地靠岸,搭好了登岸的舢板。谢用梓在前,徐一贯和沈惟敬紧随其后,率领着大明使团,正式踏上了倭国的土地。

当谢用梓踏下舢板的那一刻,方才的大明乐曲之声更是锣鼓齐鸣、弦乐震天。看起来,像是在用大明中原的乐曲,来欢迎一路劳顿、渡海而来的贵客。

“看来,倭国一心与我大明求和通好的诚意,还是很足的嘛……”沈惟敬侧耳倾听着那乐曲,气定神闲地捋着胡子说道。

听到沈惟敬的感慨,谢用梓和徐一贯也是不由得连连微微点头。原本,二人因为不懂倭语,在与宇喜多秀家等人饮宴之时,虽然屡次听沈惟敬说起,倭国颇有议和之诚意,但都是一副将信将疑的表情。但现在看来,二人对沈惟敬的印象不仅越来越好,对倭国的印象也颇有提升。

随即,两日不见的小西行长便率领着其本部众将,笑呵呵地从不远处走上前来,双方相互简单行礼之后,小西行长便借助沈惟敬的转译,热情地招呼着谢用梓和徐一贯二人,直入名护屋城内休息。

进入迷宫般七绕八绕的名护屋城后,倭国早已安排好了专供使团众人歇息的院落。稍事安顿后,小西行长、还有几位如石田三成、大谷吉继等倭军高级将领陪同的饮宴自不必说。晚宴之上,自然又是一番对两国通好、永世太平的良好祝愿,越来越多的倭国佳肴更是比在釜山城时多了几倍。只不过,丰臣秀吉,从头至尾,并未轻易露面,也不知道其到底是否已经到了名护屋城。

就这样,一直到夜色已深、宾主尽兴之后,众人方才作罢。

待搀扶、护卫着几位大人到达各自房间后,尽管一直滴酒未沾的唐卫轩等人依然不敢怠慢,从头到尾又先把挨个房间检查了个底朝天,但已然有些微醺的谢用梓和徐一贯明显比几日前在釜山城时放心多了,只是随便看了眼门窗,就放心地洗漱就寝了。而喝得最为酣畅的沈惟敬,更是进屋之后,倒头便睡,直接和衣而卧了。沈大人随行的仆人正犹豫着要不要再把沈大人拉起来换下衣服时,一阵鼾声已经从床上响了起来。见此情景,仆人叹了口气,干脆作罢,带上门后,也自己去旁边的耳房休息去了。

虽然双方之间的气氛一直非常友好,从酒宴上的觥筹交错上看,若是不知道之前两国数次交战情况的外人,大概还会误以为是大明与倭国一定是世代交好的友邦。

但对唐卫轩而言,回想起之前小西樱子曾带过的话,反倒是越发地提高了警惕。即便小西行长等人赞同议和,毕竟还有不少根本不曾露面的倭军将领,一心主战,来到这远离大明、甚至都已远离朝鲜的倭国名护屋,更要加倍小心。所以,侍卫们一如既往地按照唐卫轩与老周的安排,或明或暗地守卫在各处,未曾有丝毫的松懈。

临入睡前,唐卫轩又顺便去看了下住在自己隔壁的李纹月。原以为今日吃了那么多倭国的山珍海味,李纹月一定很是满足。不过,奇怪的是,房间里的李纹月,开着窗子,看着窗外的景致,似乎还在若有所思,甚至都没有发现唐卫轩已经打开了倭国特有的拉门、来到自己的身后。

“想什么呢?”唐卫轩看着李纹月那奇怪的表情,顺口问道。

“啊!没什么。”李纹月终于回过了什么神来,似乎被吓了一跳,见是唐卫轩,才松了口气,然后,又想起了什么似的,向着唐卫轩开口问道:

“对了,唐将军,咱们现在所在的这座院落,是在三之丸,对吗?”

三之丸……?

唐卫轩反应了一会儿,才明白过来李纹月的意思。这倭城的构造不同于大明中土或朝鲜的城池,城内的构造也是被隔成了一个个内部城塞,阶梯状分为数层。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若是某个小城塞一旦濒临失守,守军可以立刻收拢兵力,回缩至更高、更靠内的一层城塞,继续负隅顽抗。不仅如此,退守至更内一层城塞的守军,还可以居高临下,对刚刚攻入前一个失守城塞、暂时无险可守的敌军,进行新一轮的射杀。也正是源于这样的设计原理,除了位于最中央、最高大的被称作“本丸”也就是大本营的核心城塞外,其余拱卫着“本丸”的其他城塞,都依次处于上一级城塞居高临下的掌控范围内,但又随时镇守着更下一层的城塞。依据这些拱卫城塞的规模、层级,又被依序称为二之丸、三之丸等等。除此外,听沈惟敬只言片语间的转译,似乎这名护屋城中不仅有本丸、二之丸、三之丸,还有什么诸如游击丸、东出丸、弹正丸、上山里丸、下山里丸……而且,还几乎没有什么顺序可言,除了本丸是在正中、最高的那个以外,二之丸、三之丸分别是在本丸的左、右两侧,相互各丸之间谁挨着谁,该怎么走,简直如同迷宫一般,搞得唐卫轩脑袋直痛,何况精力主要要放在护卫之事上,也就不再费神去记。

如今,李纹月忽然问起,现在使团驻足之处是不是在三之丸?唐卫轩努力回忆了一下,隐约记得,在小西行长借由沈惟敬代为转译、介绍住宿之处时,好像是提到过,安排使团住在本丸东侧的什么三之丸……于是,唐卫轩点了点头,道:

“嗯,应该是在三之丸。”

“哦,那就没错了。”李纹月一边低声自言自语着,一边又笑着看了看窗外的灯火,而后便起身将窗户关了起来。

唐卫轩正想多问一下,但这时老周走了过来,关于有个侍卫、也不知是水土不服还是不习惯倭国的饮食、回来之后便一阵上吐下泻,所以想请示调换当夜值更人员的事情。

唐卫轩见状,也就没有再询问李纹月,只是嘱咐其关紧门窗、早些休息。便又拉上了房间的和式木门,和老周商量如何调整值更的具体安排去了。

不过,尽管对于守卫之事,唐卫轩和众侍卫一直一丝不苟,但一连几夜过去,不要说有半个人影,甚至连鸟都没有闯入过使团所在的院落,就连小西樱子也再未出现过。

想想也是,院落外还有小西行长的嫡系部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禁止任何无关人等靠近。几日来,除了每日来负责清洁打扫、呈送饭菜的一帮城内杂役外,也从未有人进出过使团所在的院落。

数日间,使团每日也就是由倭国安排,不是观赏港湾内的花船游行、就是享用倭国的所谓茶道。虽然也曾隔三岔五地双方坐下来,谈上一谈。作为侍卫队的正、副领队,唐卫轩和老周也有机会侍立在大明代表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三人的身后。不过,此时的唐卫轩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幸运,似乎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三人也有意让唐卫轩和老周两个人旁听一下全部过程,目的,大概也是借由两个人的特殊身份,回去之后,也好分别向朝廷和李如松做侧面的汇报。

原本唐卫轩和老周都以为可以听到些实质内容,而但一路跟着听下来,却发现,双方谈判的内容,也是不咸不淡。

倭国方面,小西行长虽然每次都出席在谈判桌上,但主要开口的,却并非小西行长本人,而是唐卫轩在平壤时就曾见过的那个老和尚——景辙玄苏。通译的角色,还是基本都由沈惟敬来担当,而主要负责谈判的,还是正使谢用梓。

第一日,谢用梓一上来便开门见山、义正辞严地问道,为何倭国还有十余万军队盘踞在朝鲜沿海,迟迟没有撤兵……?!